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诗歌鉴赏专项练习_第1页
2020-2021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诗歌鉴赏专项练习_第2页
2020-2021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诗歌鉴赏专项练习_第3页
2020-2021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诗歌鉴赏专项练习_第4页
2020-2021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诗歌鉴赏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一、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总结如下: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议论文题目:论点型、论题型、关系型、寓意型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廖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5、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三、诗歌赏析方法1.应试策略:(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2)掌握赏析方法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文学作品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目前,诗词鉴赏教学可说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复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鉴赏题考点的设置: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简答三个类型,有些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⑴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⑵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3)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5)文章结构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6)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7.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具体鉴于篇幅,不赘述)品茗》大3.借助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明用历史故事。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暗用历史故事。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如果知道所用的历史故事,便能读懂诗词;反之,便要大伤脑筋了。反用历史故事。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二、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二)比喻性意象(三)描述性意象(四)通感性意象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3、鉴赏作品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方法。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3)用典。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4)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朓、谢灵运: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曹操:豪放磅礴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一,思想感情:考查的主要有三点: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第二,内容主旨:考查的主要有: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三、总结、表述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2.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在阅读文中的作用(阅读理解)1、排比、反复:强烈的抒发了————。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反复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2、反问:使——语气更加强烈,比一般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比直说意思表达更鲜明。3、比喻: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的通俗浅显、易于理解。4、夸张: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5、设问:自己回答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还有对——起强调作用。6、对偶:使句式更加——,语言工整等。1、打比方:使——更加形象生动。语言生动。2、分类别:使对—的说明更加清楚。3、举例子:使读者更加相信——4、列数字:使读者更加相信,使语言更加准确。5、作比较:通过比较更鲜明的揭示出——6、下定义:对——的解释更加准确。对事物本质特点的解释。7、作诠释:阐明事物的某一特点,也是对——的解释更加准确。三、诗歌鉴赏答题格式1、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常见意象示例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常见意象示例一、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总结如下: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议论文题目:论点型、论题型、关系型、寓意型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廖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5、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三、诗歌赏析方法1.应试策略:(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2)掌握赏析方法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文学作品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目前,诗词鉴赏教学可说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复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鉴赏题考点的设置: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简答三个类型,有些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⑴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⑵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3)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5)文章结构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6)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7.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具体鉴于篇幅,不赘述)品茗》大3.借助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明用历史故事。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暗用历史故事。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如果知道所用的历史故事,便能读懂诗词;反之,便要大伤脑筋了。反用历史故事。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二、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二)比喻性意象(三)描述性意象(四)通感性意象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3、鉴赏作品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方法。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3)用典。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4)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朓、谢灵运: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曹操:豪放磅礴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一,思想感情:考查的主要有三点: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第二,内容主旨:考查的主要有: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三、总结、表述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2.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在阅读文中的作用(阅读理解)1、排比、反复:强烈的抒发了————。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反复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2、反问:使——语气更加强烈,比一般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比直说意思表达更鲜明。3、比喻: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的通俗浅显、易于理解。4、夸张: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5、设问:自己回答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还有对——起强调作用。6、对偶:使句式更加——,语言工整等。1、打比方:使——更加形象生动。语言生动。2、分类别:使对—的说明更加清楚。3、举例子:使读者更加相信——4、列数字:使读者更加相信,使语言更加准确。5、作比较:通过比较更鲜明的揭示出——6、下定义:对——的解释更加准确。对事物本质特点的解释。7、作诠释:阐明事物的某一特点,也是对——的解释更加准确。三、诗歌鉴赏答题格式1、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常见意象示例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风霜雨雪水云类: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漂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暇6:其他类:古人:明志、自省、鞭鞑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议论文题目:论点型、论题型、关系型、寓意型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廖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5、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三、诗歌赏析方法1.应试策略:(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2)掌握赏析方法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文学作品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目前,诗词鉴赏教学可说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复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鉴赏题考点的设置: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简答三个类型,有些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⑴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⑵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3)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5)文章结构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6)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7.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具体鉴于篇幅,不赘述)品茗》大3.借助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明用历史故事。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暗用历史故事。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如果知道所用的历史故事,便能读懂诗词;反之,便要大伤脑筋了。反用历史故事。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二、鉴赏、评价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二)比喻性意象(三)描述性意象(四)通感性意象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3、鉴赏作品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1)抒情方法。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1、创作方法:赋、比、兴;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3)用典。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4)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朓、谢灵运: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曹操:豪放磅礴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5)修辞: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一,思想感情:考查的主要有三点: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第二,内容主旨:考查的主要有: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三、总结、表述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2.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在阅读文中的作用(阅读理解)1、排比、反复:强烈的抒发了————。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反复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2、反问:使——语气更加强烈,比一般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比直说意思表达更鲜明。3、比喻: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的通俗浅显、易于理解。4、夸张: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5、设问:自己回答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还有对——起强调作用。6、对偶:使句式更加——,语言工整等。1、打比方:使——更加形象生动。语言生动。2、分类别:使对—的说明更加清楚。3、举例子:使读者更加相信——4、列数字:使读者更加相信,使语言更加准确。5、作比较:通过比较更鲜明的揭示出——6、下定义:对——的解释更加准确。对事物本质特点的解释。7、作诠释:阐明事物的某一特点,也是对——的解释更加准确。三、诗歌鉴赏答题格式1、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常见意象示例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风霜雨雪水云类: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漂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暇6:其他类:古人:明志、自省、鞭鞑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二、高中诗词鉴赏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读老杜诗集王令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来江滨。【注释】①镌鑱(juānchán):雕刻,刻画。②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令认为杜甫虽然有堪与《诗经》比肩的诗才,但却平生碌碌,怀才不遇,不被时人所重。B.

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他的诗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C.

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D.

“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颈联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意象丰富,成就卓异,流传久远。(2)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1)C(2)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解析】【分析】(1)C项,“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错误。“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诗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的触动。这就是杜诗创作力量的源泉。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说他们的诗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以穷人”。作者并没有认为古代诗人大多是困窘的,也没有认为写诗使人困窘。故选C。(2)《读老杜诗集》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①“气吞风雅妙无伦”,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无比的程度。②“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③“碌碌当年不见珍”,结合注释内容“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分析可知,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家来江滨”,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所以有“惟余孤冢耒江滨”的感叹,这是就杜甫身后萧条的情况而言,以增加对杜甫的悼念之情,且代鸣不平。故答案为:⑴C;⑵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点评】⑴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内容,再阅读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壶中九华诗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注释】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B.

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C.

“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D.

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2)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答案】(1)C(2)①首联“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②写“莫愁”恰是有愁,是因为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③“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解析】【分析】(1)C项,“天池水落”没有用典,指的是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展现出来。“玉女窗”指山石的通透玲珑,并非“玉女现身”。故选C。(2)首联“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诗人从实际生活、从大处远处落墨: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苏轼此次南迁,背离中原,远至南荒,其心情是凄苦的。颔联,景物描写透露了对中原山水的依恋之情。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言“莫愁”,正见五岭千嶂之外之可愁;说“莫愁”,是由于“九华今在一壶中”,足以稍慰迁客寂寞之情。强作欢颜,聊以自慰。苏轼以六十高龄,万里投荒,其愁苦是深重的,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痛苦直白地倾吐出来,他轻轻地提出“莫愁”二字,从反面着笔,而这小小拳石,竟成了诗人此际的唯一安慰,则其心中的空虚、孤苦,不言而喻。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诗句表现出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着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形象。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回答本题时,抓住重要词语“电转”、“莫愁”、“孤绝”等。分析诗中隐藏着词人的迁谪意。故答案为:⑴C;⑵①首联“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②写“莫愁”恰是有愁,是因为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③“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书愤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释】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卧”字刻画诗人隐居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衬托作用。B.

苏武被困匈奴餐用毡毛也不变节,张巡欲气吞逆贼咬碎钢牙,诗人借此以明志。C.

“壮心未与年俱老”表现诗人年事已高,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D.

这首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运用了典故,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相同的。(2)诗的第三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答案】(1)C(2)①细雨中,上林苑春草丛生;夜月下,洛阳宫残壁颓垣,写出了被金人占领的宫苑一片荒芜、残破的情景。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土沦丧内心的无比伤痛;③为下句直抒胸臆铺垫蓄势【解析】【分析】(1)C项,错在“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壮心未与年俱老”的意思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所以,雄心壮志并未因年老而有所衰减。故选C。(2)答题时,先要用优美的语句简要描绘画面,然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意境的特征,从结构和情感的角度分析意境的作用,“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描绘了细雨中,上林苑春草丛生,夜月下,洛阳宫残壁颓垣。根据诗句中的“草丛生、残壁颓垣”可以概括出荒芜、残破的特征。看到洛阳宫残壁颓垣的景象,对于国土沦丧,诗人内心无比伤痛。结构上,该联为下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直抒胸臆作铺垫。故答案为:⑴C;⑵①细雨中,上林苑春草丛生;夜月下,洛阳宫残壁颓垣,写出了被金人占领的宫苑一片荒芜、残破的情景。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土沦丧内心的无比伤痛;③为下句直抒胸臆铺垫蓄势。【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⑵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景物形象的能力。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有单个景物的,也有多个景物的,有的还会考查多个意象组成的画面或意境。在筛选出景物形象的基础上,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特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考查内容。其次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意象的色彩;②意象组合的特点,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③景物形象特点的常用术语,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凉、恬静闲适、生机勃勃、清新自然、雄浑壮阔、瑰丽雄壮、雄奇优美、繁华热闹等。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①抓住诗中的重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②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或氛围的特点;③根据意境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巽上人①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节选)(唐)柳宗元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②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③,还源荡昏邪。【注】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至永州,此诗作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柳宗元被贬时暂寓水州龙兴寺,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下文“雪山客”亦即重巽上人,②圆方:圆的方的,这里指盛茶的器具。③真照:本性。(1)诗歌首句中“________”一词含有典故,既赋予新茶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又点出了新茶的________,且照应诗歌题目“竹间”二字。(2)新茶是作者被贬期间第一位友人亲手采摘相赠的,饱含股切情谊,使困境中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