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_第1页
3 第三章 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_第2页
3 第三章 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_第3页
3 第三章 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_第4页
3 第三章 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美育:素养与鉴赏能力第三章社会美与语言艺术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美的内涵、特征,明确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能够正确分辨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生活观。【经典导读】欣赏《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见图3-1)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社会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社会美的范围十分广阔,在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所有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都属于社会美。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更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丰富多彩的社会美是通过人的种种活动表现出来的,它根植于实践,体现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中。因此,实践活动的美、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社会美主要包括社会主体——人之美、社会实践的美、劳动产品的美、日常生活的美、生活环境的美和社会风尚的美等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客观的自然对象,而是依赖于社会主体——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向自然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在此过程中,人们不仅与自然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社会实践既包括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生产活动,又包括了人类改造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就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从而创造出社会美。因此,社会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感性显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中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基本领域。如马克思所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人类自由的创造性劳动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因而劳动本身及劳动所创造的产品都是美的。原始氏族时代所留下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既为劳动产品,又是工具和人们直接反观自身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高度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这种美显得尤为瞩目。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劳动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进行的斗争生活本身是美的。劳动人民在不堪忍受压迫剥削而奋起斗争的革命洪流中,以大无畏的主人公气概推动历史前进,使他们的自由自觉的创造力量充分展现出来,因而是社会美的最鲜明的体现。图3-2“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美科技创新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面,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需要满足衣、食、住、行,而且需要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总结各种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不断探究社会和自然领域的奥秘,它不仅开拓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想,愉悦人们的精神,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美的活动,又是一种创造社会美的活动。图3-3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第二节社会美的特征自然美往往是以形式取胜,虽然自然美也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存在着社会生活的内容,但它的形式总是重于内容的。社会美则不同,它虽然也有形式特征,但内容重于形式,以内容取胜。第二节社会美的特征一、社会美侧重于内容的美例如,优秀共产党员孔繁森的美在于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他那荡气回肠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思想品质足以引发人们内心情感的激荡,给人以充分的美感和深深的教益。再如,那些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志愿者们崇高的精神和感人的事迹同样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社会美侧重于内容美是由社会事物与自然物不同的性质决定的。社会美要通过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去创造,它的美存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人们对社会美的美丑判断总是着眼于它的社会实践价值,往往忽略其形式方面的因素。第二节社会美的特征二、社会美具有直接实践性社会美显示了时代、民族特征。一切美都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人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才创造了物质文明的美和精神文明的美,离开了社会实践也就无美可言了。但是,各种形态的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并不一样,它们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区别。例如,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与人原来那种对立或无关的关系,使自然得以显示其美。因此,自然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显得比较间接。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就非常直接。社会美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依赖社会历史条件、科技水平、时代风尚、生活习俗等,其发展变化往往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社会美在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的过程中常常显示出时代、民族的特征。第二节社会美的特征认识社会美主要是借助某些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去感受其中的社会意义。概括地说,只要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体现了事物本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就是美的。第三节人之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不仅是社会美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者,所以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的美。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人类主体实践的巨大力量,如人的智慧、品德、意志、性格、创造力等得以充分展现,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人类实践的力量,由这种对自身才能与力量的积极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情感,使得人类劳动活动本身获得了审美的价值。第三节人之美人之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人的内在美,是二者的和谐统一,这是社会美的最高形态。但二者在人之美中所处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内在美是本质,是内容;外在美是现象,是形式。所以说,内在美是人之美的核心,外在美与内在美之间是一种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第三节人之美一、人的外在美外在美即人体美。在世间万物中,人体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人体美了,对人体美的欣赏和创作甚至早于自然美。例如,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有很多关于人体美的描写,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美人者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诗词为心。从图3-4可以看出,人体美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第三节人之美

图3-4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第三节人之美人体美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是自然性质的美和社会性质的美在人身上的和谐统一。就人体的生理形态而言,基本上属于自然美的范畴;就人体必须打上人的思想性格烙印而言,又属于社会美的范畴。人体美首先是指身材相貌的美。美的身材相貌必须是健康的、匀称的、充满活力的。人体美还通过姿态动作表现出来。姿态动作的美,是身体各部分的配合而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的美。美的姿态必须是自由的状态,忸怩作态断然是不美的。第三节人之美风度也是人体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个人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风采、气度,就是一种风度。风度固然和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但它是通过人体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风度和人体的关系更为密切。温文尔雅、雷厉风行、处变不惊等不同的风度,给人的美感是大不相同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表现了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度。第三节人之美二、人的内在美内在美即心灵美,这是人的美的核心。内在美包括人生观、理想、修养等,它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语言、风度等形象表现出来。内在美是更根本、更持久的美。(1)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的创造能力发挥的各种行为才是美的。孟子、范仲淹等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勇于为之牺牲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令人崇敬的。第三节人之美(2)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是内在美的重要内容。品德是指人的道德的意识与行为,情操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气节,它们都受人生观的指导和制约,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往往表现为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大公无私、善良厚道、正直廉洁、光明磊落、自尊自爱、重义轻利、助人为乐等,中国历史上爱国恤民的屈原、秉公执法的包拯、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都是品德和情操美的典范。(3)渊博的学识和修养。这是内在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凡是博学多识、聪明智慧、富有修养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与赞美。人的知识修养要靠后天的努力学习和积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铸造心灵美的必由之路。第三节人之美三、人际关系之美人际关系之美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之中,如亲属师长、同学朋友、工作同事等之间,产生的相互吸引、平等尊重、宽容体谅、理解互信的和谐之美。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营造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有利于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认真倾听别人内心真实的声音,是对别人极大的尊重,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第三节人之美二是平等尊重。在我国,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只有社会分工和职责范围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平等对待,彼此尊重。三是真诚相容。人与人之间融洽关系的建立,需要交往双方开阔心胸、谦虚宽容、相互体谅,遇事多为对方着想。不仅结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结交与自己不同的人,互学互补,同时处理好相容与竞争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四是诚实守信。诚信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个性品质产生人际吸引,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第三节人之美五是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心理关爱。要求自己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达成理解。第四节生活美生活美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通过劳动创造的一切物质中所表现出来的美。生活美以服饰美和饮食美为基本内容,以器物美、建筑美和人际美为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美与人的距离最近,对人产生的情绪和精神影响一般比自然美直接和强烈,尤其是饮食美和人际美。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积极乐观,富于朝气和奋斗精神,事业更容易取得成功。第四节生活美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自然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比较间接,只是由于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与人原先对立或无关的关系,产生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之后才显示出来。而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美直接源于生产劳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是丑的。第五节语言艺术美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交际工具。它除了借助于语音这种物质外壳外,并不需要其他实体性材料。对于文学来说,语言并不是直接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实体,而是引起想象的符号,因此,跟其他各种艺术相比,文学受物质条件的限制最少。语言艺术即是通常所说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创造富有审美意蕴的活的形象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存在方式和物质材料,离开了语言就无所谓文学。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一、辞章之美所谓辞章,是诗词、散文、小说、文章、格言、谚语和对联等一切语言文化样式的总称,或者指文章的修辞与写作技巧。辞章之美包含两大内容:一是指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美的元素,包括音韵、词义、修辞和语法之美;二是指各类以辞章形式存在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其中包括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等美的元素。第五节语言艺术美汉语作为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语言,文字高度统一和规范,音韵和美,词汇的衍生与兼容性很强,语言形式简洁,语言逻辑严密。概括来讲,汉语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音韵美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一字一音节,每一个音节必含元音,并且以元音为主体和韵尾。因为元音是乐音,辅音是噪音,因此,用汉语写成的篇章,无论是读得短促,还是延长节拍,节奏的随意处理并不影响单字所表达的基本语义,不论是用于朗读,还是用于歌唱,都能够将声韵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此外,汉语句子的强调重音可依其语义表达的不同分层次进行处理。第五节语言艺术美正是因为汉语的音韵十分和谐优美,所以中国的古典诗词朗读起来具有一种特殊的听觉感染力,借助节奏和声调的变化能够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汉字填词的歌曲,一个字所占的节拍可长可短,节奏舒缓自如,更易造成跌宕起伏的音乐效果,使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二)词汇美汉语词汇系统以单音节词为基础,双音节词为主体,成语锦上添花,单词音节(字符)相对较少,构词语素内部语义关系清晰,词义易于释解,便于记忆,动词丰富且使用灵活,整个词汇系统具有丰富而强大的表现力。第五节语言艺术美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词义的概括性强。由于象形是汉字造字的一种基本方法,很多汉字不仅反映了事物形态,而且独立成词,其意义具有概括性。例如,汉字的“牛”作为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世界上所有属于“牛”类的动物,不论公母、大小,也不管是水牛、奶牛、羚牛、牦牛,还是黄牛、青牛、黑牛,“牛”这一个字全部将其纳入指称范围,如要单指,只需在中心词“牛”字前加上限定词即可。第五节语言艺术美(2)一词多义现象普遍。汉语词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具象性和意境性,物性的相似性和情态的相近性使得汉语词语的借用与活用十分普遍,加之修辞的运用,汉语词汇的意义不断积淀,形成了一大批多义词。例如,上述“牛”的基本意思是力气大、坚韧的一种哺乳动物。由这个基本义引申出了本领大、有实力等意思,这样的词义引申现象在汉语中十分普遍。一词多义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大多具有更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汉语词汇系统丰富的表现力。第五节语言艺术美(3)词的派生能力强。汉语词根性单音节语素的意义大多具有集合性,一个语素的基本意思常常可以囊括一大类事物。例如,“机”作为构词中心语素时,不论是什么机械,都囊括在它的指称范围内。任何一种新的机械产生,只需在它的前面加上“定语”性的语素,新概念就产生了,且很容易被人理解。这种强大的词语派生性使得汉语应对新事物的能力十分强大,词汇简约生成的空间非常之大。例如,当“族”这个语素被赋予“一类人”这个意义后,上班族、打工族和工薪族等一大批词语随之派生出来。(4)词的内部结构清晰。汉语词汇大多是合成词,语素间的关系十分明确,词的意义释解和融会贯通都十分容易。第五节语言艺术美(5)直接的思维唤起性。由于构成汉语词汇的词根性语素大多具有明确的事物、情态或行为的指向性,汉语词汇具有直接的形象思维唤起性,用汉语写成的诗、词、曲、联等可以直接把人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三)修辞美修辞是指对言辞的修饰与美化,其中包括音韵的和谐悦耳、节奏的张驰起伏,以及词语的活用等。汉语修辞自由灵活,使得汉语的魅力无穷。(1)消极修辞。汉语的消极修辞在宇、词、句的使用上都有体现,几乎是信手可得,如“他人在课堂上,心早已从窗户跳出去了”,这一句中“跳”字的使用就是一种消极修辞。在日常生活中大街上的交通广告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家庭幸福,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就用了婉曲的修辞手法。除了字、词、句活用这些消极修辞外,汉语表达中经常使用的四字成语、格言、谚语等都能够加强语言的修饰效果。第五节语言艺术美(2)常见的积极修辞。积极修辞具有一定的辞格,语言修饰效果更鲜明。例如,比喻把抽象的、深奥的、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化为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所熟悉的事物,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好的对联,常有好的比喻,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又如,比拟是把人或物异化,即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另一物来写。比拟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且新鲜,唤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美感,提升作品的意境。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两种。第五节语言艺术美再如,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将描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它可以将深厚的感情、难以描述的物象巧妙地表达出来,使文辞飞动。夸张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张的事虽不合理,却合乎情。此外,积极修辞还有衬托、对照、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等手法。第五节语言艺术美(四)语法美汉语语法是各种语言中最简洁的,它简洁明了,实际使用时十分严谨,而且它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自然规律,使思维活动可以借助语言直接而顺畅地进行。汉语句法的特点主要有:(1)句法简约而不失严谨。(2)词句间语义关系清晰。(3)句式变换规律性强。(4)语言得情境性很强。(5)标点符号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五)文学形象美文学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自然景象等。人物形象是文学形象的主要部分,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是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创造的典型形象,这种形象代表了一类人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五节语言艺术美这首诗里出现了多个形象:故人、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长江、天际等。但很明显,诗里的主要形象并不是它们,而是送别友人孟浩然去广陵时立于江边遥望天地的诗人。

图3-6黄鹤楼第五节语言艺术美除了人物形象外,文学作品中还有景物形象。景物形象常常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相交融的产物。文学作品中的景物形象是情感的产物,想象的产物。如果没有情感的渗透,作品的景物形象也就失去了价值。正因为一切景物形象都是由作者的主观感情生发出来的,所以借助景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极其富有感染力。第五节语言艺术美(六)文学意境美意境是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与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中的“意”就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象或情境。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有情无景或有景无情,都不能称为意境。事实上,情感的表达是需要一定的景物来显示的。优秀的创作者总是想方设法将思想感情浓缩到一定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去感知和把握。情景交融只是意境的形象特征。不论是景中藏情、情中见景,还是情景并茂,都不能看作意境的全部。美妙的意境不仅具有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而且要虚实相生,含有无穷的韵味。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七)文章的内涵美文章主要用来写情、论理、记事,古今中外各类文体概莫能外,因此,情、理、事是文章内容的三大要素。文章的内涵美主要包括所表达的思想美、所抒发的感情美、所论述的事理美,以及所写事物的意趣美等。(1)感情美。自然界中,没有比人性更美的东西;人世间,没有比挚情真爱更美的事物。敬父母、疼儿女、爱他人,人性才有所依托。因此,写情是文学创作最大的、永恒的主题。对于一般写作活动而言,写情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第五节语言艺术美(2)思想美。文章的一个重要社会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思想养分,让人们知事明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等。文章的思想养分从哪里来?一是从所写各种生活事件所蕴含的道理、显示的哲理和包含的事理中来;二是从文章所写的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所包含的各种人文知识中来。一般而言,人的思想认识能力取决于人的思想修养,而人的思想修养又是由人的阅历、见识和人文知识积累等决定的。因此,文章的思想还体现在它的人文知识内涵上。第五节语言艺术美(3)意趣美。现实生活中,有的事情具有思想启示性,有的事情具有精神感召力,有的事情富有意趣。意趣之美首先在于它能够舒展人的心境,使人轻松愉快。与此同时,在意趣之外常常还蕴含着一定的思想。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语言修辞性这里的修辞并不是单指修辞格,而是指让语言变得更美妙的一切因素,如语音、文法、辞格等。语音美是文学作品中由节奏和韵律组成的语音系统之美。在诗歌这种抒情性艺术中,声韵节奏本身就构成了抒情形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文和小说同样也讲究语音在形象创造上的作用。第五节语言艺术美文法美是指文学作品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之美。炼字的目的不仅在于符合节奏和音律,准确地表达意义,也在于创新,达到“意语新工,得前人所未道者”的程度。辞格美是文学语言中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美。汉语辞格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谓千姿百态、灵活多变、错落有致,极大地丰富了创作者的表现手段和作品的表现力。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二)形象间接性形象间接性是指语言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是要靠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然后作品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形象。因此,语言艺术又称“想象的艺术”。例如,《红楼梦》(见图3-7)中写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所有这些神韵都是只可意会的非确定因素,尽可以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想象去补充、创造,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一种创造的愉悦,使文学形象更具魅力。第五节语言艺术美

图3-7红楼梦第五节语言艺术美文学语言尽管在选词造句上要求反复推敲、准确精练,但在审美效果上有时却需要模糊、朦胧、隽永、深邃,“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读者通过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去开拓词句的深广意味。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三)含蓄蕴藉性含蓄蕴藉性是指文学作品内部由于语言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它的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从全诗看,“更上一层楼”的“更”字可以表示指登鹳雀楼的动作在数量上由一向多地重复增加,引申地比喻人生行为的人生境界永远不断地向上提升,始终不渝,从而使诗人的登楼体验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出意义空间。文学的这种含蓄蕴藉性使得语言艺术在诸种艺术中尤以思想的深刻性见长。图3-8鹳雀楼第五节语言艺术美三、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美育功能。(一)审美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历来受人重视,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其中“观”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知识。阅读文学作品除了能在精神上获得满足与愉悦,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增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体悟,丰富社会生活的感受与经验,加深对社会规律及本质的认识。第五节语言艺术美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清晰地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劳动和情景,以及他们的衣着服饰、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甚至是社会的盛衰、国家的兴亡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