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

题(回忆版)

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

题(回忆版)

2017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

题及详解

2018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含部分答案)

2019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拉扎斯菲尔德与莫顿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2拟态环境。

3《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我国新闻媒介党性原则的变现。

2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及对我国新闻传播的影响。

3新闻客观性,西方认为是“不死之神”,谈谈你的看法。

三、分析题(每题30分)

1从内容、形式的角度分析澎湃新闻对传统媒介改革的影响及意

义。

2移动网络环境下,你对“媒介即信息”的理解。

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李普曼的传播学思想主张。

2“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3“政治家办报”。

二、分析题(每题20分)

1“意见领袖”的概念以及它的特点。

2《刑法修正案九》中对于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做出入刑规

定,如何理解这一行为。

3随着人们更多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传统纸媒的深度报道逐

将渐失去市场,请问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对此做出解释。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继2003年数码相机的销售量大于胶卷相机的销售量后,2013年

西方国家的某些纸媒决定裁掉新闻摄影部,而在新闻记者裁员中摄影记

者也有占有很大一部分,请你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及给新闻界

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2电影《捉妖记》自上映以来在短短的60多天里票房高达24亿,

请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该影片成功的原因,并就此谈谈对我国文化产业

发展的认识。

2017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

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突发性新闻

2公民知情权

3象征性互动

4国际传播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业影响。

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4内容分析的内涵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说明其意义和局限性。

2谈谈你对分众理论的认识,它对我们理解网络社会有何价值。

四、分析题(50分)

近些年,我国大众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方言类节目不断涌

现,甚至在一些地区呈现“火热”之势。方言节目因其亲和力、趣味性以

及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效应,受到不少受众的喜爱;同时,也有一些节目

存在问题,引发争议。诸如违规操作甚至夹杂着低俗、粗鄙的词汇和俗

语,产生不好的影响。以此为话题,根据个人的体认,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明确、集中,结构层次清楚,语言简

洁、顺畅。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突发性新闻

答:突发性新闻又称突发新闻,是指对新近突然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主要指那些不可预料的、属于不可抗力下毫无预兆而发生的意外新

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突然性,突发性新闻报道的

是突然发生的、非常规事态的、偶然发生的事实;②破坏性,灾难性事

件是构成突发新闻的主体,人为的社会灾害(恐怖事件、战争、事故

等)与自然灾害(水灾、火灾、地震灾害等)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破坏

性;③继发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突发性新闻

必须跟踪事态的发生发展,是行进式的新闻;④动态性,突发事件发生

后,事实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情是人们无法预知

的,这也是突发新闻需要继续跟踪报道的重要原因;⑤关联性,无论突

发事件发生得怎样突然、复杂,事件本身或新闻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

联的,突发性新闻的任务就是帮助受众探究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⑥震

撼性,由于突发性新闻是受众想不到的、超常规的事实,所以往往带给

受众惊讶甚至震惊。

2公民知情权

答:公民知情权又称信息权、了解权、知晓权,是指公民拥有获取

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指公民能够通

过公开的渠道公平地获取所需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最早由美联社

新闻记者肯特库珀于二战后提出,如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是

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与结果。知情权具备公法、民事权利两种属性,

也具备一定的人格权属性。其主体是公民,包括相关的社会机构和组

织。从广义角度,知情权指知晓、获取一切可以在法律允许下获取的信

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官方、非官方的、个人知悉的信息,主要是社会

知情权。从狭义角度,知情权主要指公民对于官方的、涉及公共权力机

关及其行为的、关乎公共利益的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知晓,也称“知政

权”,这也就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在新闻领域,知情

权主要指新闻媒体机构、受众等对于诸多社会事务(尤其是公共事务)

的知悉,以及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收集、采访等的自由,知情权是新闻自

由的应有之义,知情权的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流动。

3象征性互动

答:象征性互动理论又称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作为互动的

个体所处的日常自然环境出发,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

学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

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象征性互动理论有三个基本前提:①人是根

据“意义”来行动的;②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③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

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象征互动理论的三个

主要概念,它们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

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能实施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

象征活动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

义。

4国际传播

答: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

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包括国家、国际机构、超国家机

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以及个

人。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正如

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指出: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业影响。

答:(1)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

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①新闻媒介生产精神产品,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于

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媒介的上层建筑属性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媒介坚持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媒介生产的精神产品必

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②新闻作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新闻

媒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形式,所以新

闻媒介又具有一般行业的属性,需要加强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

形式。新闻媒体在政治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

(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对当代中国新闻业的积极影响

确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极大地解放了

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①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

竞争的直接目标是争取更多的受众——报纸要扩大发行量,电台要

提高收听率,电视台要提高收视率。为了吸引受众,就要不断下功夫改

进版面、改进节目,从而使宣传、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活泼,广播电视节

目更加丰富多彩,使新闻媒介更加注意塑造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②新闻媒体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的更新

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设备的竞争。为了更真实、更

迅速、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现实,制作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新闻单

位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需要不断更新设备。从1993年以来,中国各大

报社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电台、电视台的设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

平。

③新闻媒体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媒体竞争态势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从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

以受者为中心过渡,新闻媒介比以前更加重视受众的需要,媒介内容向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倾斜。重视媒体的受众定位,不断进行受众调查。

新闻媒介栏目不断变化,热点追踪不断转移,其轴心就是受众需要。

④新闻媒体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

发展壮大

新闻媒介在做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放开手脚搞活经营,使

得国家利税收入增加,新闻媒体实力壮大,新闻从业人员收入增长。

(3)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对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消极影响

①指导和迎合的矛盾

一方面,新闻事业生产和传播的是精神产品,强调对受众和对社会

生活广泛的指导性;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实体的媒介要考虑投入与产生

的问题,要确立以受众市场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少数新闻媒介面临竞争

压力,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使得媚俗、浅薄的内容大量增加,

出现报格下滑现象。

②增加信息量与煽情的矛盾

新闻事业是以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并主要以信息量

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是现在,迫于商业竞争的压力,极少数新闻媒介

走上了一条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道路,不追“新”,一味地追“星”、

追“腥”、追“性”,煽情主义一发而不可收视,“炒”新闻的现象时有发

生,造成当今新闻传播中“硬新闻不硬、软新闻低俗化”的倾向。

③新闻和广告的矛盾

新闻事业双重性决定了新闻媒介具有双重的出售方式:出售新闻给

读者和出售广告版面(播出时间)给广告客户。从理论上看,新闻事业

作为广告媒体的地位应该是由其作为新闻媒体的地位决定的。但现在,

广告和新闻争版面、争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广告版面、时间,在少数

新闻媒介那里,大大超出规定标准,一些新闻媒介扩版、增加节目时

间,往往新闻性的内容少,增的大都是广告;有些情况下,广告主凭借

其经济实力,甚至对新闻的内容和播发权形成压力或产生影响;以及出

现广告客户出高价买下版面吹嘘自己,或以新闻的面目做变相广告误导

消费者等现象。

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答:(1)新闻与宣传的定义

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是告知人们所需

要的信息,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其归宿是“受者晓其

事”。

②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

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其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

目标受众的现有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

者的态度。

(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于新闻

与宣传在基本职能上的区别,又引起其他一系列区别:

①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

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

于受众对信息的需要。换言之,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②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

持它,让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一般没

有过于强烈的主观意图,而是客观呈现事实,让新闻接收者自己去分

析、判断、做出决策。

③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具有时效性,其传播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重复传播的新闻可

以证明第一次传播的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已不是新闻信息。而宣传大多

需要重复传播,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用统一形式

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

④传播要求不同

新闻信息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并形

成了一套专业的工作规范。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

一,材料需要具有典型性,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观点的正确。

此外新闻与宣传在传播内容、传播原则也存在区别:新闻重事实,

宣传重观点;新闻客观平衡,宣传主观倾向性强;新闻重信息,宣传重

形式;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沟

通,宣传重操纵;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答:(1)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设置或成立的社会群体。在广义

上,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形成的

统一整体,都可以称为组织。在狭义上,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

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

体系。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

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

的保障。组织内传播包括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横向传播是指组织内同

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具备双向性强、互动渠

道畅通的特点;纵向传播具有单向流动的性质,逐级进行传播活动。组

织外传播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出与信

息输入两个过程。

组织传播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

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备秩序性和领导性的特点。

(2)组织传播的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系统,因为组织的任

何活动都与一定的信息活动相联系。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①内部协调

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

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

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

职,又在统一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②指挥管理

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

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

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互动

的机制下进行的。

③决策应变

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

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

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④达成共识

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

题,如组织目标和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在组织成员中

达成普遍的共识。

4内容分析的内涵和特点。

答:(1)内容分析的内涵

内容分析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先

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一

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该方法用

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讯息内容。内容分析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即说什么

(传播内容)和怎么说(传播形式)。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程序如下:

①内容抽样,即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内容抽样通常要涉及到

来源抽样、日期抽样和单元抽样三种方式。

②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要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进

行系统判断、记录各类目所表现的客观事实。

③评判记录。按照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

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

④信度分析。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

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一致性愈

低,则内容分析的可信度愈低。

⑤统计处理。对比评判结果(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描述

各分析维度(类目)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得

出关于研究对象的趋势或特征或异同点等方面的结论。

(2)内容分析的特点

①客观性。内容分析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

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②系统性。所分析的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

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

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

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

理分析→提出结论”。

④多元价值。内容分析法强调广泛收集真实数据、真实感受,表达

多元文化、多元利益、多元观点,体现价值选取角度的多元化。

⑤人文气息浓重。内容分析法选取与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作为

研究对象,如文章、书籍、日记、信件、电影等,体现人文关怀的特

点。

总之,内容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可说

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还可描述传播模式。但其分析对象

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说明其意义和局限性。

答:(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关于媒介手段或技术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学者从不

同角度进行过考察,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

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以及“‘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

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

度概括,其含义是: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

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

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

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

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

感官能力由“统合”到“分化”到“再统合”的历史。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

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

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③“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

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

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

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是,麦克卢

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意义

①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

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

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

所证实。

②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

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

的发展趋势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局限性

麦克卢汉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此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

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

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忽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

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

③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

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但事实上,人并不

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更重要的是人具有人的

理性活动,这种理性活动反过来会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

介产生能动的制约作用。

2谈谈你对分众理论的认识,它对我们理解网络社会有何价值。

答:在传播学研究中,把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本质上看作同质化、无

差别的“大众”的观点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是传播效果研究史上

以“魔弹论”为代表的强效果理论的依据之一。但是,大众论并不是受众

研究的唯一视角,在传播学经验的和实证的研究出现以后,分众理论逐

渐取代大众理论成为主流。

(1)分众理论的核心内容

分众(fragmentedmassaudience)是指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

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这种多样性包括人口统计学特

征、社会群体归属特征等各方面的多样性。

分众理论的背后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把当代社会看作一个多元

利益、多种力量的集合体,它摆脱了一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以更多的

变量来看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分众理论的核心内容如下:

①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②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

约;

③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

应;

④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

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active

audience)。

(2)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的大众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就

表现在受众主体性的觉醒。分众不仅体现在受众的社会关系结构之中,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呈现出专业化和分众化的趋势。

梅里尔曾提出传播媒介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可以分为“精英媒

体”“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三个阶段。在“专业媒体”阶段,媒介以不同

的受众群体作为目标定位,满足其多样化需求。这是符合当代媒介发展

趋势的,特别是在今天,互联网为专业媒体或分众媒体提供了最为广阔

的空间,在互联网上,任何有着特定信息需求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关

注的媒体。

(3)网络媒介中的分众传播

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窄播化、分众化受到传统媒体技术模式的诸

多限制,只能达到相对的“小众化”,而难以对受众进行更深层面分割,

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播所关注的信息使

用者只能是群体的概念,而不是个人。

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的产生为分众传播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

间,分众传播理论也给我们理解网络社会提供了参考系。

①网络媒介的分众传播是多来多往的全方位式互动交流,当媒介所

传递的信息不符合受众需要时,受众可以及时反馈,媒介可以及时修

改,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分众传播得以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因为它更

具目的性。

②网络社会中的分众传播可以达到一种无限细分,使受众个人的兴

趣能通过媒介得到认同,从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③网络媒介的分众传播有多重表现形式,例如:用不同的专题区隔

不同的主题内容;用不同的小型社区汇集不同的兴趣点;用不同的论坛

进行不同的主题式交流;用个人主页的形式交换兴趣。

④网络时代的分众化愈演愈烈,受众需求逐渐被商家所注重。随着

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地位越来越高,而受众作为能动的个体其需求也被

各个媒体所看重,不同的个人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其需求也具有多样

性,只有满足受众需求的媒介才能有立足之地。

总之,从“推”技术到“拉”技术,受众的需求逐渐被得到重视,媒介

内容在此基础上渐渐细分。出于媒介产业经济利益的考虑,这种细分能

促进媒介成熟而完善地发展;从受众立场考虑,这种细分为受众发展兴

趣、扩展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受众终于能够依照自己的要求寻

求媒介内容,与媒介真实地交流。

四、分析题(50分)

近些年,我国大众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方言类节目不断涌

现,甚至在一些地区呈现“火热”之势。方言节目因其亲和力、趣味性以

及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效应,受到不少受众的喜爱;同时,也有一些节目

存在问题,引发争议。诸如违规操作甚至夹杂着低俗、粗鄙的词汇和俗

语,产生不好的影响。以此为话题,根据个人的体认,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明确、集中,结构层次清楚,语言简

洁、顺畅。

答:参考示例:

我国方言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近年来,方言类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兴起,呈现“火热”之势。

在一片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背后,我们也不难听到社会各界对电视方言节

目的不同声音和意见。方言类节目的一些质量问题和消极影响也逐渐浮

出水面,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本文将从我国方言类节目发展的条件、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三个方面,探讨方言类节目的现状和

发展方向。

(1)我国方言类节目发展的条件

改革与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改革与创新跟上时代发展

的步伐,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我国媒体在追求收视率的过程中,在节

目形式方面花费的时间最多,方言节目正式是顺应这一发展潮流而生

的。

①市场需求是方言节目发展的内部推力

方言节目的出现承载了当地的文化特征,熟悉的语言让群众感到十

分的舒适,不仅个人精神得到放松,个人想要交流的欲望也得到了满

足。除了熟悉的方言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承认之外,方言节目的内容由于

取材于当地群众生活,因此对于受众而言具有巨大的亲和力。这一节目

形式满足了观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并且让观众感受到了对自己熟悉

的文化的依赖,因此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并在电视节目市场中占

领了一定的位置。

②媒体的市场竞争是方言节目发展的外部动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媒体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收听率),苦心

钻研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期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很多地方

媒体推出方言节目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为了应对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在

对市场进行充足的调查之后,以本土化为创新点而提出的节目形式。方

言节目不仅具有本土化的特征,而且需要投入的资源较少,是地方媒体

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的有力武器。

③方言节目的发展是适应受众分众化趋势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

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

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对于地方

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

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

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

情理之中。

(2)我国方言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①方言类节目品牌效应不足

方言节目因其简单的形式与内容,使观众一看名称便能知道这一节

目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许多地方电视台便忽略了关于节目品牌的问题。

目前,各个地方的方言节目因为没有发展品牌的意识,在这一领域中并

没有能够称为行业领导的代表性电视台,方言节目也因此成为一盘乱

沙,处于一种随时会被其他节目取代的位置。

②方言类节目发展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方言类节目的发展可能不利于我国普通话的推广,甚至严

重阻碍我国普通话学习与推广的步伐。方言节目与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有关规定不符,并给普通话的学习造成困

扰,也给其他节目的带来语言上的困扰。

③方言类节目存在低俗化倾向

方言节目为了丰富节目内容以提高收视率,不断降低节目内容的底

线,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低俗的节目内容,且低俗化倾向有愈演愈烈

的趋势。部分方言节目的话题逐渐向边缘文化靠拢,甚至偏离社会主流

价值观;许多方言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忽略了对媒体语言的要求,多次出

现不雅、粗俗的语言。

(3)我国方言类节目的优化策略

方言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阻碍其发展,本文从以下

几个方面提出了方言类节目的优化策略,以期解决方言节目目前存在的

问题,实现方言节目进一步的发展。

①提高精品意识

方言是地区文化的沉淀与反映,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征,也反

映了当地居民的性格、生活文化。但是,在方言的词汇中有一些较为粗

俗下流的词汇,尽管在当地可能使用较为平常,但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就有推崇粗俗文化的嫌疑。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方言节目在准备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节目内容的中出现语言的筛查与选择,尽量避免一些粗俗语

言的使用,通过提高语言的规范化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

②加强方言类节目内容的创新

方言类节目内容的创新才是其发展的根本对策,语言只是节目内容

表达的形式。方言类节目的负责人应该加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发掘出

地方文化中宝贵的地方,并大力发展,而对于其中落后、不雅的部分应

该摒弃,以为方言节目在市场中争取良好的形象,让更多的人喜欢、接

受这一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的新鲜性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反复播出重复

的节目内容、话题。另外,要想方言节目有进一步的发展,就要为方言

节目争取更广泛的支持,要使方言节目的内容向健康化、积极化、国际

化发展。

③拓展品牌化经营道路

为了突破方言节目的瓶颈,实现方言节目的发展,还必须实现方言

节目的品牌化发展。首先,要得到地方电视台的重视,得到电视台负责

人的支持,争取品牌化发展的人力、物力资源。其次,要建立方言节目

的品牌体系,打造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节目、文化周边产品

等。最后,电视台应该加大对一些创新内容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方

言节目,促进品牌的形成。

总之,方言类节目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节目形式,凭借其独特的优

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但从发展现状看来,方言节目还存在形式与

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促进方言节目更好地发展,媒体和节目制作者

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创新、优化。

2018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

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

整,含部分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新闻客观性理解后真相。

2《人民日报》三批算法,请说说算法推荐给新闻业带来的影

响。

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新闻客观性理解后真相。

答:1992年,“后真相”首次被美国《国家》杂志用以描述水门事

件、伊朗门事件、海湾战争等事件的共同点,用来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

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感情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的情形。

后真相不仅冲击着新闻业的基本原则,更挑战着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它

通过新闻在社群化传播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建构。

(1)后真相到来的表现

①假新闻频出冲击着新闻客观性

根据柯林斯词典的定义,假新闻是指“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

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2016年的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显示,具有后

真相特征的虚假新闻占百分之四十,大量案例表明,人们通过社交媒体

了解到的新闻未必是真实的事实或者事件的真相,言之凿凿的新闻转瞬

成了失实的报道和虚假的谣言。而客观性要求真实与虚假之间没有第三

种现实,虚假新闻的频出无疑对客观性造成巨大冲击。

②对主观情绪的追逐冲击着新闻的客观性

新媒体时代下,很多网民都是非理性的吃瓜群众,相比真相更在意

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会致使群体极化现象,戏谑调侃严肃的命题。例

如,2016英国脱欧事件,英国作为欧洲最为主要的国家之一,明知脱欧

不仅不利于欧盟一体化的进程,对英国本身的经济也会造成巨大的影

响,但是在脱欧公民不理性情绪的渲染下,最终造成了脱欧的局面。

③社交媒体的个性化和媚俗化冲击着新闻客观性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新闻价值发生了一定改变:时新性转向实时性,

接近性转向亲近性,趣味性转向媚俗性。后真相时代,以情绪为代表的

非理性价值无疑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新闻专业主义的

核心原则就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仰。在各种热点话题,爆款层出不穷的

当下,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力正在消失,人们过分在意自己的情绪

和感觉,使得传统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口味,导致新闻本体价值的丧

失。

(2)主流媒体的规制

后真相时代我国新闻业的变革与坚守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信息碎

片化的传播特点,使得新闻不断碎片化,假新闻、谣言呈现病毒式发展

趋势,这对主流媒体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为了应对后真相时代,主流媒

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最大程度上增加透明度

社交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优势,传统主流媒体应该多

学习西方经验,多途径应对后真相对新闻客观性的冲击,可以贯彻透明

性原则,包括公开的透明性和参与的透明性。

②大力推行事实核查制度

贯彻落实新闻核查制度。媒体业应督促各网络新闻发布平台建立与

完善严谨的新闻采、编、制、播流程。包括:规范记者采访行为,确保

新闻真实,内容可靠;增强新闻编辑的责任感,严禁其随意夸大新闻事

实,一旦发现新闻内容有疑点,立即着手核实与求证;避免与泛在网络

下的网民比快,仅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上加快新闻传播速度。

2《人民日报》三批算法,请说说算法推荐给新闻业带来的影

响。

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各类新闻APP的繁荣,很多新闻客户

端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群,开始借助新技术如算法推荐技术,由此带来

了一些新的新闻形式,如个性化新闻和定制新闻,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

的需要。虽然这种新闻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仍要警惕这种趋势

的泛化。

(1)算法技术的应用给新闻业带来的优势

①新闻来源多样化,促进新闻生产的工业化

新闻客户端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受众的阅读兴趣,从而对受众

进行归类,进行个性化推送。改变了传统的采写编评的新闻生产模式,

使得新闻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解放了记者的压力,使得记者有更多

的时间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②满足分众化的信息需求,提高新闻的精准到达率

传统的新闻获取过程中,受众只可以选择不同的新闻来源,但是无

法选择不同的新闻内容,付出了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算法新

闻通过数据处理和定制化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满足了用

户分众化的信息需求,节省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成本。

③转变了新闻生产生态,及时反馈用户态度

在算法技术的运用下,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转变成以用

户为中心的模式;由单向传播模式转化成环形传播模式,能够快速地接

受用户反馈,并加以改进,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算法推送带来的弊端

①算法推送导致“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的,他认为人们的信息领域会

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

的“茧房”中的现象。经常关注某一类新闻的群体,在算法推送下,可能

带来关注的内容越来越窄化。正如美国学者桑斯坦指出,人们已经习惯

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茧房”一般的“茧

房”。比如,经常观看娱乐新闻的人,在算法的推送下,会忽视对公共

事件的关注。

②把关标准变化给垃圾信息传播带来契机

由传统时代按着新闻价值标准筛选的信息,变成了以用户需求为标

准,而用户的需求并不是全方位的,算法推送打着个性化的旗号,推送

的新闻不仅存在质量上的偏差,而且信息质量也不高,不少信息存在着

伦理和道德的考究。

③算法推荐加重数字鸿沟

算法推送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甚至是不同地区的人根据

共同的兴趣固化媒介使用习惯,这些阶层、群体、地区之间,知识性信

息和消遣性信息占有不同的比重,算法推送分发形式进一步加大了鸿

沟。

④算法推荐存在偏见

算法可能存在的偏见,一方面算法的设计者即使想尽力做到包容、

客观和中立,也免不了在算法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另一方面,

算法所应用的数据列表本身具有限制和缺陷,即使数据再多,也无法完

全捕捉人们生活的全貌和完整的经历。而且算法只能反映社会现实,也

会体现现实中的偏见、加剧不公。

⑤算法推荐的数据收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算法推荐带来新的新闻伦理问题。算法推荐借助于强大的数据挖掘

能力和分析技术,得到各种社会化媒体中的用户数据,容易产生私人数

据被挖掘所带来的侵犯隐私权问题。这在当前国内属于空白区域,相关

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接受和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

信息内容价值度低,内容同质化,侵权问题,但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

如何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还在于使用者个人。我们在拥抱和支持个性化

新闻的同时,也要对这些新闻信息提高警惕,谨防自己置身于“信息茧

房”中。

2019年安徽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

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大数据

3全媒体

4互动仪式链

5积累式蒙太奇

二、简答题

1试分析舆情和舆论的概念。

2分析黄远生的记者四能。

3分析数据新闻的采制流程。

4网络表情包的传播特征。

三、分析题

1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有人说谣言止于公开,有人说谣言止于

法律。结合小凤雅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2018年出现了许多现象级的新媒体产品。对此,谈谈对麦克卢

汉的“媒介即讯息”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

观点、方法形成的关于新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认识论、新闻价值

论、新闻方法论的统一观念,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

(广义)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新闻”的系统看法。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以下四种观念:①党性原

则观念;②人民中心观念;③新闻规律观念;④正确舆论观念。马克

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

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

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

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

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2大数据

答: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

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

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如今

的时代已经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首先指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

数据的单位,已经从G和T发展到P、E、Z、Y等计量单位。大数据技术

进一步提高了受众反馈的价值。对于媒体内容的受众反馈,在很多时

候,也是以大规模数据的形式体现的。对于这些数据的挖掘,可以使受

众的意见、态度得到更充分的呈现,也可以使这些反馈的价值得到更好

的发挥与利用。

3全媒体

答:“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

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

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

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

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

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5W)。“全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

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②“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

现形;③“全媒体”体现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

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融;

④“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

表现为超细分服务。

4互动仪式链

答:互动仪式链理论指不同的互动仪式在不断接触中得到发展,并

以复杂形式结合起来。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在涂尔干的宗教社会

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于架通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在柯林斯看来,“互

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

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这些互动

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能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

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而组织中的个

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

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固定的模式。”根据柯林斯的主张,互动仪式的

发生需要具备四种要素: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

②对局外人设定界限;③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对象上;

④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5积累式蒙太奇

答: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

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积累

式蒙太奇是叙述蒙太奇之一,是指把一系列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镜头连接

在一起,通过视觉形象积累效果,造成强调作用。在剧情发展的关键

处,常用它来烘托情绪,制造气氛。但形象的积累和集中,不等于画面

的拼凑和堆砌,要有一根感情的彩线,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形象整

体。如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冯晴岚病逝后的一组镜头:燃尽的蜡烛,

捧在竹竿上的碑羊毛背心,切了一半的咸菜和案板,菜刀,褪了色的窗

帘,以物托情,加强了悲剧气氛。

二、简答题

1试分析舆情和舆论的概念。

答:(1)舆论与舆情的内涵界定

①舆论是指社会民众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态

度,它必须是集合化了的公众意见,是公众对社会上重大事件和有争议

的问题的大体相同的看法。舆论属于浅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舆论内容

的集合过程具有典型的民间性,本身是理性和非理性社会意见的集合。

构成舆论的三要素有:一定范围、数量的公众;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或出现的问题,它与人们有某种关联,引起人们的关注;公开发表有倾

向性的意见,这些意见有某种相对的集中或一致。舆论的形成一是来源

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②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

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

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

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

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我们讨论舆情就必然

与舆论联系起来,不能简单地把舆情等同于舆论或者说等同于社情民

意,也不能把舆情与舆论完全割裂开来。

(2)舆论与舆情的共同点分析

①舆论和舆情的本质是一致的

a.舆论和舆情都是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态度,民众对某

一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的集合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们构成了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b.舆论和舆情是民众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实行民主

管理的思想基础。

c.舆论和舆情是社会民智的集中体现。舆论和舆情的充分表达必

然是一个社会意识得以彰显的过程,必然是绝大多数民众的公共利益诉

求得以实现的过程,而且社会舆论和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预测社会

发展的智慧体现。

②两者都是一种公开的言论形态

就舆论和舆情的状态而言,两者必须是公开的状态,这是意见集合

的必然要求,只有公开的状态才能集合成舆论和舆情,当然,这种公开

状态也是舆论和舆情传播的必要条件。

③两者的运行状态是一致的

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舆论和舆情的运行必然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

统,是一个信息运行的过程。这种发展是一个无规则的扩张运动。各种

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吸收的过程,是一个无规则的过程。

④两者的运行都需要依托载体

现代舆论的发展必然与某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载体紧密相关,这是现

代舆论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现代舆论发展过分依赖于新闻媒体,使得掌

握新闻媒体的机构和组织当然地成为了“意见领袖”,而发展到以网络舆

情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表达形式时,舆情所依赖的载体就是网络,这也带

来了“意见领袖”的革命。

(3)舆论与舆情的差异

①两者的客体不同

舆情的客体是治国理政的国家管理者。舆论的客体除了包括舆情客

体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客体,这个客体归纳起来可以确定为:社会公共

领域中的社会管理者和公众关注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甚至观点。

②两者产生的内容不同

舆情理论认为,舆情是公权力运行方式的直接反应。从公权力运行

方式来看,它包括合法行使和违法行使,包括公权力主体的作为和不作

为。而刺激舆论产生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社会管理行为

和公众关注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甚至观点所引发的言论内容。

③两者产生的机制不同

舆情的产生机制是一种特定的具体事件的刺激反应,因此它具有即

时发生、反应针对性强和反应强度大的特点。而舆论产生除了上述特点

外,一般性的舆论在产生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特定事件的刺激,是民众纯

粹出于自我参与社会意见的需求反应。因此在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上都

有所不同。

2分析黄远生的记者四能。

答: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戈公振先生

在《中国报业史》一书中称之为“报界之奇才”。原名基,字远庸,远生

是他的笔名,江西九江人。在新闻思想方面,他提出著名的“四能”说,

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记者四能说”提出的背景情况介绍

黄远生生活在清末民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紧要关头,清末政府

进行了改革,实行新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

张建立君主立宪政府;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希望推翻清政

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了宣传各自的主张,扩大舆论影响,清政

府和这些党派创办了众多报刊为自己鼓吹,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因此获得

了长足的发展。黄远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他

参加过清末最后的一批科举,以进士身份东渡日本,进入日本中央大学

学习法律,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对他影响至深。六年后,他学成回国,

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

等职。他的这些独特经历使他对中国社会的危机认识深刻,他认为让国

民清楚的了解国家的处境和世界各国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是“益国益

民”之举。因此,他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辞去官职,专门从事新闻工

作。他不畏苦累,不惧权贵,揭示了当时中国最真实的一面。为了使人

民得到真实可信的消息,他不断地完善自身,总结经验,提出了新闻记

者应该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即“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

三、耳能听;四、手能写。”

(2)“记者四能说”的具体涵义及意义

黄远生对于这四能的解释是“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

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在,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

十,闻此及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

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是谓能写。”其中,“调查研

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强调记者必须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自

身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等素养,拥有清晰明确的逻辑思维进

行正确的分析。“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在,以时访接,是

谓能奔走”要求记者不仅要腿脚勤,更要有出色的社会交际能力,广泛

的结交各界人士,以便获得各方面的情况和新闻线索。“闻一知十,闻

此及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这便是要记者具有举一反三

的能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了。“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

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是谓能写”是一种写作要求,更是一种写作

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这“四能说”明确的规定了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在当时具有创造性

意义,对于提高记者修养,改变“凭臆造论,吠影吠声,破坏国家大

事”的现状有一定作用。黄远生曾说过“无一于此,何能为新闻记

者?”。每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背后的新闻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具有这些

才能。这“四能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对新闻采访活动

规律的精辟概括,对处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依然是值得借

鉴的。

3分析数据新闻的采制流程。

答:数据新闻是指利用数据抓取技术采集海量信息,对数据进行清

洗、挖掘、价值提炼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包含

新闻选题、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这五个重要环

节。数据采集是数据新闻制作的前提,数据清洗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分

析,数据分析通过提炼数据价值为新闻报道服务,数据可视化用最适合

的方式包装、呈现新闻。

(1)新闻选题

数据新闻选题的发起有两个主体,一是由实验室发起选题,一是由

编辑部发起选题。实验室发起选题,是指数据分析师在对感兴趣的数据

分析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点,便会以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名义发起选

题。编辑部发起选题,是指记者依据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凭借新闻敏感

发现有价值的选题,便会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起新闻选题。

无论是哪一方发起选题,选题都需要双方的讨论协商,进行选题的

可行性讨论。记者和编辑需要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考虑可行性,数据分析

师需要从数据获取的角度考虑可行性,美术设计师需要从排版设计的角

度考虑可行性,程序员需要从可视化呈现角度考虑可行性。项目负责人

需要从时间和经济成本考虑选题是否可行。各方进行反复讨论、达成一

致,数据新闻选题才能正式启动。

(2)数据采集

数据新闻制作是围绕“数据”展开的。当数据新闻的选题和角度确定

以后,就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新闻作品的数据来源多样,当数据

新闻团队敏感的察觉某个事件的重要性时,便会有意识的去搜集相关数

据。借助数据采集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采集或去政府、组织、研究

机构网站直接下载信息。数据新闻数据采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寻

找可采集的数据源;②评估数据源并选择采集工具;③进行数据采集

并分类存放。

(3)数据清洗

在数据新闻实践中,最费时费力的便是数据清洗,数据清洗环节工

作繁杂且重要。这个环节中常常面临由于格式无法直接使用的数据

和“脏数据”。所谓的“脏数据”是指采集的数据不完整、数据不一致、数

据重复、数据存在错误、异常数据、人为篡改数据等。数据清洗的目的

便是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洗掉存在的“脏数据”。数据清洗的意义在于

避免“脏数据”成为说谎的工具,并为下一环节的数据分析做准备。数据

清洗有很多常用的软件,比如Excel、OpenRefine、DataWrangler等,熟

练掌握数据清洗工具是进行数据清洗的前提。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利用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Spss此类数据分析软件对

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汇总、整理并消化,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挖掘

数据背后的故事。

①划分数据分析的类别

开始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分析类别进行划分,依据新闻

选题角度以及所获取的数据的类型划分数据分析的类别,是描述性数据

分析,还是探索性数据分析、验证性数据分析。

②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确定了数据分析类别,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了。统计学领域

的一些学者针对数据分析的类别给出了常用的分析方法,比如对比分析

法、平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对数据特征进行描述。

③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当方法确定下来,就可以依据方法的指导,进入到数据分析的实战

阶段。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让数据开口说话。数据分析常用的工具

有:Excel、Spss、R语言。

(5)数据可视化

可视化建基在平面设计、人机交互、计算机编程等多个交叉学科之

上。对于数据新闻来说,借助可视化呈现新闻,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数

据变得直观、形象,降低信息传播中的障碍,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用。可

视化项目开发的方案有很多,主要包含五个步骤:新闻资料分析、建立

储存数据的方法、针对可视化视觉编码、匹配图表与交互设计、进行程

序开发。

4网络表情包的传播特征。

答: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社交媒体软件的发展,朴素的第一代

字符表情被更加形象直观的“绘文字”(emoji)所代替。当Photoshop等

美图软件普及后,人们不再拘泥于社交媒体软件所提供的表情,开始自

行参与设计与制作表情包。从带有网络热点的表情包到冷兔、科米蛙、

罗罗布等原创角色表情包,从高清表情到动态真人可发声表情,表情包

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传播特征也更加明显。

(1)娱乐性

尼尔·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

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在Web3.0时代,网络文化现象呈

现娱乐一切、消费一切的态势。网络表情包作为互联网的滋生品具有明

显的娱乐性,从“尔康式哀号”“傅园慧洪荒之力”到“葛优瘫”,可以发现

网络表情包依托于社会热点相继而生。在新闻的时效期内,表情包以各

种“恶搞”“反讽”“卖萌”的姿态流行于网络,迅速蹿红。当某个社会热点

消退以后,与其相关的表情包会被又一波表情包所取代。网络表情包本

着娱乐化精神,依托流行语、文化作品、社会热点,制造话题感、新鲜

感,经常霸占网络热搜,它能够将人们隐藏的内心情绪集中放大,以调

侃的态度掀起社会舆论的热潮,引起全民狂欢。

(2)群体性

网络表情包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群体差异。

所谓“隔群如隔山”,即在同一时刻,同学好友群中可能正在上演“暴走

漫画”的表情包大战,在公司群中可能尽是“岁月静好,我爱加班”的祥

和状态,而在长辈群中则是“红色玫瑰、彩色立体字、大家举杯庆贺”的

祝福场面。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量的暴走漫画粉丝、熊本熊粉丝、idol粉

丝(如鹿晗、TFBOYS、杨洋)等各种形式表情包的忠实粉丝群。表情

包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了人的基本属性,比如性格、审美、语言风格等,

但同一群体成员的认知结构、表达方式具有相似性,有着自己独特的文

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表情包是这种文化认同的表

现形式,受众能够借助表情包这个载体塑造身份认同,寻找群体归属

感。

(3)多义性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使用了隐喻、比喻、讽刺、歧义、

双关、悖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有些表情包由于没有对其加以约束

的文字,这会造成传受双方的理解差异。上传者发出表情包以后,就失

去了对它的控制权,接收者由于个人生活背景、文化关系、情感维度的

影响,会对表情包做出不同的解读。比如emoji的微笑表情,在父辈群

体中他们表示“礼貌、开心的微笑”之义,但随着语境的变化,90后群体

将其表示为“无奈、无语”的意思。诸如此类,在两代人使用社交媒体软

件交流过程中,这种理解偏差比比皆是。

(4)丰富性和直观性

几乎任何一类的群体,都可以找到适于自己群体使用的表情包,且

表情包的生产源源不断,一个新的事件就可以成为表情包爆发性增长的

新动力;并且由于表情包素材的多样性,针对同一个事件内容,也可以

生产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表情包。

(5)即时性和感染性

由于许多表情包的内容来源大多与当今时下的热点和潮流有关,因

此表情包的即时性也凸显起来。由于表情包的素材主要都是表达具体情

感的静态或动态图片,有的也是基于这种特定情感而配与相应的文字,

因此在表达这一种情感时,显得更加真实和准确,更容易感染受众,从

而产生二次传播。再且,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为表示自己在互联网

使用中紧跟潮流,也会选择传播表情包。

三、分析题

1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有人说谣言止于公开,有人说谣言止于

法律。结合小凤雅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答:美国学者桑斯坦认为,谣言是指“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特定需

要,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在没有事实根据或虽事出有因但在传播过程

中严重失真的情况下,恶意对某位公众人物进行诬陷、攻击和诽谤或蓄

意散播某类虚假信息引起社会恐慌的传言”。2017年,王凤雅的父母通

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并得到了网友的慷慨相助。而之后某自媒

体发布的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声称,王凤雅父母用募得的15万善

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的父母涉嫌诈捐。事

情的真相已经基本浮出水面:王凤雅的父母不存在诈捐行为。舆论纷纷

道歉,一些媒体、自媒体也删除了之前的报道。

(1)真相与谣言混杂激发舆论愤怒情绪

在王凤雅事件中,女童患病去世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影响着舆论走

势,与之相比较,社会公众的受骗感则贯穿始末,成为更关键的砝码。

一是王凤雅家人被指控“诈捐15万元”及“重男轻女间接杀死女儿”,严重

消耗社会同情心,尖锐批判随之而来;二是上述针对王凤雅家人的言论

被证实为谣言,新闻事件迎来反转,发觉受骗的人们陷入到更大的愤怒

当中。

不得不承认,这一轮舆情的主基调是愤怒而非悲伤。即便事因王凤

雅的不幸而起,但随着谣言、死亡、撕裂、反转等因素悉数登场,该事

件已经演变成一个关涉多方的社会公共问题。在受骗感接连袭来后,愤

怒似乎成为舆论场上最直接有效的发泄方式。

回顾以往,信息传播错位、舆论关注失焦、真相谣言相互混杂的情

况时有发生,往往也极易产生愤怒和焦虑,而这些于推动事件进程几乎

毫无意义。故此,我们能做的不仅是坚持正确的法理道义,还有妥善处

理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对于小风雅的离世,小凤雅家人遭受的“3岁女

童遭父母虐待致死”“父母与禽兽何异”等类似的煽动性观点,对他们来

说也是一种“网络暴力”。

(2)后真相时代应审慎对待大V言论

后真相时代,争议事件的真相往往不会缺席,但总是迟到。三岁女

童王凤雅之死的前前后后,有微博大V抛出“3岁女童遭父母虐待致死”的

惊悚爆料,有自媒体人提出“父母与禽兽何异”这样的煽动性观点,甚至

也有某些传统媒体发布了失实信息。

西坡在新京报“沸腾”公号的文章中称:“谣言不仅会伤害当事人的

感情,而且会拉低公共讨论的层次,阻碍人们关注真正重要的问

题。”至少从此事来看,谣言和反谣言的战斗,暂时还看不到终点。

这一背景下,对大V言论保持审慎态度,应该成为社交媒体使用者

的一门必修课。无论这些知名人士的言论出于何种立场、何种目的,受

众首先应基于清晰的事实和逻辑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避免被那些

无处安放的“正义感”带节奏,避免陷入到谩骂和煽情的胡搅蛮缠当中。

(3)警惕“惯性质疑”和“结论先行”

在自媒体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朋友圈中从来都不缺乏口

水,稀缺的是对事实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一些自媒体习惯于质疑,

但未必进行过调查,拿到了足以坐实结论的证据。

如今一些网络事件,往往都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一些信息的片

段就得出结论,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口诛笔伐。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

关机构和个人及时澄清,以正视听;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网民擦亮双

眼,在加入“讨伐”的队伍之前,先让理性“多跑一会儿”。

而对于作为传播重要节点的自媒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

声时务必慎重。随着大V以及部分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开始采用艺术

性的修饰手法来表达观点,键盘中随意敲出的“结论”、转发的热点,对

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公众不实引导的后果都是无法估量的。就像此

次事件中,某些自媒体在未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擅作“结论”,推动了舆情

的爆发,激发了群众的愤怒。言论自由须有边界,自媒体发声务必谨

慎。

(4)自媒体为“眼球效应”而推波助澜

在该事件中,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众矢之的。“两岁半女童”“虐

待孩子的农村父母”“善款挪用”这些词都很吸引眼球。

①不要以道德绑架的思维方式看待网络事件

网络上的事,有时真假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