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暂估价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建设工程暂估价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建设工程暂估价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工程暂估价的探讨

一、现行的暂议价机制《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方法》(七部委局27号文件,2005年)中引入“临时估价”一词。“保修优质施工资格审查文件”和“优质施工招标文件”的实施规定(九部委局56号文,2007年)对这一词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临时估价是指由发包方指定的永久性成本组合中金额不能确定的材料、设备和专业项目的金额。”此外,还规定“合同约定的价格包括短期估价”。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发布试行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中也增加了关于“暂估价”的相关规定,包括材料暂估单价和专业工程暂估价两项,而材料包括原材料、燃料、构配件、以及按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设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设备,不应计入工程量清单中,更不应作为暂估价。工程实践中,为解决设备安装工程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工作界面交接,常将设备的安装工程费用作为暂估价,计入工程量清单。二、市场监管不力,暂价包价过程不规范随着建筑市场中专业分工水平的不断深化和建设单位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建筑市场中的暂估价二次发包比例不断上升。就某些具体的建筑工程而言,甚至出现施工总承包人自身完成的工作内容(例如土建工程和水电管线预埋)比例只占据约工程建安造价的三分之一,而暂估价发包(例如桩基工程、电梯安装、幕墙、门窗、外保温、空调主机、变配电设备安装、消防、弱电、精装修、洁具、灯具、景观绿化等)的规模比例实际达到三分之二的情况。暂估价发包市场的发展,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单位资金使用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市场的规范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对于较为成熟的施工总承包招标与施工许可证挂钩的监管程序,暂估价发包市场尚缺乏有效的监管程序。同时,有关参建单位在主观上均希望加快工程进度,对暂估价发包所必须发生的程序时间和监管,有时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暂估价发包工作中常见的不规范情况,包括:1.应该进行招标却不招标,而由业主直接指定中标人或进行所谓“议标”;2.应当进行公开招标,却进行所谓“内部比选”;3.“明招暗定”进行假招标,招标只是走形式;4.属于应公开招标,在施工总承包招标时,招标人自行约定暂估价采用邀请招标;5.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缺少授予合同条款和评标办法等关键内容;6.开标后,要求投标人二次报价;7.评标专家不按规定随机抽取,而由业主直接指定;8.招标过程中随意划分标段或包件,招一个标,最后确定由几家中标单位均分;9.定标随意性极大,例如中标候选人有三名,招标人直接确定第三名中标;10.投标人遇到不公正情况时,质疑和投诉缺乏渠道;11.招标全程都没有监管部门参与;12.市场不规范、招标人的权利过于集中、缺乏监管,专业分包发包和大宗材料采购中的权利寻租时有发生。三、招标价的组织《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中4.1.7款规定,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了暂估价的材料和专业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由承包人和招标人共同通过招标确定材料单价与专业工程分包价。《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局27号令)中第5款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对项目实行总承包招标时,以暂估价形式包括在总承包范围内的货物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由总承包中标人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共同依法组织招标。双方当事人的风险和责任承担由合同约定。暂估价招标的范围和规模必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执行,即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或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暂估价,在总承包人依法确定后,均应进行二次招标。四、暂议价招标方式暂估价招标方式的确定,可借鉴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于2008年6月3日发布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关情况的说明(四)》,即在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中应对暂估价的拟发包(采购)方式和发包(采购)人情况进行说明(说明的内容不能违反有关招投标法律法规)。暂估价拟发包(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者其它非招标方式,暂估价招标人包括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的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或者其他。暂估价招标人的确定,可借鉴《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第4.1.7条,即暂估价招标主体仍应是施工总承包人。由于暂估价在本质上属于尚未经过竞争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必然要支付的费用,因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须为暂估价提供充分和公平的竞争机会,并对暂估价的费用计算原则和支付方式承担决策责任。暂估价招标的程序应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局30号令)和《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局27号令)的相关规定。对于在暂估价招标实践操作中,公告发布媒体和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招标公告和中标公告发布应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计划部门指定的媒介上公开发布,评标专家应从政府有关部门或招标代理机构组建的的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五、公开交易,接受全程监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中第六条提出,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有形建筑市场可对暂估价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交易服务,并对招投标全程进行监管。而接受全程监管,正是暂估价招标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必要条件。如何在程序上解决暂估价招标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同时合理设置暂估价招标程序启动条件,以避免对工程总体进度产生负面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落实。六、暂议价合同的履行鉴于暂估价分包人(或供应商)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总包服务责任,因此总承包人应作为暂估价合同的发包主体。但考虑到暂估价技术要求的确定、费用的确定等决策权和对应的责任承担最终都只能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且分包人(或供应商)常会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作为支付分包人(或供应商)工程款的担保方,因此以下两种暂估价合同的主体方式较为常见,总承包人与分包人(或供应商)签订双方合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完全授权且认可执行此双方合同;或签订三方合同的方式,即总承包人与分包人(或供应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