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_第1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_第2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_第3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_第4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引言,回答下列问题。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上的讲话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识记理解、运用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66年月日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享村。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孙中山(1866——1925)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材料四: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论战双方:论战内容:论战作用:1、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保皇派:康有为革命派:孙中山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宣传实质革命活动创建同盟会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四次转变

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1996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思想上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奕昕康有为材料二:材料三:?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考: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哪些?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康、梁:维新变法。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提出主观因素1895年广州起义1905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因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因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内容及评价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内容内容内容思考: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积极性和局限性?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局限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局限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内容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内容民族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核心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评价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辛亥革命功败垂成2、(02高考)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是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A1、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C、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A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失败时(1917年)“南与北一丘之貉!”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07高考)“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C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因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内容及评价提出实践辛亥革命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功败垂成思维拓展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些列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哪些历史作用?

三民主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取得了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爱国精神,“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需要”与时俱进。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联俄)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民权(联工)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新”在反帝“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新”在更关注农工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内容不同:民族主义—旧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旧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新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目标发展为建立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民生主义—旧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把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相结合,反封建革命性增强。不同点:影响不同: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①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②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③都以民权为核心;④都以挽救民主危亡为目标;⑤都成功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相同点: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方法、手段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一致(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相同:不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学生活动民主革命阶段革命目标一致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