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甸区侏儒山中学校史(1958-1991)月28日竣工剪彩,历时三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直接领导下,千家万户集,千方百计筹,千山万水募,千言万语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集资50余万元,建成了新的教学大楼。1991年3月,市教委普教处段处长来我校考察,6月下达市教委向省教委申报我校创办实验初中的报告。10月24日,省教委验收组光临我校,历时三天,对照条件,认真考核,对我校的工作作出了肯定,评价较好,待省教委作出决定。现在学校正在实施三个教改方案—教学、实验、服务三结合教改方案;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教改方案;各科教学如何渗透劳技教育的教改方案。“教海无涯,学无止境”,教育战线人才辈出,先进单位不断涌现。而我们做的一切已成为过去,未来的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农村初中的教育改革,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侏儒镇中学历届干部名单县十二中学1958~1962副校长:张立元教务主任:辜克服民办耕中1962~1965负责任:刘昌诚1968年停办侏儒镇中学1970年革委会主任:舒文俊1971~1974副校长:周德才,舒文俊1974年副校长:舒文俊,张树模教务主任:朱传新政教主任:尹常文1975年副校长:张树模,乐立功教务主任:朱传新1976~1977副校长:张树模教务主任:朱传新1978~1984书记:李家恩(1981—1984)校长:彭友谅教导主任:熊昌铨总务主任:尹正年其中1980-1983副校长:郑声扬教导主任:熊昌铨,张修贞1984~1986副校长:周昌银教导主任:尹其桂,何少裘,李家模总务主任:尹正年1987~1989年书记:彭友谅校长:滕永纪教导主任:尹其桂,何少裘总务主任:姚传庆1990年书记:彭友谅校长:滕永纪,尹正杰教导主任:尹其桂,何少裘总务主任:王家洪1991年书记:彭友谅校长:滕永纪副校长:尹正杰,聂正江教务主任:尹其桂副教务主任:何少裘政教主任:方学兵总务主任:王家洪1991.9~1998.2校长:聂正江1998.3~2005.2校长:方学兵2005.2~1010.7校长:许志新常务副校长:张俊成2010.8~校长:张俊成2014.8至今校长:李学初全宗卷简介(1991年12月)蔡甸区侏儒山中学档案室全宗卷介绍侏儒镇中学位于汉阳县西南的侏儒古镇。学校前身为汉阳县十二中学,创办于1958年9月,1962年撤销,并入汉阳县六中,校长张立元。翌年9月又办侏儒耕读中学,直到1968年停办。当时耕中负责任刘昌诚。1970年3月15日正式命名为侏儒镇中学。校革委会主任舒文俊,有教学班两个,学生120人。次年增加为4个班,学生220人。1972年县教育局正式任命周德才为校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1974年张树模任校革委会副主任,有教学班6个学生340余人。1970—1975年期间,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军,办起了“菱苦土”小工厂。利用“菱苦土”生产课桌,为本校和不少兄弟学校解决了缺少课桌的困难。学校还组织师生到外院区开垦芜湖,办起了100亩的农场(后给了20亩地镇小),使师生经受了锻炼。但是由于反对“三中心”,大搞“开门办学”,无法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学校教学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以后,学校开始摒弃了一些极左的做法,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侏儒镇中迅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7年全校有8个教学班,学生450余人。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鼓舞下,新建了400平方米的办公宿舍楼。1978年秋彭友谅任校长,学校由8个班发展到14个班,并先后建起了四栋宿舍楼和四间教室。1981年又建成了实验楼和仪器楼,实验室由小变大,成为武汉市农村中学一级实验室。1983—1984学年度被评为县文明学校,教学质量名列前茅。1984年周昌银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由于校纪松弛,中考失利,工厂亏本,校内群众反映强烈,1989年县教委对学校领导进行了改组。1987年至今,滕永纪任校长,彭友谅再度出山任专职党支部书记。学校发展为15个教学班,有学生786人,教职工26人,其中党员17人,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有34人。从1987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成绩斐然。1990年—1991学年度县教委两次在镇中召开德育工作现场会,1990年被评为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1988—1991年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回升。1989年3月14日破土动工新建教学楼,历尽艰辛,集资50余万,终于使这座面积达2650平方米的教学楼与1991年9月28日竣工剪彩。1991年市教委领导来镇中考察,6月下达市教委申报侏儒镇中学创办省教改实验初中的报告。10月24日,省教委验收组来镇中检查验收,对学校各项工作做了认真地考核,并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在争办教改实验中学的工作中,学校于今年(1991年)10月新建了综合档案室,安排了专职档案管理员一名。现有档案资料包括文书档案17册,保存了从1983年2月至1990年12月各级领导部门下发学校的文件以及学校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材料。教学档案57册,保存了从1981年9月至1991年6月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内容包括学校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各科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教学工作总结、论文以及体育“达标”登记表等。学籍档案9册包括1980年9月至1990年7月各学年度新生入学名册、学生花名册、毕业生名册以及学生异动情况表、转入转出证存根等。教师业务档案50册,保存了学校50位教师(不包括调出的和新调来的教师)有关教学业务的文字材料。科技档案1盒,保存了学校新建的教学楼的有关资料,包括图纸、施工、新建过程的简要说明等。会计档案28册,保存了学校从1980年至1990年财务原始凭证和账簿。声相档案2盒,保存了学校在近年来重大活动中拍摄的部分照片。此外,还存有资料5袋,内容有学生社会调查的、值周的、学雷锋的好人好事记载等等。汉阳县侏儒镇中学大事记(1958—1991)蔡甸区侏儒山中学档案室汉阳县侏儒镇中学大事记1958—19911958年,汉阳县教育事业大发展,侏儒山开始办中学,命名为汉阳县第十二中学。张立元(已故),辜克服二位同志先后任校长,学校选址在捉马山麓。在捉马山东麓曾修建式样可观的办公室一栋,在山南修建教室四间。并与中心小学建在一起,中小学领导各自为政(当时小学属中学领导),办学经费完全由国家包下来。师生来源:在小学教师里拔尖,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师生按当时的要求,走“五七”道路,曾提出捉马山上炼红心,层层梯田挂在抓马山上,各种实验作物长势喜人。当时把地方政府曾在捉马山上召开现场会,推广科学实验经验,学校办得很有朝气。1961年秋,汉阳县十二中学办学规模渐大,捉马山已无发展前途,决定迁校。校址选在东子山山后,那里有宽阔的土地,便于更好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2年春,汉阳县第十二中学迁离捉马山后,其校舍被刘为诚等人创办耕读中学,满足了地方子女入学的需要。1965年,由于强调耕读中学要耕读结合,捉马山缺少耕地,于是,侏儒耕读中学迁往东子山后,重新建了教室,开辟生产基地,教学效益可观。至此,捉马山麓只存在单一的中心小学了。1970年春季,汉阳县的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侏儒山创办了初中,命名为汉阳县侏儒镇中学(当时侏儒镇为社区镇),学校领导称革委会主任,开始由回原籍的舒文俊(已故)同志任革委会副主任。一年后,周德才同志从军山小学调任侏儒镇中学副主任,由周德才同志主管全校工作,校址附设在侏儒镇中心小学内,条件很差。由于当时高中发展失控,大批优秀教师调到高中任课,侏儒地区的优秀教师均调往汉阳六中,侏儒镇中学师资匮乏,主要是靠小学的原班人马,举步艰难。当时领导同志八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师的培训工作上,成绩非常突出。1974年秋,周德才因工作需要调任侏儒高中任副校长,学校工作由舒文俊同志主持,从1972年开始,学校领导的名称由革委会主任改为校长,但一般学校的领导均为副校长侏儒镇中学亦同。1975年,舒文俊同志调合丰中学后,由张树模、乐立功二位同志任副校长,因张树模同志抽调队,学校工作由乐立功主持。学校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学校规模很小,初中实现两年制了。1975年乐立功停止调合丰中学,学校由张树模同志主持工作。此间,为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开始筹建教师宿舍,现在的二楼宿舍十六间就是从1975年开始建造,1978年完工。此间还在外院垦荒八十八亩。1978年秋,彭友谅同志任侏儒镇中学校长。1979年秋,李家恩同志任专职书记,彭友谅同志于1984因年逾五十退居二线,家恩同志同期调往镇中。此间,学校由一个班发展到十四个班,学校规模逐渐变大,先后建成了一楼、二楼、三楼、四楼教师宿舍,总面积为一千四百余平方米。四间标准教室移交镇中使用,侏儒镇中自成一体,初具规模。1979年,县教研室主任代师杰同志前往我校考察,认为我们学校具备办现代化实验室的条件,并被批准为六组实验室。学校领导为完善实验室的建设,曾动员近道教职工让出住房,教职工都顾全大局,纷纷让出了住房,满足了办实验室的需要。实验室的仪器全部从县里拨出。1980年,全县在我校举行物理公开课教学,由熊昌铨同志主讲,利用六组实验仪器,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1981年,汉阳县教育局水泥厂下马,县局将其厂房、仓库拨给我校拆除。学校全力以赴,师生动手,在一周内即完成此任务。张育平同志从高四米的屋顶跌下来,脊椎挤性骨折,住院五十余天,睡在硬板床上毫无怨言。1982年,学校利用拆来的建造材料,建成了三百平方米的实验楼和三、四楼教工宿舍。由于实验室扩大,市、县委决定在我校办农村一类实验室,先后由六组变为十二组到二十四组,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县教委多次在我校召开办实验室的现场会,学校校长彭友谅同志也应邀参加市教委在东西湖召开的实验室经验较交流会。1982年,学校还被县教委教研室选为联系点学校之一,教研室的教研员在我校开展了教研活动,大大推进了教学质量。1983年至1984年,学校被评为汉阳县的“文明学校”登载在汉阳报上,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争雄,团体总分在二—四名徘徊。1984年,初中毕业生贾奇名列镇中考状元,通过汉阳一中的精心培养,于1989年高考成绩出众被清华大学提名录取。1984年秋,周昌银同志主持全校工作,职务仍然为副校长,历任三年,对侏儒镇中的发展尽职尽责。1987年因中考失利,加之校办工厂亏本,校内外群众反应强烈,1987年县教委对学校领导重新改组。1987年,滕永纪同志任校长,彭友谅同志再度出山任专职支部书记。任职至今,侏儒镇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班级由十四个班发展到十五个班,教职工六十四人。学校教育为首,成绩卓著。1990年年初、年末县教委在我们学校召开了两次经验交流会。1990年被评为市级教育先进单位。党支部书记彭友谅同志被评为“一九九零年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1988年—1991年,教学质量连年提高,中考成绩升学率在1987您10.4%的基础上,历年为26.8%,32.8%,34.6%,36.2%。1988年,滕永纪同志因“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治校,成绩突出,中共侏儒镇党委作出《向滕永纪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向滕永纪同志学习的活动。1987—1991年间,先后恢复了被破坏殆尽的市一类实验室,在县仪器站王健超同志的支持下,使实验室旧貌变新颜。购置了十二千瓦发电机组,打成了二十余米深的水井,安装了自来水管,使侏儒河水上了捉马山,筑起了围墙,做了校门,兴建了占地600平方米,总面积为26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91年9月28日,经过彭友谅与1988年三次向党委书记、镇长、县教育领导干部写信,争取他们领导,于1988年3月14日开工,历时3年来,在彭友谅、滕永纪同志同心协力下建成了教学大楼,举行了庆功大典。是日正值汉阳县人民政府在侏儒镇召开九配套现场会,出席会议的高副县长、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县教委各科室负责同志、市教委科长也出席了会议。政协尹副主任、各乡镇县教育的领导同志一百余人,光荣的出席了庆典。庆典大会请来的客人500多人,大会隆重热烈,县的各级领导讲了话,高度赞扬了侏儒人民办教育的热情。1991年春,市教委普教处段处长经四个多月考察四十余人的乡镇中学,选点办湖北省教育改革实验初中。段处长第一次光临我们学校说:“我考察了许多乡镇中学,没见过哪所学校有你们学校这样美。一个一万余人的小镇,建这么大个家伙(指教学楼)真了不起”。不久,做出了在我校办湖北省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6-T1803-2023-棱角山矾培育技术规程-江西省
- DB36-T1734-2022-大球盖菇-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
- 病理性体质护理
- 全屋定制服务标准流程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考试试卷:教育信息化应用
- 2025年计算机二级MySQL实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职工职业发展策略与学校支持系统构建
- 护理敏感指标报告
- 2025年征信行业信用评分体系优化试题库(行业趋势)试卷
- 护理人员人际沟通技巧与策略
- 海外仓合同范本
- 体育行业投标书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课件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满分必刷)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电气电子中的CFD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五十六个民族之土族介绍
- JT∕T 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 悬挑脚手架及卸料平台监理旁站记录表
- 资产处置报废方案
- 神志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分裂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