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的地形因素分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1.gi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的地形因素分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2.gi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的地形因素分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cc993c45241a5be45e99b08bd67e8636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的地形因素分析
西吉县吉强盆地是甘蔗河流域的上游左岸。位于西吉县黄家水库水库与夏寨水库之间。总面积174.17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58.05公里,年平均水土流失量为75.86万吨。它属于黄土山区的一个附属区域。流域沟壑发育,地形破碎,土壤输沙模数4800t/km2·a,年产沙量约132.48万t,海拔1886.70~2443.80m,相对高差557.10m。流域在地貌以黄土梁峁状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为黄土。1水土流失的原因1.1自然因素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暴雨集中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1.1坡度,坡面,地面破碎程度大,估计结果影响该流域土壤侵蚀的地形要素是地面的坡度、坡长、坡形和地表破碎程度,流域地面坡度:梁峁顶部平缓,一般多在3°~10°;下部梁峁较陡,一般多在15°~25°;峁边线以下的谷坡绝大多数在25°以上;沟道上游掌地多在10°左右。各级坡度面积:<5°的面积占16.73%,5°~15°的占33.47%,15°~25°的占37.83%,25°~35°的占11.97%。坡面的长度多在30~100m之间。地面破碎程度大,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3.60%,沟壑密度1.24km/km2。沟道切割大部分在20~30m,少数地方超过35m。由于地形的影响,从分水岭至沟床,侵蚀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梁峁顶分水岭地带,以土壤面蚀为主,侵蚀较弱;梁峁坡地带,细沟、浅沟、切沟侵蚀明显,侵蚀增强;沟谷地带,水力、重力、陷穴的侵蚀最为活跃;沟床是输移上游侵蚀物质的渠道,在上游洪水冲刷影响下,沟床下切、沟道前进、沟岸扩张。这种垂直分带性规律是流域小流域侵蚀基本模式。1.1.2黄土地下空间流域内第四纪黄土较为发育,土壤主要组成为黄土,黄土广泛分布在流域的梁峁顶、梁峁坡面上,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孔隙多,抗蚀力低,颗粒均匀,胶结力弱,渗透性强,易为水力所分散,崩解速度快;同时黄土内聚力小,且有重直节理,容易产生重力侵蚀,因此,沟蚀面蚀都很严重,也常常在沟头、沟边形成悬崖,容易崩塌、滑塌与泻溜,成为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1.1.3流域草地现状植被覆盖对防止土壤侵蚀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增加土壤的抗蚀能力和抗冲能力,而且地上部分可拦截降水,减轻地面直接承受雨滴的冲击。根据史料记载,流域从古代开始就是畜牧区,以牧为主,天然草场资源丰富,产草量较高,后来由于人口增长,毁草开荒,加之过渡放牧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近年来,虽然实现了封山禁牧,舍饲养殖,但恢复较慢。现在残留的天然植被主要是一些低矮的草本植物,如虎榛子、长芒草、茭蒿、铁杆蒿、百里香、冷蒿等,覆盖度较低,因此,保水保土作用很低,其下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1.1.4降雨主要集中在季节因素期内,降水多而集中,影响区域该流域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432.70mm,全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7-9月份,汛期降雨量236mm,占年降雨量的56.20%,加之流域位于葫芦河流域暴雨中心,多以斜向类暴雨为主,雨量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洪峰较高,产流量集中,一次洪水产流量大,含沙量也特别高,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1.2单一的粮食生产流域内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造成和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加,迫于粮食、饲料、燃料需求量增加的压力,长期以来一直进行单一的粮食生产,沿袭“广种薄收”生产方式,陡坡开荒,乱垦滥牧等,采取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天然牧坡急剧减少,天然植被逐年退化,加剧了土壤侵蚀程度。流域内修路、城镇基本建设、挖砂取石等人为的经济开发建设活动,破坏、扰动了地表植被和原生坡面,加之废土的随意倾倒,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2.1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立地条件差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日益贫瘠,土地单产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冬春季大风和沙尘天气频繁出现,生态系统失调,人民生活贫困。2.2开垦荒地,广种薄收,制约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荒地,广种薄收,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制约了社会的发展。2.3提高地抗能力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干旱,降低土壤肥力,削弱土地抗灾能力,不但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而且还带走大量土壤营养物质。流域原有的地带性黑垆土,具有较高的肥力,经长期流失,绝大部分变为与黄土母质接近的缃黄土。2.4稳定发挥出力度由于大量泥沙下泄,冲毁和淤积水库,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如流域大滩水库,坝高17m,控制面积32km2,库容120万m3,剩余库容80万m3,占总库容的66.70%,大大缩短了水库寿命,现已全部淤满,无拦蓄能力。2.5流域下游水土资源丰富,运行效益发挥不够流域内水资源相对匮乏,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流域内的水库淤积加快,而且迫使流域下游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缩短水库使用年限,影响效益发挥,浪费宝贵的水资源,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并加剧了洪水灾害,给防汛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3治理措施3.1产品体系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元,也是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产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依据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实现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封育治理相结合。3.2治理措施发挥最大效益由于土壤、地貌和侵蚀类型的不同,在治理措施配置上,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使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最大效益。在沟掌以上以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在缓坡以人工种草为主,坡面建设人工林,荒坡以生态修复恢复天然草场,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配置林草措施,防治坡面水土流失。3.3长期稳定性原则在全面推行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基础上,鼓励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治理形式,实行稳定权属、长期不变、谁治理谁受益、可以继承转让等政策。由于责权利统一,治理、管护、开发相结合。3.4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发展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建设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同步检测模拟题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竞赛考核模拟题
- 协议车位售卖合同范例
- 园区绿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产品销售合同
- 美容院新进员工标准合同条款
- 标准商业借款合同模板
- 技术研发团队股权奖励合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保洁服务个人劳动合同
- 股权转让合同样本页2
- 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 重医大《护理学导论》期末试卷(两套)及答案
-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 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18年
- 道路标线施工技术规程(已执行)
- 物理调查问卷
-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
- 《傻子上学》台词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PPT)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化学分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