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sacom控制方法_第1页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sacom控制方法_第2页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sacom控制方法_第3页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sacom控制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sacom控制方法

1瞬时功率平衡原理与stat改造静态功率发生器(statcom)的目标之一是稳定接入点的电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常见的控制方法是双闭环法,这种控制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必须设计多个PI调节器,结构复杂。文献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逆变器输出电流到输出电压的变换关系式,从而省去了传统双环控制中的电流内环PI调节器,但该方法需要知道STATCOM装置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值,而这两个参数一般难以精确测量,此外,没有考虑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文献从STATCOM的结构出发,建立其在dq坐标系下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到STATCOM控制角与接入点电压的关系。这种控制方法需要对STATCOM进行精确的建模,但很难达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也逐步应用于STATCOM的电压控制中,比如:最优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免疫控制等。但这些控制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难以兼顾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为此,本文采用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省去了传统双环控制中的电流内环,减少了PI调节器;为了补偿电网电压的不平衡问题,引入基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的负序电压补偿环节,推导了负序电压下,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的代数关系式;同时设计了兼顾正序电压和负序电压的控制方法;最后,由于瞬时功率平衡原理需要知道整个装置的等效电阻Rf和等效电感Lf值,本文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利用反馈信息对这两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实时修正,以提高控制精度。2等效电阻和电抗STATCOM接入系统的单相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us、Rs、Ls分别表示电源电压、线路电阻和电抗;Rf和Lf分别表示连接变压器和滤波器以及STATCOM的等效电阻和电抗;e为STATCOM逆变器输出电压;uPCC为装置接入点电压;ic为逆变器注入电网电流,iL为负载电流。传统双闭环控制法是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接入点电压的参考信号UPCCref与采样值UPCC的差值经过一个PI调节器,构成了交流电压外环,用于稳定接入点电压;逆变器直流侧电压参考值UDCref与采样值UDC的差值经过一个PI调节器,构成了直流电压外环,用于稳定逆变器直流侧电容两端电压。但这种控制方法中,存在多个PI调节器,有必要进行改进。3双环电压控制根据瞬时功率平衡原理,选择同步旋转坐标系的d轴与接入点电压矢量重合,并设电压矢量的模为u,可得式中,ed、eq和id、iq分别是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d、q分量;ω是电网电压角频率。将式(1)引入到图2所示的双环电压控制中,可得新的电压控制方法,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这种控制方法的前提是假设三相电压平衡,然而,实际电网中,三相电压不平衡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为此,本文在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基础上,引入电压的负序控制环节,使STATCOM装置在稳定接入点电压幅值的同时,还能维持接入点电压保持三相平衡。4负序电压情况下的电压平衡原理为了控制接入点电压保持三相平衡,可以先分离出接入点电压的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然后,分别对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进行abc/dq变换,得到相应的d、q分量:d+、q+、d-、q-(为描述方便,后文均以上标“+”表示相应变量的正序分量,上标“-”表示负序分量);最后控制STATCOM的输出,使接入点电压的负序分量为0,为此,可将d-、q-与0比较后经过一个PI调节器构成电压负序外环控制环节。同样,为了省略电流内环PI调节器,有必要将瞬时无功功率引入到电压负序控制环节中来。由于式(1)是在三相电压平衡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因而只适用于接入点电压为正序的情况。为此,本文在负序电压情况下,对瞬时功率平衡原理进行补充推导。考虑阻感负载,在dq坐标系下,负序电压、负序电流应该是顺时针旋转,并且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可知电压与d轴的夹角uφ-必定小于电流与d轴的夹角iφ-,如图4所示。为此,得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同样,选择同步旋转坐标系的d轴与公共连接点(PCC)电压矢量u-PCC重合,并设电压矢量的模为u-,可得STATCOM注入系统的功率为在该同步坐标系下,逆变器输出功率为根据功率平衡原理,逆变器输出的功率(Pe-+jQe-)应等于注入系统的功率(Po-+jQo-)和耦合变压器及滤波器等效电阻、电抗消耗的功率(Pf-+jQf-)之和,即而耦合变压器和滤波器消耗的功率为将式(3)、式(4)、式(6)代入式(5)可得负序情况下dq坐标系下的电流电压关系为式(1)、式(7)分别描述了正序和负序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为此,可得逆变器输出电压应为为此,得到引入电压负序控制环节后的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5电流-电压转换转换电路采用瞬时功率平衡原理能直接推导出参考电流到参考电压间的变换方法,省略了双环控制中的电流内环控制,但需要知道STATCOM装置的等效电阻Rf和等效电感Lf值,而这两个参数一般难以精确测量,为此,本文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在线修正,以提高控制精度。由式(1)知,假设在k时刻,通过电压环控制后得到的参考电流信号为i+dref(k)、i+qref(k),STATCOM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分别为Rf和Lf,则理论上来说,只需控制逆变器输出的电压满足式(2),就能保证逆变器注入到电网的电流等于i+dref(k)和i+qref(k)。但实际工作中,当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满足式(9)时,其注入到电网的实际电流未必完全和i+dref(k)、i+qref(k)一样,这是由于在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时,对Rf和Lf的测量不准造成的。设该STATCOM实际注入电流的d、q分量分别为di+*(k)和qi+*(k),实际的STATCOM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分别为fR*和f*L,则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应满足联合式(9)和式(10),可得求解式(11)便可得到fR*和f*L,然后,在k+1时刻,用fR*和f*L代替Rf和Lf作为STATCOM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值进行式(9)的电流-电压变换。至此,对参数测量值完成了一次修正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式(11)只是采用一次采样值进行计算,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为此,可以利用n个采样值进行计算:式中,fR*(k)、f*L(k)表示k时刻时,STATCOM的实际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值;di+*(k-i)、qi+*(k-i)分别表示k-i时刻逆变器的实际输出电流;fR(k-i)、Lf(k-i)分别表示k-i时刻的STATCOM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值;i+dref(k-i)、i+qref(k-i)分别表示k-i时刻经过电压环计算出来的电流参考信号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的是正序分量进行的参数修正,为了提高精度,可以将式(9)改为式(8),利用正序和负序分量共同修正,但势必增加计算复杂度。6试验结果和试验过程为了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参数如下: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传输线长50km,传输线末端经变压器降压到380V后连接阻感负载,STATCOM通过一个1∶2的升压变压器并入电网,其他参数见下表。控制过程中,直流侧电容电压参考值设定为500V;Rf、Lf初始值的选定,可以根据装置参数试验得到,但应保证尽可能接近理论值,本试验中,Rf设定为0.02Ω,Lf初始值设定为0.2mH,式(12)中的n取2。图6给出了三相电压平衡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图7给出了a相电压出现跌落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其中,图7a为传统双环控制效果图,图7b为本文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图。两种情况下,STATCOM都在0.1s时投入,各电压值都采用标幺值表示。图8给出了本文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参数修正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1)在三相电压平衡情况下,传统双环控制和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都能使接入点电压维持在1(pu),但传统双环控制大约需要3个周波达到稳定,而本文所提出控制方法只需要2个周波即可稳定。(2)在STATCOM投入瞬间,采用传统双环控制首先会出现一个较深的电压跌落,然后又出现一次电压抬升,最后才使接入点电压达到稳定。相比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管是电压跌落深度,还是电压抬升高度,都更加严重。(3)在三相电压不平衡情况下,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都能使接入点电压维持在1(pu),同时还能对电压负序进行补偿,使接入点电压保持三相平衡。而传统双环控制对不平衡电压不能有效补偿。在仿真的基础上,本文还研制了一台STATCOM试验样机,如图9a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控制柜、逆变柜和连接电抗器柜,连接电抗器0.2mH,STATCOM通过一个1∶2升压耦合变压器并入电网。试验接线图如图9b所示,图中电感5mH,用来代替线路传输阻抗。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无功负荷柜的一相负载模拟电网电压不平衡,无功从1kvar突变到5kvar,并用FLUKE电能质量测试仪记录了STATCOM投入前后接入点电压波形和注入电流波形,分别如图9c~图9d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投入STATCOM后,能有效降低接入点电压的不平衡度,中性线电压逐渐降为0。(2)图9c与图7a相比,未出现一次电压大幅度跌落过程,这是由于STATCOM此时电容充电已经完成。(3)图9d中N相电流接近0,这是由于测量中没有接中性线的缘故。7电流环路pi调节器在电网接入点电压自适应针对STATCOM在稳定接入点电压时,传统双环控制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利用瞬时功率平衡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