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商洛市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A.蝌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尾消失 B.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脱落C.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 D.人体红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死亡2.下列关于菠菜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前期,细胞的核膜与核仁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B.在分裂中期,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在分裂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参与了细胞板的形成3.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B.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种群数量下降C.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D.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一般是相关的4.抑制性神经元可使其后的神经元更不容易产生神经冲动。下图中的Ⅰ、Ⅱ是两种常见的神经中枢抑制方式,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神经元,1、2表示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抑制性神经元b是所在反射弧中的效应器B.抑制性神经元b可抑制神经元④和⑤的活动C.抑制性神经元a释放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元③的Na+内流D.突触1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及向突触后膜转移都需消耗ATP5.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揭示了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在夜间迅速入睡,睡眠时间持续延长,其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示调节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B.晚上熬夜玩手机会促进褪黑素分泌从而导致失眠C.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存在褪黑素受体D.若雄性激素含量降低,说明褪黑素对垂体可能存在抑制作用6.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的抗体B.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C.胸腺先天性缺失的患儿会丧失一切体液免疫D.浆细胞必须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增殖分化产生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4种化合物中O内A所对应的解释只有一个是正确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图示中的四种化合物C.图中四种物质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D.四种物质不都具有物种特异性8.(10分)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B.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经长期自然选择后进化出耐旱的特性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都以尿酸盐作为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二、非选择题9.(10分)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作Hbwa,其137位及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和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血红蛋白部分血红蛋白α链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顺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HbAACC苏氨酸UCC丝氨酸AAA赖氨酸UAC酪氨酸CGU精氨酸UAA终止HbwaACC苏氨酸UCA丝氨酸AAU天冬酰胺ACC苏氨酸GUU缬氨酸AAG赖氨酸CCU脯氨酸CGU精氨酸UAG终止(1)产生异常血红蛋白Hbwa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_______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__________(填如何变化),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一般发生在____________(时期)这种变异的结果是____________。(4)如果要降低该变异的影响,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D.缺失2个碱基对10.(14分)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其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2)图中乙结构是核糖体,它在细胞中有些是游离在细胞质中;有些是附着在________上,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3)图中丙分子的名称为________,遗传学上把丙分子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如ACU)称为一个________。(4)合成丙的模板是________。丙与甲之间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11.(14分)已知单侧光与重力均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如撤去单侧光的照射,图甲②茎仍将水平生长B.图甲①若处于失重状态下,则燕麦茎将水平生长C.实验一段时间后,第③组燕麦会长成图丙所示形态D.图甲中①的向上弯曲程度最大,③的弯曲程度最小12.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填空完成该图①_____和_____。②______,再由T细胞呈递。⑤与靶细胞密切接触,______。⑥产生_____,其分子本质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蝌蚪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尾消失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人皮肤表皮细胞脱落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C、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D、人体红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2、B【解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由两极的物质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详解】在分裂前期,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细胞的核膜与核仁消失,A正确;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但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中心粒,B错误;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在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参与了细胞板的形成,D正确。故选B。3、B【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详解】A、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很多,且会对生物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A正确;B、林下光照较弱未必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因为有些林下植物是阴生植物,在弱光条件下更适合生长,B错误;C、种群数量的变化不仅受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等的影响,也受自身因素,如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的影响,C正确;D、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即天敌的存在可能会抑制种群数量的增多,进而引起种群密度的下降,D正确。故选B。4、B【解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详解】A、抑制性神经元b是所在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中的中间神经元,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b所在不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A错误,B、据图分析可知,抑制性神经元b可通过调节抑制传出神经元④和⑤的活动,B正确;C、抑制性神经元a释放递质促进神经元③的氯离子内流,抑制钠离子内流,C错误;D、突触1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都需消耗ATP,神经递质由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的转移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B。5、B【解析】1、分析图解:光周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详解】A、由图可知,图示中雄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雄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抑制作用,该调节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A正确;B、由题干信息“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可知,晚上熬夜玩手机,手机的光线可能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失眠,B错误;C、由图可知,褪黑素可作用于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故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存在褪黑素受体,C正确;D、雄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若雄性激素含量降低,说明褪黑素对垂体可能存在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B。6、A【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A、特定抗原刺激记忆细胞或B细胞,它们增殖、分化出相应浆细胞致使相应的抗体基因得以表达,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B、机体中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也可以作为抗原,B错误;C、胸腺缺失,T淋巴细胞不能生成,将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C错误;D、浆细胞可以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故选A。7、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四种化合物分别为ATP、DNA、tRNA、核苷酸;其中“O”内A所对应含义依次是腺苷、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腺嘌呤。【详解】A、图中四种化合物中“O”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即第3个中“O”内A所对应的含义应为腺嘌呤,而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B、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也含有其基本单位核苷酸),也能产生ATP,即含有图示中的四种化合物,B正确;C、图中四种化合物ATP、DNA、tRNA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都相同,均为C、H、O、N、P,C正确;D、四种物质不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如ATP是细胞内通用的直接能源物质,tRNA也不具有物种特异性,D正确。故选A。8、D【解析】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详解】A、某个地方的群落类型,主要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B、一般而言,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B正确;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从而进化出其耐旱的特性,C正确;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有些是以尿素作为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如两栖类、哺乳类的动物,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138(2).缺失一个碱基C(3).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C—G碱基对缺失(4).基因突变(5).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6).产生了新基因(等位基因)(7).D【解析】基因突变知识总结:

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1)比较Hbwa和HbA137位以后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138位的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C,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2)根据表格可知,异常血红蛋白形成的直接原因是mRNA上缺失一个碱基C,该变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C—G碱基对缺失。(3)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与其他变异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新基因(原基因的等位基因)。(4)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增加1个碱基对或缺失2个碱基对,这样只会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或缺失,使该变异影响最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10、①.转运RNA(tRNA)②.识别并转运氨基酸③.内质网④.信使RNA(mRNA)⑤.密码子⑥.DNA的一条链⑦.腺嘌呤与尿嘧啶配对(或A与U配对)⑧.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或G与C配对)【解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分析题图:图中甲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乙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丙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详解】(1)图中甲是tRNA(或转运RNA),其功能为转运氨基酸。(2)图中乙是核糖体,有些是游离在细胞质中,有些是附着在内质网上,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3)图中丙是mRNA(或信使RNA);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碱基(如ACU)称为一个密码子。(4)丙是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成的。丙为mRNA,甲是tRNA,两者之间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或腺嘌呤)和U(或尿嘧啶)配对,G(或鸟嘌呤)和C(或胞嘧啶)配对。【点睛】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11、C【解析】植物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和背地性。图甲中①既受单侧光的影响向上弯曲,又受重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