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记不凡人生,思社会影响——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文体,因此围绕“写什么人”来命题是必然的,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型,这方面体现在传记这一文体中有两大考查方向:“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由传主、事件、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按照不同的角度,传记可分为四类。1.按叙述人称分类。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2.按表达方式分类。可分为一般传记和评传。一般传记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评传则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3.按篇幅的长短分类。可分为大传和小传。4.按创作方法分类。可分为文学传记和史实性传记。文学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史实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二、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名、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包含人的生命、情感;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风趣;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3.概括性概括性即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是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极具性格特点的人物;二是选择能够高度概括人物特点的事迹。4.通俗性通俗性是指表达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要求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时,用语要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的才能与情趣时则生动活泼、文雅诙谐。三、传记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分类特点通过传主的肖像写人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通过传主的语言写人传主的语言要个性化,才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传主的行动写人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动通过传主的心理写人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怨恨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动作暗示等通过活动环境写人传主个性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性格极其有用掌握常考题型主要考点设问方式答题思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传主的事迹1.××在××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2.××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的?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被称为××,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1.概括。根据文中有关时间、地点、职位等变化的词句,概括传主在不同时间、地点所做的事情。2.整合。根据题干要求,将信息整合、重组,将零散的内容归纳为条目化信息分析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1.为什么××会取得××成就?结合原文简述。2.××被称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看背景。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作出分析。2.析环境。联系传主的成长经历,分析其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3.重交际。分析传主与其他人的关系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1.××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2.××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联系文本简要分析。3.通过××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性格1.从传主的主要事件入手概括。2.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概括。3.抓住作者对传主的评论性语句进行概括。4.参考文中他人对传主的评价。5.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把握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作为传记(自传、他传、叙传、评传),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回答1.从叙述人称看,自传多是回顾本人生平事迹、阅历爱好等,多用第一人称,风格自然平实或幽默调侃。他传多采用第三人称,风格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2.从表达方式看,叙传重在“叙”,侧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分析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引用1.文中引用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2.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引用××书信中的原话及他人评语,简要分析其作用1.引用诗词: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古朴文雅的风格,增加文化底蕴。2.引用故事:使文章更活泼,更有可读性。3.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原话及他人评语,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使传记真实感人细节描写1.第×段写了××的生活细节,有何作用?2.本文描述××往事有哪些细节?说说这体现了传记怎样的特色。3.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的描写有何作用1.使传主的形象更丰满、鲜活,更立体化。2.呈现传主内心世界,多角度、多方面展现传主的个性特征。3.符合读者心理需求,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侧面描写1.文章多处写到了××(非传主),这对刻画××(传主)有什么作用?2.本文传主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等几个人1.从侧面表现人物,使传主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2.落实内容和情节,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展现作者的写作意图。3.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2.××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3.××在现在有何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4.在××看来……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1.整体感知。通读全文,了解传主的事迹和生活经历。2.提炼概括。通过分析传主的所作所为以及文本对传主的描述,概括传主的特点,从品性、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知识才能等角度着眼,概括出所需要的理由或得到的启示。3.个性化解读。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探讨所得到的启示,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现实意义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万年青冯骥才老蔡家盖了一间很小的砖瓦屋,不住人,开一个小杂货铺。有人便给这小杂货铺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年青。老蔡家也喜欢这店名,求人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店门口的墙上。老蔡家在这一带住了几辈,与这里的人家都是几辈子的交情。这种交情最金贵的地方是彼此“信得过”。信得过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嘴上的东西才信不过呢。这得用多少年的时间较量,与多少件事情较真,才较出来的。日常生活,别看事都不大,可是考量着人品。老蔡家有个规矩,从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头,刨去过年,无论嘛时候,店门都是开着的,决不叫乡亲们吃闭门羹。这规矩是老蔡家自己立的,也是立给自己的。自己说了就得做到,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做到,还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做到,没一天不做到,或者做不到。现在万年青的店主是蔡得胜,他是个死性人,祖上立的规矩,他守得更严更死。这规矩,既是万年青的店规,也是老蔡家的家规。虽然老蔡家没出过状元,没人开疆拓土,更没有当朝一品,可是就凭这天下独有的店规家规,一样叫人敬佩,脸上有光。一天,老蔡遇到挠头的事。他的堂兄在唐山挖煤砸断了腿,他必得去一趟看看,连去带回大约要五天,可是铺子就没人照看了。正这时候,家住西马路一个发小马得贵便说他一个远亲名叫金子美,不如请来帮忙。老蔡把金子美约来一见,寻思一天后,便把万年青交给他了。老蔡交代完,又叮嘱一句:“记着一定守在铺子里,千万别离身。”金子美虽然没当过伙计,但人聪明,干嘛都行。一天生,两天熟,万年青这点事就全明白了。每天买东西的不过几十人,且多半是周边的住家。这些街坊买的东西离不开日常吃的用的。特别是中晌下晌做饭时,盐没了,少块姜,缺点灯油,都来买,缺什么买什么。金子美每天则天亮就从学堂赶到万年青,卸下门板,把各类货品里里外外归置好,掸尘净扫,一切遵从老蔡的交代。迎客送客,卖货收钱,从容有序,没出半点偏差。下晌天黑,收摊关门,清点货物,上好门板,回学堂睡觉。一连三天,没出意外,一切相安无事。转天一早刚到了万年青,一位同室学友找来说,从租界来了一个洋人,喜欢摄影,来拍他们的学堂。这洋人说他不能只拍场景,还要有人。这时放暑假了,学堂里没几个人,就来拉他。金子美说店主交代他这铺子白天不能关门,不能叫老主顾吃闭门卖。学友笑了,说:“谁这么死性子,你关门了,人家不会到别的地方去买?”他见金子美还在犹豫,便说:“你关一会儿门怕什么,他也不会知道。”子美觉得也有道理,就关上门,随着这学友跑到了大营门外运河边的北洋大学堂。大家干得高兴,玩得尽兴,直到日头偏西,赶回到城西时,天暗下来。他走到街口,面对着关着门黑乎乎的店铺,一时竟没有认出来,以为走错了路。待走近了,认出这闭门的小店就是万年青,心里有点愧疚。他辜负了人家老蔡。再过一天,老蔡回来了,金子美向他交代了一连五日小店铺的种种状况,报了太平,然后拿出账目和钱匣子,钱货两清。这事便结了。可是还没结。一天,金子美在学堂忽接到老蔡找人送来的信儿,约他后晌去万年青。子美去了,老蔡弄几个菜半斤酒摆在桌上,没别的事,只为对子美先前帮忙,以酒相谢。老蔡没酒量,子美不会喝,很快都上了头。老蔡说:“我真的挺喜欢你。像你这种实诚人,打灯都没法找。我虽然帮不了你嘛忙,我这个铺子就是你的,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就来拿!随你拿!”子美为了表示自己人好,心里一激动,便把他照看铺子时,由于学堂有事关了门,事后怕亏了老蔡而掏钱补款的事说了出来。他认为老蔡会更觉得他好。谁想到老蔡听了,脸上的笑意登时没了,酒意也没了,直眉瞪眼看着他。好像他把老蔡的铺子一把火烧了。“您这是怎么了?”他问。“你关了多长时间的门?”老蔡问,神气挺凶。“从早上。我回来的时候……快天黑了。”“整整一天?一直上着门板?”“上了呀,我哪敢关门就走。”静了一会儿。忽然老蔡朝他大叫起来:“你算把我毁了!我跟你说好盯死这铺子绝对不能离人,绝对不能关门!我祖上三代,一百年没叫人吃过闭门羹!这门叫你关上了,还瞒着我,我说这些天老街坊见了我神气不对。你坑了我,还坑了我祖宗!你——给我走!”老蔡指着门,他从肺管子里呼出的气冲在子美脸上。这事没人知道,自然也没人说,但奇怪的是,从此之后这一带人再也没人说老蔡家的那个“家规”了。万年青这块牌子变得平平常常了,原先老蔡身上那有点神奇的光也不见了。一年后,人说老蔡得了病,治不好,躺在家里开不了店,杂货铺常常上着门板,万年青不像先前了!过了年,铺子里的东西渐渐折腾出去了,小砖房空了,闲置一久,屋顶生满野草,像个野庙荒屋。那块“万年青”的店牌早不知嘛时候没的。(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叙述中偶尔会穿插一点议论,但这议论并不显得多余,如第二段开头的语句,就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突出了作品要表达的主旨。B.小说语言上有地域色彩,口语化气息也比较浓郁,如“无论嘛时候”“吃闭门羹”等,使表达很活泼,很接地气。C.小说多用长句,偶尔有整齐的句式,但多用散文化句式,表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具有老舍式的幽默意味。D.小说虽然短小,但结构很严谨,结尾和开头照应,人物语言、神态描写也颇为生动,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色彩。C解析:C项,“小说多用长句”错误,结合“一连三天,没出意外,一切相安无事”“小砖房空了,闲置一久,屋顶生满野草,像个野庙荒屋”等可知,小说应是多用短句;“具有老舍式的幽默意味”错误,原文并没有幽默意味。2.金子美并未遗忘老蔡的嘱托,可是为何最后还是辜负了对方?请简要分析。答案:①金子美之所以最后辜负了老蔡,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于坚守诚信美德的信念还不够坚定。学友第一次劝金子美说人家会去别处买,金子美犹豫了;第二次说,“关一会儿门”“他也不会知道”,金子美就动摇了。可见在金子美心里,诚实守信的美德还没有深深地扎下根来。②金子美辜负了老蔡,还因为外物的诱惑。他对拍照等新事物很好奇,没能抵制住诱惑,给自己找到抛弃诚信的借口。3.小说以“万年青”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小说进行探究。答案:①以“万年青”为题,形象生动,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万年青”寄托了乡亲们对小店的美好祝福和老蔡家对小店未来的美好期许;③“万年青”有着丰富的意蕴,象征着诚实守信的美德应该万年长青;④题目“万年青”和小说结尾形成了对比,表达了对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没能得到坚守的遗憾和感叹。课时质量评价(六)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建筑将人与自然融合在同一层次上,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建筑和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城市、城市生活也塑造了文学,激发了文学家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我们的城市所培育的,城市和建筑占据了文化的核心地位,因而也在文学中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建筑、城市和城市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建筑、城市和城市生活之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双重建构。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样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选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有删改)材料二:余志成:人类能够流传千百年的智慧之花,应该非文学与建筑莫属了!但要系统探究起来,似乎又很不简单。那么,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建筑?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在哪里?赵丽宏: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一个时期或几代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美能成为时代的里程碑。文学和建筑,是人类的智慧之花。余志成:赵老师,记得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你认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赵丽宏: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骑着自行车,沿复兴中路由东往西。无意中抬头远望,视野中出现的美妙景象使我吃了一惊。一轮已经失去耀眼光芒的落日,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喷射着暗红色的光焰,静静地悬挂在天地之间。天空是蓝灰色的,有几缕金色的云霞飘浮在落日周围。使我吃惊的美妙,是落日下的城市轮廓。建筑犹如层叠的山峦,犹如起伏的波澜,让人产生遐想。我想,一个有魅力的城市,最好是依山傍水。依山,自然是靠山而建,城在山里,山在城里,街道盘旋起伏,房屋层层相叠,入夜之后,城市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月交融为一体。傍水,当然是指江海湖泊与城市为伴。水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如果建在海边,那是得天独厚,大连、青岛、烟台和威海这样的城市,沐浴在海风中,视野开阔,景色清朗。楼房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一个城市是不是有魅力,和城市的建筑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大有关系。上海曾经被世人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和上海独特的历史有关,上海是中国最早大规模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人类创造的各式各样的文化都涌进了这个城市。其中最显眼、最持久的便是建筑。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上海的建筑风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外滩那些欧式建筑,那些用石头垒起的楼房,是那个时代的纪念,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上海的标志。谁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建筑艺术上的可圈可点之处,遗憾的是它们所代表的岁月是中国人的耻辱。我认为,一幢成功的建筑物,往往汇集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段,建筑如同岁月的纪念碑,一个时代的建筑中,镌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沉积着那个时代的情感,也汇集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眼光和趣味。建筑又如同时代的接力棒,我们可以从城市建筑风格的演变中,探知文化眼光、社会习俗和经济水平的进展变迁。(选自《文学与建筑的城市智慧》,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和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城市、城市生活也塑造了文学,激发了文学家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B.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C.《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斯干》等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D.赵丽宏认为上海建筑风格是“千姿百态”的,外滩的建筑虽然让人想到那些耻辱的岁月,但作为建筑艺术,我们必须承认它有着值得肯定的一面。B解析:“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文学作品”错,扩大了范围。原文为“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斯干》中关于周王室姿态的描写,“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C.采访者结合赵丽宏的作品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让被采访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答得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更加深刻。D.文学和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火花。文学展现人的生活和内心情感,建筑是一门能成为时代里程碑的综合艺术。C解析:“这样不仅能让被采访者有一定的熟悉感,而且也使其回答得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更加深刻”错。访谈过程中,采访者就被采访者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目的是让他有话可说,至于回答是否生动形象、思想是否深刻,是由被采访者自身决定的。3.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建筑的篇章,下列文学作品和建筑关系不密切的是()A.《巴黎圣母院》B.《呼兰河传》C.《苏州园林》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解析:A项,《巴黎圣母院》作者以渊博的学识十分详尽地描写了这一极为壮丽的建筑。B项,《呼兰河传》有关于建筑的描写“一进大门,靠着大门洞子的东壁是三间破房子,靠着大门洞子的西壁仍是三间破房子。再加上一个大门洞,看起来是七间连着串,外表上似乎是很威武的,房子都很高大,架着很粗的木头的房架”。C项,《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D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没有关于建筑的描写。★4.有关建筑的文学作品在建筑论述上有很大成就,这一观点,材料一是怎样举例论证的?答案:①《斯干》描写了宫室建筑的姿态,这是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②《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记载了古代的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其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启发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③《红楼梦》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描写了建筑空间的变化。5.针对记者“魅力城市应该有哪些特点”这一提问,赵丽宏是如何回答的?答案:①通过一段回忆和联想,间接回答城市建筑应与自然相融合。②正面具体阐述,有魅力的城市最好依山傍水,城市魅力和城市的建筑风格有关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科学技术是以劳动工具的要素进入社会生产之中的,其价值内涵本应由劳动者所引导。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直接原因。但是,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长,其本身形成了一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工具理性意识。工具理性内在与价值理性的天然对抗,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失范,使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另一方面,以往先进的科学技术通常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掌握。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式运用,带来了人们对于工具理性的认可,造成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偏狭理解。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实现对科学技术的正确价值引导和合理应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视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恩格斯认为,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需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体现了社会关系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基础地位,体现了社会价值在塑造人与自然关系价值方面的引导作用,为当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如果说,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工业文明背景下人对自然的片面挖掘、改造和利用,在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对于人的改造活动的支撑。那么,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消极批判,就将成为走向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要的现实和理论进路。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伴而生,成为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新型模式,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时代问题,也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科学技术采取积极的批判模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塑造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成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本进路。为此,我们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充分挖掘和发挥科学技术自身的生态价值,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强力支撑。(摘编自蒋红雨《推动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发展》)材料二:当代技术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正在逐渐消解人与机器的传统边界,造成各种人机嵌合物的不断涌现,其后果往往有着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在科技活动层面“改造人类自身”,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伦理思考。尽管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过度“征服自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但并未普遍意识到随意地“改造人类自身”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当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尚未产生非常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时,过早用法律法规约束这类技术的发展可能并不合适,但从伦理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监督评估、制度引导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及时出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给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认为,出于“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目的的技术,都是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而当时理解的“人”是自然状态的人,并非其自身成为技术改造对象的人。实用主义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人类自身的这种新情况。当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式越来越多地嵌入技术人工物要素时,通过制度安排发挥伦理规约和监督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代技术治理的迫切任务。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并不只是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还会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认知能力,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结构稳定性和发展路径。因此,需要综合考察人类的生理器官、人工物系统、社会组织和精神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各种类型有机体之间的和谐,注重事物的生机与活力,注重知、情、意相结合的伦理教化方式和“大我”意识的养成,这些伦理观念有可能为解决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阻止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的前进步伐,而是要考虑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利用这种技术,使技术继续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带来各种麻烦。基于这种考虑,保证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有机体内部和外部和谐,不断使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价值和伦理因素有效融入技术创新活动之中,是必要的伦理导向。时代在呼唤适合于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的新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而中国特色的技术伦理治理途径应成为其中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摘编自王前《反思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技术是作为劳动工具进入社会生产之中的,其价值内涵本应由劳动者所引导。科学技术本身并不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直接原因。B.实现对科学技术的正确价值引导和合理应用,是因为以往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式运用,造成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偏狭理解。C.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消极批判,已经成为走向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要的现实和理论进路。D.无论是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还是实用主义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人类自身的这种新情况。D解析:A项,“并不会”错,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一段是说“并不必然会”。B项,说法有误,材料一第一段中以“一方面”和“另一方面”为标志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论述了理由,选项仅仅列出了一个方面的理由。C项,“已经”错,未然变已然,材料一第三段是说“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就将成为走向生态文明……”。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可以成为当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的思想资源。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伦理观念能为解决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C.人类全面阻止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的前进步伐,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尽管随意地“改造人类自身”可能会带来比过度“征服自然”更为严重的后果。D.探索适合于改造人类自身的技术的新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中国特色的技术伦理治理途径为重要方向。B解析:B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倒数第二段是说“这些伦理观念有可能为解决改造……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价值内涵的一项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D.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C解析:C项,论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的关系。9.请简要梳理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论证思路。答案:①先提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的观点;②接着分析问题,指出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进行消极批判的片面性,并从时代特征出发,得出对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批判模式的结论;③最后解决问题,从发挥科技自身对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的角度论述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10.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各种困难与挑战。请综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你对科技治理策略的建议。答案:①优化科技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科技自身的生态价值,以绿色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发挥制度引导作用,通过制度来引导和规范科技的发展与运用。③深化理论研究,吸收和发扬中西方自然观和伦理观念,为科技治理制定新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主题一提高科学素养,崇尚科学精神(建议用时:15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荧惑(中国对火星的古称)已至,求索无疆。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经历了近300天的长途跋涉后,着陆巡视器安全“到站”,着陆乌托邦平原,红色火星第一次留下了中国印迹。“目前,全世界已进行的21次火星着陆任务中只有9次成功,难度系数极高!”在传回地球的第一封“家书”中,祝融号火星车“讲述”了着陆火星的惊魂时刻。安全着陆火星,既要选择地形平坦的着陆区,还要有合适的天气状况。“地质学家说,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祝融号火星车在“家书”中写道。地处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撞击盆地,直径约3300千米。有科学假说认为,乌托邦平原曾经有海洋,并存在着与水有关的地貌特征,有待进一步探测。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说,乌托邦平原相对平缓,安全着陆是后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同时,从科学探测的意义角度来看,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应该是古海洋与陆地的交接面,在这附近开展科学探测的潜力巨大。“目前,我还在着陆巡视器内。经过短暂调整后,出仓并开展巡视探测。期待全方位了解火星,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给大家哦!”着陆火星后,祝融号火星车目前仍处于适应和“体检”状态。几天后,祝融号将自主驶离着陆器,抵达火星表面并开展巡视探测,完成“绕、着、巡”任务的最后一步。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由于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略长(火星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37分钟),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按照计划,约90个火星日后,祝融号火星车将完成巡视探测,顺利“收工”。为了在短暂的3个月内获取更多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具备了“一身技艺”,共载有6种科学仪器,包括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等。通过全力的巡视探测,祝融号将为中国带来火星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推动对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课题的研究。“就在昨天,我和环绕器已建立了器间通信链路,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了遥测数据。”在第二封“家书”中,祝融号火星车“汇报”说,自己正在按计划开展周围环境感知和状态检查,各系统工作一切正常。同时,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停留在通信中继轨道,转发各种信息数据回地球,同时也向火星车传达来自地球的指令。环绕器不只是“信使”,也是探索火星的重要主力。天问一号环绕器共携带了高分辨率相机等7台科学仪器,能够在多轨道高度对火星进行整体性、全球性、综合性研究。环绕器的工作时间也比祝融号火星车长不少,按计划,在90个火星日后,天问一号环绕器将进行轨道调整,进入近火点265公里、远火点1.2万公里的轨道,对火星表面开展至少1个火星年(约2个地球年)的近距离遥感探测。(摘编自刘峣《火星探测开启新征程》)材料二: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相比月表着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天问一号能够翻越“万水千山”成功着陆火星,身上那件银色“冲锋衣”不得不提。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可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200多摄氏度的环境对天问一号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性使得天问一号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因此,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就显得尤为必要。研制人员介绍,这款“冲锋衣”学名为“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无异。事实上,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3倍多。如野兽般凶猛的烈风会掀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此外,火星表面密布着石块等障碍物,因此火星车在行驶时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碍物卡住造成操作上的迟滞。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发出指令。(摘编自张蕾、郭睿《天问一号本领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问一号执行我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经过长途飞行,着陆巡视器实现安全软着陆。B.祝融号在着陆后立即自主驶离着陆器,开展巡视探测,标志着天问一号“绕、着、巡”任务完成。C.天问一号要实现平稳降落,必须多次减速,是通过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等实现的。D.“未知9分钟”是指着陆巡视器从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自主着陆火星的无法监控的时间段。B解析:“立即”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中说“着陆火星后,祝融号火星车目前仍处于适应和‘体检’状态。几天后,祝融号将自主驶离着陆器,抵达火星表面并开展巡视探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天问一号在乌托邦平原着陆,是因为这里的地势相对平缓、地貌特征与水有关,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B.天问一号环绕器在祝融号着陆后,停留在中继轨道,转发信息数据、传达命令,同时对火星开展近距离探测。C.天问一号特制的“冲锋衣”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它的特点是低吸收、低发射。D.实验室模拟火星车通过模拟行驶,帮助火星车处理复杂路况、抖落灰尘,避免障碍物造成操作迟滞。C解析:A项,“地貌特征与水有关,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错误。原文说“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有科学假说认为,乌托邦平原曾经有海洋,并存在着与水有关的地貌特征,有待进一步探测”,可见这都并非事实,而是推测和假说。B项,“同时对火星开展近距离探测”错误,混淆时间。原文说“按计划,在90个火星日后,天问一号环绕器将进行轨道调整,进入近火点265公里、远火点1.2万公里的轨道,对火星表面开展至少1个火星年(约2个地球年)的近距离遥感探测”。D项,“抖落灰尘”错误,这不属于实验室模拟火星车的任务。据原文“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可知,已有新型材料帮助其抖落灰尘。3.下列不是天问一号着陆成功条件的一项是()A.天问一号环绕器在火星停泊轨道上对预选着陆区开展长达3个月的多维度探测。B.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实施软着陆。C.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与火星大气摩擦发生反应,保护探测器不被烧坏。D.火星车除正常前后行驶,还具备蟹行运动能力,能够灵活避障以及大角度爬坡。D解析:火星车的功能与天问一号着陆成功没关系。4.从题目可以看出,两则材料报道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答案:材料一主要介绍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并进行火星探测的情况,材料二主要介绍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需要的强大的技术支持。5.科技说明文注重科学性与可读性,请结合两则材料具体分析。答案:(1)科学性: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增强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②注重使用专业术语,注重语言客观、准确,增强了科技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2)可读性:①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使说明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②运用独特的讲述方式介绍科学知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主题二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议用时:15分钟)(2023·郴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总书记的讲话,对文艺与真善美的必然联系,对文艺传递真善美的重要作用做了全面阐述,深刻揭示了文艺的特性和文艺的核心本质与功能。艺术美作为人的创造,细加分析,我们就会看到它实际上是由作品的情、意、象所蕴含和传达的真、善、美而显示自身的价值。文学艺术形象总寄托和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情感。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形象“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别人”。我国古代典籍《尚书·尧典》所说的“诗言志”,“志”在古代也包含思想与情感的意思。艺术中表现的思想情感,一般地说,主流都是向善的,是有益于使人类变得更善良、更美好、更崇高、更进步的思想情感。真与善,只有通过美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动心,使人受到春雨润物般的熏陶和感染。这是文艺胜于、区别于哲学或伦理著作的所在。正是情真、意善、象美的统一,形成文学艺术形象的特点及其审美心理机制,使读者和观众产生美的愉悦感。对于文学艺术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前人也有过许多的论述。我国古代的《毛诗序》论到诗歌的作用时就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很多外国作家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古希腊时期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剧本《蛙》中,就借埃斯库罗斯之口提出:“教训孩子的是老师,教训成人的是诗人。”雨果也说:“为艺术而艺术固然美,但为进步而艺术则更加美。”文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化人”的功能,也即道德熏陶和教育的功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都跟文艺的真善美密切相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在当今时代,文艺必须反映这个时代的真、体现这个时代的善,创造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美。我们的文艺家必须看到现实生活中主导的光明面,表现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必须看到社会中善的精神的主导作用,表现善必将战胜恶;必须帮助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人们心灵中的美,并通过典型的集中、概括,创造出比现实生活更高更理想的美。(摘自杭迪《习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材料二: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对新时代文学做出了全方位的展望和期待,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崇高风格的重倡与张扬。古罗马时期的郎加纳斯,是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深度论述崇高风格的文论家。他认为崇高首先表现为一种大美或壮美,这种美来自主客观的融合:大自然中的崇高事物使人感受到宏大与超迈;人生来就有向往崇高事物的天性,加上自然界的崇高事物对人的潜移默化,使人逐渐养成向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热爱崇高的审美情趣,培育出由丰富的思想和激动的感情所形成的伟大心灵。在郎加纳斯看来,“崇高”的基本内涵,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就文学而言,崇高之美是通过文学风格体现出来的,即崇高风格。郎加纳斯的崇高美学阐发了文艺的普遍规律,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风格有着久远的传承。庄子散文的崇高风格基于其哲学的滋养,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通过自然万物的宏大形象以传达理想精神的崇高风格。屈原的诗歌充分展现了崇高风格的美学魅力,折射出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国之衰微、民之疾苦的沉痛忧患。司马迁曾言“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也回应了郎加纳斯的观点:言辞的伟大来自思想的深邃。杜甫诗歌亦具崇高之美,诚如刘熙载所论“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诗的崇高之美,不惟来自对大自然阔大形象的捕捉与抒写,更来自对人生理想的追寻和对国运沉沦的忧愤。杜诗无疑诠释了崇高美学的根本特征: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美学在当代文学的演进中不仅失去了主导地位,而且似乎越来越变成了“禁区”。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鸡文理学院《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宝鸡三和职业学院《石油地质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公共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蚌埠医学院《植物造景技术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唐诗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艺术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证券期货行业员工劳动合同规范文本3篇
- 2024年铁路货运物流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合同示范文本3篇
- 安阳学院《装饰图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路面硬化项目合同3篇
- GB/T 36393-2018土壤质量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
- GB/T 3045-2017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23
-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 医院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 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 气道评估与处理课件
- 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课件
- RCS-9626CN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
- 苗木供货服务计划方案
- 回转支承实验台测试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