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_第1页
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_第2页
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_第3页
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_第4页
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探索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新途径研究了三个句子一个标题,小说《断魂枪》的教学就这样完成了。一下课,观摩的教师在我面前就议论开了,有人说新颖,有人说学生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也有人默不作声,显然心存疑虑:小说一般研习三要素,可以这样教吗?解决这个疑问需要回答阅读教学一些基本的问题,走进小说为什么要回避三要素这种熟悉的方式?除了体类要素,还有哪些进入文本的路径?

《断魂枪》是老舍1935年的作品,是他最具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多个版本语文教材有收录。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拳师沙子龙将镖局改成客栈。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昔日神枪沙子龙的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愠怒。上面是学生在课前对小说情节的概括,简练明白,足见弄懂情节结构并不难。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研习情节、人物、环境。顺序上也许会有差异,侧重点可能也有不同,但不会脱离三要素的基本框架。这样做,是可以读懂小说的,但《断魂枪》的三要素尤其情节并不复杂,如果依然按照一般思路,课堂就会哈欠连天。推广一点,如果所有小说都教三要素,我们就是在周而复始地重复,渐渐地,恐怕就没有学生愿意读小说了。假定某些小说的三要素是必须教的,也不应该平均用力,因为不可能三个要素都复杂。

其他体类也是如此,借助体类特点走进文本是常见的方式,也是导致固化的原因。其实我们都明白,无论是什么方式,一旦固化,就会陷入审美疲劳的困境。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这个主张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进而超越常境。我们都认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性一般就体现在方式上。课堂教学与艺术创作的原理是相通的,即阅读教学要成为艺术,就要有些违背常态的技巧,方式要像艺术创作一样陌生起来。

方式的陌生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已知中的未知产生阅读期待。与常态阅读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课堂阅读,因而,常态阅读下产生期待视野的方式在课堂上并不适用。在进入课堂之前,由于前置性的学习,学生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是有所了解的,因而课堂上的研习也就缺少了一般意义上的期待感,这是教学文本审美困境产生的关键原因。这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探索对话状态下产生阅读期待的途径,这个途径一定是已经熟悉的内容中未知的因素,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这个未知因素最好是文本本身具备的。有些教师用图片、音乐等辅助工具来形成刺激,有些教师用活动来调动兴趣,但用得太多又会背离语文的特性,于是,利用文本自身的因素进入文本进而架构课堂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探究的话题。回避三要素,用三个句子研习《断魂枪》,正是基于这一想法的尝试。《断魂枪》三要素不复杂,只是主旨深厚,语言幽默、简洁而有张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句子。也就是说,语言与主旨是《断魂枪》最突出、最值得品味的要素,而语言是主旨的家,所以从语言要素进入自然成为我们认为的最佳方式。

三个句子是文本的关键句,从不同角度覆盖文本,体现小说要素。第一句,“他的世界被狂风吹了走”,直接指向环境要素,是前四节内容的枢纽。第二句,“沙子龙是没有对手的”,指向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是情节主体的枢纽。第三句,“不传!不传!”指向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两次出现,其中一次是结尾。三个句子的研习,不仅解决了小说基本要素的问题,更为理解主旨奠定了基础。课堂的最后设置了标题探究这一环节,指向小说主旨理解,涵盖全文。如果没有三个句子研习的铺垫,主旨理解是无法到位的。

虽说三要素得到了解决,但课堂主体依然是语言的品味,三要素的理解分析只是顺势而为。类似《断魂枪》中这样的关键句,经典小说文本中常见,并且有些文本中这些句子会反复出现,因此,这一方法也可以在其他文本教学中运用,让关键句成为进入文本内部的常用通道。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多次出现,虽然是一个写景句,可它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又前后照应,还能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促使人物的情感倾向不断明朗。抓住这样的句子,不仅比笼统地研习情节、分析人物具有吸引力,而且能深度进入,揭示文本的艺术性。

除了关键句,走进小说的路径还有很多。可以是文本的空白处,例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却没有实写。类似的很多,都是明显的空白。还有不明显的,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往往关注到人物眼中的环境特征,忽视隐藏在背后的森严等级;注意到一些人物没有出场,忽略了背后的人情淡漠,等等。

也可以是叙事视角。叙事文本中,有些视角是全知,有些是有限,有些是两种结合。选择其中一种叙事视角并非任意为之,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期待的叙事效果。比如,《祝福》就是四个有限视角的切换,“我”、鲁镇人(不知名者)、卫老婆子,还有祥林嫂自述。每个视角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切换视角?这样进入能更简练地了解文本的内容,更深入地接近文本的真实。

由此可见,回避三要素之后,进入文本的路径增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文本可以提供陌生化的切入点很多,我们怎么办?很简单,谁是这个文本最具个性的要素(核心要素),同时能服务专题任务,它就应该是首选的切入点。比如,节选自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被编入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美与丑的看台”板块,讲述的是外貌奇丑无比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伽西莫多受笞刑的故事。文本用美与丑的对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因而人性复杂与对比手法是个性要素,从对比手法切入文本研习为最佳选择。

侧重文本的个性化知识是高中阶段语文的特点,也就是说,教学中不需要面面俱到,涉及文本的所有要素。从课程结构看,高中分必修与选修,选修明确要求个性化学习与选择性学习。它不仅规定了学习方式,同时也规定了我们对文本的态度,即学习文本的个性化知识,允许学生选择文本的同时也应允许选择文本的某一点深入领悟。对必修来说,文本基础性的知识应当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或者用学案等形式促进学生前置学习,课堂则要在兼顾中有所侧重,尽量导向深度学习。侧重的难度在于程度的把握,这一点可以依据学情而定,但不能总是就低,违背课程的基本定位。

文本个性的发现取决于师生在进入课堂研习前有没有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教师如果只是复制粘贴,不能把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