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成都龙泉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期开学考试试题语文Ⅰ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彦范进曰:“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B.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C.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D.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专门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B.“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尊称。.C.公,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的一种,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爵等爵位,而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晦朔,即晦日和朔日。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望,阴历每月的十五。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一项是()(3分)A.桓彦范有勇有谋。桓彦范曾参与制定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计划,统领禁军,并在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行动中身先士卒。B.桓彦范忠于中宗。桓彦范用武力强硬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武则天无奈之下,让出王位。中宗因其功大封为赏赐封五百户。C.桓彦范遭到武三思陷害。武三思曾诬陷桓彦范是王同皎的同党,后又用韦后事件再次陷害他,使桓彦范被流放。D.武三思担心桓彦范等人以后再被起用,于是派遣周利贞假托皇帝的命令杀了桓彦范。桓彦范死时场面十分悲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5分)(2)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5分)(二)诗歌鉴赏(11分)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0、名句默写(6分)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3、《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红山楂矫友田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向那一小片山楂林,唯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写他的性格、行为与众不同,是为了交代“他”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与城里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的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C.山楂果成就了他的今天,也夺走了他的母亲。他为同学们讲的故事有力地升华了小说的主旨。D.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倍感温暖。E.“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小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2)本文在叙述方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3)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6分)(4)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这一形象在全文中的作用。(8分)Ⅱ卷(80分)四、语言运用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________。②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镜花水月,映入历史。他的深情、执著、聪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令人______,回味绵长。③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现在想来还________,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A.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记忆犹新B.念念不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C.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历历在目D.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念念不忘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历20世纪欧、亚多次战争,1941年中国之行后曾写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B.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C.新教材一反传统做法,只是指点学生自己从范文中去体味、领悟写法,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所裨益的。D.“四川高考自主命题”自从2016年将被收回为国家命题之后,我省各地高中学校积极行动,将关注的目光纷纷投入到新课改教学中来。1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大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中国,早餐早已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了。①在广州,早餐享受的就是过程,师傅为准备一份点心可能需要忙碌整整3个小时②现代城市里,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简单快捷③天津人最懂得这一点 ④不是所有早餐都以快取胜⑤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幻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⑥煎饼果子,外柔内脆,鲜香兼备,享受它只需要两分钟A.②③⑥④⑤①B.⑤②③⑥④①C.⑤①②⑥③④D.②④⑥③①⑤15、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四个方面介绍“苏裱”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5分)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16、阅读下面文字,填下空白使前后衔接顺畅合理。不超过25字(6分)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炒股,你了解股票市场吗?。牛市又称为多头市场。多头是指投资者对现时股市看好,预计股价将会看涨,于是趁着现时低价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再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熊市又称为空头市场。空头是,对股市前景看坏,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股票及时卖出,待股价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买进,以获取差额收益。人们通常把股价长期呈下跌趋势的股票市场称为空头市场。17、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一次次改变世界。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成都龙泉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开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解析:D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2、A(解析:A项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3、C(解析:B项,强加因果。“所以”说法不当。A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4、C5、D(“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6、B(“桓彦范用武力强硬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在文中没有依据,从原文“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来看,应该是桓彦范“劝说”武则天让出皇位。)7、(1)武后听到变乱的消息惊坐起来,见到中宗李显说:“原来是你(干的)吗?奸佞小人已经被杀,你可以回东宫了。”(“闻、乃……耶、诛”各1分,句意2分)(2)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私下里的丑行,并在道路上张榜公布,皇帝(中宗)十分恼怒,三思卑鄙地说:“这恐怕是桓彦范等人干的。”(“隐秽、榜于道、殆”各1分,句意2分)8、①动词运用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刻画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②乐景衬哀情。构思巧妙,写的是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却营造了生动有趣的画面,一派欢快的景象却衬托出诗人孤苦的内心。答出①的,给3分:答出②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②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答案略11、(1)BE(A项“为了交代他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与城里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错;C项“山楂果也夺走了他的母亲”错。E项“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错。(答对一项得2分)(2)①插叙的叙述方式(2分),如“他”讲的故事(1分);②对比(衬托)手法(2分),如同学们先是不吃与后来却抢光山楂果儿对比(1分);或“他”的沉默与后来讲故事的深情感人作对比。(3)①情节方面:全文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由“玩山楂和拾山楂”、“砍山楂和护山楂”等一系列情节构成;②主题方面: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凝聚了父母的爱心,闪烁着血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PVC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真空香卤铁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螺旋扣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彩钢板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合同
- 2025年直形耳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第2章第1节动物细胞培养教案中图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诗歌6外国诗歌四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
- 2024满月酒答谢词范文(29篇)
- 全面介绍现货中远期交易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检
- 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一课时-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反思》教案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福利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5页)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