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农学概念的传播与传播
中国以农业为国家,农业政策是国家政治的之一。然近代以来,随着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重商思潮蔚为大观,商政渐兴而农政渐隐。甲午战后,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促发了人们对传统农事的思考,但中国传统农政不足以解决这种困境,又迫使人们研习西方“有用之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农学”知识大规模传入。承载儒家经世思想的“经世文编”,体现了这样的时代特色。一、《皇权经世文编》的“农政”文本自1826年魏源、贺长龄编纂《皇朝经世文编》起,其后“经世文编”如雨后春笋般绵延赓续,到民国初年《民国经世文编》的百年之间,十余部“经世文编”出炉,形成20世纪“经世文续编之世风”。“经世致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着一些共同讨论的议题以及不同的回答,对“农事”的关注即是其中一例。《皇朝经世文编》确立了“以学术为纲领,以六政为框架”的编纂形式,其间,关于“农事”的文本多收录于“经世文编”“户政”类“农政”门中,尤以该类下“农政”门文论最具典范性。“农政上”篇中多为“田制”论说,如“农田议”、“区田说”、“论区田”、“区田圃田说”等;“农政中”篇收录如“倡种蚕桑”、“劝种桑树檄”、“广行山蚕檄”、“蚕桑说”、“种棉说”、“种桑诗说”、“种树说”等集中于“劝种植”方面的文论;“量行沟洫之利”、“井利说”、“劝民开沟除潦示”等水利方面的内容则被安排在“农政下”篇。“民食为天,首利农田,农田为何,利水为先”的观点是中国传统农政的基本观点。饶玉成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延续前编之体系,其“农政”类共收录文章10篇。成书于1888年由葛士浚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续编》“户政”类中,“农政”门分上下二目,“农政上”收录“务本论条法”14篇以及8篇劝种蚕桑的文论,“农政下”所收文论多是以讲究“重水利”,劝农种植桑蚕为要。盛康之《皇朝经世文续编》“农政”门位列“户政”纲中,分上下两部分。“农政上”共收录文章26篇,内容多以农田水利为主,而“农政下”则集中于劝谕种植方面。晚清“经世文编”中“农学”一词首次出现于赵元益的“备荒说”一文中。至1897年成书于中日甲午战后的《皇朝经世文三编》问世,情况开始出现显著变化,在“学术”类中关于“农学”的提及越来越频繁:如该编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论述,主张分立十科,其中一科为“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陈忠倚收录的梁启超“西学提要总”和康有为“上皇帝书第三书”文,都提到了西方“农学”。《皇朝经世文三编》中“农事”文论分陈于“户政”、“学术”类中,时事的变化促使经世文编“农事”文本形式的变化,“农政”内涵越来越向新的“农学”接近,关于“农学”的字眼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其后的经世文编中。1902年何良栋编辑的《皇朝经世文四编》在“学术”类“原学”门中言:“农工商亦各有学,农学盛,则收获自倍,粟帛有余。”然该文仅对“农学”有所提及,而未具体展开;该编“户政”类“农功”门中,所收文本已渐渐脱离传统农政子目内同,具体包括“请设农学科一疏”、“论富国宜先讲求农务”、“论中国宜讲求种植之学”,“兴种植宜审土性讲培壅说”、“西国农政宜先仿行说”、“农学论”。及至求是斋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时,“朝野上下皆以讲求西学为当今急务,”不仅在形式上打破《贺编》所限,在内容上也“编取近来中西名人新着言西事之书”20余种。是书其中“农政”类单列,收录陈次亮的“农政”、“蚕桑”、“渠树”文章,以及梁启超的“说橙”和日报上的相关农事言论,与“经世文编”所收传统农政内容已大相径庭。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系统改变了“经世文编”的纲目结构,欲“以新法新义移易旧重心”,该编“农政”类所收录的文章已与前“经世文编”所收文有显著的区别。《三编》所收录的英人李提摩太“农人新法纪略”亦出现在《新编》中,此外,收录了英人“耕稼要论”、“论肥田土质”、“种植格致学”文论,日人的“电气利于园圃说”、“山林说”,美人的“地球植物学堂记”、德人的“盐质利农记”。这是自《皇朝经世文三编》后出现的收录外人文论最多的“经世文编”。除此之外,陈炽的“种树富民说”、“种果宜人说”、“葡萄制酒说”、“种竹造纸说”、“种樟熬脑说”、“种木成材说”、“畜牧养民说”、“柘充渔务说”和梁启超的“农会报序”文本亦被整合到《新编》“农政”框架内。《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延续了《新编》“农政”类风格,分上中下三篇,继续收录西方农事情况,如“记巴黎世界大博览会农产馆”、“日本农政维新记”、“日本农会章程”、“日本农学章程”、“英伦农会章程”、“俄国农政新议”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编续集》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经营、农业教育,如“树艺公司”、“蚕桑公学”的介绍,这些内容是以往“经世文编”所没有的。除“农政”类外,在“通论”类中还收录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皇朝经世文统编》之门类设计别具一格,“依经济八目以为之目,其无可转述者以通论、杂著二目系之”。分为“文教”、“地舆”、“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通论”、“杂著”等门类。其中“农事”多位于“地舆”类下。细细检阅一番,可以发现,该编“地舆”部“农务”门与“种植”门中收录文论多与《贺编》、《饶编》、《葛编》、《盛编》、《陈编》、《新编》相重复。1901年刊行的由求自强斋主人编辑的《皇朝经济文编》,仍按葛士浦《续编》体例,卷四十一“户政”九为“农功”篇,大部分文章都可见于前述“经世文编”,如“兴水利议”、“杵臼经”、“稽旱潦议”见于葛士浚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劝民早种早收谕”、“劝民开塘治田示”、“区田议”、“井田论”、“开塘四法”、“沟洫议”、“区田议”见于盛康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农人新法纪略”、“农功”、“旱潦”“见于陈忠倚的《皇朝经世文三编》;其中“请设农学科疏”、“农学论”、“论中国宜讲求种植之学”、“论富国宜先讲求农务”、“兴种植宜审土性讲培壅说”,“西法农政宜先仿行说”,“兴种植宜审土性讲培壅说”等文亦为其后的《皇朝经世文四编》所收录。1901年5月上海宜今室石印的《皇朝经济文新编》6l卷,分类大体同于《皇朝经世文新编》。经济文新编中农政(四卷),共选录文章57篇,有28篇采自《皇朝经世文新编》,甚至连文章的排列次序也完全一致,只是开头以及结尾部分增添了若干篇新辑文章。1903年于宝轩辑录《皇朝蓄艾文编》,作者自谦道:“名曰蓄艾,盖厕诸贺、盛编之后,有亏续貂,不足当经世之道云尔。”该编“农政”类中,收录西人李提摩太的“农学新法小引”及康发达的“蚕务图说”。时代的变迁促使经世文编内容与编纂形式发生了变化,及至《民国经世文编》时,“实业”类“农工”门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政策刍议”和“致农业促进会书”两文,已经是很抽象的农事论文,而缺乏具体细微的分析说明。二、新政时期的“经世文编”文本经世文编一方面是编者主观的编辑选择,另一方面则又凝结了数百位不同作者的思想,故而通过对1827年至1914年近一个世纪的“经世文编”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农事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对照,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从“农政”到“农学”转变的时代特征。维新运动前的四部“经世文编”,关于“农事”的论述多集中于“户政”门“农政”目中。《贺编》“农政”目中一为“讲求农田水利”等农业制度方面的文章,一为倡导广种蚕桑的言论;《饶编》“农政”目中共收录文章12篇,其具体内容未脱此两方面之内容。《葛编》除收录《饶编》的六篇文论外,还用相当大篇幅刊载了徐鼒的《务本论条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编“户政”类“荒政”门中,“农学”一词首先出现于晚清“经世文编”中。赵元益在“备荒说”中提出“农学为备荒之本政”,主张“则精敏仁惠之大员,加以总督农务之权”,或“仿泰西农学馆之法”,在他看来,“泰西农学馆之法”包括“藉化学之理,查究地脉,何土与何物相宜;借植物动物之学,俾栽种牧畜,各顺其性情”两个方面。该文亦被《盛编》所收录。无论是《贺编》,还是《饶编》、《葛编》、《盛编》,关于农事的论述多见于“户政”门“农政”类的文论中,其余如“仓储”、“荒政”、“屯垦”等另作它类。在内容上,关注“农田水利”等农业制度及“劝种蚕桑”两方面传统农政内容;所收文论作者,多为清朝官员。这种情况,在新政时期的“经世文编”中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至新政时期的两三年间,竟有多达近十部《经世文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有1901年出版的《皇朝经济文编》、《皇朝经济文新编》、《皇朝经济文统编》;1902年刊行的《皇朝经世文四编》、《皇朝经世文编五集》、《皇朝经世文新编集》以及1903年问世的《皇朝蓄艾文编》。这些文编所收录的“农事”文本多有重复。1902年《皇朝经济四编》卷二十二“农功”中的六篇文章———“请设农学科疏”、“论富国宜先讲求农务”、“论中国宜讲求种植之学”、“兴种植宜审土性讲培壅说”、“西国农政宜先仿行说”,“农学论”,所有“农功”的文章都在《皇朝经济文编》(1901年)中出现过。顾仰基将“农学”视为“整顿农务六策”之一;福建举人张如翰建议“举中西格致畜牧之法,占验考察之书,令士民悉心讲究,习精其业”,又倡议举行农学岁、科二试。《皇朝经济文新编》不仅体例遵循《皇朝经世文新编》之设计,内容上亦有很大的重复。值得注意的是,该编收录陈炽全部论“农事”的文论,包括《庸书》中“农政”一文,以及《续富国策》卷一“农书”中所有篇目,陈炽的部分文论亦为《皇朝经世文编五集》所取录。邵之棠的《皇朝经世文统编》也体现了中西农事论述的结合,《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更多则是从农业经济的角度来论述西方农事,从农业教育层面探讨中国农业问题。该编相对集中地反映了官僚阶层响应清政府“新政”号召的意见,将刘坤一、张之洞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置于全编的开篇位置。张之洞和刘坤一明确表示: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不难发现,新政时期“经世文编”与前述“经世文编”所关注的“农事”内容,讨论的主题是多么巨大的不同。这一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跨越其间的《皇朝经世文三编》以及《皇朝经世文新编》,为“经世文编”农事文本选择的转折点。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在辑录传统农政方面内容外,出现了西方人士的言论,承载儒家经世思想的“经世文编”,渐至成为接引西方知识的重要桥梁。在户政“养民”中,收录了李提摩太的“论民”、“答问养民事宜”、“论贫民有望”、“论游民有业”、“西法有益于民论”、“转移积患说”、“农人新法纪略”等文论。值得一提的是其“农人新法纪略”一文,提出“先贵择籽,次则相土脉,若粪尤田地之不可缺,然贫家无力买粪,则有化学所造之粪”。这是“经世文编”中对“农人新法”的首次提及。《三编》“中外养蚕得失异同”一文,将中国与西方养蚕事宜进行了对比,号召“取西法缫丝烘蚕之术”,称“近今泰西,于养蚕之法,皆归农政会、格致会以资考究,且于各项事宜,皆不敢略。故其蚕室既不失之燥,亦不失之湿,而蚕遂繁硕无匹”,而中国之蚕室,“于此等利弊,皆不甚求,故蚕往往染病,甚至于功本尽抛也”。除“户政”类外,“学术”类中开始出现“农学”的论述,《三编》在“学术”上、“原学”下中收录官书局“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维新时期,康有为的《上皇帝书第三》亦被收录进《三编》,该文提到:“外国讲求树畜城邑聚落,皆有农学会,察土质。”麦仲华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不仅在体例上打破《贺编》之传统,在内容上亦呈现重大的新迹象。其选文主要是光绪朝中外人士关于“新政”的论述文,共511篇,其中外人有165篇之多。序文”道:“二千载哲群英相,咸以变更成法为戒。无敢言新政者,惟因循积弊,行尸走肉而已。以二万里之大,四万万之人,乃至学无新理,工无新制,商无新术,农无新具。”其目的主要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推行变法制造舆论。该编“农政”来开篇收录御史华辉1896年所上“请讲求务本至计以开利源折”,称:“夫国用何出,出于民,民财何出,出于地,地利何出,出于物。工作之称,成以此也;商物之通,通以此也;轮舟铁路之运,运以此也。故董劝农桑,讲求物产,为古圣王生财之大道,即今日养民致富之真源也。”他认为国家之“本原”在于农事,而农事有二端,“一曰广种植,一曰兴水利”,“种植之利在南方者二:曰桑,曰茶;在北方者二,曰葡萄,曰棉花。此四事者,办有成效,立可行销外洋,自收利权”,并明示兴修水利的八件事情。该奏折提出后,“皇上明发谕旨,责成各省督抚转饬府厅州县各官,将种植水利两端,因地制宜,认真兴办。”梁启超在“农会报序”中亦疾呼:“学者不农,农者不学,而农学之统,遂数千年绝于天下,重可慨矣。”三、近代西方的“农政”思想传播内容的探索近代以来,随着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商政渐兴而农政渐隐。“今之洋务诸公所津津乐道者,动曰兴学堂,立公司……独农政不修。”故而当远在英国伦敦的郭嵩焘给当朝大臣李鸿章的信中建议:“开垦江浙荒土,往见陈文恭公巡抚陕西、河南,专意农事”时,李鸿章只能无奈地写道:“至开垦江浙荒土,言官疆吏屡有条陈,仍是空言无补。”“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的言论甚嚣尘上。甲午战败给不逾“练兵与通商”两涂的洋务派以沉痛一击,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于曾被忽视的“农政”提出自己的看法。梁启超感叹:“西人富民之道,仍以农桑畜牧为本。论者每谓西人重商而贱农,非也……惟前洋务诸公不以此事为重。”康有为对比中西农事后说:“泰西之农工商皆从士出,各业皆有专书千数百种以发明之,国家皆有专门学校以教授之,举数十国又开社会以讲求至……而吾中人之农工者,皆愚惰之人,目不识字,况乎图算?足不出乡,何有讲会?即其农书,等于词章吟诵之学,而不能施之于用。即使可用,农工不能识考而施行之。”及至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亦多次提出“兴农殖民而富国”,强调:“万宝之原,皆出于土,故富国之策,咸出于农。”甲午战败后,人们关注农务、农学,并视为“富强之一大转机”。罗振玉与蒋伯斧等人于1896年设农学报馆,“翻译欧美日本各种农书农报,创立报章。”《农学报》文章分为“文篇”和“译篇”,其中文篇分两部分,一为“各省农政”,收录国内各级地方官关于农业方面奏折、公牍和官厅拟订的有关农业的章程规划,一为各地农事消息和务农会办事情形。《农学报》刊登了大量东西方农学专著和教材,陆续翻译了近代西方农学著作170余种,文章770余篇。甲午战后渐兴的农务事宜,探讨的已非传统农政的内容,更多显示出时人对农学知识关注的倾向,且着眼对象从朝廷官员逐渐转向士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农学”知识大规模传入。言及西方农事传播,不得不提及西方传教士们。在近代“农政”走向“农学”的过程中,肩负传播推广西学的传教士们,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早在1872年,德国传教士花之安便对“西国农政”进行了介绍。洋务运动期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人创办于北京的第一份近代期刊《中西闻见录》也开始介绍英国、日本的农事情况。1877年,《格致汇编》收录《农事略论》一文,文章简要介绍了英国农业情况及相关农业知识,第一次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里比格”(即李比希)和他的农业化学略论,以及以蒸汽为动力的英国农机具等。不过书中对引进西方近代农业机械到中国持谨慎态度,说:“中国人数多,工价廉,养牛马之费亦省,用此法(指用新式农机具)难与现所用之旧法相争其利,又非悉汽机与修理之家,则易误事,不但不得利,反必有亏损之处。”花之安称:“泰西于农政之法,设立书院,互相考证,审田质之肥瘠,探耕种之浅深,而加粪用功,其中课程甚为详密”,由于重视农业技术,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提高,因此,他建议中国“在上之人,在各省之中,设立农学院,购各项美种器具,延请西人指示,务于农政之间,勤求善法”。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西方农学的介绍,主要是经由西方传教士引入的,但相对而言,这一阶段对农事的描述毕竟是有限而零散的。1893年5月,《万国公报》刊载由李提摩太翻译,铸铁生述的英人贝德礼《农学新法》一文称:“化学之关乎农学者,盖喜人与近百年来专讲化学,遂于农学全书而外别开门径,名曰:农学新法,或又称为农学化学执法。”李提摩太盛赞“农学新法”的功效,并大胆假设“用化学培植之地可产三十四斗……若以化学浇壅可使地加倍增产……此之谓本富,本富而末不强者”。何为“农学新法”,贝德礼认为农学新法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令人之地土花草树木走禽及肥壅诸物,与夫空气等类,是何种原质配合而成;一令人知各种草木皆自有相宜之地土,其相宜之地土原质为何;一令人之肥壅诸物之原质以补益地土之原质;一令人知何种草木于喂食畜类最属相宜,如牧牛以供人食则宜用何种草料,倘仅欲其肥腯,则宜改用何种草料,又如牧羊使生柔毛不合于织维之需,则宜用何种草料,其余共他用之羊,又宜该用何种草料,举一反三,不胜搂指;一令人知熟知光,知一切事宜之关系于茁物者。”提出农学求其大要者有四,“一曰考察土性,二曰分原质;三曰浇壅之法;四曰权壅田”,并认为“农家者流若能洞谙何种禾穑是何种原质,按其分址配合而成,就大田中灌溉,而培壅之瘠土可成沃壤,沃壤更倍增腴美”,同时鲜明地指出“中国地虽大而人甚稠,农学实为最要。化学即万不可荒。安得聚犁云锄雨之俦于一世界,而偏教之也。姑悬此说,以俟有志于富国者”。《农学新法》不足三千字,但该书中提出的“化学粪肥”的观点,在中国传统农事中掀起轩然大波,是书为“广学会出版万册以上的书籍”之一。直至1896年,关于西方农家之言,“中国悉无译本,只有农学新法一书。”当时的《申报》在其影响下,亦宣传“农学本有新旧两法,而其要皆在于肥地以茁物,尽人力以夺造化之权”。两年后,时人依旧对此文进行着延续不断的解说。四、“项目”“生产”“管得住”: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定位“农学”一词经由西方传教士的引介,在晚清当局和士大夫无心或有意的推动下,成为19世纪末开始流行、20世纪初风行的一个概念。从《皇朝经世文编》到《皇朝经世文续编》再到《皇朝经世文三编》,鲜明地昭示了农事内容由“传统农政”到“近代农学”的变化。“农学新法”是晚清知识精英讨论西方农学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农学新法”不外乎两点:一为“化学粪田”,一为“机器播种”。这成为当时晚清读书人普遍而具有公信力与合理性的农学信息来源。晚清时期,时人曾多次提到“农学”字眼,晚清重臣张之洞认为泰西各国近百年来日新月异之由,在于“讲求农学”,中国裹足不前皆因“农学不讲之故也”。谭嗣同将农业分为“有学之农”和“无学之农”,称“地球之治必视农学为进退”,“有学之农获数十倍于无学之农”。罗振玉则更多地将“农学”等同于“农学堂”。对于“农学”具体为何,晚清人们没有明确统一的解说,这一方面体现了“农学”内涵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时人对“农学”定义的抽象与模糊。西方农学纳入中国“农政”的讨论范围,此为千年如旧的农政传统走向更新的起点。晚清十余部《经世文编》对于中国农事的记录和关注,在中国传统农政讨论范围内,开始呈现西方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棕、藤、草制品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求职信自荐信模板五篇
- 2025年TFT系列偏光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新型贵金属催化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大国工匠观后感400字
- 初中数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教师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范文
- 试用期个人工作表现和总结5篇
- 产品质量承诺书15篇
- 2022年公司圣诞节活动的策划方案
- 树木认养合同
- 幼儿园故事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件
- 珠海市香洲区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DB32-T 4752-202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仓库货物临时储存与分配计划三篇
- 期末试卷-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卷
- 2024年山东临沂市恒源热力集团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9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房屋顶账协议模板(二篇)
- 2024专升本英语答题卡浙江省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档案(姓名+工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