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_第1页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_第2页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

所谓的同素异序词指的是相同的语素,结构顺序相反,形成一个对面的双音节组合。以A、B表示两个单音节语素,若它既可以构成合成词AB,又可以异序构成合成词BA,那么我们就说AB和BA互为同素异序词。如爱心——心爱,笨拙——拙笨,产生——生产,就是三对同素异序词。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人对同素异序词进行过论述,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同素异序词展开过论述,至今为止,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本文拟就前人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从研究的不同角度上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从共时的角度对某一时代的同素异序词进行宏观的研究与分析。如郑奠《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1996.6),文中就古代汉语中所谓“字序对换的双音词”,即同素异序同义词例举六十余组作了初步的分析。马显彬《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综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从词义、词性、结构三方面对古代同素异序词进行了考察。曹廷玉《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9》)对近代汉语中的同素逆序同义词从其年代分布、词义及其演变、结构以及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张其昀《现代汉语同素词通考》(《语言研究》2002.1)则从词义、词性和词的结构三个方面,以概述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各类同素词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对某一专书或某一作家的系列著作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分析和研究。韩陈其《<史记>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1983.3)是第一篇对专书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论述的文章。王森,王毅《<金瓶梅词话>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对《金瓶梅词话》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作了穷尽性的列举,并参考相关论著,对它们的今昔运用概况和某些词义的演变作了梳理。车淑娅《<韩非子>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语言研究》2005.3)对《韩非子》中的69组同素异序双音词从语法和词汇意义上进行分类研究,并指出同素异序双音词的发展变化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中的一种表现。另外还有黄建宁《<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聂丹《<水浒传原本>同素异序副词讨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张巍《<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与辞书编纂》(《唐都学刊》2006.9),刘福铸《冰心作品中的同素异序同义词研究》(《莆田学院学报》2003.6)等。对同素异序词的产生源流进行专门的探索和研究。如杨奔《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将同素异序词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归结为汉民族思维特点、汉语构词法、诗歌等韵文叶韵、语言修辞的需要、方言分歧、口语与书面语存在着距离、造词过程中偶合等几个因素。徐荣《试论近代汉语中倒序词的成因》认为近代汉语中的倒序词,“其产生原因无论与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倒序词的成因都有差异,”认为近代汉语中的倒序词主要是由于对古汉语词的继承、出于押韵的要求、受方言的影响、受汉语成词规律等五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此外还有马显彬的《同素异序词成因质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0)等。对同素异序词的修辞功能及规范化问题进行专门论述。如富克萍《同素词修辞功能浅探》(《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3)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不同的时代色彩;体现不同的感情色彩;体现不同的地方色彩;运用同素词以求韵律和谐,说明了同素词的修辞功能。杨奔《关于同素反序词的规范问题》,提出对于同素反序词,“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当依据普遍性、必要性、明确性的原则,依据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清所要规范的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还有吴占海的《同素反序词及其语音修辞》(《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和袁嘉的《谈同素反序词的规范》(《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等。对方言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分析和研究。如项梦冰的《试论汉语方言复合词的异序现象》(《语言研究》1988.2),着眼于偏正式,重点确定了“异序词”的性质。张成材的《商州方言的逆序词——兼论汉语中的语素颠倒构词和用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介绍了普通话中的语素颠倒构词以及商州方言中的逆序词。其它的还有张惠珠的《略论闽南方言与普通话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华侨大学学报》1996.1)和黄小娅的《广州方言异序词的百年演变》(《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等。此外,一些方言志中也对同素异序词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如《利津方言志》和《平度方言志》等。对同素异序词进行跨语言研究,主要是对汉语与韩语、汉语与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对比研究。如韩在均的《同素同义逆序词在汉语韩语中的差异表现》(《汉语学习》1999.3),该文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归纳出现代汉语与韩语有关的同素同义逆序词,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比较,揭示了现代汉语与韩语中同素同义逆序词的词义差异,突现了大同小异的特点,并阐述了韩国语汉字词的来源。孙绍红的《有关汉日语词素的位置颠倒》(《日语知识》2001.6),针对词素位置颠倒的类型、汉日语构词法的差异、词素位置颠倒的原因进行了分别的研究和分析。此外还有翁耀东《中日词汇中的字顺逆转现象》(《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鲁畅《谈中日文中字序的逆转现象》(《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等。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同素异序词进行研究。这类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少。如叶长荫《同素反序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北方论从》2001.6),主要是对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反序词”以及“非同素反序词”进行了区别,同时对汉日同素反序词进行了比较,对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序词进行了简要的辨析。此外还有薄家富的《也谈同素异序词》(《天津师大学报》1999.6)也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论述的,该文对同素异序词的构词形式和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同素异序词的辨析问题上提出了“结构方式——意义(语素义和词义)——用法”相结合的辨析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同素异序词。从1975年Taft&Forster将“语素”这一语言学概念引入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到现在,研究者一直在用各种手段探讨语素在心理词典中是否存在语素表征,存在于哪一个层面,与整词表征的关系如何。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先后提出过不同的理论模型,如整词罗列模型,词汇分解模型。这些模型是在对拼音文字系统中的词汇加工研究基础之上而提出来的,而对中文词汇加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提出了以下几个模型:多层聚类表征模型;多层次交互激活模型;层间-层内联结模型。彭聃龄,丁国盛,王春茂《汉语逆序词的加工——词素在词加工中的作用》(《心理学报》1999.1)和丁国盛,彭聃龄《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当代语言学》2006.1)这两篇文章都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逆素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在通达表征系统内语素和整词两种表征存在于一个层内,而且这两种表征之间存在或促进或抑制的联系,语素通路与整词通路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两条通路在词的识别中同时起作用。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虽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深,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多通过个别举例、泛举分析来下结论,缺乏穷尽性的统计和系统研究;多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