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三里皈初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2-

A.在无色溶液中:NH;、Fe*、S0E、C03

B.在含大量Ba"的溶液中:NH;、Na,、Cl、Oil

C.在强碱溶液中:Na'、t、Cl、SOA

D.在pH=1的溶液中:K\Fe"、Cl\CH3C00

参考答案:

C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

A除去KC1中的MnCh蒸发结晶溶解度不同

B除去碘中的NaCl加热、升华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华

C分离KNO3和NaCl重结晶KNOj的溶解度大于NaCl

D分离食用油和汽油分液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MnO2不溶于水,KC1溶于水,应用过滤法分离,A错误;B、NaCl热稳定

性好,而碘易升华,加热升华即可,B正确;C、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而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C错误;D、油和汽油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法,D错

误。故本题选择B

3.①臭氧空洞②水体富营养化③光化学烟雾④温室效应⑤酸雨,上述污染现象

主要与N02有关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参考答案:

C

【详解】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

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

B.婚变与反应条件无关,燃烧都是放热反应,需要加热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项错误;

C.因为石墨变成金刚石吸热,石墨的能量低,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项正确;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相比较,硫蒸气具有的能量多,因此完全燃烧硫蒸气(前者)

放出的热量多,D项错误;

答案选C。

5.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的标志是

A.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

C.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参考答案:

C

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科

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科

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

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选C。

6.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

别是()

参考答案:

C

7.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Mg\SCV、K\ClB.Na+、NH4>N(V、MnO「

2+2+

C.K+、Cu,Cl\BrD.Ba,Na+、OH、HCO3

参考答案:

A

A.溶液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A正确;B.MnOr有颜

色,与题目无色不符,选项B错误;C.CW+有颜色,与题目无色不符,选项C错误;

D.Ba2\OH'HCO3一三者反应生成BaCCh沉淀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

选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离子的性质以及题目无色的要

求。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如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

解质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互促水解反应,则可大量共存,否则不能共存。

8.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A.NaOHB.Na2cO3C.Na2C03IOH20D.Na2O2

参考答案:

B

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将和空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再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生成Na2co3?XH?O,带结晶水的碳酸钠失水生成碳酸钠,发

生的反应有4Na+Ch=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

Na2co3?xH?0=Na2cO3+XH2O,所以最终得到的固体是Na2co3。

故答案选B。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CO32-+CaC12=CaCO31+2C1

B.金属钾与水反应:K+2H2O=K++20H-+H2f

C.氯水加入到溪化钠溶液中:2Br+C12=Br2+2。-

D.氯气与水的反应:C12+H2O=2H+C1+C10

参考答案:

C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mL2moi/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

率不变

B.对于可逆反应2CO+2NO=i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

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参考答案:

B

1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钙B.铁C.磷D.碘

参考答案: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熟记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来判断元素所属的周期和

族.

解答:解:A、钙元素在第UA,属于主族元素,故A不选;

B、金属铁属于VW族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故B选;

C、磷元素在第VA,属于主族元素,故C不选;

D、碘元素在第VIIA,属于主族元素,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周期和族的分布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

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12,气液分离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蒸僧

C.除去C02中少量的S0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足量生石灰,蒸储

参考答案:

D

13.在4moi/L的硫酸和2moi/L的硝酸混合溶液10mL中,力口入0.96g铜粉,充分反

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B.112mLC.168mLD.224mL

参考答案:

D

14.反应A+BT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分两步进行①A+B-X(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X-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参考答案:

B

由反应A+B—C(AH<0)分两步进行①A+B-X(AH>0)②X-C(AH<0)可以看

出,A+BTC(A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①A+B—X(A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TC(A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

A+B的能量大于C;X的能量大于C,图象B符合,正确选项B。

点睛:明确反应热与物质总能量大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

AOHH+SO4>NaBNa+NO3SO4>K

、、、H、、H、2、

CClAg++NO3D+CO3>K+Cl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氮化镁并探究氮化镁的某些性质。

己知:氮化镁易跟水发生反应;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3Br2+2NH3=6HBr+N2>

HBr+NH3=NH4Bro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惰性气体。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B中浓漠水颜色变浅至褪色,C中产生无色气泡。

④点燃酒精灯,观察E中固体变成了黄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通入惰性气体的目的是o

(2)装置C的作用是。

(3)D装置中的P2O5是一种非氧化性的酸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

P2O5干燥的是o

a.NH3b.HIc.SO2d.CO2

(4)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此装置中存在着明显缺陷,你的改进措施是«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2)吸收氮气中混有的HBr(Bn)气体

(3)b(4)N2+3Mg=^=Mg3N2

(5)在E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中

【分析】

本题是制备氮化镁的实验设计题,整个流程依次是先制取氨气,利用澳氧化氨气得氮气,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挥发的澳,再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氮气,最后在加热的情况下镁与氮气反

应生成氮化镁,结合题干中的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为防止镁带与氧气反应,因此需要通

入惰性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提供无氧环境,避免副产物的生成,即通入惰性气体的

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2)浪易挥发,生成的氮气中含有溪蒸汽以及溪化氢,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氮气中混

有的HBr(Bn)气体,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NE能与酸反应,HI具有强还原性,故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五氧化二

磷干燥,HI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但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02和SCh都可以用二者干

燥,故答案为b;

(4)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Mg^=Mg3N2;

(5)由于氮化镁易跟水发生反应,所以为防止氮化镁水解,在E装置后要接一个干燥装

置,防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装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利用图4—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

化)日

①比②5③5@HC1⑤%@N0⑦H2s⑧SO2狷…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这时气体由一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o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

,这时气体由_______口进入。

参考答案:

(1)②④⑦⑧(2)①③⑥A

(3)①③⑤(4)①②③④⑥⑧B

18.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

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Q

(2)A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要确定E溶液中是否含有W物质,所选试剂为.

a.氯水和KSCN溶液b.KSCN溶液c.浓氨水d.酸性高锯酸钾

溶液

(4)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

象.

(5)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W溶液与单

质T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1)Fe3O4;AI2O3;

(2)2Na2O2+2H2O=4NaOH+O2T:

(3)b;

(4)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3+2+

(5)2A1+20H+2H2O=2A1O2+3H2t;Fe+2Fe=3Fe.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A为淡黄色固体,且A能和水反应,则A是Na2O2,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

O2>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则C是。2、B是NaOH;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D是

Fe3O4,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T是Fe,R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Q,Q能

和NaOH溶液反应,则Q是AbCh、R是Al,N是NaAlCh,H是白色沉淀,且在潮湿空气

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M,则H是Fe(OH)2、M是Fe(OH)3,

Fe3O4HCkFe反应后得到E,E为FeCb,Fe(OH)3和HC1反应生成W,则W是

FeCh,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FesCh,Q为AI2O3,故答案为:Fe3O4;AI2O3;

(2)A是Na2O2,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Ch,方程式为ZNazCh+ZHzOENaOH+ChT,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f;

(3)E为FeCb,W是FeCb,确定E溶液中是否含有W物质,可加入KSCN检验,故答

案为:b;

(4)Fe(OH)2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