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1次授课日期10月9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目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道路复习旧课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2。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2.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3。1。两对主要矛盾3。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布作置业阅读教材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2次授课日期10月16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目的要求了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的重大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复习旧课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1。1.军事侵略1.1。2政治控制1。1.3经济掠夺1。1。4文化渗透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1。2.2粉碎瓜分中国图谋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1。3.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3.2民族意识的觉醒1。3。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意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80年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布作置业欣赏或阅读有关这一时期的书籍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3次授课日期10月23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目的要求1。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都是对国家出路的探索.2.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深刻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中国独立、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复习旧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2洋务运动的兴衰2.2。1.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背景与性质)2。2.2.洋务运动的内容2。2.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2。2。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3.1.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良运动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布作置业观看电视剧:太平天国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4次授课日期10月30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目的要求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2.了解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复习旧课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3。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3.1.3.三民主义学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2.1.封建帝制的覆灭3。2。2.中华民国的建立3.2.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3辛亥革命的失败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布作置业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5次授课日期11月6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目的要求了解中国先进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深远意义。复习旧课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意义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4。3.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4。3.3.大革命中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4。3。4.国民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布作置业观看电影:建党伟业阅读报纸:《新青年》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6次授课日期11月13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目的要求1.了解国民党统治情况,认识中共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2.了解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及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复习旧课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中国革命战略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布作置业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7次授课日期11月20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目的要求1.了解日本侵华历史及罪行,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2。认识中华民族大团结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意义,懂得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复习旧课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如何正确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地位和作用。布作置业了解豫西抗日纪念馆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8次授课日期11月27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目的要求1。了解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复习旧课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7.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7。3.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7.4.3.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共产党7.4.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抛弃了国民党、选择了共产党?布作置业电影欣赏:建国大业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9次授课日期12月4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目的要求1。了解新中国成立时的国情,认识新中国以后取得成就的辉煌。2.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认识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复习旧课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8。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8.2.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8。2。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必然性8。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8。3.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8。3.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8.3.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8。3.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建国初期的中国国情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布作置业阅读:《走进梁家河》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10次授课日期12月11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目的要求1.了解中共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其失误的性质.2。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20年间,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认识其重要意义。复习旧课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9。1良好的开局9。1.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9.1.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9。2严重的曲折9.2.1.“大跃进"及其纠正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9.2。3。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9。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9.3。1。基本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9。3.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发展9.3.3.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环境改善9。3.4.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中共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意义.布作置业中共党人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是什么?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11次授课日期12月18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目的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意义。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复习旧课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展开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0。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重难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布作置业改革开放四十年,你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课后记要教务处制表教师授课教案表授课教师:第12次授课日期12月25日授课班级授课题目课堂实践:辩论赛/红色文学作品评析目的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实践的方式,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艰难困苦与不易,珍惜今日美好生活。复习旧课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讲课提纲︵纲目·教学方式等︶教学纲目:话剧《谭嗣同》话剧《金色的鱼钩》辩论赛: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农业救国;革命救国重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