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媒体与媒介融合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年会综述
11月24日和25日,获得第十二条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研讨会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武汉、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新闻传播学子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玮教授、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廖圣清、马凌、杨鹏、周葆华、邓建国等学者主持了分论坛现场点评;周葆华副教授为与会作者开设了论文工作坊。年会共发表主旨演讲2篇,入围论文27篇,poster展示8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传播革命与社会变迁”:人类社会绵延至今,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传播革命,分别以文字、印刷术、电报及互联网为标志;目前,我们正身处空前浩荡的新传播革命进程当中(李良荣、郑雯,2012)。1920年代,人们开始谈论“媒体”(media),1950年代,人们开始谈论“传播革命”(communicationrevolution),但对于传播形式的研讨,则可以回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现今,重新审视传播理论及传播技术是有其必要性的。传播媒介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的改变,面对传播新技术的革新,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存在着鸿沟。尽管如此,仍有学者提出,新传播媒介,迟早将不可改变地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观感。艾萨·布里格斯与彼得·布鲁克(AsaBriggsandPeterBurke,2006:16)强调,对传播新媒介的研究领域,个体和社会、本地化和全球化等各种关系,始终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在年会发言中指出,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和新通讯方式的变化,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传统集中的应用活动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所取代,这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又面临着自身的转型期,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遭遇传播变革,某些要素逐渐崩溃,使得原有社会形态逐步发生变化,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极具时代意义,本届年会聚焦探讨“传播”与人类社会变革、社会发展之间的错综关系。一、从“信息传递”到“社会建构”:文化传播的新视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全球化浪潮、新技术革命,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兴起。现今,中国新闻传播的某些研究对象,其他学科也在研究,而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传播学的研究却出现“缺席”现象。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如何与其他学科展开对话?“传播”概念本身是否亟需重新定义?扣合这两大疑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玮教授(2012)做了题为《传播:编织关系网络——城市传播的理论路径和主要议题》的主旨演讲。孙玮基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影响,提出新闻传播学科学者应该对“传播”的概念加以重新定义。她认为,城市研究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但传播学是缺席的。当前,在中国内地,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城市传播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场域。由于城市传播非常集中鲜明地体现了城市化进程、全球化浪潮、新技术革命这三个方面激起的世界巨大的变化,因此“城市”可以作为新闻传播学科重新理解“传播”的很好研究对象,城市传播也可成为跨学科、多学科的城市研究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路径。传播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从城市传播出发,传播学研究可以在城市研究上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对话;另一方面,城市传播研究也提供了中国传播学反思自身学科未来发展的契机。孙玮特别强调,要打破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对传播越来越窄化地落在“信息传递”上的学科定义。这对传播学在许多相关的研究中找到新闻传播学的切入口,并与其他学科展开广泛深入的对话,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全球化浪潮、新技术革命三个要素的背景下,全球化和地方性的关系、实体空间和虚拟网络的关系,可以作为城市传播研究的两个主要维度。“过去,传播是作为社会整体结构下面比较操作性的、末流的、边缘的,在下半部分的这样一个功能性、实践性的机构。”孙玮强调,“从现在世界的变化来看,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该颠覆这样的认识,传播不是一个被政经结构决定的技术末流的、操作性的传输策略。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播正在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一直到我们人类对时间、空间感的最基本的认知的方式,传播正在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对这些产生巨大的影响。”复旦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教授(2012)对孙玮有关历史上城市空间与当时的传播(信息的交流和对话)的历史关系的论点进行了回应,并做了题为《都市形象与城市媒体》的主旨演讲。李天纲以上海的城市形象为例,从历史的纬度梳理了城市形象塑造的时间脉络。他将“公共性”与城市“夸耀主义”相结合,以时间为线,论述了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将城市生活作为主体,市民是如何开始关注城市生活的。他还将“公共性”作为考量城市媒体的重要维度之一,认为这是城市传播的首要议题。李天纲认为城市形象塑造只要不是过分虚假,其本身就是正当的。他强调,“正当性”与否、或者高下,就看其主推媒体是否具有“公共性”,或者公共性的程度。西方社会是一个比较健全的市民社会,天然具有公共性,而对中国社会而言,公共性却成为了问题。伴随二十一世纪的新媒体的发展,人类通过媒体获得信息的途径,在历史长河中大大地扩展了,其背后是一种“公共性的演变”。在都市里发生的现代媒体革命,远远超过当年中国人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他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文明的传统基因里是存在“公共性”的。当西方还在萌芽城市生活时,其实中国的城市甚至是小城市都具有了充分的公共性。但最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诸多城市出现了很多的标志工程,但市民未能参与其中,所以他们感觉不到这些是自己的骄傲。中国城市拥有了很多的形象工程,却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生活,因为也没有带来“夸耀”。只有依靠全体市民的关注和骄傲,中国的城市传播才能具有公共性。他强调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传播中的“媒体”的重要意义。大量的信息并不一定是通过经营性的“媒体”(Media)传播,而是在“公共空间”(PublicSphere)里自由地传播。另外,李天纲与孙玮都提到了城市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研究纬度。李天纲认为,城市形象需要在全球主义与地方性的关系中寻求平衡。他认为当今的城市媒体已经失去了主体性——跨国公司和连锁企业让城市媒体“全球化”;同时现代“媒体革命”大大推动了都市形象的普及。但“都市形象”的神话,越来越失去“自我”,流失了本土特征,城市独特的地方特性,应该成为城市传播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城市特征的地方媒体,正在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他最后指出,城市媒体的出路在于——恢复城市媒体的“公共性”,让市民民众参与到其中来。二、问题研究方法黄芝晓认为,本届参会者的研究议题是追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的,201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的主题选择具有时代意义和前瞻性,围绕“传播革命”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从各个方面层面做了阐释:有宏观社会发展,有微观人际关系,有历史回顾和对历史现象的研究等等,新闻传播学子从不同的角度对传播革命和社会变迁间的关系做了多元的分析和论述、生发其现实意义。入围者研究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的研究网络媒体的,也就是新媒体的在我们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另一类是媒体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有是对媒体发展以及媒体从业者的研究,从本质上讲,也是间接地关系到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问题,其实可以归为一个大类。本届年会入围文章对新媒体的研究,存在很多交集和对话的地方。特别是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群体性事件”、“危机性事件”中涉及到新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周葆华指出,本届年会有关新媒体研究的论文,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聚焦在“新媒体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从不同角度的切入,其二是大都选择了个案的研究。新闻学院广告学系硕士生刘振声(2012)通过文献梳理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微博依赖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便捷媒介接触方式促进了微博依赖的形成;微博依赖既是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厉智(2012)采用文本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该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反应和应对为例,讨论和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中国双重/多重话语空间下的突发公共事件政治传播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智秋(2012)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切入,选取“瓮安事件”、“乌坎事件”两案例,深度剖析和对比两类群体性事件——社会泄愤事件和维权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危机特征,及在这种危机下所潜伏的社会风险,从危机战略规划、危机预控、危机处理和学习四个阶段对比具体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暨南大学新闻学硕士生孔晓欣(2012)以贵阳市国防学校学生工利用微博维权为个案,分析学生工如何自发地利用微博逐步获得社会舆论关注和支持的过程,并详细展现其发生、发展过程及赋权结果,对新生代农民工利用微博进行自我赋权的原因、作用、局限性进行详细的解剖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硕士生张晓艺(2012)分析了外交部官方微博的内容特点、影响力水平和构建的政府形象。研究发现,微博内容以偏正面的外交新闻和较为中立的外交知识为主;有关欠发达国家的微博数量相对略少;互动性的内容、轻松的话语风格和原创微博对微博影响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陈原一(2012)以“合理行为理论”为基础,对热播电影的微博营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媒介习惯方面,受众的微博营销参与经验能导致态度改变;在营销构成方面,互动性和讯息源能全面提升受众的认知性态度和情感性态度,而参与度、理解度和情绪只能影响情感性态度。三、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现状本届学术年会的研究选题还体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之间的关照。黄芝晓谈到“本届年会部分论文很好地处理了社会科学里边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无用”和“有用”的关系,也就是基础研究和我们比较关注的现实的应用型研究之间的关系。”王贺新、周岩、邓元兵、周劲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本身忽视的一些议题做了梳理和研究。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管理学博士王贺新(2012)尝试描绘新闻伦理、职业道德与规范研究的知识地图的研究意义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以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为主;研究话题的变迁整体呈锯齿状波动形态。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新闻专业主义及中观层面的理论体系建构、失范原因分析、规范制度建设的探讨有显著增长,但没有制度的突破,波动难以改变。马凌认为,王贺新的切入点很巧妙,选题和抽样比较科学,勾勒出新闻道德曲折的变化,逻辑也非常严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周岩(2012)以2006-2011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175篇中国媒介融合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频统计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等多种文献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媒介融合研究的现状,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期刊、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邓元兵(2012)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针对中国知网“新闻与传媒”子库中关于危机传播研究的所有相关期刊文献进行研究。作者利用UCINET软件对作者共被引网络进行了网络密度分析、网络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绘制了网络图谱,展示了中国危机传播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劲(2012)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结合案例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做的梳理,同样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周劲认为,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应该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理念,成为在操作上和组织上起规范作用的原则,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发挥召唤功能的信念。应从新闻工作者树立专业意识、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起步,进而完善行业、组织的专业规范和制度,逐渐推进体制改革,最终提高整个新闻业的专业化水平。另外,褚金勇、曾来海等对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研究展现了新颖而具有研究意义的切入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褚金勇(2012)将文体形式与启蒙路径结合起来,分析了报刊作者如何通过选择论说文体的形式来达到向导国民、启蒙社会的目的,以及各种论说文体与启蒙路径之间的联系。他认为,报刊论说文体的选择是言说者对言说对象与启蒙路径的选择中被确立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生曾来海(2012)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报纸下乡”的历史进行了考察。“报纸下乡”口号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经历了抗战动员的实践论证、“农村复兴”计划的再次论证,使得新闻界对“报纸下乡”的困难、实施、效果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分析。但是由于种种客观与主观的原因与困难,这两次“报纸下乡”的论证都没有得到全面的实践。马凌建议将报纸下乡的几个途径理论化,放到近现代的背景下加以论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祁梁(2012)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自由主义传播史进行了解读。民族主义和印刷资本主义,阶级意识和公共领域,结构和解构先后与古典自由主义相互作用,并引起其趋势的盛衰和内涵的变化。就内涵而言,它首先被当成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天然正确的观念,然后被当成“资产阶级自由扔进历史垃圾堆”,最后则体现为一种历史上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具体形式。四、媒介叙事模式廖圣清以危机传播和媒介融合两个研究领域为例,强调在进行新闻传播学研究当中保持学科反思对保持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科发展当中的新领域,是否成熟到足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阶段,是研究者必须审慎考量的。他肯定了参会者相对新颖的研究方法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但也提醒青年研究者,在对新现象、新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重在强化“问题意识”,最需要明晰的是研究者针对何理论加以回应。在行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运用理论要与研究文献作对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于帆(2012)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阐释了《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厦门大学新闻系硕士生谢绵绵(2012)以“记者陈诚”的微博为研究个案,考察在微博叙事的影响下传统新闻叙事有何变化。研究发现,微博叙事的规则和特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记者的叙事习惯,体现在记者主观评论增多;更多使用人物限知视角;结构中各个范畴的叙事呈拼盘式样态;多重声音形成复调叙事。廖圣清指出,叙事研究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是比较新的方法,但在具体研究中,研究方法应该只是研究者的工具,重要的是研究问题本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纯(2012)从民族主义视角切入,分析了大陆、台湾、新加坡三地媒体有关辛亥革命的报道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并阐释了民族主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作者认为,媒介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总是在二元化的叙事框架中得以建构,并借此完成了对民族以及民族国家的时空想象的描画,实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化建构过程。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汪礼亮(2012)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分析了社会治安报道消息来源的特点。研究发现,处于核心位置的当事人在报道中作为消息来源的机会很少,形成了“他者”对当事人“代言”的状况。作者认为,社会治安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分布和偏向状况,会使得新闻媒体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规格”,并产生负面影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刘媛(2012)对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此节目中仍存在一定的男女性别刻板印象,带有弱化女性形象和对传统女性形象过分追求的特征。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硕士生颜欢(2012)以《非诚勿扰》为案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论述电视相亲节目对受众社会认知的影响、探析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背后的社会原因,并选取《非诚勿扰》开播以来影响较大的案例,分析其社会认知价值。杨鹏认为,研究生选择研究题目,不要盲目地选取时下热点议题,而应该关注研究问题的社会敏感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胡吉(2012)考察了社交电视中受众概念的变化。作者发现,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突出地表现了受众参与权扩大、个性化内容凸显及智能化程度加深的技术特性,从而使得受众的概念在当前的媒介融合环境中与媒介形式及文化彻底融为一体,达到卡斯特所描绘的“信息即信息”的态势。五、农民意见表达的社会现实传播构筑的城市关系网,是信息之网、交往之网、意义之网。在新传播情境下,传播领域的网络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关系,是补充而非替代、融合而非隔绝的(孙玮,2012)。对于传播乃信息之网的论述之外,本届学术年会在传播交往之网、意义之网层面的论述较往年逐渐深入。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的关注议题与往届年会论文相比,议题选择所体现的社会关怀的关照面更宽。例如对上海本土小众音乐人、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关注了这些社会现象在传播当中的关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卢垚(2012)围绕福柯在《性经验史》中关于权力与性的论述展开同性恋话题的讨论。文章关涉同性恋内部的分化与再度边缘化,以及男同因艾滋病而受到更多干预与关注的现象中所折射出的女同生存困境;最后探讨同性恋团体与权力的斡旋与相互利用,反思权力与性的关系。对同性恋议题的研究,从实体世界也扩展到了虚拟网络世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陈静茜(2012)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同性恋这一群体的微博使用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日常生活考察。作为在中国社会中蒙受污名的同性恋者,在微博使用中通过发表不同的话题、分层管理,展现了不同的自我身份。对他们而言,内群体间的集体集会是非常重要的仪式活动,赋予了同性恋行为符号以意义,帮助他们驱除负面情绪,获得生气和自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邢宋杰(2012)从“顶楼的马戏团”乐队、“王厂长”的歌曲创作、语言文字、演出表演等入手,分析用沪语演唱的歌手作为地方文化群体代表的意见表达与信息传递,力图描述其亚文化与地方性交融的特点,通过他们歌曲中所传递的信息展现目前上海本地文化的特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魏寅(2012)采用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归泾村这一“城边村”为个案,对公益组织“新市民生活馆”独具特色的传播生态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研究发现,“正式员工-健康大使-社区会员”的二级结构是“新市民生活馆”公益传播的基本模式;同时,公益传播的过程也正是一个新的合作领域的生产过程,代言、培训、闲聊,是其在流动人口社区进行合作领域生产的主要方式。邓建国认为,这一质化研究结论中的三点关系:流动的和稳定的,可靠的和专业的,以及现代的与边缘的概括性很强,参与式观察做得较为细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刘婷(2012)以南方某省两个镇的调查资料为依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农民意见表达中的四种困境。研究发现,沉默的螺旋效应、意见领袖的位移、政府“守门人”的干扰和媒介传播链的堵塞是造成农民意见表达中四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对于健康传播领域的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姜鸿文(2012)也有论述。邓建国老师认为这一研究很好地回应了社会的医患关系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姜鸿文对中国医疗环境下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认为自己在信息提供、信息接收、信息确认以及社会性情绪交流方面都做得比对方要好,在成对样本检验中则发现,在社会性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医患沟通中,医患都认为自己在积极构建医患关系,而对方投入的情感则不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钱睿荪(2012)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2009-2011年三年来淘宝网和淘宝商城的“光棍节限时营销”,指出电子媒介利用互联网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建构和维系的社会资本,进行营销和品牌推广。电子商务网站和社交网站合谋剥削了个体用户作为社会资本创造者的剩余价值,建构了关于社交和消费的媒介话语霸权。六、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本届年会在针对入围论文展开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还对研究者的研究方法训练着重进行了指导。周葆华副教授做了题为《如何让研究变得更快乐?——从“上下”、“内外”、“前后”谈起》的论文工作坊,结合poster展示环节的8篇论文做了论文撰写和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深入指导。黄芝晓认为,本届年会在论文质量上和研究深度都比往届会议有大幅提高,在很多议题上比历年的研究更加深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反应出国内研究生学术研究存在的一定问题:一是研究范式比较单一;二是结合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药剂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实验诊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计算机辅助绘图》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专业创新课程-仪器仪表生产与创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人机工程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建筑构造》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光学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磨损与抗磨材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操作性条款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医院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计划
- 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报名表
- 技术转让合同
- 2024年手工木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形势与政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第一、二章知识点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电信人工智能大学习抽测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术语工作适老化基本术语
- 2024软件开发合作框架合同范本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