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整套)_第1页
黄冈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整套)_第2页
黄冈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整套)_第3页
黄冈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整套)_第4页
黄冈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整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独家】(历史40分,与思想品德、地理共用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9.“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春节10.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 D.派张骞出使西域1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挽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12.中共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1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英模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评价()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进喜 D.焦裕禄14.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规定出自下列哪一文献()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16.1921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新宪法 D.赫鲁晓夫改革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2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罗伦萨了。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缅甸)人、真腊(柬埔寨)人、天竺人、狮子国人、波斯人、大食人等长期居住在中国,经商、生活,甚至参加科举,在唐政府任官。——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材料二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政策,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100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诬为结交海盗。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雍正帝曾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被外商所垄断。此外,清朝的闭关政策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如何,(1分)原因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1分)及后果。(2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摘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分)和作用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2分)3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虽然美国在近期内仍将保持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为什么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呢?这就必须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说起。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是各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间冲突的根源。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国家地位的高低、影响力的大小,历来都是由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的。而每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与国家综合实力是不断变化的,相应地国际关系也必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当时,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而是同美国展开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后第三世界也迅速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稳步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成为世界经济的又一个增长极。很显然,世界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而经济和科技是国家力量的核心要素,经济的多极化必然带来国家力量的多极化,从而形成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浅析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原因”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不少于1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楚,史论结合。第Ⅰ卷9.A吃粽子、于门上插艾叶驱邪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故选A。10.A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11.C材料意为:披荆斩棘,开创功业,驱逐荷兰侵略者,成为一代英雄。由此分析各备选项。郑成功是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英雄,故选C。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均与挽联内容无关。12.B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由此分析选项。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B项。A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项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D项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13.D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灾害,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答案选D。14.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得到大发展,故选D项。C项的实施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A、B两项政策则实施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5.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颁布的《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故选C项。A项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B项是为争取国家的独立,D项是为保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故选B。第Ⅱ卷29.答案(1)地位: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原因: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④政策开放,中外交往频繁;⑤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2)原因:①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②统治者盲目自高自大。后果: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损害了经济发展,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3)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不论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进步。解析第(1)问,地位在材料中非常明确: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原因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唐朝的政治、经济、国力、科技、文化等方面加以概括。第(2)问,原因之一可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结合所学答出第二个原因——“统治者盲目自高自大”。后果材料中已明确指出,简单概括即可。第(3)问围绕“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合作交流进步,盲目自大落后”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0.答案(1)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湖北织布局等。目的:“求富”或“获利致富”。作用:培养了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事件:新文化运动。含义:提倡民主、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解析第(1)问举例可回忆所学直接作答,注意要求是“民用企业”。目的在材料中非常明确。作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概括。第(2)问回顾基础知识直接作答。含义可依据新文化运动的主题、作用等进行回答。31.答案评分标准:一等(9~7分)①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述;②史论结合,论证充分;③表述清楚,逻辑严密。二等(6~4分)①观点明确,论述单一;②引用史实,论证较完整;③表述清楚,逻辑较严密。三等(3~0分)①观点不明确,偏离论述对象;②未引用史实,论证不完整;③表述不清楚,论证欠说服力。解析本题不是问答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是以小文章的形式来呈现的。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1)浏览材料,找关键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