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安澄江镇古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1总则)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0.5mg/L6悬浮物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01-894mg/L7总磷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0.01mg/L8高锰酸盐指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11892-890.5mg/L9石油类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0.01mg/L评价标准红水河古仪屯下游200m断面位于矿区上游,为百龙滩坝址~都安县下荷村为开发利用区,为Ⅱ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敢巨屯断面位于矿区下游,该河段为(都安县下荷村~乐滩坝址)保留区,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3.2-10。表3.2-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L(pH除外)序号监测项目Ⅱ类标准Ⅲ类标准值1pH6~9(无量纲)6~9(无量纲)2悬浮物≤25≤303化学需氧量≤15≤204五日生化需氧量≤3≤45氨氮≤0.5≤16高锰酸盐指数≤4≤67总磷≤0.1≤0.28石油类≤0.05≤0.059溶解氧≥6≥5注释:SS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评价方法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所推荐的单项目水质参数评价法进行评价。HJ/T2.3-2018建议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计算公式:Si,j=Ci,j/Csi式中:Si,j——污染物i在监测点j的标准指数;Ci,j——污染物i在监测点j的浓度;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pH的标准指数为:式中:SpH,j——j点的pH值水质指数;pHj:j点的pH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DO的评价标准指数为:SDO,j=DOj≥DOsSDO,j=10-9DOj/DOsDOj<DOsDOf=468/(31.6+T)式中: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j—j点测定的溶解氧浓度,mg/L;DOs—溶解氧的地表水质标准值,mg/L;T—监测时温度,℃。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限值,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越大,说明该水质参数超标越严重。监测与评价结果表3.2-11地表水监测结果与评价表单位:mg/L,pH值除外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值范围标准值标准指数评价结果红水河新古仪屯下游200m断面pH值6~9(无量纲)达标悬浮物≤25达标化学需氧量≤15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3达标氨氮≤0.5达标高锰酸盐指数≤4达标总磷≤0.1达标石油类≤0.05达标溶解氧≥6达标红水河敢巨屯断面pH值6~9(无量纲)达标悬浮物≤30达标化学需氧量≤20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4达标氨氮≤1达标高锰酸盐指数≤6达标总磷≤0.2达标石油类≤0.05达标溶解氧≥5达标从表3.2-11可知,红水河古仪屯下游200m断面(矿区上游)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敢巨屯断面(矿区下游),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3.2.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布点为了解评价范围内地下水的水质现状,本次在矿区内落水洞设1个地下水监测点,监测点情况详见表3.2-12和具体监测点位详见附图9。表3.2-12地下水环境监测布点情况序号监测点位名称及位置1#矿区内落水洞,西北面200米监测项目本次环评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砷、铅、镉、铁、锰、汞、总大肠菌群、挥发酚、六价铬及氰化物。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2020年4月5日-7日,在监测点监测3天,每天采样一次。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颁布现行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具体分析方法及检出限见表3.2-13。表3.2-13地下水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检出范围1pH值(无量纲)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0.012氨氮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HJ535-2009)0.025mg/L3总硬度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7477-1987)5.0mg/L4硝酸盐(以N计)水质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4-2016)0.016mg/L5亚硝酸盐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GB7493-1987)0.003mg/L6铁水质铁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0.03mg/L7锰水质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0.01mg/L8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0.1µg/L9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1µg/L10砷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694-2014)0.0003mg/L11汞水质汞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SL327.2-2005)0.01µg/L12挥发酚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HJ503-2009)0.0003mg/L13六价铬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1987)0.004mg/L14氰化物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0.001mg/L15总大肠菌群(个/L)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地下水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各标准值见表3.2-14。表3.2-1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摘要)单位:mg/L(pH除外)序号污染物名称Ⅲ类标准限值1pH值(无量纲)6.5~8.52氨氮≤0.53总硬度≤4504硝酸盐(以N计)≤20.05亚硝酸盐≤1.06铁≤0.37锰≤0.108镉≤0.0059铅≤0.0110砷≤0.0111汞≤0.000112挥发酚≤0.00213六价铬≤0.0514氰化物≤0.0515总大肠菌群(个/L)≤3.0评价方法采用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推荐的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1)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Ci—第i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Cs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2)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PpH—pH的标准指数,无量纲;pH—pH监测值;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单项污染指数的分级:Si,j≤1未超标;Si,j>1超标,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监测及评价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结果及评价指标见表3.2-15。表3.2-15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表单位:mg/L(pH除外)监测因子监测值范围标准标准指数评价结果pH值(无量纲)达标氨氮达标总硬度达标硝酸盐(以N计)达标亚硝酸盐达标铁达标锰达标镉达标铅达标砷达标汞达标挥发酚达标六价铬达标氰化物达标总大肠菌群(个/L)达标3.2.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点位布设为了解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于项目矿区南面1m处以及新古仪屯设置噪声监测点,共2个噪声监测点。监测因子、时间与频率等效连续A声级。连续监测2天,每天的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各测量一次。监测分析方法表3.2-16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和检出限监测项目检测方法检出限等效连续A声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0dB(A)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项目区域敏感点声环境评价标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矿区场界声环境评价标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监测结果及评价项目监测结果及评价见表3.2-17。表3.2-17噪声监测结果及分析一览表检测点位检测时间连续等效(A)声级Leq评价标准(GB3096-2008)昼间达标情况夜间达标情况1#南面场界1m4月5日达标达标2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4月6日达标达标2#新古仪屯4月5日达标达标1类标准:昼间:55夜间:454月6日达标达标由上表可知,项目矿区南面场界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新古仪屯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总体上,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2.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范围内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裸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及其他草地等,矿区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根据现场调查,矿石周围的地类主要是裸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及其他草地。矿山附近无水源保护,植被不发育,林地主要为灌木等。矿区300m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重要建筑设施及珍稀动植物,也无电缆、铁路、主干道路经过。植被资源现状调查(1)灌丛评价区灌丛主要分布在林缘、山顶顶部,该类型高度一般在5m以下。评价区灌丛分布类型较多,主要为桃金娘灌丛,桃金娘灌丛主要分布在评价区山坡、路旁广泛分布,以桃金娘为优势种,伴生有粗叶悬钩子、木姜子、野桐等;草本层有五节芒、芒、白茅、画眉草、鬼针草、鹧鸪草等。(2)草丛草丛多见于山坡、山顶、荒草地、林缘和林窗等阳光充足处,主要是五节芒群落、铁芒箕群落等。评价区域内没有发现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植物。野生动物调查项目评价范围较小,植被类型比较单一,且靠近村落,受人类活动干扰比较大,评价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交小,不存在大型动物,只有一些小型哺乳类动物以及一些常见鸟类和蛙类等,如小山雀、泽蛙、野兔、野鼠等。评价区域内未发现有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1)两栖动物评价区内分布的两栖动物属于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中的次生林灌、草地动物群。最常见且分布最广泛的为黑眶蟾蜍,相对数量较多的是蟾蜍科的中华蟾蜍和蛙科的沼水洼。(2)哺乳动物评价区内分布的哺乳类属于亚热带林灌、草地动物群。本工程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内分布的以啮齿目、食肉目动物为主,主要分布于山地森林、灌丛、村庄等建筑物和树洞中。种群数量相对较多的啮齿类动物有赤腹松鼠、小家鼠、褐家鼠;食肉目动物主要有鼬科的鼬獾等。区域经济作物调查据对矿区范围的经济作物调查,项目矿区范围内无相关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矿区周边居民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小结项目位于山区林地,现有主要为次生植被,生物多样性较少,植被类型结构简单,评价区内现存的野生动物以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昆虫类等小型常见种为主,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项目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一般。3.3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项目周边为旱地、灌木林地,有县级道路与外界连通。根据调查,项目西南面的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园区直线距离3.6公里,距西北面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直线10.3公里,距西北面广西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直线距离11公里,均不在矿区评价范围内。即项目矿区评价范围内无大型污染源,项目周边主要污染源为居民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根据现场踏勘调查,项目评价区内无其他工业分布,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农业污染源。由于矿区周边敏感点居住人口较少,主要以木材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及氮氧化物,为无组织排放。周边居民有少量耕地,主要种植农作物。3.4环境保护目标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为:大气环境属于二类功能区,区域敏感点声环境现状为1类功能区。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村屯、行政办公区等,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详见表1.4-1,分布详见附图6。都安澄江镇古仪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建设内容为露天采石场、开拓运输道路及配套办公生活设施的建设,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汽车和施工机械尾气、扬尘、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汽车的装运噪声、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等。由于施工期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因此本环评将针对此环节做简要分析。4.1.1施工期大气污染1、扬尘据类比调查,在干燥季节大风天气条件,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施工现场下风向1m处扬尘浓度约为3mg/m3以上,20m处为1.303mg/m3,50m处为0.722mg/m3,100m处为0.402mg/m3,下风向150m范围内扬尘影响较大。施工场地下风向约50m处,扬尘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施工场地下风向150m处,扬尘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在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的情况下,空气中粉尘量可减少70%左右,预计施工现场下风向10m处扬尘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项目施工场地外50m范围内无敏感点,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对敏感点影响不大。扬尘主要影响表现为运输道路扬尘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土石方不外运,运输车辆主要运输建筑材料,项目修建的建筑物不多,因此运输量不大。项目建筑材料的运输道路为水泥路面,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量不大。因此,项目妥善安排施工计划,采取减速行驶、运输车辆采用篷布遮盖等措施。项目施工规模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2、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主要为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2、SO2、THC等。项目的施工期较短,建设规模小,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使用量少,排放的尾气少,为间断排放。在施工过程中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严禁使用报废车辆等,对环境的影响不大。4.1.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生活用水量1.0m3/d(按100L/人·d计),排污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8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4.1.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1、施工场地噪声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有挖掘机、运输车辆、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设备,源强在75dB(A)~90dB(A)之间。施工场地噪声源在不同距离处的声级,见表4.1-1。表4.1-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不同距离处噪声级主要噪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级5m10m40m60m80m100m150m200m300m挖掘机847866636059555249装载机908472696665615855运输车辆756957535149454339多种机械同时施工928674716867636057项目夜间不施工。由上表知,多种机械同时施工时,噪声传到离施工点65m以外时,均削减到70dB(A)以下,小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排放限值,所有施工机械噪声传到离施工点200m以外时,均削减到60dB(A)以下,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厂界外200m无居民点,最近的居民点为南面360m处的新古仪屯,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较小。2、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期间,进出项目场地的运输车辆将使项目所在地车流量增大,导致项目附近交通噪声增高。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大,运输车辆不多,通过采取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距敏感点较近的路段减速行驶、禁止鸣笛、禁止在夜间运输建材等措施,可大大降低运输车辆的噪声,对运输道路旁的敏感点影响不大。4.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根据工程分析,露天采场基建主要是初始工作面开挖、修建运输道路、排渣场、工业广场的建设,剥离的废石方量约为5200m3,全部使用于矿山道路的铺设及基础设施平整;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量产生为10kg/d,生活垃圾暂存于垃圾池内,定期运至附近村屯指定垃圾回收点统一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和利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4.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导致地表暂时的大面积裸露,在雨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当地表径流携带泥沙沿着附近排水沟进入附近水体后,容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和溪沟堵塞。施工场地地面的开挖、土地的利用,易使土壤结构破坏,凝聚力降低,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物料的堆放对周围的景观产生不良的影响。施工将暂时或永久占用土地,使土地上原有植被消失。建设项目所在地域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用地范围主要是灌木林地、裸地,无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建设将使区域的生物量有所下降,但不会导致区域物种数量减少。4.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4.2.1营运期空气环境影响预测模拟预测基础数据收集1、气象概况项目采用的是都安基准站(59037)资料,气象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度,北纬23.93度,海拔高度170.8米。都安基准站距项目10.5km,是距项目最近的国家气象站,拥有长期的气象观测资料,以下资料根据2000-2019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都安基准站气象资料整编表如表4.2-1所示:表4.2-1都安基准站常规气象项目统计(2000-2019)统计项目统计值极值出现时间极值多年平均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累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气压(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年平均降雨量(mm)灾害天气统计多年平均沙暴日数(d)多年平均雷暴日数(d)多年平均冰雹日数(d)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多年实测极大风速(m/s)、相应风向多年平均风速(m/s)多年主导风向、风向频率(%)多年静风频率(风速<=0.2m/s)(%)2、气象站风观测数据统计(1)月平均风速都安基准站气象月平均风速如表2,1、12月平均风速最大(3米/秒),6、7月风最小(2.1米/秒)。表4.2-2都安基准站气象站月平均风速统计(单位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风速((2)风向特征近20年资料分析的风向玫瑰图如图1所示,某地气象站主要风向为NNW和SSE、N占59.1%,其中以NNW为主风向,占到全年的28.2%左右。表4.2-3都安基准站年风向频率统计(单位%)风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频率图4.2-1都安县风向玫瑰图(静风频率3.6%)各月风向频率如下:表4.2-4都安基准站月风向频率统计(单位%)风向频率月份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NC010203040506070809101112图4.2-2某地月风向玫瑰图3、预测因子项目在开采期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矿山开采面、矿石堆场、表土场粉尘无组织排放以及破碎筛分工段粉尘有组织排放,粉尘无组织排放以TSP作为预测因子,粉尘有组织排放以PM10作为预测因子。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破碎机生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分布参考数据,本次评价预测源强PM10取粉尘排放量的60%作为源强参数。4、污染源预测参数项目污染物参数见表4.2-5及表4.2-6。表4.2-5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点源)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o)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流速/(m3/s)烟气温度(℃)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污染物排放强度(t/a)经度纬度1#排气筒2400正常PM102#排气筒2400正常PM101#排气筒240050%失效TSP2#排气筒240050%失效TSP1#排气筒2400100%失效TSP2#排气筒2400100%失效TSP表4.2-6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矩形面源)污染源名称坐标海拔高度/m矩形面源(m)排放工况污染物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XY长度宽度有效高度第一采区正常TSPt/a第二采区正常TSPt/a第三采区正常TSPt/a1#破碎站正常TSPt/a2#破碎站正常TSPt/a堆料场108.174570正常TSPt/a排渣场108.173480正常TSPt/a5、预测模式(1)预测模型根据估算,本次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在此情况下使用AERMOD预测系统进行预测。(2)地形数据EIAPro2018评价范围内的地形数据采用外部DEM,为EIAPro2018软件供应方提供的符合预测要求的地形数据文件。图4.2-3大气预测地形示意图(3)AERMOD模式中的地面特征参数根据项目所在位置,选取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反射率、波文率、地表粗糙度见表4.2-7。表4.2-7AERMOD模式中的相关参数选取一览表序号扇区时段正午反照率波文比地表粗糙度1一月2二月3三月4四月5五月6六月7七月8八月9九月10十月11十一月12十二月预测范围与计算点根据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本工程污染源的分布以及项目周边环境状况来确定大气预测范围为。东西向为X轴,南北向为Y轴,以厂址为中心5km×5km的矩形区域。预测计算点包括环境空气敏感点、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网格设置方法见表4.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网格点间距采用以背景图中心点为中心,按照近密远疏法进行设置,距离中心5km的网格点间距不超过100m。表4.2-8预测网格点设置预测网格设置方法直角坐标网格布点原则以背景图中心点为中心,按照近密远疏法进行设置中心点坐标108.173608E 23.863881N预测网格点网格间距X方向(m)[-2512,1771]100Y方向(m)[-1579,2428]100预测评价1、达标区域预测情景设置确定的达标区域预测内容和评价内容如下表4.2-9所示表4.2-9达标区域预测内容和评价内容评价对象污染源污染源排放形式预测因子预测内容评价内容达标区评价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PM10TSP短期浓度长期浓度最大浓度占标率新增污染源+环境质量现状浓度正常排放PM10TSP短期浓度长期浓度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后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占标率或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TSP1h平均质量浓度最大浓度占标率2、新增污染源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分析本项目新增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及长期浓度达标情况,经预测,各污染物短期,长期浓度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及导则要求。预测结果见表4.2-9,见表4.2-10。TSP由表4.2-10可见,拟建工程新增污染物的TSP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的短期浓度贡献值均达标;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长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10.83%,小于30%。PM10由表4.2-11可见,拟建工程新增污染物的PM10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的短期浓度贡献值均达标;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长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92%,小于30%。表4.2-10拟建工程新增污染源TSP预测结果表污染物预测点平均时段最大贡献值/(μg/m3)出现时间占标率/%达标情况TSPTSPTSP小弄律屯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弄鸾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下荷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秀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乐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独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念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禄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芭宜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板旧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下芭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那客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干巨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禄建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纳兴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白炮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雷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龙铁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龙豪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新古仪屯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网格点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表4.2-11拟建工程新增污染源PM10预测结果表污染物预测点平均时段最大贡献值/(μg/m3)出现时间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PM10小弄律屯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弄鸾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下荷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秀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乐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独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念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古禄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芭宜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板旧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下芭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那客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干巨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禄建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纳兴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白炮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巴雷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龙铁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龙豪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新古仪屯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网格点1小时达标日平均达标全时段达标3、污染源叠加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分析本项目新增污染物新增污染源+环境浓度背景的长期或短期浓度达标情况。本项目环境背景浓度背景值数据为2020年4月4日至2020年4月10日监测项目厂址及新古仪屯的监测数据。(1)TSP由表4.2-12可见,本项目TSP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均值浓度的叠加值均达标。日均最大浓度占标率为57.76%,年均最大浓度占标率为62.76%。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见图4.2-4,图4.2-5。表4.2-12拟建工程叠加后环境质量浓度预测结果表污染物预测点平均时段贡献值(μg/m3)背景浓度(μg/m3)叠加后浓度(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TSPTSP小弄律屯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弄鸾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下荷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古秀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巴乐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巴独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古念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古禄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芭宜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板旧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下芭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那客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干巨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禄建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纳兴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白炮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巴雷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龙铁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龙豪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新古仪屯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网格点24小时均值达标年均值达标图4.2-4TSP最大日均值浓度分布(μg/m3)图4.2-5TSP最大年均值浓度分布(μg/m3)4、非正常工况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拟建工程非正常工况分为两种情况。1#排气筒、2#排气筒处理效率由99%下降至50%;1#排气筒、2#排气筒处理效率由99%下降至0%。项目对各敏感点点与最大网格浓度点颗粒物小时贡献浓度均有明显增加,项目敏感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但项目区域最大网格占标率分别为507.32%,1014.62%,出现超标现象。因此,非正常工况发生时,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排查运转异常的设备并及时进行调试,待所有生产设备、环保设施恢复正常后再投入生产。按要求对非正常工况的起始时刻、恢复时间、时间原因、应对措施、涉及生产设施等信息进行记录。表4.2-131#排气筒、2#排气筒处理效率由99%下降至50%非正常排放TSP小时浓度贡献值预测点平均时段最大贡献值(μg/m3)出现时间占标率(%)是否超标小弄律屯1小时平均达标弄鸾1小时平均达标下荷1小时平均达标古秀1小时平均达标巴乐1小时平均达标巴独1小时平均达标古念1小时平均达标古禄1小时平均达标芭宜1小时平均达标板旧1小时平均达标下芭1小时平均达标那客1小时平均达标干巨1小时平均达标禄建1小时平均达标纳兴1小时平均达标白炮1小时平均达标巴雷1小时平均达标龙铁1小时平均达标龙豪1小时平均达标新古仪屯1小时平均达标网格点1小时平均超标表4.2-141#排气筒、2#排气筒处理效率由99%下降至0%非正常排放TSP小时浓度贡献值预测点平均时段最大贡献值(μg/m3)出现时间占标率(%)是否超标小弄律屯1小时平均达标弄鸾1小时平均达标下荷1小时平均达标古秀1小时平均达标巴乐1小时平均达标巴独1小时平均达标古念1小时平均达标古禄1小时平均达标芭宜1小时平均达标板旧1小时平均达标下芭1小时平均达标那客1小时平均达标干巨1小时平均达标禄建1小时平均达标纳兴1小时平均达标白炮1小时平均达标巴雷1小时平均达标龙铁1小时平均达标龙豪1小时平均达标新古仪屯1小时平均达标网格点1小时平均超标爆破废气影响分析本项目炸药年使用量约为321.3t,项目每7天爆破一次,一年约爆破42次,爆破产生的废气主要有CO、NOx及粉尘。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爆破作业通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废气排放情况为粉尘1.67t/a,CO1.64t/a、NOx4.52t/a。爆破后有害气体短时内会在爆破区形成一定的积聚,但由于项目为露天开采,爆破时大气扩散能力强,有毒气体难以长期积聚,一般不会超过5min,且爆破为瞬时作业,整个工作面持续爆破时间不会超过5min,因此爆破后废气积聚的时间不长。此外,建设单位应尽量选择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时间段进行爆破作业,有助于废气尽快扩散。根据现场调查,距离项目较近的环境敏感点为矿区南面350m的新古仪屯和西南面360m的小弄禄屯。小弄禄屯位于区域全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项目扬尘对其影响较小;新古仪屯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爆破粉尘可能对该敏感点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山体阻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不明显。项目爆破粉尘对矿区周边植物生长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起爆后应及时洒水减轻对周边植被的影响,有效控制爆破粉尘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总体上,爆破引起的空气污染范围小,且延续时间较短,在爆破后及时洒水降尘措施后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和空气环境影响不大运输扬尘和车辆废气影响分析(1)项目汽车外运扬尘影响分析由于矿石运输不可避免会有土石的跑冒现象,受过往车辆车轮的碾压形成细小的尘土,以及路面材料的破碎受碾压、摩擦等作用也会形成尘土,这些尘土在运输车辆过往期间被车轮及周边流动空气带起形成扬散粉尘影响沿路空气环境和民居。此外,汽车运输会对道路沿线两侧的农作物和自然植被产生影响。项目外运矿石主要是从产品堆场外运出售,矿区公路为碎石路,出了矿区,项目矿石运输过程均是在水泥路上进行运输,产生的扬尘量较小。项目产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为线源污染、其产生时间主要为矿石外运时,其产生情况为间歇式且短暂的。为减轻道路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配备1台洒水车,在干燥季节对运输经过的砂石路面进行洒水作业,特别是干燥天气需增加洒水频次保证地面湿度,另外应安排人员定期清扫运输道路,减少扬尘的产生,砂石运输车均采用专用封闭运输,在车辆进出的地方,设置车轮过水池,以洗去车轮上的泥土,避免车轮上的泥上携带上路,评价还要求运输车辆不超载,经过居民路段降低车速,以减轻扬尘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此外,地磅处于生活区宿舍区内的西面,距离新古仪屯几户居民较近,为减轻运输车辆扬尘对该居民的影响,项目通过采取加高围墙至3m以上,或在居民房与生活区围墙之间种植高大乔木的措施,同时通过采取加强管理,每天安排人员清扫此段运输路面,增加洒水降尘频次等措施,可有效减轻运输扬尘对较近的几户居民产生的影响。(2)车辆废气影响分析燃油废气主要来自于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卡车等重型机械和车辆运行,各机械和车辆使用轻柴油作为燃料,大气污染物主要为NOx、碳氢化合物、CO、SO2等,但项目开采规模和运输总量不大,产生的污染物总量较少。评价要求:建设使用尾气污染物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运输车辆,严禁使用尾气超标排放的车辆;缩短怠速、减速和加速时间,增加正常运行时间,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管理,及时对运输道路进行维护,对滑落到道路上的物料进行及时清理,对损坏路面及时进行修补,提高运输效率。4.2.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初期雨水影响分析矿山设计收集15min的初期雨水。项目产生的初期雨水主要是针对项目破碎场、采矿区等,由于项目生产作业过程中,采矿区地表附着粉尘,同时加工厂的建筑物以及工业场地均会有粉尘、颗粒污染物吸附沉降在其表面,受到降雨的冲涮后,将随降雨形成的径流进入雨水中,综合表现为SS影响,浓度为500mg/L。(1)露天采场露天采场设计初期雨水沉淀池收集雨水。根据工程分析,一采区初期雨水最大产生量221m3/次,二采区初期雨水最大产生量514m3/次,三采区初期雨水最大产生量156m3/次,1号及2号破碎场初期雨水最大产生量48m3/次。各采区平台内侧设置截排水沟,将雨水引至相应的初期雨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其中一、三采区及破碎场初期雨水引至容积为450m3的1号初期雨水池,二采区初期雨水引至容积为525m3的2号初期雨水池进行沉淀处理,初期雨水沉淀池能满足各采区初期雨水的贮存和沉淀要求。项目初期雨水沉淀池池体均采用砖混结构,底部和四周为水泥抹面,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露天采场除尘,不排外,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2)破碎场初期雨水根据工程分析,1号、2号破碎场前15min最大降雨量总共为48m3/次。破碎场四周均设置截排水沟,破碎场初期雨水引入一采区初期雨水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一采区初期雨水沉淀池容积能同时满足一采区、三采区及破碎场的贮存和沉淀要求。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工业场地降尘,对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淋溶水影响分析排渣场在雨水的浸泡冲刷下将产生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SS,在排渣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并在下游设置一座240m3淋溶水沉淀池,排渣场收集的淋溶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均回用于生产,作为降尘用水,不外排,对周边水影响不大。车辆冲洗废水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车辆冲洗废水产生约7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生活污水影响分析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1.72m3/d(516m3/a),经3m3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据国内平均林地施肥300m3/亩的定额标准,项目生活污水需约1.7亩林地便可消纳完毕。生活污水成分相对简单,并且水量小,项目周边有大量的林地,远远超过1.7亩林地的需要。生活污水用于项目周边林地的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对土壤无不良影响,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施肥,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4.2.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源强营运期爆破和各种设备作业时均会产生噪声。产生高噪声的设备主要有空压机、凿岩机、挖掘机、破碎机及振动筛等,噪声源强约85~100dB(A);采矿作业噪声为间歇性排放,为流动作业噪声,主要噪声源强见表4.2-15。表4.2-15噪声声级一览表工艺阶段设备名称数量(台)单台设备噪声(dB(A))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备注采矿阶段潜孔钻机消声器,可降低20dB(A)非稳态型凿岩机加强养护非稳态挖掘机加强养护频发非稳态装载机加强养护非稳态空压机建筑隔声及橡胶软垫,可降低25dB(A)以上频发稳态自卸汽车慢速行驶非稳态矿石加工阶段颚式破碎机消声器,减震垫等可降低20dB(A)频发稳态反击式破碎机采矿作业噪声为间歇性排放,其与场界距离定为80m,项目加工场地设备噪声源与场界的距离见表4.2-16。表4.2-16项目工业场地设备噪声源与场界的距离单位:m工艺阶段设备名称位置噪声值(dB(A))与场界距离(m)西场界南场界东场界北场界采矿阶段潜孔钻机露天采场型凿岩机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自卸汽车破碎加工阶段颚式破碎机加工场反击式破碎机预测模式根据建设项目的噪声排放特点,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要求,选择点声源预测模式模拟预测声源排放噪声。为评估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最大影响,本次预测仅考虑几何发散,不考虑大气、地面效应、声屏障吸收和其他方面吸收效应。(1)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公式(1):(2)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连续声级贡献值计算公式(2):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连续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预测情景及预测结果根据预测模式,项目设备噪声源经降噪措施处理后,计算出各机械噪声随距离的变化情况见表4.2-17。表4.2-17各机械噪声随距离的变化情况单位:dB(A)工艺阶段设备名称降噪后的噪声值噪声源经一定距离(m)衰减后的声压级(dB)1020406080100200300采矿阶段潜孔钻机型凿岩机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自卸汽车破碎加工阶段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四周场界噪声及到达敏感点处预测值见表4.2-18,等声值线分布图见图4.2-6。表4.2-18营运期场界噪声评价表单位:dB(A)项目时段总等效声级贡献值标准值超标与否项目昼间场界南面达标新古仪屯达标图4.2-6等声值线分布图根据等声值线图及预测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场界四周昼间噪声贡献值排放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本项目夜间不生产,矿区四周均为山体及灌木草丛,项目生产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由此可知,矿山生产对矿区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根据现场踏勘可知,项目最近敏感点为矿区南面处的新古仪屯,与项目间有山体阻隔,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噪声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项目设备噪声不会产生扰民现象,对敏感点影响不大。爆破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预测情景及预测结果项目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中深孔爆破噪声不大,噪声级约为100~110dB(A)。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所推荐的噪声点源衰减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价建设项目爆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采用的预测模式为噪声点源衰减模式:式中,LPi—第i个噪声源噪声的距离的衰减值,dB(A);L0i—第i个噪声源的A声级,dB(A);ri—第i个噪声源噪声衰减距离,m;r0i—距离声源1m处,m。根据噪声源强以及点源衰减预测模式,可以计算出在距噪声源一定距离的噪声值,计算结果见表4.2-19。表4.2-19爆破噪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衰减值位:dB(A)距离(m)噪声源50100200250300350400500爆破7670646260595856由表4.2-18可知,爆破时在300m范围内噪声超过2类标准限值;300m范围外噪声符合2类标准限值。距离项目较近的敏感点为矿区南面350m的新古仪屯,不在爆破噪声的影响范围内,因此,项目爆破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影响不大。(2)爆破振动影响分析爆破工序的另一个危害是振动。当进行深孔爆破时,能量主要消耗在岩石内,因此可导致地面的振动。这种地面振动自爆破中心向四周传播,当强度足够大时会破坏地面建筑,因此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现将爆破振动的预测方法和所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及防治对策进作下分析。振动强度的预测模式如下:式中:V——质点振动速度,cm/s;Q——最大一段爆破的药量,kg;R——测点(或被保护的)至爆破的距离,m;m——药量指数,取1/3;κ——与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的参数,取κ=250;α——与岩石性质有关的衰减指数,取α=1.6~1.8,本次计算取1.7。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72-2014),对多种类型的建(构)筑物提出了不同的安全允许振动速度标准见表4.2-20。4.2-20各种建(构)筑物安全允许标准序号保护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f≤10Hz10Hz<f≤50Hzf>50Hz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0.15~0.450.45~0.90.9~1.52一般民用建筑物1.5~2.02.0~2.52.5~3.03工业和商业建筑物2.5~3.53.5~4.54.2~5.04一般古建筑与古迹0.1~0.20.2~0.30.3~0.5本项目开采矿石时采用中深孔爆破,主振动频率一般为10Hz~60Hz,项目周边敏感点建筑物主要为混砖房,根据表4.2-19,本项目主要建筑物安全振动速度振动为2.0~2.5cm/s。距爆破中心不同距离处的速度预测结果见表4.2-21。4.2-21爆破振动影响预测结果单位:cm/s距离(m)1002003005009001000振动速度根据计算结果,本项目在最大装药量7.47t的情况下,安全振动速度振动为2.0cm/s时,安全振动距离为288m。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建筑物为矿区南面350m处的新古仪屯,处于安全振动距离以外,因此,本项目爆破振动不会对敏感点建筑物产生影响。小结项目采矿噪声、运输噪声等经距离衰减等作用后,预测结果表明,矿区场界四周昼间噪声排放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本项目夜间不生产,矿区四周均为山体及灌木林地,项目生产噪声对周边敏感点噪声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爆破时,由于矿区周边均为山地,且矿山爆破作业时间较短,产生的爆破噪声影响将随着爆破结束而停止,运营产生爆破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4.2.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方、表土、沉淀池污泥、废机油、废油桶以及生活垃圾等。(1)表土及废石方根据工程分析,项目露天开采过程中剥离产生的表土和表面浮石,表土量为1.12万m3,废石量为5.42万m3,表土临时堆存于排渣场分区设置的表土场内,用于后期复垦;废石临时堆存于项目排渣场分区设置的废石场内,部分外售,剩余部分用于矿区道路平整,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2)沉淀池污泥初期雨水沉淀池、淋溶水沉淀池和车辆轮胎冲洗沉淀池污泥年产生量约20t,沉淀池污泥主要成分为污泥和少量石粉,挖出后置于表土场,后期用于复垦使用,对环境影响不大。(3)废机油、废油桶等机械维修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废油桶等。废机油产生量约为80kg/a,废油桶产生量约3个/年。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HW08),盛放于专用的盛放桶中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废油桶属于中转物,收集后暂存于场内危废暂存间,交回供应商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储存及处置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规定,严禁随意堆放和扩散,堆放的地方要有明显的标志。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对环境影响不大。(4)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45t/a,定期运送至附近村屯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5)除尘器收集粉尘布袋除尘器灰斗粉尘收集量为2058.86t/a,主要成分为石粉等,可掺入石粉中外售,对环境影响不大。4.2.5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对植物的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开采前的植物清理及矿体表层废土剥离,对工程占地内的植物造成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施工完成并采取合理的绿化恢复措施后,影响区植被可得到恢复,临时占地的植被可基本得到恢复,而永久占地的植被永久性损失。植被类型和数量的减少将对评价区内原有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从整个矿区范围分析,项目矿石开采对各植被面积扰动较大,对当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产生影响,造成露采面上植物物种的消失。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矿区内的植被主要以自然生长的灌木丛、草丛为主,矿区内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植物群落组成简单,这些矿区内被破坏的植被在矿区其他地方及矿区外有大量分布,因此,本项目的开采对区域内植被影响较小。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矿区的露天采场在矿山闭矿后都将进行土地复垦,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地表植被及时进行恢复,把对植被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矿区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附近的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粉尘降落在植物叶面上,吸收水分成深灰色的一层薄壳,堵塞气孔,影响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降低叶面的光合作用,减弱植物机体代谢能力。只要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可使影响范围的粉尘大大降低,矿区植被不是敏感植被,植被在矿区其他地方及矿区外均有大量分布,矿山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植被生长发育影响较少,不会造成区域植被生长减退。对动物的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因此矿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都不多,主要是低山陡坡地区的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爬行类、昆虫和常见鸟类。项目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项目运营期矿山开采面剥离工程将使原栖息地上的动物丧失栖息地和觅食地,为觅食和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而向四周迁移。但矿区内动物都是些普通的常见种类,评价区域内地形、地貌、生境等因素对野生动物逃遁较为有利,矿区不被扰动的地方及矿区外有大面积生境与项目开采所破坏的生境相似,只要它们不被人类捕杀,最终它们中的大多数将辗转至矿区周边其它地带。因此,项目开采所造成的原有动物迁移,不会影响区域野生动物群系组成,对整个区域的野生动物影响不大。②矿区开采期间,生产活动车来人往所产生的各种噪声,对生活在周边的野生动物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预计在营运期间,附近的部分动物因不能忍受噪声干扰而向远离矿区的方向迁移,从而使矿区四周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但矿区周边类似的生境分布较广,动物迁移后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③项目运营期间,由于外来人员聚集,将对周围的野生动物造成骚扰,有些人可能在闲暇之时,对野生动物进行狩猎,这将对野生动物生存构成严重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对这种影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将影响的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物种的多样性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也是使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根据现场调查,矿区所占用土地类型为灌木林地、旱地和裸地,植被物种多为常见、广布的物种,组成结构较简单,矿区植被物种在矿区其他地方及矿区外有大量分布,区域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少,没有发现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并且本工程开采影响范围小,矿产开采影响的也极其有限,不会对区域动植物的生境产生重大变化。因此,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变化的影响不大,对区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也较小。对景观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矿区的开采将会使原地貌以及植被遭受破坏,项目建设占地将会使原有的自然景观类型发生变化,与矿区周边景观形成不协调性。营运期露天采矿对植被破坏会随着采场工作面的推进而逐步增大,届时矿区采场会出现一定面积的“光秃”现象。开采活动还会改变矿体赋存山体的地形地貌,形成一定面积采空区,另外雨季时由于雨水冲刷开采工作面会造成污流和泥泞,影响人的视觉感观。总之,项目的生产活动将改变矿区局部区域的地形地貌,破坏地表植被,影响视觉感观等。但项目矿区处于农村地区,不在主要交通道路视线范围内,周边无风景名胜区,工程对区域自然景观的破坏也局限在矿区内,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景观保护措施后,项目对区域自然景观的影响不大。在项目闭矿后会对整个矿区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植被恢复、截排水、拦渣等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对开采形成的裸露坡面、开采区进行植被恢复,并拆除遗留的建构筑物,将使得矿区与自然景观逐渐协调一致。因此,矿山开采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是短暂的,待落实相关措施后,矿山闭矿后将逐渐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分析项目原有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主要有灌木林地,矿区占地将造成植被破坏、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生态系统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项目建设压占土地,主要是使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对局部的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整个矿区范围分析,项目建设对场址内的灌木林地、草地的扰动较大,但本矿区拟划定矿区范围面积较小,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影响也极其有限。项目服务期满后会对矿区进行复垦治理,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尽可能的优化矿区土地利用结构,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此,项目建设对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影响不大。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工程如不采取必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1)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地表水土流失项目建设中的采矿、土石方开挖、弃土弃渣的堆放等活动都将形成新的开挖面和堆积体,扰动了原有地貌,改变土体结构,破坏了原有植被,使侵蚀度增加,区域水土流失加重。该地区暴雨后易形成径流。如果土建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形成的裸露地及闲置地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只要暴雨一冲刷,径流挟带泥沙冲向附近农田,将造成土地被破坏和农田被污染的危害。(2)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壤贫瘠现有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有可能使土地石化、沙化,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且对当地区域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建设期中的弃土、弃石等,若不能合理弃置且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3)影响周边农田及村庄流失的泥沙在径流的挟带下可能掩埋附近农田及道路等,影响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4)工程施工过程中若不加强管理,裸露的地表遇大风时尘土飞扬,遇大雨则泥水横流,影响周围环境。另外,工程开挖及填筑的裸露面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周围的景观将形成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露天开采水土流失状况较为突出,使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原地表降低或水土保持功能。裸露的地表经雨水冲刷后,大量泥沙随着地表径流向下游水体流去,污染地表水体,严重者甚至堵塞排洪沟和河道。针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在采区、表土堆放场等四周应设置截排水沟,将矿区外汇集的雨水有序的沿矿区周边外排,减少雨水进入采区及废土场内,从而控制水土流失量。另外,在闭矿期及时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包括采场、破碎场及工业场地等,恢复生态功能,有效的减缓水土流失。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服务期满后,环境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停止排污,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消失。由于采掘引起的地表裸露延续的时间较长,开采造成地表裸露及废弃物堆放等对生态环境还存在一定潜在的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局部地表岩移和跨落会从一定程度上加剧地表岩土侵蚀速度,雨水冲刷整治复垦的土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2)临时堆土场不但破坏了植被、生态景观,而且存在着泻溜、滑坡的危险。同时,项目建设遗留下来的挖填裸露面与项目周围生态自然景观不协调,影响自然生态。为避免这些不利影响,矿山服务期满后应采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垦等生态保护措施,可减轻采矿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林木的生长和植被恢复,边坡的稳定,土地复垦,矿区逐渐恢复为自然景观,矿区生态环境会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4.2.6项目对饮用水源影响分析根据现状调查可知,龙湾乡中旧村古秀屯饮用水水源位于项目矿区西北面上游1km处,属于地下水型水源地,该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项目距离一级保护区约1.5km,距离准保护区有1k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图(附图12)可知,项目所处场址附近有一条地下河,总体流向为北北西~南南东流,古秀屯水源保护区也有一条总体流向为北北西~南南东流的地下河,两条地下河基本上处于平行分布,相互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且项目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初期雨水、淋溶水及车辆轮胎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或道路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因此,项目建设对龙湾乡中旧村古秀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会造成污染影响。4.3环境风险分析4.3.1评价依据根据现场勘查及建设单位提供材料,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区,项目所使用的炸药属于爆炸危险性质物质,其存放量未超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临界量,为非重大危险源及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79-2018),本项目风险潜势初判为Ⅰ级,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4.3.2风险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对开采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单元中的各个生产设施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单元,详见表4.3-1。表4.3-1主要生产设施潜在危险性识别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危害程度矿山爆破炸药属于危险性爆炸物质,爆破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噪声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影响面大柴油储罐柴油贮存及加油过程中出现滴、漏等现象影响面小采区山体暴雨等条件下,水土流失,山体滑坡,边坡坍塌等影响面大沉淀池事故排放初期雨水沉淀池、淋溶水池出现故障时,废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影响面小废渣场挡土墙如果设计不当或管理不到位,挡土墙坍塌影响面大风险物质识别项目工程所涉及的物质主要炸药(硝酸铵)、柴油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的《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及临界量》,项目生产涉及的所有物质中,炸药(硝酸铵)属危险化学品,属于爆炸性物质,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柴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1、炸药根据物料性质,炸药(硝酸铵)理化性质叙述如下:爆炸物品是蕴藏巨大能量的危险品。爆炸物品爆炸不仅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还伴随火灾及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若发生爆炸,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引发矿区爆炸事故主要因素为:运输不慎造成意外爆炸;爆破人员加工或装药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爆炸:违规处理盲炮,打残眼造成爆炸,爆破器材因疏于管理,领退制度不健全,爆破器材流入社会影响,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炸药是矿山中最常用的危险品,其威力可达320ml,猛度为12mm以上,含TNT为11%左右,用雷管可以顺利起爆。其炸药的成分和理化性能详见表4.3-2。表4.3-2炸药的成分和性能名称分子式风险类型产生风险的理化性质炸药NH4NO3爆炸外观与性状:无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白色细小颗粒状结晶;熔点:169.6℃,沸点:210℃,相对密度:1.725(25℃),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和液氨(190g/100mL(20℃)),不溶于醚。2、柴油柴油主要是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组成的混合物,其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闪点56℃,属于易燃、易爆品。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详见表表4.3-3。表4.3-3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第一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易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第二部分理化特性外观及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等。闪点(℃):45~55℃相对密度(水=1):0.87~0.9沸点(℃):200~350℃爆炸上限%(V/V):4.5自然点(℃):257爆炸下限%(V/V):1.5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易溶于脂肪。第三部分稳定性及化学活性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第四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LC50急性中毒: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慢性中毒: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刺激性:具有刺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目前无标准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分析,该项目环境风险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危险物质使用、贮运过程环境风险项目使用的危险物质有: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及柴油,在使用、贮运过程会存在环境风险。(2)柴油储罐泄露事故环境风险矿山在储存和使用柴油的过程中,由于错误或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柴油泄露或滴漏,造成柴油渗透地层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3)矿山滑坡事故环境风险本矿山开采破坏了矿区原有的地形,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爆破,采区岩体失稳,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的危险,对矿区及人员生命财产噪声影响。(4)挡土墙垮塌风险挡土墙如果设计不当或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发类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事故发生。4.3.3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柴油储存及加油风险分析根据项目的特点,项目采用油桶装油及加油的主要事故类型为柴油溢出与泄露。使用油罐对设备及运输车辆进行加油,由于加油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不能遵守加油的相关规定,可能造成柴油泄露,可能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1)对地表水的污染泄漏或渗漏的柴油一旦进入地表水体,将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影响范围小到几公里大到几十公里。污染首先将造成地表水体的景观破坏,产生严重的刺鼻气味;其次,由于有机烃类物质难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层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空气与水隔离,造成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逐渐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再次,成品油的主要成分是C4~C9的烃类、芳烃类、醇酮类以及卤代烃类有机物,一旦进入水环境,由于可生化性较差,造成被污染水体长时间得不到净化,完全恢复则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地表水为矿区南东面450m处的红水河,矿区西部平地中部位置有一处地下河天窗,如果发生柴油储罐泄露,可能进入该地下河天窗流入红水河。项目拟在储油罐区设置围堰,围堰内容积不低于20m3,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油品将积聚在储罐围堰内,可避免油品扩散至外环境,对区域地表水造成的影响不大。(2)对地下水的污染柴油储罐发生泄漏或渗漏时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污染区域内地下水无法饮用。同时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壤层,使土壤层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作用补充到地下水,这样即便污染源得到及时控制,地下水要完全恢复也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防渗技术,对储油罐内外表面、围堰的内表面、油罐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均做了“六胶两布”的防渗防腐处理,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油品将由于防渗层的保护作用,积聚在储罐围堰内,可回收油品,避免油品扩散至外环境,对区域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不大。(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对于突发性的事故溢油,油品溢出后在地面呈不规则的面源分布,油品的挥发速度重要影响因素为油品蒸汽压、现场风速、油品溢出面积、油品蒸汽分子平均重度。项目一旦发生柴油泄漏与溢出事故时,油品将主要在防渗池内形成液池,自然挥发,挥发仅会对小区域内的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扩散,通过及时处理回收利用,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矿山山体滑坡事故环境风险采石场内未发现断裂、褶皱构造分布,矿体内无软弱夹层,矿体及围岩均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体表面风化土层薄,矿体大部分裸露于地表,采用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层台阶开采,阶段高度15m,且边坡预留有安全清扫平台,边坡稳定性较好;因此,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经调查,矿山及周边未发现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也无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和记录。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不会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废渣场挡土墙垮塌环境风险项目废渣场位于矿区东北面底部靠矿山开采区山脚一侧(表土场北面),总占地面积为10831m2,排渣场与表土场之间拟采用稍大块的废石渣自然隔开即可,不设计挡土墙;而排渣场西面一侧为平地,且靠近后期规划建设的碳酸钙加工厂房,因此西面设计有5.0m高的挡土墙。根据开采设计方案,挡土墙采用砂浆强度M7.5砌筑,墙身高5m,底宽3m,顶宽1.5m,总长度107m。挡土墙垮塌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墙体质量问题(如墙体渗漏、墙体滑坡、基础渗漏等)、管理不当问题以及工程设计布置和施工不当等。排渣场四周修建排水沟,上游汇水面较小,雨水呈分散流的形式往下排泄,流量小,预测废渣场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爆破风险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炸药、雷管等危险物质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环境安全问题可归纳为如下三类:①由于爆破力学效应,如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冲击波、噪声,由于炸药爆炸时的物理效应,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电磁波效应等引起的安全事故;②爆破引起的突发性事故,如炸药的早爆、拒爆和因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安全事故;③炸药贮存违反爆破安全的有关规定,发生爆炸事故,而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项目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乳化炸药和微差爆破系统起爆。中深孔爆破技术是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用于矿山剥离、采矿、水利工程及铁路开挖等工程的主要爆破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作业方式,作业人员可在宽广的平台上作业,产生的远距离飞石和震动较少,减少矿山企业的每月爆破次数。采用中深孔爆破方法,由于一次爆破石方量大,因而每月爆破次数少,同时爆破作业时爆破噪声和震动也比较小。因此,采用中深孔爆破作业方式,可以提高了安全系数,增强安全性,同时也可以解决矿山爆破作业过程中,震动大、飞石多、爆破次数多等这些一直困扰民用爆破物品的难题。在使用相同炸药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碎石产出量,并可以提高矿山产量,增加了爆破方量,从长期来看,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结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中相关规定以及本项目特点,本项目拟设置300m爆破安全防护距离,确保爆破工序安全,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露天采场南面350m处的新古仪屯,位于爆破安全防护距离外,且有山体阻隔,项目爆破不会对安全距离外的敏感点构成风险影响。4.3.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柴油储存及加油风险防范措施1、防范措施柴油储罐存放地要坚实平整,高出周围地面0.2m,有0.5m的排水坡度;储罐直立放置,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拧紧封口盖,保持储罐密封;加油工作人员按照加油规定操作,保持地面清洁,便于漏油时及时发现并处理;储罐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围堰,有效容积不小于20m3,围堰高度在0.5m。2、应急处置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快切断泄漏源;储罐周边设置围堰,防止储罐泄漏柴油流出罐区排入环境;发生柴油少量泄漏时,柴油可控制在围堰内,可用活性炭、木屑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发生大量泄漏时,柴油亦可控制在围堰内,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利用。矿山山体滑坡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采矿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2)采矿作业必须坚持按规定保留台阶坡面,不得超挖坡底线或从坡底掏采。要求自上而下开采,每个阶段采矿至最终边坡后,清除坡面上的松石,防止安全平台超负荷发生塌方。(3)局部边坡发生坍塌时,应及时清理。对边坡存在的事故隐患,一般应从上往下削坡减载,不得从台阶坡脚掏挖。(4)采空区要及时进行植被的恢复,采矿的同时进行植被的恢复,以提早发挥植被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挡土墙垮塌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挡土墙垮塌应从墙体选址、工程勘察测量、设计、施工监测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应请有相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址地区的工程地质勘探、测量;加强挡土墙的安全监管,建设和管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加强监管,及时发现隐患。爆破施工风险防范措施(1)炸药的使用及运输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2)混装车驾驶员、操作工,应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混装车各部分的操作程序和使用、维护方法,持证上岗。混装车应配备消防器具,接地良好,进人现场应悬挂危险标志。(3)爆破安全施工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遵章守纪,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熟悉爆破程序及技术要求,有较全面的爆破安全生产管理、操作素质。(4)爆破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爆破工严格执行戴安全帽、穿胶鞋,严禁穿拖鞋、不带安全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钢材回收利用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放射性标记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过户贷款过桥合同3篇
- 2025版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安全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个人股权收购与整合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牧场与乳制品企业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管工程建设项目材料供应合同2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GM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