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起源研究_第1页
艺术起源研究_第2页
艺术起源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起源研究

一、情感的表达不同说到“艺术”,人们总是认为这并不重要。他们无法抗拒,也无法触及。现在,随着对艺术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艺术形式多样性的了解,大众在艺术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艺术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的表达。但凡很多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反映一些社会现状,都会选择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比如摄影家喜欢把艺术定格在四方的照相框内,采取不同的角度拍摄来达到他所表达的情感;文学家则把所有的情感转化为文字,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画家喜欢通过在纸上描绘,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展现画的灵魂;而我们的设计师更侧重于实践,将自己的作品服务于社会,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尽管艺术家们在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或者媒介来传达对于艺术的各种观念和想法,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都是在满足了自身的精神追求,满足自己内心潜在的“玩”的需要,这里的“玩”并非我们普通的玩,而是要用心地去“玩”,“玩”出个性,“玩”出真我,最后“玩”出艺术。二、从“玩”到“仿”那究竟什么“玩”是艺术呢?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追朔到艺术的起源问题。关于艺术的起源,有过很多争议,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诸如“巫术说”、“模范说”、“劳动说”、“表现说”等,不管是哪种观点都曾受多数人认可过,但笔者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说”更具说服力些。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其实我们的游戏讲的通俗一点,也就是“玩”。当然动物也会玩,但是属于无意识的玩,而人类是进行有意识的“玩”,在“玩”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挥,而自由恰是艺术活动的精髓所在。其实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最先开始学会的也是“玩”,整天以山洞为屋,野兽为伴。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猎来获取食物,在打猎或者觅食过程中,他们就开始学会了怎样去造物,怎样去改造世界。在造物的过程中,人类又慢慢地将“玩”升级为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玩,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原有的形状、产生新形态,从而“玩”出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从各种粗糙的石凿器具到磨制较为精细的骨刀、矛头等,甚至出现了作为装饰品的骨制头饰、项圈等器物类型,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开始产生。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又经过了一个从对形的意识、认识到对形的塑造,人类对“玩”的认识又进了一大步,学会了模仿(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从现在的儿童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可以得到证实)。他们从周围的大自然当中去寻找各种形态,并去表现它,模仿它,并利用它,创造出了新的人工的现实形态。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相当多的以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为原型,摹仿动物形态和造型的如庙底沟型陶鹗鼎、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兽形陶壶等。在模仿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人类逐渐积累了造型的经验,进而能按照生活的需要创造无数新的人工形态。其实在现代设计中,模仿自然物的的造型也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仿生学,如雅各布森的经典设计天鹅椅、蛋椅、蚁椅,这些仿生设计也成为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这点我们也可以证实了一点,我们的“玩”是发自天性的,不管是距今几百万年的原始人类还是现代的人类,都在不断地积累“玩”的经验,就在玩的瞬间,艺术也就诞生了。现在之所以我们能“玩”出那么多花样,也都只是在借鉴前人“玩”的基础上产生的。三、设计之后的“波普艺术”“玩”的艺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规则地“玩”艺术,一种是无规则地“玩”艺术。有规则地“玩”是指有意识地、有目的去玩,反之则是无规则地“玩”,我们可以把这两种“玩”的艺术比作大人艺术和小孩艺术。在“现代主义”的样式竞赛大获全胜的时候,有一个大人,曾怀着险恶的用心,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加了一撮山羊胡,又一声不吭地把一个陶瓷小便池搬进了美术管,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泉”。这个大人就是马塞尔杜尚。当然,他也有足够的理由——摆在博物馆的《人面鱼纹陶盆》也许就是半坡人用来撒尿的小便池。然而他的这种“玩”法还是向艺术界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是什么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没有人能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事实证明了他已经通过这种玩法“玩”出了艺术,他的小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人士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也就是从它开始,产生了“达达派”艺术风格,后来导致了“波普艺术”的产生。“波普艺术”的玩法就更加另类了,因为杜尚打破了普通的思维模式,解放了设计的各种束缚,从而尽情地在玩自己的个性,所以他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青年艺术家。60年代中期,美国的波普设计如以米老鼠形象设计的电话机,以咖啡粉碎机作台灯座,以牛奶罐作伞柄,以鞋匠铺的工作当作咖啡桌之类的设计,设计者们把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创造一种不和谐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波普形象,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视觉冲击。如激进设计师罗马兹等人设计的吹气沙发,犹如一个吹了气的沙发形气球,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给人的思想以很强烈的震撼,真是将气球“玩”绝了。且不论这些著名的设计师了,其实我们普通凡人也可以“玩”艺术,而且也可以把它“玩”的有特色,尤其体现在我们的民间艺术方面拿中国的民间艺术为例,传统特色的踩高跷、质朴奔放的斗鼓、丰富多彩的剪纸、造型多样的捏糖人、风格各异的民间说唱、制作精美的民间刺绣、幽默诙谐的皮影木偶等等,无不凝聚着我们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民间艺术的“玩”法也多种多样,如剪纸,有用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日常生活等各式剪纸,象婚嫁用的“龙凤呈祥”、“凤戏牡丹”、“龙戏珠”、“麒麟送子”、“鱼戏莲”、“如意石榴”等喜庆祝福的内容。儿童的肚兜兜、鞋子、帽子,则多取虎型、狮型、鱼型等皆喻活泼可爱、虎虎有生。若是寿公寿婆的服装,一般用“五蝠捧寿”、“福寿如意”、“杞菊延年”、“松鹤长春”等图案;民间艺人制作的糖人“玩”法也很多,有捏糖人,吹糖人,画糖人等,如吹糖人用一根麦秸杆就可以随意地拉、吹出各种造像,造型一般以动物为主,而画糖人是在一块比较光滑的大理石上面,舀起糖浆后在石板上直接用线条勾画成图案,制作过程非常精彩。既然我们普通人也会“玩”出艺术,那么儿童能“玩”出艺术吗?儿童的玩是无规则、无目的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解放的,可以随意地发挥。其实我们儿时所自编的那些游戏就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再看看现在的儿童画,谁又能否认这些天真的孩子绘出的美妙的蓝天、白云、牛羊就不是艺术呢?儿童为什么会“玩”,也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充分自由的,没有受任何功利或世俗观念的束缚,他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真实的语言,包括绘画语言在内,他们可以把房子想象成四四方方的小砖块,把人物可以用几个几何形体拼凑起来描,虽然画面是平面的,但非常形象生动,这也是艺术。儿童之所以会玩,是因为他们也有着跟原始人类一样的模仿能力,在不断的模仿过程中,他们就采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描绘着眼前五彩缤纷的世界。其实现在我们的好多艺术家都参考了儿童画而绘制出一些很经典的作品,比如荷兰风格派大师蒙特里安的红黄蓝油画,简单的色彩、抽象的线条,其灵感或许也来自这些儿童画吧(纯属笔者个人观点),且不论他的技法有多娴熟,但他已经将形、比例和三原色玩到了极致。而与之齐名的俄国康定斯基则将色彩玩到了顶峰,在他的画中,色彩缤纷的画里明显藏着一颗童心。四、“玩”拿“骗”骗“玩”以此看来,其实我们是都会“玩”的,而且从小就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