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1.gif)
![社会发展规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2.gif)
![社会发展规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3.gif)
![社会发展规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4.gif)
![社会发展规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a54eee0305ac290dd0766be9c1b0af6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全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导读小故事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
问题;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唯心史观: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思考:
为什么过去人们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阶级局限、生产力局限、认识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从实践出发——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1、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和
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
和唯物辩证的
的有机统一。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
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科学的阐述?无产阶级、生产力……从实践出发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包含包含(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见88页相关连接)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邓小平理论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生产力E.“三个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环境G.文学艺术BCDF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在我们涟源市,什么问题成为百姓最关注、最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关注现实思考1
为什么该问题已经成为百姓最关注、最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这说明了什么?关注现实思考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存在)决定了其思想、观念是为其服务的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社会意识,这说明了什么?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城市建设者北佬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说明什么?
涟源市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来“医治”这个“癌症”?关注现实思考3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涟源市政府采取的对策对“医治”城市的“癌症”效果如何(试举一例)?这说明什么?关注现实思考4B、社会意识的反作用。①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对城市的“癌症”,政府制定了积极的缓解政策,但为什么一部分人的相关意识依然比较淡薄?这又说明了什么?关注现实思考5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D、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它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B、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实践”知识小结
社会生活决定社会存在反作用(促进、阻碍)精神方面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决定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阻碍小结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唯物:(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唯心: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注意: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典例C【例题2】(2009年浙江文综)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当时的社会决定了当时的人们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受当时具体历史条件的局限,故选①②④。③表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者都是社会存在,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故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体现了这一点。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体现了这一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想一想:(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机器→计算机自动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不完全与生产力发展同步“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从根本上说,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的是什么?(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铁制工具蒸汽机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公有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
E按劳分配制度F大机器生产
G人民代表制度
H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吗?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①含义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实质: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
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3、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辨析:生产力就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就是上层建筑。×①含义不同:生产力: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②作用不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典例3A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是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②.社会发展的动力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①基本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怎样解决A、在阶级社会里,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改良革命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注意: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要用阶级分析法(含义、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运用。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谈政治体制改革
温总理说“一个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并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改变以党代政,把权力绝对化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最为重要的,也是难点和重点,那就是有序地扩大民主,毫不动摇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腐败。”“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们就会使人心平静下来,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使大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请同学们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①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②其性质决定它的解决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改革。(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小结: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及社会发展总趋势②解决(或实现)方式: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的。A、在阶级社会里,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改良革命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里,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由低级向高级,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典例1949至1952土地农民私有农民独立经营1952至1955土地农民私有集体经营1955至1978土地公有制共同劳动1979至2003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15年2004至2007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30年2008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长期建国后土地制度流变简表【例题4】
左边“简表”反映了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②我国上层建筑的伟大变革③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变革④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D小结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基本含义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小结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实践不断解决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规律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改革决定反作用(阻碍、促进)决定反作用反作用决定实现途径通过课堂练习1、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治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社会是物质的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2、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BD3、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③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④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4、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BC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人类的实践活动C、由低级向高级发展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防化学灾害制度
- 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吸痰护理技术课件
- DB6103T 87-2025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服务规程
- XX村电排建设及维护合同书2025
- 个人股权抵押融资合同样本
- 临时促销服务合同
- 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合同协议
- 京东商城代运营合同模板
- 个人质押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年矿山开采承包合同实施细则4篇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 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2023年版)
- 基础知识3500个常用汉字附拼音
- 企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培训
- JJF(纺织)072-2018纺织滚筒式烘干机校准规范
- 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