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2、纳米级Fe3O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2,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的反应为6FeO+O22Fe3O4B.过程Ⅱ中H2为还原剂C.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2H2O2H2↑+O2↑D.FeO是过程Ⅰ的氧化产物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大4、下列属于化合反应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CO2=CaCO3 B.2FeCl2+Cl2=2FeCl3C.Cu(OH)2+2HCl=CuCl2+2H2O D.2Fe(OH)3Fe2O3+3H2O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酸性溶液中:K+、HCO3-、SO42-、ClO-B.在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NO3-、Na+、Cl-、AlO2-C.在含有大量SO42-的无色溶液中:Ba2+、Na+、Cu2+、Cl-D.在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H+、Na+、Cl-、ClO-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Fe B.NaCl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的NaC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A.②⑤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8、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0.5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必定是11.2LB.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C.常温、常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D.在标准状况下,0.5mol二氧化碳所占有的体积约是11.2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将1L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10、“嫦娥飞天、玉兔登月”,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伟大梦想。制造登月车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是()A.铝合金 B.二氧化硅C.硅 D.铁合金11、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通入O2B.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O2+4e-+4H+=2H2O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12、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A.FeS+2HCl=FeCl2+H2S↑B.Fe+H2SO4=FeSO4+H2↑C.FeO+2HCl=FeCl2+H2OD.2FeCl3+Cu=2FeCl2+CuCl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氧化性:F2>Cl2>Br2>I2C.在多电子原子中,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4、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B.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C.操作4如果仰视,会使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15、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偏高影响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16、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这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烧碱溶液 B.KSCN试剂 C.氨水 D.盐酸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各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关系:(1)写出B、C的化学式:B:___,C:___,E:___,F___(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④___;⑤___;⑧___;颜色变化__。18、阅读下面信息,推断元素,按要求回答问题:信息问题①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1)X一定不是__A.氢B.碳C.氧D.硫②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NaOH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2)这四种元素中有铝元素吗?__③向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3)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④向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4)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⑤X与W同主族(5)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蘸有溴化钠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湿润的红色纸条。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可选择的试剂有:大理石、碳酸钠粉末、浓盐酸、稀硝酸、硅酸钠溶液。(1)甲同学实验中(图1):①从给出试剂中选出最佳物质(填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②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实验中(图2):①写出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Mn2+,当有0.04mol高锰酸钾参加反应时,则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反应中MnO2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Cl2是______产物。(3)装置C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制备漂白粉,而久置漂白粉容易失效,请写出漂白粉失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1、青铜(Cu-Zn)是我国最早大量使用的合金,其中锌是现代工业上常用金属。I.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O2(不溶于水和稀酸)、21.0%的ZnO、4.5%的ZnS(不溶于水但溶于稀酸)和12.8%的CuS(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某同学用15.0g该废催化剂为原料,以稀硫酸和H2O2为试剂,回收其中的锌和铜。(1)浸出后的操作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2)滤渣2是______,第二次浸出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次结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5gCuSO4·5H2O(M=250g·mol–1),则铜的回收率为_______。II.锌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回答下列问题:(5)Al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Zn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不可鉴别的是____________。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②硫酸铝和氨水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④硫酸锌和氨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项错误;B.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项错误;C.亚硫酸钠和碳酸钡溶于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项正确;D.Na2CO3、CuSO4中加热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项错误;答案选C。2、C【解析】

A.由图可知,过程Ⅰ的反应为四氧化三铁在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2Fe3O46FeO+O2↑,A错误;B.由图可知,过程Ⅱ的反应为氧化亚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为还原产物,B错误;C.由图可知,整个过程的反应为,在四氧化三铁做催化剂和太阳光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C正确;D.由图可知,过程Ⅰ的反应为四氧化三铁在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氧化亚铁是还原产物,D错误;故选C。【点睛】由图可知,过程Ⅰ和过程Ⅱ的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3、B【解析】

A.新制氯水中含Cl2、H2O、HClO三种分子,故不选A;B.新制氯水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所以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B正确;C.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盐酸和氧气,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故C错误;D.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盐酸和氧气,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减小,故D错误。4、B【解析】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是反应前后无化合价的变化,故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由此可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B【解析】

A.HCO3−、ClO−与氢离子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NO3-、Na+、Cl-、AlO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C.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Ba2+与SO4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Fe2+、H+都与ClO−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CO32-等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②在酸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6、D【解析】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Fe、NaCl溶液均能导电,但均不属于电解质,液态HCl为电解质,但其属于分子化合物,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的NaCl属于电解质,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故答案为D。【点睛】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均属于纯净物以及化合物,混合物以及单质均不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是否属于电解质,主要判断依据是其本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发生电离。7、B【解析】

①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同种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Cl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故①错误;②阳离子或阴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故②错误;③处于较低价态的微粒具有还原性,则只有Na+不具有还原性,故③正确;④X变为X2+的反应,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④正确;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只作还原剂,故⑤正确;⑥非金属单质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如氯气与NaOH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⑥错误;答案选B。8、D【解析】

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则在标准状况下,0.5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11.2L,故A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固体和液体体积不符合,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温度大于标准状况,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0.5molCO2所占有的体积=0.5mol×22.4L/mol=11.2L,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应用,准确掌握概念实质是关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标准状况条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特别注意,标准状况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9、C【解析】

A、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A错误;B、胶体的粒子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能确定胶体的粒子数,B错误;C、黄河水属于胶体,入海时遇到电解质溶液而发生聚沉现象形成三角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正确;D、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D错误;答案选C。10、C【解析】

制造登月车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是硅,答案选C。11、B【解析】

A.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的是氧气,故A错误;B.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通氧气的一极为b极,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C错误;D.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光能,故D错误;故选B。12、B【解析】试题分析:铁元素被氧化,说明铁的化合价升高,只有B符合题意。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13、B【解析】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情况下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但不适用于O、F、0族元素、副族元素,故A错误;B、同主族元素从下至上,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故氧化性:F2>Cl2>Br2>I2,故B正确;C、在多电子原子中,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故C错误;D、过渡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IIB族的化学元素,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D【解析】

A选项,10.6g碳酸钠物质的量,溶液体积为100mL,因此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操作4如果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选项,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5、D【解析】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A错误;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B错误;C.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C错误;D.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D正确,答案选D。点睛:在量筒、容量瓶的使用时经常涉及俯视、仰视问题,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究竟如何(偏大或偏小),必须分情况讨论:(1)容量瓶(如图Ⅰ、Ⅱ)。①图Ⅰ: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②图Ⅱ:定容时仰视,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2)量筒面读数(如图Ⅲ、Ⅳ)。①图Ⅲ:量筒上方刻度更大,俯视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连,连线与量筒壁相交处(a点)即为俯视读数,即量筒内液面俯视读数偏大。②图Ⅳ:量筒下方刻度更小,仰视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连,连线与量筒壁相交处(b点)即为仰视读数,即量筒内液面俯视读数偏小。(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Ⅴ、Ⅵ)。①图Ⅴ: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若俯视,视线与刻度5相连并延长到凹液面最低处,所以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5.0mL,即偏小。②图Ⅵ: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若仰视,视线与刻度5相连并延长到凹液面最低处,所以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5.0mL,即偏大。16、A【解析】

A.向以上五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现象为: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灰绿色沉淀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别,A正确;B.KSCN试剂只能和FeCl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其余四种物质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别,B错误;C.氨水和NaCl混合无现象,与FeCl3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与FeCl2混合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灰绿色沉淀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而与MgCl2、AlCl3两种物质混合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别,C错误;D.盐酸与题目已给五种物质都不能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别,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Fe3O4FeCl2Fe(OH)2Fe(OH)32Fe2++Cl2=2Fe3+Fe+2Fe3+=3Fe2+4Fe(OH)2+O2+2H2O=4Fe(OH)3白色灰绿色红褐色【解析】

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红褐色固体F为Fe(OH)3,则E为Fe(OH)2,C为FeCl2,D为FeCl3,A为Fe,B为Fe3O4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详解】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红褐色固体F为Fe(OH)3,则E为Fe(OH)2,C为FeCl2,D为FeCl3,A为Fe,B为Fe3O4(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Fe3O4,C为FeCl2,E为Fe(OH)2,F为Fe(OH)3。故答案为:Fe3O4,FeCl2,Fe(OH)2,Fe(OH)3;(2)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⑤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⑧离子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2Fe2++Cl2=2Fe3+,Fe+2Fe3+=3Fe2+,4Fe(OH)2+O2+2H2O=4Fe(OH)3。溶液颜色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8、AD一定含有铝元素Mg(OH)2SiO32-+2H+=H2SiO3↓【解析】

①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至少为2,W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个,X的原子序数最多为14。②四种元素的氧化物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NaOH溶液,则有一种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③溶于盐酸的必为金属,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此沉淀肯定不溶于烧碱溶液,则该金属的氢氧化物为难溶性碱。④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生成盐,加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最终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应为酸。⑤确定W后,依据X与W同主族,便能确定X。【详解】(1)由①中分析可知,X最外层电子数至少为2,则不可能是氢;X的原子序数最多为14,则不可能是硫,从而得出X一定不是AD。答案为:AD;(2)由②中分析可知,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则一定为氧化铝,所以一定含有铝元素。答案为:一定含有铝元素;(3)由③的分析知,有一种金属的氢氧化物为难溶性碱,则其为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答案为:Mg(OH)2;(4)由④的分析可知,有一种酸难溶于水和酸,则其只能为硅酸,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答案为:SiO32-+2H+=H2SiO3↓;(5)由⑤知,X与W同主族,现推出W为硅,则X为碳,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答案为:。【点睛】在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时,既要考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可能位置,又要考虑元素性质的特殊性,如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的金属元素为铝;金属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的是氢氧化镁;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难溶于水的元素是硅等。19、HNO3CaCO3CO2+SiO32-+H2O===H2SiO3↓+CO32-Cl2+2Br-===Br2+2Cl-试纸变蓝2.24L【解析】

(1)根据信息知道: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根据强酸制弱酸来回答即可;(2)根据氧化性强的单质可以将氧化性弱的单质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结合反应产物确定实验现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氯气体积,或者得失电子数相等列关系式计算。【详解】(1)甲同学实验中(图1):①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原子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A为稀硝酸,B为碳酸钙,C为硅酸钠;答案:HNO3CaCO3②图1烧杯中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答案:CO2+SiO32-+H2O===H2SiO3↓+CO32-(2)乙同学实验中(图2):①根据题干信息: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同主族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非金属越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会产生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溴离子,碘离子氧化为对应的,即A处:Cl2+2Br-=2Cl-+Br2;答案:Cl2+2Br-=2Cl-+Br2。

②B处反应:Cl2+2I-=2Cl-+I2,所以B处的现象变蓝,剩余的氯气能使湿润红纸褪色;答案:试纸变蓝

③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Mn2+,当有0.04mol高锰酸钾参加反应时,则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列关系式:设氯气生成nmol2KMnO4~5Cl22mol5mol0.04molnmoln==0.1molV=nVm=0.1mol×22.4L/mol=2.24L;答案:2.24L。【点睛】本题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设计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注意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0、MnO2+4HCl(浓)MnCl2+Cl2↑+2H2O还原氧化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混有的HCl在集气瓶口放置一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Cl2+2OH-=Cl-+ClO-+H2OCa(ClO)2+CO2=CaCO3↓+2HClO2HClO2HCl+O2↑【解析】

(1)实验室采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3)根据氯气、氯化氢的性质分析;

(4)依据淀粉能使碘单质变蓝,而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分析作答;

(5)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单质、水不能拆,据此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即可。【详解】(1)浓盐酸有还原性,二氧化锰有氧化性,浓盐酸和二氧化锰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所以二氧化锰得电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