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_第1页
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_第2页
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_第3页
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_第4页
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侯乙墓出土竹盏乐与中国古代钞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

1978年,湖北随州曾公义墓出土了两首水平竹管乐器。它的形状与古籍中“乔为器,底为笛”的记载一致,因此被学者称为“乔”。这是目前国内出土年代最早的横吹竹制乐器。它的出土无疑为人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笛属乐器早期形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证资料,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30多年来,学者撰述文字十数篇,研“篪”形制,论其盛衰,成果斐然。1981年吴钊《篪笛辨》一文通过既已出土的曾侯乙竹篪与西汉马王堆竹笛的形制比较,认为篪是全身髹黑漆,有“底”的闭管吹奏乐器,演奏时应双手同向持奏。1996年,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据史料推测古人可能篪笛不分,笛或横笛可能是从篪发展而来,并依其形制推知演奏时双手须掌心向里以横持吹奏。而李成渝1997年《篪考》一文却独辟蹊径,首提篪为簧振气鸣乐器说,认为古代篪即今巴乌。2009年,王晓俊《古“篴”音义、形制考》则认为曾侯乙“笛”非“篪”,当属于横吹古“篴”。前人对篪的研究角度及结论纵有其合理性,部分问题和看法在今天看来已成为学术共识。但笔者认为,关于篪乐器研究既已成文的若干定论仍有多点疑问,有待商榷。因此,列数如下三点问题并甄辨前人之言,是为疑说。(一)《汉初》至西汉,“有底有底”“篪之为器,有底之笛也”。此为古人对篪的形制描述。但长久以来,人们只见文字未见其器。1979年,黄翔鹏提出曾侯乙墓两件竹制横吹乐器“可能是篪”,并在同年发表的《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曾侯乙墓的古乐器》一文中首次对该乐器之名进行考释:“曾侯乙墓中的两只横吹竹管乐器,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笛”形制有异而横吹无膜,吹孔与指孔作九十度角则又相似。据《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注解:竹曰篪,长尺四寸,围三分;七孔,一孔上出,径三分;横吹之”。而陈旸《乐书》说:“篪之为器,有底之笛也。”此墓所出者,七孔而有底,五个指孔成九十度角距。如果把二孔中单独偏于一侧者作为吹孔不计在内,就确实只有“一孔上出”。因此,它可能是篪。”黄翔鹏对篪的认定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今学者均根据曾侯乙墓竹篪两端闭口,首端以自然竹节封底,尾端以物填塞的特点并结合“篪之为器,有底之笛也”的文献记载而认为曾侯乙墓的两件竹管乐器为篪,进而认为篪之为器有别于笛的关键,即在于篪有“底”。篪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诗经》:“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而在《周礼》中也对篪的教习情况有所记载:“笙师,掌教龡竽、笙、埙、籥、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但先秦的典籍对篪的记载较为简略,且从未记述篪的乐器形制。历史上明确记述篪的乐器形制的文献均出于汉魏之后:——郑玄注《周礼》:篪,七空。——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篪,谨按《世本》:“苏成公造篪”。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广雅》:以竹为之。长尺四寸,有八孔。——郭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分,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通典》卷一四四引蔡邕《月令章句》:篪,竹也。六孔,有距,横吹之。——《北堂书钞》卷一一一引雷次宗《五经要义》:“篪,竹也,六孔,有底”。——陈旸《乐书》:篪之为器,有底之笛也。上述列举文献有如下两点认识:第一,古代文献对篪的形制记载多样,除长短尺寸若有不同外,孔数也不乏多样。这正符合乐器的发展因其时代或地域不同,其构造、形制若有不同的基本规律。只是今人未认清规律,故不理解战国曾侯乙竹制横吹管乐器为何无清代人所言之“觜”,因而得出“曾侯乙篴”的错误言论。1第二,通过文献可知,篪有“底”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刘宋时期雷次宗《五经要义》。所有“有底之笛”记载也全部见于汉魏之后文献。但在汉魏以前却从未有任何文献提及竹篪有“底”。亦即是说,在汉魏人眼里,篪不一定有底,当是一种可有底可无底的横吹竹管乐器。中国早期竹制横吹乐器出土较少。目前确知为先汉竹制横吹乐器共有五件。2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两件竹笛“东57-9”和“东57-10”,两器形制相同,尺寸略有不同。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两件竹篪C·74和C·79。二者形制、纹饰大致相同。除尺寸略有不同外,C·74乐器另有尾端竹节透有圆孔。2002年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2号墓也出土篪一件,通长25厘米,直径2.2厘米。出土时已残。3曾侯乙墓、九连墩墓、马王堆三座墓虽所属年代不同,但前后相差仅200多年。三座古墓所出土器物均有南方楚式特色,且出土乐器也颇有相似之处:除共出有瑟外,三座墓葬均出土了楚地直嘴匏木斗笙竽,以及半箱式古琴。就横吹竹管乐器而言,上述五件乐器长度大致相似,按孔部位均平削,且按孔与吹口相错约90度。年代和形制如此相近的乐器却为何被今人分别冠以“篪”、“笛”两种不同名称?吴钊《篪笛辨》认为:“笛,古时作“篴”,实即笛的古体字。据《周礼》记载,篴,西周时已经存在。近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东边箱57号漆方奁内,发现了两支横吹竹制单管乐器。据墓内记有殉葬账目的竹简上,写有“篴”的字样,知两器即古代的笛”。在今开来,马王堆殉葬账目的竹简并并未有“篴”的文字记录,且遣策18号简所记文字也与所出土乐器无任何关系,当为今人误断。41973年马王堆所出土的两只横吹竹管乐器并无任何依据证明其为“笛”。按类比的原则,既然曾侯乙墓以及九连墩墓所出土的横吹竹管乐器被今人名之为“篪”,那么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的两件同类横吹之器当也应该是“篪”。就目前出土的这五件“篪”的形制来看,除九连墩篪无法确知是否有“底”外,其余四件仅有曾侯乙C·79有“底”,另三件均无“底”。这正与汉魏以前篪不记“底”的文献相吻合。只是今人错将魏晋以后文献所记篪之形制与汉魏前文献相混淆,并与战国曾侯乙墓C·79有底竹管乐器相互证,因而得出了看似正确实为片面的结论。所谓“篪之为器,有底之笛”的定论,或为后人误识。(二)关于竹管木俑的属性问题篪以何种持奏方式进行演奏?中国的历代文献从未记载。吴钊《篪笛辨》一文根据曾侯乙篪吹口与按孔呈90度角特点而推测“奏篪时可能双手掌心向里,篪身放在大指与食指之间,吹孔与出音孔向上,成180度,左手食、中、名按指按1、2、3孔,右手中、食指按4、5两孔”。为证明此持奏方式古已有之,吴钊并举长沙杨家湾汉墓出土的作乐木俑与山东南武阳东阙汉代画像石中的图像为证。此观点早已为学界所认同。王子初《笛源发微》、叶敦妮《先秦丝竹乐器考》等学者文章均转引《篪笛辨》所列“木俑”与“画像石”的线描图以佐证古篪特殊持奏方式。《中国文物大系·湖北卷》也称:“吹篪时,双手执篪端平,掌心向里,不像今之吹笛,掌心向下”。《篪笛辨》所述“双手奏篪木俑”仅注明来自“1954年长沙杨家湾汉木槨墓”,未注明墓号。笔者根据《篪笛辨》提供的信息查阅长沙杨家湾地区自1952年至1994年共发掘墓葬108座。在这108座墓葬中,发掘于1954年、年代隶属汉代,且有木乐俑出土的墓葬仅有杨家湾M006号墓。6通过1954年发掘简报也可知此墓确实出土竹制“吹奏乐器”一件。据此可判断,《篪笛辨》所述吹篪木俑线描图的原型确出自杨家湾M006号墓。杨家湾M006号墓出土简报对所出土的木俑及竹管乐器情况有如下描述:“木俑五十个,手全脱落。其姿态分站、坐两种,站的高五十二至五十九公分,坐的高三十至三十五公分……竹管,径宽约一·三公分,中空,长十八公分。可能是木俑所吹的器”。对此件“竹管”,《中国文物大系·湖南卷》也有说明:“篪是楚人常用的乐器。《九歌·东君》有“鸣兮吹竽”之句,即篪。篪的出土物,仅有长沙杨家湾6号战国晚期墓所出土1件吹篪木俑双手所持者,其为竹管,中空,因是明器,故没有孔。”今人认为篪为有“底”之笛。但长沙杨家湾M006号墓所出土的“乐器”仅仅是长18公分,径宽约1.3公分,无吹孔、无按孔,更无“底”的竹管。该竹管并无篪的特征,又怎可判断为篪?为何不判断为“笛”或其它乐器?即便假定木俑所持竹管是“篪”,其持“篪”的方式为两手分开各持乐器一端,嘴在中间,吹孔应在乐管中间部位,类似于南方少数民族乐器“吐良”,与目前曾侯乙、九连墩墓所发现的竹篪实物的形制不合。因此,笔者认为长沙杨家湾M006号墓持竹管木俑无法作为判断中国古代竹篪双手同向持奏的证据。《篪笛辨》另一判断篪为双手同向持奏的依据为“山东南武阳东阙汉代画像石中的图像”并注明该画像为“汉元和三年至章和元年”。南武阳,古地名,始建于汉。其故城遗址在今山东平邑县。平邑汉阙共有三座,两座皇圣卿阙,一座功曹阙,分别建于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和章和元年(公元87年)。《篪笛辨》所谓“山东南武阳东阙汉代画像石中的图像”当源自平邑汉阙皇圣卿阙东阙。东阙东、西、南、北四面画像中,能确定与音乐有关的仅有南面画像第四层与西面画像第四层(见图5,图6)。从这两幅画像来看,均未见双手同向奏篪图像。所谓汉画像石奏篪图像当为吴钊先生误断。由此看来,两例图像资料均不能作为古篪双手同向持奏的依据。那么,作为以吹按口相错90度为形制特点的竹篪,双手同向持奏是否是其唯一持奏可能呢?是否尚有其它持奏方式的存在?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馆的6件清代竹篪曾是浏阳古乐演奏用器。这6件乐器虽为清光绪年间制造,尺寸也有别于先秦竹篪,但吹按口相错90度角的形制却与先秦竹篪完全一致。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荫浏曾赴浏阳考察并邀集十多位老佾生到长沙奏演浏阳古乐。奏篪时,“有节的一端在左边,吹口在正面,气孔在右端底面。第一至第五孔在管外面,第六孔在里面”。图例7即为1956年所摄奏篪照片。从图像来看,佾生奏篪方式正如今之吹笛,确为双手相向演奏。客观而言,本文所举浏阳古乐奏篪图例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证明先秦古篪持奏方式,但它确实为我们思考先秦竹篪持奏方式问题上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双手相向演奏。有似于今之吹笛。先秦竹篪是否双手同向持奏?在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据下,我们理当谨慎存疑。(三)《横向》之背景自东晋始,篪被释为一种有“翘”、“觜”的管乐器。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分,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隋唐之后的文献也多有提及,如杜佑《通典》载:“今横笛去觜,其加觜者谓之义觜笛。横笛,小吹篪也”。古代文献所提“翘”、“觜”为何意?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颇有争议。刘永增在其《“蝉折之笛”与所谓“义觜笛”“异形笛”》一文中以日本《古事类苑》“横笛”条目为据,认为所谓“翘”、“觜”应是横笛吹口下方的附加物,是制作竹笛时留下的小枝,与乐器本身无任何关系。并举日本正仓院所保存的4支横笛以及敦煌壁画中所绘的“异形笛”为证。8《古事类苑》是日本明治时代编修的一部类书,明治12年(1879)开始编撰,从明治29年(1896)至大正3年(1914)陆续编纂完成,成书甚晚。以20世纪百科全书考证唐时器物形制,自然让人无法信服。况且,中国汉代从未有任何文献附有“笛图”,又何来“蝉折之笛”?因此,《古事类苑》所载之事当为后人妄说。“翘”、“觜”为制作竹笛时留下的小枝,与乐器本身无任何关系的说法当不足为信。李成渝在其《篪考》一文通过《礼记》与《说文解字》等文献的考证,认为所谓“觜”当为竹篪吹口部位的簧片装置,并首提“篪为簧振气鸣乐器”说。此观点得到了学界部分学者的认同。如,朱清泉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笛属乐器的历史研究》认为王建墓浮雕“吹篪乐伎却用整个嘴唇包住吹孔演奏……只能用簧振来解释了,即篪的吹孔内有一个簧片”。王晓俊《古“篴”音义、形制考》也认为:“从乐器发声原理看,篪之吹处的“簧”装置,使气振簧鸣产生了特别的音响效果,印证了汉代刘熙《释名》所云如“婴啼”的音色特征”。笔者认为“篪为簧振气鸣乐器”之说实难成立:《篪考》一文引用《礼记·月令》“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簧,饬钟磬柷敔”。并认为“由于修、均、执、饬所带宾语均系同类或习惯并列的乐器或舞具,……故所调的四种乐器——竽笙篪簧亦当属同类。篪亦应有簧”。《礼记·月令》的来源及其成篇年代,自汉以来争议甚多,但多数认为《月令》出于《吕氏春秋》。郑玄、卢植、高诱等均主张此说。《月令》中“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簧,饬钟磬柷敔”等文字与《吕氏春秋》、《逸周书》所记大致相同,惟个别文字略有差异。《篪考》为何引用成书年代颇有争议的《礼记·月令》而漠视《吕氏春秋》?通过校勘可知,《吕氏春秋》与《逸周书》所载上述文字全同,却与《礼记》文字略有差异。《吕氏春秋》、《逸周书》均记为“调竽笙埙篪”,而《礼记·月令》却记为“调竽笙竾簧”。若按《篪考》“调”字后所带宾语为同类乐器的推测,则《吕氏春秋》及《逸周书》中所记“埙”也应当是簧类乐器。这显然有悖于事实。因此,《篪考》仅以《礼记·月令》文献作“篪为簧类乐器”的依据不足为信。《篪考》为说明篪的具体形制而引用《世本八种》相关记载:“苏成公造箎,吹孔有觜如酸棗,苏成公平王时诸侯”。“苏成公”为何时代之人,现已无从稽考。在今看来,《世本·作篇》中所谓神农作琴、女娲作笙簧、苏成公造箎等多有附会古人之嫌,当不足为信。《世本八种》中陈其荣、张澍稡等各方史家注释“苏成公造箎”时,曾言“吹孔有觜如酸棗,苏成公平王时诸侯”并非《世本》本文,乃后人所加。而《篪考》依然以该史料中关于篪的形制的文字描述作为核心依据,并旁征文献曲解《世本》中的“觜如酸棗”,最终得出篪为巴乌的错误论断。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觜”字多见于描述“义觜笛”。“义”、“觜”二字,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均各有多重含义,但用于乐器“义觜笛”当指横笛吹孔处的附加部分(一种特殊的横笛)。目前已知“义觜笛”的最早记录文献《通典》记载:“今横笛去觜其加觜者谓之义觜笛”。由此可见,横笛吹孔处的附加部分即为“觜”。《旧唐书·音乐志》对篪的描述也用“觜”字:“篪,吹孔有觜如酸枣。横笛,小篪也”。由于文献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