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有几块积木”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具准备: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动手画一画1.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2.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互相检查画的结果)二、提出问题1.想一想,写在本子上。2.全班交流。三、尝试解答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四、观察积木1.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着看……竖着看……2.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7×5=35(块)3.全班交流。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具准备: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学具准备: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第二部分教法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第三部分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四部分教学程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边角长方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正方形有()条边,每条边()有()个角,都是()角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三、应用拓展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1、基本练习(1)围一围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2)拼一拼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3)、摆一摆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涂一涂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2、扩展练习(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3)、右图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四、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五、课外延伸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一、说教材。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内容的安排较原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有很大地改变,主要表现在用乘法口诀求商没有采取分段编排而是集中编排。同时也没有按照乘法口诀中积的大小来编排,而采取了随机编排,而且例题大大减少,共只有3个例题。这样并不是降低表内除法的口算要求,而是让数学学习内容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集中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策略,可以节约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更多的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对后续学习更有用的数学知识。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1、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能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三、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教学难点:根据除法算式,很快的找到相应的除法口诀。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本课的创设意图,我创设了复习引入自主探究提升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思路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2、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遵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总结灵活运用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使学生学会优化方法的选择。五、说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口算。2、谈话。同学们,都喜欢春游吗?在春游的时候,我们都会带好多好吃的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下面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他们是怎么分的呢?(引导学生说明图意。)老师板书:有24个苹果:1、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2、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探究新知打下基础。)(二)合作学习、探究算法。1、学习例题1。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谁能说说:24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是什么意思?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这种分法呢?列式:244=求商:这个算式的商是多少?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算式的商?(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求出商。先在小组内交流摆学具求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244=6(个))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用过去学习的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吗?师:请同学们想想24除以4,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能求出它们的商?生:可以用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求出244=6小结:在计算244,先看除数是4,就想4几得24,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求去商。师: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46=师:能用哪句口诀求出它的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算式补充完整。246=4(盘)师: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分小组议一议①上面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②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小结:从上面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中,我们发现用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算出来的,这说明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的商。(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让学生全面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全神贯注,集中思考)(三)巩固深化、掌握方法。完成课堂活动1、2题。1、议一议:3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34=12124=3123=4(让学生根据图说算式的意义,通过说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开锁。(连线)(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和相应的除法算式,乘、除法算式与相应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以此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用乘法口诀求商。255=324=366=273=244=284=182=305=(强调求商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熟练度)(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也就是看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想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采用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结尾,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在轻松、愉跃的心境下来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一、说教材:“数学广角DD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目标: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四、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五、说教学过程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在“想猜”中领悟现平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为本课对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二)在“交流”中提升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三)在“闯关”中内化闯关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对课堂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理从中内化了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四)德育渗透与运用新知相结合师:“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最后一个走,听课老师也不能第一个走。那应该谁先离开呢?真棒!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挥挥手说再见吧!这一环节既巩固应用了所学新知,又渗透了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六、说板书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的数学教师闫绪萍,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分桃子》。经过教学实践和网络教研,我对本节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分桃子》一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正式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之前进行教学的。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概念前,做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意义,为下一步学习除法,打下充分的认知基础。教材设置了分桃子等系列活动,将平均分的意义渗透于活动中,二、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乘法的意义,具备较好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对于平均分也有一定的体验。三、教学目标:在初稿中,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经过与论坛中其他老师的探讨,认为在之前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所以我将教学目标修改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问题解决目标:能借助学具或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团队精神,并且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和倾听。新的教学目标中,增加了对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四、教材处理我曾经想把“分骨头”改成“18个骨头,每只小狗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狗?”突出另一种分法。但是经过研讨以及对《课标》相关部分的学习,我意识到教材实际上将平均分的几种情况渗透在不同的“分一分”的活动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材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编排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基本上尊重了教材的编排。在练习中,增加了问题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开放性的问题。平均分的今后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为初步认识“平均分”,体会小数目平均分的过程。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分不完的现象体验较少,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验“分不完,有剩余”的平均分。五、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着以上原则,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二年级学生喜欢卡通形象的心理特点,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小鹿过生日”的生活情境。伴随着动听的《生日快乐》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了课堂上。紧接着画面出示参加生日聚会的小动物和一大堆好吃的东西,好吃的应该分给谁,怎么分,分一分的问题自然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683-2024螺杆泵名词术语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分析
- 汽车装调工、维修工理论2023版练习试题
- 履职能力生产复习试题
- 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课件
- 韩国语数词及其他语法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守恒定律(测试)(学生版+解析)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教案 4 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学案教师版情态动词
- 高中英语语法表解大全答案
- 牙科科普正畸知识讲座
-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
- 2024年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静脉输液》课件
- 中国微纤化纤维素(MFC)纤维市场调查分析报告2024年
- 青海对外开放战略
- DB13-T1347-2010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 2024年学习兴税(货物劳务条线)考试题库(带答案)
- 凤凰卫视演示文件课件
- 子宫内膜癌业务查房课件
- 城镇夜景拍摄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