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_第1页
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_第2页
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_第3页
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_第4页
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社会认知分析

青年攻击行为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其成就也非常丰富。当对攻击性的研究从本能范式到驱力范式再到社会学习范式转变时,攻击者的认知活动受到了重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已不是人类可用肉眼来观察的行为,而是攻击者大脑中的认知活动,因此通过对某种假定情景怎样反应来评价是“攻击性”还是“非攻击性”的研究范式日益受到信息加工和社会认知的挑战。用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将冲突与攻击性行为联系起来,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冲突中产生的攻击性行为,也可提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有益思路。一、维纳的责任归因理论所谓责任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及其责任大小的内部推论过程。正象一些心理学家所说,人是因果关系的主体,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他人的行为的原因作出推论。责任归因经常与控制性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一个人对于他所控制的事件及其能控制的事件负有责任,而且对于某一事件的控制程度越强,那么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人们在知觉事件之后,责任归因过程的第一步是判断产生事件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还是情景,只有原因属于个人时才可能认为个人负有责任。维纳(Weiner)对责任归因的研究成果颇丰,他的两本专著《责任的判断》(1986)和《责任的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1995)基本形成责任归因的理论。他认为责任判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判断原因是定位于个人还是情境(非个人原因)。如果是情境的原因,那么责任判断过程停止;如果是个人的原因,那么过程继续。进入第二阶段,既然是个人原因,就要决定原因是否可以控制。如果原因不可以控制,那么,过程再次停止;如果原因可以控制,那么,就要决定责任是否具有缓和因素。再进入第三阶段,如果那里具有缓和事件责任的情境,那么责任得到减轻或不予追究;倘若那里没有缓和的因素,那么,就会从先前觉察到的与个人原因和控制性原因相联系的事件中得出负责任的推断。不同的责任推断会激活相应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如:生气伴随着他人对某种消极状态负有责任的知觉而产生,而同情产生于他人对其不幸的情形没有责任。但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人们的归因不一定总是理性的,亦非时时遵循规范的路线。人们在归因中往往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行为中心偏差。观察者倾向于减少情景的原因效果,并夸大个人原因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这种“错误”可以追溯到知觉倾向,包括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人而非情景,所以在冲突中有攻击性的人常常会觉得对方性格不好,而不是事出有因。第二,显著性偏差。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或任务,所以有攻击性的人常常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第三,一致性反应信息不足而产生的偏差。这些归因的偏差也常常是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原因。二、“危害性”的测量心理学中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探索过程。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避免痛苦或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30年代-70年代人们投入大量的研究,较多的社会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但是班杜拉(Bandura)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对其下定义不仅要考虑到伤害的意图,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判断,看究竟哪一种行为称得上“攻击性行为”。有关“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的学说也很多,如本能说、习性说、挫折-攻击说和社会学习理论等。由于“攻击性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以至许多攻击性量表虽然名称为“攻击性量表”但其测试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如其中使用较多的用于父母来评定“攻击性行为”的量表中的项目就涉及:争吵、吹牛、不顺从、同伴关系不良等;Achenbach和Edelbrock(1983)的攻击性量表有23个项目,但只有2个是躯体攻击,但该量表仍经常用于测量“攻击性行为”。究竟攻击性行为应该包含哪些成分、元素,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冠之于攻击性行为的名下,众说纷纭,所以我们在研究攻击行为时(尤其使用量表)一定要谨慎。LeaPulkkinen(1969)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攻击性的锥体模型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有着借鉴意义。该模型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三个纬度:强度、直接-间接、自卫一侵犯,比较好地解释了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本文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指直接的、侵犯性的即时躯体攻击。在“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上,正象Richards.Newman所说的:“这是一个有趣又似乎矛盾的观点,人类越来越文明但暴力却越来越多。”20世纪是一个纵向研究的世纪。RichardE.Trembly等在《儿童期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书中提出20世纪收集了如此多的关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的信息是史无前例的。由于人们希望能了解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及其年龄序列,于是做了许多的纵向调查。主要围绕着以下议题:第一,攻击性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与此议题相关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应该采取干预措施阻止儿童习得攻击性行为还是帮助儿童学会克制攻击性的反应。第二,儿童习得攻击性行为的时间及其躯体攻击加剧的趋势。与此相关的实践议题是我们应该将哪一年龄段的儿童作为干预的对象以及如何阻止其躯体攻击的加剧。但Bob认为,这一阶段的纵向研究对于理解攻击性行为发展过程的成就还不如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大,因为攻击性的定义没有达成一致,而且对人类刚出生的几年里的攻击性状况研究也较少。横向研究主要涉及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的研究,相对于纵向研究而言成果较少。三、攻击行为的归因研究经过许多的尝试,人们发现对攻击者干预难以迅速奏效,于是转向对受害人的心理保护的研究。如JaanaJuvonen的一则关于同伴的伤害、心理调节与早期的学校业绩的关系的研究,HerbertW.marsh,Roberto等关于攻击的肇事者和受害人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的研究,比较了受害人与攻击者在社会性自我、性别自我及一般自我的差异。这些研究重点已经逐渐从攻击行为的外部表现向内部心理转变,而且对受害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提供了研究攻击行为的另一视角。另一方面,由于攻击行为大多在冲突中体现出来。所以,有关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冲突中是否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及偏差行为的研究不少。如Lindeman等人关于面临人际冲突时,是否会采取攻击性、利社会性或退缩行为等作为研究课题。他们的研究发现,面临人际冲突时,采用攻击行为主要是在青少年中期(mid—adolescence),而利社会性行为及退缩行为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此外男性青年较女性青年更常使用攻击及退缩的方式来应付人际冲突。还有研究指出,中学生在学校与具有攻击性同伴的冲突,四年级学生不愿意将之告诉老师,但不同的年级与性别存在着显著差异,还有些研究者对幼儿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训练,发现幼儿进行训练以后可以减少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而较多地采用建设性的(友好的、有礼貌的、协商)策略来解决同伴的冲突。于是有研究者指出,对冲突双方的社会认知进行调节是解决冲突及减少攻击的有效策略之一。从而,人们开始对攻击行为的认知模式进行探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了许多有关社会行为的认知模型,有些与攻击性行为有关。如DavidSchwartz等人通过研究在校学生受攻击后的情绪调节与社会认知对后续行为的影响状况指出:学生被攻击→情绪调节缺陷→攻击行为;学生看到同伴的攻击行为→社会认知基础(攻击的有效信念、期望攻击的积极结果、对攻击策略的有效评价)→攻击行为。现在一些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较多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某种外界因素和社会认知及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这些研究为归因与攻击行为的联系提供了基础,有利于人们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他人评价的角度进行归因研究,即他人对当事人的行为结果是怎么进行归因的。归因理论家们从这一角度研究了人际冲突中归因→情感→行为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归因模式引发的刺激→察觉原因的可控制性→愤怒→拒绝或引发的刺激→察觉原因的可控制性→同情→接受。这种归因模式有很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维纳(Bernardweiner)等人对助人行为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了两种情境,一种是一个醉汉和一个病人分别跌倒在地铁站里,让人们判断其跌倒的原因并评定这个原因的可控程度、人们的同情或厌恶的情感以及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另一种采用借课堂笔记的情景,让人们判断其不做笔记的原因并评定这个原因的可控程度、人们的同情或厌恶的情感以及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地铁站里的醉汉较少得到人们的同情而病人得到了人们较多的关怀,因为生病是无法控制的而喝酒却是可以控制的。从中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维纳(Bernardweiner)的学生JaanaJuronen(1992)通过同伴知觉来研究同伴对不受欢迎儿童的行为反应。她发现当同伴知觉到儿童对其行为或某种特征负有责任,消极的情绪反应尤其是愤怒就会增强,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就会减少。而愤怒会产生消极的社会行为(包括攻击和拒绝),减少积极的社会行为;同情会减少攻击和拒绝,同时会增加社会支持(如帮助)。她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更直观的模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例如,学者林钟敏研究了大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判断,他通过“借笔记”的实验揭示了大学生对学习责任的判断(认知)与情感及帮助行为联系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的反应模式。其次,归因研究的另一途径是研究当事人的归因方式会对当事人本人造成什么影响,尤其是不当的归因方式会对当事人产生什么消极影响。研究者对攻击性者的归因方式进行研究发现攻击性者倾向于将模糊情景(不提供事件原因的社交情景)知觉为负性的社会事件,更倾向于作有意归因,更容易愤怒,并产生敌对的报复行为。Doge,Bates和Penttit的一个纵向研究(1991)表明敌意归因可以预测儿童与青少年今后的敌意行为。还有研究表明,攻击性、社交上被拒绝的儿童归因方式与社交上受欢迎的儿童不同。被拒绝的、攻击性儿童比受欢迎儿童更倾向于对社交失败作外部的、不可控归因,而不是内部的、可控制归因。此外,攻击性青少年会过分夸大自己对积极交往结果所起的作用。当事人的自我归因对当事人的下一个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当事人对自己在社交中的成败作不同归因会影响当事人的下一次交往行为。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标定为攻击性的、行为异常的人对大多数的社会提示(刺激)都较少注意,但对攻击性的社会提示(刺激)却有较多的注意,他们更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向作敌对的解释,他们对特定的情景产生可供选择的反应也较少,而且更具冲动,对攻击性的反应也予以更多的肯定性评价。F.L.Carrney指出:尽管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倾向,但它的表达取决于个人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什么是令人讨厌的或唤起愤怒,同时也取决于个人的那些应付策略在冲突情境中是可用的,所以个体对情境的社会认知会影响个体是否采取攻击的策略。正象D.Matza所提出的青少年犯具有“否认责任”的特点。RonaldBlackbum著《犯罪行为心理学》也提到:“攻击者显示出在明确的情境中不能准确地解释同伴意图的倾向,并且在有消极结果的含糊不清的人际情境中,对敌对意图的认识方面有偏向。这反映在对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对信息社会线索的选择性注意上,表明对恶意认识有偏见性的预期。”Heider.F指出:“在冲突中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其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并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个性倾向,而不是归因于情景因素。”即格式塔心理学所谓的“行为”吞没“场”,通俗的意思是指人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更有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产生原因是由于其本性不良,而非特定情景所致,即不容易设身处地为他人的行为作出解释。M.Henderson和M.Hestone也考察了暴力犯罪人的责任归因,提出攻击性个人有着将原因或责任归于他人的倾向性偏差,这种倾向会促进攻击性行为。相反,常常将这种“责任归于自己的倾向”即内在性(internality)视为可能进行犯罪行为的人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因素(K.Saulnier)。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通过他人的归因研究获得了攻击行为的产生模式,而通过自我归因的研究揭示了攻击行为激起的原由。简要概括如下:1、攻击青少年与归因、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冲突中,如果将责任归于他人,就会唤起消极情绪,从而激发攻击行为。2、判断自己联动于自己此任任如果一件事件的产生是由于内在的和个人可以控制的原因,那么个体倾向于判断自己对此负责任;如果一件事件的产生是由于内在的但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