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核心知识精讲+能力提升拓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_第1页
专题0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核心知识精讲+能力提升拓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_第2页
专题0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核心知识精讲+能力提升拓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_第3页
专题0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核心知识精讲+能力提升拓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_第4页
专题0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核心知识精讲+能力提升拓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高效精讲课件(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论)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选必二《法律与生活》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必修课程的整体框架(四个模块)依循历史进程,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展,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必修二三四依托模块1的基本原理,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融合模块融合

模块

融合模块融合模块融合

模块

融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串联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

+

社会主义与中国

(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革命(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7-1949.10)建设(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改革(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1978.12-2012.11)复兴(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11-今)(2)社会主义与中国:救国→立国→富国→强国01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轮复习考情分析考点精讲题组演练重点记忆目录CONTENTE01020304

01考纲考情分析课标要求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5.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6.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考情分析核心考点考情统计材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023新课标卷1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伟大的改革开放2023湖北卷1、2022.辽宁卷2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习近平中特思想2023新课标卷2题党的二十大资本主义社会2023浙江卷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022.山东卷1题共同富裕空想社会主义2022海南卷1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特征2022.辽宁卷1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

从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3年新课标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必修一高考命题规律与方向初探研究琢磨新教材高考题(主要是2023山东卷、2023湖南卷、2023辽宁卷、2023北京卷、2023湖北卷、2022山东卷、2022辽宁卷、2022北京卷、2022海南卷、2022天津卷等),发现必修一的考查重点在“一个统一”、“两对矛盾”与“三个飞跃”(→明确中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两对基本矛盾运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次伟大飞跃),但是这并不说考查琐碎史实,而是考查学科素养,怎么理解?根据新课标与新评价体系,新高考减少了裸考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提高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所以试题并不考史实而是考查学生对中特的来龙去脉的理解与领悟,比如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共产党宣言》的知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矛盾、群众主体等唯物史观内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个必由之路”、“两个逻辑”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比如关于“两个结合”);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具体题目比如2023山东卷第20题、2023湖南卷第1题、第2题、第3题;2022辽宁卷“青春该有的样子(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小短文;2022北京卷如何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2022山东卷“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写短评等。

02考点精讲考点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核心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加

工利

用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谁来改造怎么改造改造什么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生产资料(石器—铁器—机器—机器人)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公有制、私有制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平等互助、雇佣剥削决定作用核心概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

的总和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注:与经济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属经济基础。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财税制度、

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产权制度等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文化传媒等。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注:上层建筑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法律法规、社会信用制度、政治制度、行政体制改革、核心价值观、思想观念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体现考点精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意识形态、宗教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是什么?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地位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原始社会的解体原因过程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民主决策)。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代替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注意】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社会,更不是黄金时代考点精讲(2023·中山调研)某校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说:“从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一件件陶坯上记录了人类文明初始期的信息,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关于新石器时代,同学们可能还会听到的解说词是①生产力低下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来管理国家事务③人们已经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考点精讲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阶级产生主要矛盾上层建筑历史进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①国家产生: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②国家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补充1.关于阶级和国家:2.什么是阶级社会?什么时候人类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有哪些社会形态?(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2)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不会永远存在。阶级社会是指社会的存在是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的社会。它包括三个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2)区分阶级社会和非阶级社会的主要标准:区分阶级社会和非阶级社会的主要标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有没有阶级的存在,而是看其是否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是阶级矛盾。虽然阶级社会都是有阶级的社会,但是有阶级的社会未必就是阶级社会。(3)社会主义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易混易错

奴隶社会存在残酷剥削,其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解答】这个观点错误。判断一种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奴隶社会虽然存在残酷剥削,但其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原始社会,并且由于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劳动的分工等,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最初阶段最低阶段最高阶段考点精讲(2023·东莞五校期中)西方文学《荷马史诗》不仅记录了古希腊英雄时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对普通战士和家庭婢女也有着生动的细节描写,堪称一部古希腊社会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文化风俗百科全书。以下对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③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④生产工具改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A考点精讲(2023·全国·二模)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的生活非常奢侈腐化,而广大奴隶则被当作牛马一样被买卖,每有战事,还要去远方戍守或充当炮灰,这激起了奴隶的反抗。《甲骨文合集》记录了公元前1339年至公元前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了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三座仓库熊熊燃烧的烈火把黑暗的夜空照得通明。火烧奴隶主粮仓①是基于奴隶只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②反映了奴隶不甘于沉重的压迫和剥削③已经触及奴隶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④是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考点精讲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统治方式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钳制主要矛盾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考点精讲(2023·浙江·模拟预测)朝天文庙佃租纠纷案残碑记载:“佃交收,不兑,争竞以致互词诘告”。佃农照约交租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封建“君权神授”思想C.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023·全国·一模)天下大同,原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并未实现。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①将“天下大同”作为理想社会的模型没有科学依据②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未达到支持“天下大同”的程度③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决定了“天下”不可能“大同”④“天下大同”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发展没有指导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C考点精讲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建立条件制度确立标志意义【注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考点精讲(2023·珠海联考)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让资本主义迅速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②封建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④劳动者占有的生产资料逐渐增多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D考点精讲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地位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生产过剩,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考点精讲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内容表现实质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考点精讲拓展延伸: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应然生产关系实然生产资料方面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过程方面应该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由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产品交换方面应该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结论】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考点精讲拓展延伸:阶级社会剥削的本质社会形态剥削基础剥削形式剥削程度剥削本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此外,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有人身自由,能够获得工资,但工资远低于所创造的价值考点精讲易混易错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不存在剥削关系。【解答】这个观点错误。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考点精讲易混易错

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解答】这个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虽然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考点精讲(2023·浙江·高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考点精讲(2022山东枣庄二模)恩格斯指出∶"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终将灭亡②社会程度往高水平发展会缓和资本尖锐矛盾③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与趋势原始社会生产力共同劳动,互助合作原始公有制共有,平均分配奴隶社会生产力个体劳动兴起,简单社会分工奴隶制私有制奴隶主完全占有一切封建社会生产力农具水利兴起,农业手工业发展封建制私有制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向地主交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复杂社会分工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向工人发工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否定了原来的生产关系考点精讲:五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决定构成新旧石器金属工具铁器农耕机器生产自动化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分配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资并完全占有奴隶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分配制度: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保障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人的关系: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分配制度: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氏族制度阶级、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精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统一性思考: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考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点精讲理论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从一国到多国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考点精讲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发展过程及特点(区别):16-17世纪文学描述---18世纪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19世纪最高阶段,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2)积极意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找不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强大力量和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经济条件(2)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理论)根本原因:他们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考点精讲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决定性、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最高方式)、思想理论斗争。2、三大工人运动:(1)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表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考点精讲(2022·海南·高考真题)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这种文明制度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该论断()A.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B.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C.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C考点精讲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揭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主要内容意

进步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考点精讲(2023·新课标·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考点精讲4、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主要内容:①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一个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③一个目标——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④实现途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2)重要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考点精讲(2023·湖南·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2022·辽宁·高考真题)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①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②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③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考点精讲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1)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注意】

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考点精讲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2.实践历程实现发展严重曲折光明前景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看,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归纳小结1: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的标志社会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标

志私有制的确立国家的产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的建立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党宣和言发表》(1848年2月)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十月革命社会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意

义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的胜利归纳小结2: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的意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两个必然”。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背诵识记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2、经济危机产生2个原因: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3、3个标志:私有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4、社会主义的“3次飞跃”:空想到科学、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3大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础;6、5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7、2个方面评价:社会主义实践中对苏联东欧挫折、中国蓬勃发展的评价考点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考点精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956年底1978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本课主线:社会主义与中国:救国→立国考点精讲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决定决定救亡图存的探索: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结果:未能改变国家的社会性质和人民命运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走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承担决定考点精讲拓展延伸: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外因:

不允许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3)内因:①不愿意走: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考点精讲拓展延伸: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相对于完全殖民地完全的封建社会看角度从政治地位看从社会经济结构看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质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要前提最终目的考点精讲(2023·东莞期中)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近代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强大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愿承担领导民主革命的使命④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考点精讲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P23)原因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1开始标志::2性质与任务::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道路::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P23)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P23)(P24)4阶段::6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24)意义5思想成果::毛泽东思想8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者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之一。7新的表现(特点)::①领导权—无产阶级(决定性)②前途—社会主义社会③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考点精讲归纳总结1: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3)为新的革命理论、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归纳总结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1)新的领导阶级与政党: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权(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奋斗目标: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的革命前途(4)新的革命立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所属世界革命范畴(5)新的革命纲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考点精讲归纳总结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过去)(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成就未来)(3)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改变世界)归纳总结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主心骨),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2)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考点精讲

2023届武汉调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B.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C.激励人民群众协力同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D.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运动D考点精讲拓展延伸: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革命深度、广度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没解决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革命结果有胜利的一面,但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革命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世界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革命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考点精讲拓展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领导权新革命前途新革命范畴新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因此,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考点精讲拓展延伸:中国革命两个步骤(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考点精讲(2023·安徽·一模)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基本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考点精讲三、社会主义革命(最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49-1956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改造时期1953--1956经济恢复期1950-1952社会主义革命2、总路线和总任务(怎样改造)1、时间段注:“一化”主要强调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则是变革生产关系,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注意考点精讲3、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为什么改造(1)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1)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P26(2)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极大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补充)考点精讲拓展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区别社会背景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根本任务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联系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考点精讲(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考点精讲1、主题(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原则与方法: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中国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国经验教训中国国情实际和实践要求结合探索指导考点精讲3、重要成果:(1)中共八大:②最重要的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服务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考点精讲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①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②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路线④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结合上下功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考点精讲3、重要成果:4、重要意义:(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个结论)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精神面貌等(2)具体成就(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飞跃)(3)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一个肯定)考点精讲归纳总结: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间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前)过渡时期(1949--1956)党的八大(1956--1976)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7--——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考点精讲拓展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1)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两次结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飞跃;(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三次(新的)飞跃。考点精讲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6)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7)总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背诵识记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近代中国的国情、主要矛盾、人民的历史任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性质、前途、新的表现、开始结束标志)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内容与实质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6、中共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指出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03题组演练(2023·江苏苏锡常镇二模)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民族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经过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答:(1)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