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家乡居民对泥塑传承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这里不仅有秦公一号大墓,苏东坡修建的东湖,还有极具特色的彩绘泥塑。凤翔彩绘泥塑是汉族流传悠久的一种民间艺术,我们当地人俗称泥货。我们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凤翔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得凤翔有许多王侯将相的墓葬,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泥塑陶俑陪葬品,泥塑的工艺水平颇高,且历史悠久,所以泥塑也成为凤翔当地居民家中必备的工艺品。当地人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求福、避邪镇宅。凤翔泥塑以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最为出名,并流传至今,而今已经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特色鲜明的精品泥塑,不仅在国内评价极高,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荣誉。凤翔泥塑集百家之长,不仅汲取了古代雕刻、风俗年画、民间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所塑造的作品造型优美夸张,色彩十分鲜艳,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唱大戏,当地人都会以泥塑彩绘为礼品,孩子满月时,长辈和亲戚也都会为孩子送上精美的泥塑彩绘。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造型逼真、夸张。泥塑看似简单勾勒,实则每一笔都给韵味十足,耐人寻味;泥塑色彩鲜艳,其中又以大红大绿为极品,素描次之,但却另有一种滋味;泥塑种类主要以古代神话中的神仙人物为原型,搭配以虎、牛、蝎子、蜈蚣、蟾蜍、蛇等五毒,随着演变,三国、西游记等名著人物也加入其中,多种元素共同构成如今深受欢迎的泥塑彩绘。近年来,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故去,泥塑传统手艺人的越来越少,而更多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与打拼,传统泥塑行业的发展变得困难起来。此次调查,旨在宣传凤翔泥塑文化的重要性与其悠久历史文化性,以促进更多人对泥塑的认识,增强人们的历史文化自豪感,以便更好的保护和促进凤翔泥塑的发展与进步。二、调查内容凤翔的彩绘泥塑主要集中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以及其周边地区。据说,“六营”的由来还得从明朝说起。相传明朝时朱元璋的部队中六营士兵驻扎在此,因此得名“六营”。因为江西盛产陶器,所以这些来自江西的士兵均有制陶手艺,没有战事时便聚作一团,将碾碎的细颗粒黄土加水活成软硬适中的黄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人当做玩具,并且通过天然颜料彩绘,待完全干燥后拿出来示人,颇受周边百姓喜爱。后来裁减军员,有不少士兵转为当地百姓,并用其泥塑手艺成为泥塑手艺人,通过卖泥塑为生,而凤翔六营的泥土具有粘性强的特点,最适合捏制泥人,捏制好的成品上色后拿到各大庙会出售,生意颇为火爆,这也吸引了当地大量人口从事泥塑彩绘行业,彩绘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凤翔泥塑颇具艺术感。例如凤翔泥塑的代表作品“大挂虎”,整个作品以镇宅趋灾,纳吉求福。凤翔泥塑根植于民间的工艺美术作品中,是凤翔艺人们的卓越创作。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厚的生命内涵,周围土壤的滋养,以及工艺美术大师胡深老人、胡新民等艺人的传承保护和大力弘扬,才使得它有了享誉海内外的美名。但近年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随着商业化对工艺制作创新的高度要求,就会出现盗版和侵犯产权的问题。众多艺人都在追求产品的创新,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大胆的创新都会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名声效应,有名艺人的创新就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许多泥塑制作人就会跟着有名艺人的脚步去更新自己的产品。泥塑手艺的变相传承和非专业艺人低质量泥塑工艺品。随着泥塑工艺品的迅速奉行,六营村全村都随市场寻求开始泥塑工艺品生产,其中很大一部分村民为了争取经济利益而临时学习泥塑生产工艺,充当艺人,低价出售工艺品。虽然数年以来临时学习工艺制作的艺人们的手艺会有所提升,但是相对于像胡深和胡新明等专业艺人来说,制作的彩绘泥塑工艺品依然是差之甚远。三、调查过程1、先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大概了解当代年轻人对泥塑的了解及态度年轻人作为当代社会的主力军,对某件古老旧文化的发展与前景自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泥塑彩绘传统的兴盛或衰退的命运就掌握在年轻人手中。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报纸、电视等传统信息媒介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网络及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与看法,故此我首先选择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首先对年轻人进行调查。2.再通过实地调查凤翔县六营村村民对泥塑的保护方式泥塑彩绘起源于六营村,所以调查保护也应该从六营村展开,追根溯源,深入调查研究六营村村们对泥塑彩绘的历史认知感与荣誉感,以及对泥塑彩绘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对泥塑彩绘发展前景的展望。3、对所得结论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到最终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四、调查数据分析1.您对本地传统名俗文化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5%一般了解65%从不了解10%通过调查可知,有四分之一人对传统名俗很是了解,有超过一半的人只是普通了解,而有极少数人对民俗文化从不了解,这个问题也说明当地人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还算不错2.对泥塑文化了解者的性别男性63%女性37%通过调查可知本次参加的男性比女性多,因为泥塑传人多为男子,且泥塑这门传统老手艺比较难学,花费时间较长,故男性较多3.对泥塑文化感兴趣者的年龄段?20岁以下6%20岁到60岁之间50%60岁以上44%通过调查可知本次调查以中老年龄段为主对泥塑较为感兴趣,20岁以下的居民较少,因为年轻人普遍对泥塑文化不感兴趣,泥塑文化的主要守护者为中老年人,这也是泥塑文化面临的重要难题,因为学习泥塑手艺枯燥繁复,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这也导致泥塑文化继承者出现断层现象,对泥塑发展尤为不利4.您有买过凤翔民俗文化泥塑彩绘吗?买过71%没买过29%通过调查可知,有超过七成凤翔居民买过泥塑彩绘,有三成居民没有买过,这说明泥塑彩绘在凤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并购买的5.您对泥塑的了解方式来自于?手机电脑36%电视新闻12%父母长辈15%报刊书籍20%其他17%通过调查数据可知,有超过三成居民对泥塑的了解来自于手机电脑等网络信息,其次有两成居民通过报刊书籍等文字记录获取泥塑信息,这两成人应该以老年人居多,还有少部分人通过电视新闻或父母长辈了解有关于泥塑的信息,由此问题可见,居民对于获取泥塑信息的渠道很广泛,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大电视网络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凤翔特色泥塑彩绘,促进其大力发展6.您是否能够清楚感受到身边的泥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能,十分清楚25%能稍微感受到一点66%完全感受不到9%通过调查数据可知,有超过半数的人已经能感受到身边的泥塑文化在逐渐消失,更是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已经能够十分清楚的感受到泥塑文化正在消失,但也有一成居民完全没有感受到泥塑文化正在消失,这也说明部分居民对泥塑毫不关心,此调查反应出了如今泥塑面临问题的严重性,有九成居民或多或少已经能够感受到传统泥塑文化的消失,这对传统文化发展是个巨大的打击与警告,凤翔政府应该即刻行动起来,通过报刊或网络以及电视大力宣传泥塑文化,并加大对泥塑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开发其更大价值,扩大其影响力,使其健康迅猛发展7.您认为民俗文化逐渐消散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宣传力度不够31%民俗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38%民俗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1%民俗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进步20%通过调查数据可知,有接近四成的居民认为民俗太过单调乏味,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有三成居民认为政府未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导致人们不了解民俗,所以更谈不上对泥塑的喜爱,有两成居民认为民俗发展太过落后,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也有少数人认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民俗已经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我们可以从此问题中总结出很多结论,首先,民俗因为其枯燥单调性,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民俗工作者在民俗发展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遭批,不断赋予民俗新的含义与符合时代的定义,不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这样只能自取灭亡,对年轻人愈发没有吸引力,其次,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传统民俗,最后,人们应该放下对民俗的偏见,去了解它,发现他所蕴含的文化与内涵。8.你认为当地的保护措施怎么样?非常好15%比较好14%差63%很差8%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六成居民对当地对民俗的保护措施很不满意,这也反映了当地政府以及泥塑工作者对泥塑文化的宣传工作存在很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人种而道远,需要各界人士不懈努力。9.您有参与过当地组织的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娱乐活动吗?参与过25%没有参与过75%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仅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参加过与民俗有关的娱乐活动,而有近八成的居民没有参加过该类娱乐活动,所以当地的民俗工作者应该行动起来,多多举办相关娱乐活动,调动居民积极性,促进其发展。10.您会向身边同学或朋友宣传当地特色民俗泥塑彩绘吗?会,感觉很自豪45%偶尔宣传40%从来没有15%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本地居民还是很乐意向身边朋友或同学介绍当地特色泥塑彩绘,只有极少数居民不愿意向身边朋友或同学介绍,我们应该学习更多的民俗泥塑知识,积极向外界宣传,扩大泥塑彩绘的影响力。通过以上十个问题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泥塑彩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泥塑的爱好者也大多偏向中老年人,这个问题也反应出凤翔县在民俗泥塑彩绘问题上的不重视,因为近年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传统民俗行业的落寞与滞后,加之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大量涌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