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_第1页
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_第2页
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_第3页
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_第4页
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彝文谱牍与家支世表

彝族逐渐进入古代文明社会的门槛。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以父系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分支制度和宗法制度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长期处于社会领先地位。在一些地方,村庄社区的地缘关系并没有完全打破血缘关系的茧壳。家庭、分支机构和家庭聚集在一起。神权、族权和政权往往结合在一起,国法、族规和习惯法共同约束行为的规矩,而反映父系血缘纽带关系最直接和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父子联名制。彝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至今遗留下来的大批彝文典籍中,有不少是谱牒类。这种以父子联名制为特征的彝文谱牒,和演变为采用汉文撰写的家族族谱,记述了家支世系演变。《史记·太史公自序》言:“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因上古之世年纪不可考,就利用谱牒旧闻资料来撰写《史记》一书中的三代世表。所以,重视研究彝族家支系谱和彝文谱牒,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部份,可以说,以父子联名制为特点的彝文谱牒,就是古代彝族家支和宗族发展兴衰的简明历史。一、古代满族播勒大革的历史考证播勒大革是贵州古代彝族德布氏统治家族在今安顺一带建立的地方政权,汉文史籍记载中称为罗殿国、普里部,彝文典籍里则称播勒,或娄娄俄格。清咸丰元年,安顺知府常恩编纂《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引用当时彝文典籍资料,对播勒大革的历史源流考证记述如下:“普里之先,出于昆明,罗殿、普露静,皆昆明也。罗鬼夷书曰:一世孟,自旄牛檄外,入居邛之卤,为卤氏,亦以字为孟氏、氏。三十一世祝明居泸阴之山,取觚君宜之女曰孟补,生子二,曰楛曰怯。又取义君能之女孟都,生二子,曰赛曰卧。又取布君齿之女曰堵,生二子,长曰克,少曰齐。兄弟六人,各居一邑。楛世守乌,怯居于笮,赛居于泸,卧居于协,克居于,齐居于闽。乌在今威宁,其后称王为鲁王,中国称之为鲁望。……怯之子,称孟氏,再传至孟获,为武侯所擒,旋释之,仕汉为御史中丞,其邑土传至唐而绝,即唐昆明县南之地,于今为盐沅县云。泸即建昌、凉山、雷波、黄郎、波卜之祖,元罗罗斯也。卧字君亨,子孙为君亨氏,即乌蒙椽氏、蔺州奢氏之祖也。协即唐州,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日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音之转,皆即也。闽在今东川,为水西之祖。君克,则普里、乌撒之祖也。克字德溥,子孙为德溥氏。齐字德实,子孙为德实氏。齐之子曰虎,俗讹为火,齐或作济,昆明之法,子连父名,故相传为济火也。济火助武侯有功,赐缕银鸠杖。普里者,谈指之里名也。既平革僚,以其地赐火,火让位于其兄之子柏墨,柏墨自徙居之。夷谓普里为播勒,宗为主,主为革。柏墨者,火之宗,故呼普里为播勒大革。……”同书《地理志·沿革》亦载:“汉后主时,牂牁界中普里革僚叛,火受后主诏讨平之。火既平普里,令其伯父克之子长之。”《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记载当济火之世时,“武侯至。献粮通道以迎,遂佐擒孟获,因令世长其土。其后,牂牁界中普里革僚叛,火受后主诏讨平之。火既平普里,令其伯父克之子长之。”上引地方志书资料,粗线条地勾画了古代彝族播勒大革的历史脉络,重点说明了以下问题:1、夷谓普里为播勒。而普里之先,系出昆明,即古代氐羌族系彝族先民的历史称谓。所记祝明之后,六子分居各地,即彝族“六祖分支”的历史源流和迁居地域基本史实,系引自“罗鬼夷书”,即当时的彝文典籍,参照现今各地翻译出版的译本对证,史实钩勒基本可信。2、所称播勒大革,或播勒大宗,系蜀汉之时彝族德溥(亦译德布、德彼)氏统治家族之后裔,自柏墨(又据彝谱全译为默歹阿仁)之世,由云南境内迁入今贵州安顺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距今已是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3、播勒大革自蜀汉建立统治中心以来,经历两晋、南北朝、至唐之时,既与中央王朝保持羁縻臣属关系,又曾因是同一民族的族谊关系而依附南诏,宋为罗殿国普里部,元为普定土知府和普定路总管,直到明初改土归流,才衰败下去,一蹶不振。4、所释普里,系“谈指之里名也”,其说不足为据。按普里之名,实为彝族“尼”之译音,即彝族对仡佬古代先民人,后又演变史称“革僚”的称谓。由此亦知在今安顺,仡佬族是古代最早的世居民族,彝族先民进入安顺仡佬故地,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史志沿称的普里或普里部,应是采用彝语的称谓。但是,彝族先民进入安顺不自蜀汉始,建立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则不当晚于此时。据彝文典籍的有关资料记载,古代彝族恒部(即君亨氏)的一支早期曾进入播勒之地;布部首领慕克克原居今滇东北鲁甸一带,后移居古苦俄格即今宣威。其孙仲鲁穆曾征服人之地,世长地。其后裔阿德布之世,曾占领了今贵州西部的妥额地方,妥额今指何地?难于定论。也许此时,亦曾攻占过播勒境内。柏墨者,默歹阿仁也,并不是布部始祖慕克克之子,而是其十八世孙。而阿德布系慕克克之七世孙,可知早在柏墨之前,彝族恒部和布部的势力都曾相继进入播勒,只是还未能在完全征服当地人的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的统治中心而已。自从蜀汉时柏墨任播勒之长,彝文谱牒记载君长世系共传五十代。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播勒作为雄据一隅的地方统治势力,和滇东的阿仲赤,曾是滇黔一带彝族宗法奴隶制下势力强大的两大并立宗主。彝文文献称:“吐俄阿仲赤,诺俄毕播勒”,译称汉意即:白彝之君以阿仲赤为大,黑彝之君以播勒为大。白彝之君阿仲赤的统治范围,在今云南曲靖地区,黑彝之君播勒的统治辖境,在今贵州安顺地区。这两大君主的统治地域邻近,势力强大互不统属,彼此之间则建立有世代相承姻亲关系,各长其土,各辖其民。彝文典籍《德布史》记载:播勒的地方政权中,“播勒的大臣,大臣有各种。厄有两位臣,有三位臣。撒吐四位臣,诺素六位臣”。是以彝族(诺素)为主体,包括布依族(撒吐)、仡佬族(人)、和厄(不详何族?)多民族联合组成的统治机构。古代播勒地区的民族关系也是多民族共处相依,彝文典籍载:“播勒大草地,住着各种人。人有很多,撒吐也不少。各有其村寨,各有其头人。”各族之间社会组织、风俗心态各异,彼此却是大杂居而小聚居,共同生活在播勒君长统一的政治制度统治下,交纳贡品,为其臣民。播勒统治家族的彝文谱牒,从现已翻译出版彝文典籍中,可以理顺分为三个部份:(1):“六祖分支”前的远祖谱牒;(2):“六祖分支”后布部传至分支播勒的谱牒;(3):播勒世系谱牒。现分别梳理摘录如下:(1)“六祖分支”前的远祖谱牒。即《安顺府志·普里本末》所记:“一世孟,自旄牛檄外,入居邛之卤,为卤氏、亦以字为孟氏、氏。三十一世祝明居泸阴之山”的世系。按彝族实行父子联名制,彝文谱牒记载亦然,并无所称的“卤氏”、“孟氏”、“氏”等汉姓。据《西南彝志·谱牒志》记载:“一世希慕遮(即一世孟),二世遮道古,三世古珠诗,四世诗雅立,五世立雅密,六世密乍拐,始创君基业。密乍拐又传,七世乍拐作,八世作阿且,九世且阿宗,十世宗阿贤,十一贤阿基,十二基迫勒,十三迫勒道,十四道孟尼。”“人始道孟尼,一世道孟尼,二世孟尼赤,三世赤阿索,四世索阿德,五世德洗所,六世洗所多,七世多必额,八世必额堵,九世堵洗写,十世洗写脱,十一脱阿达,十二达阿武,十三阿武补,十四补珠娄,十五娄珠武,十六武洛撮,十七撮珠笃,十八乃笃慕。”上引彝文谱牒自希慕遮(孟)传至笃慕(祝明)之世,按父子联名制共计三十一世,可证《安顺府志·普里本末》所记夷谱自孟至祝明亦为三十一世符实,彝文谱牒则将具体的三十一世父子联名可供补遗。按希慕遮(又译孟)自旄牛檄外,入居邛之卤。旄牛檄外系泛指今四川雅砻江上游地带,直到公元前94年,西汉武帝天汉四年,还在蜀郡西部设两都尉,其中一个住旄牛县,以管理“檄外夷”。所谓“邛之卤”,邛即西汉武帝时所设越嶲郡,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一带。而卤与卢通,《括地志》云:“戎府以南皆卢地”。戎府为今四川宜宾一带,则知“邛之卤”当在今四川西南部的金沙江流域和安宁河谷间,这是古代彝族先民聚居的地域。由于洪水成灾,引起迁徙,到笃慕之世又定居于“泸阴之山”。按笃慕,汉译本中又译“隆穆”、“祝明”、“仲牟由”、“兹木乌乌”等。其所徙居的“泸阴之山”多指是洛宜山、或堂琅山,在今滇东北的会泽一带。笃慕在此生娶蕃衍,是为彝族“六祖分支”的始祖。正如《西南彝志·笃慕世系》所载:“当笃慕之世,沽君尼(即《普里本末》所记的“觚君宜”)之女,名尼以咪哺(即“孟哺”),能君能(即“义君能”)之女,名能以咪都(即、“孟都”),布君蚩(即“布君齿”)之女,名蚩以武吐(即“堵”),三君主之女,和笃慕成家。六祖三个母,武、乍二长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实液中部漫。天上布满星,地下布满人,六祖的后裔,各处去定居”。笃慕的六子,分别迁往各地,发展形成武、乍、糯、恒、布、默六部,这就是流传于川滇黔三省边境彝文文献记载所称的“六祖分支”。(2)布部传至分徙播勒的谱牒。即从布部始祖慕克克开始,传至默歹阿仁(即“柏墨”)为播勒君长,共计十八世。布部势力自南下迁居到今云南宣威一带立足以后,彝语称为古苦俄格,以此为根基,又向今贵州西部境内发展。从布部的彝文谱牒世序考察,苦古俄格家自始祖慕克克到额陀阿古之世,共传六十六代世系。其中第十八代名叫默歹各易,当是和徙居播勒为君的默歹阿仁同是兄弟,俱是朵默歹之子。兄弟两人自此分居滇黔两地;一是苦古俄格(云南宣威)布部之长;一是娄娄俄格,即播勒(贵州安顺)布部之长。据《西南彝志·德布根源》载布部谱牒如下:“布祖慕克克,慕克克乃一。克迫默乃二,迫默钟乃三,钟鲁蒙乃四,鲁蒙娄乃五,娄阿德乃六,阿德布乃七,布梯妥乃八,梯妥糯乃九,糯奎博乃十。奎博委遮一,委遮阿默二,阿默老洪三,老洪甫乃四,甫喜所乃五,喜所朵乃六,朵默歹乃七,默歹各易八……”。默歹各易为苦古俄格之君,其子各易阿举,后裔继承传位直到额陀阿古之世。(3)播勒世系谱牒。始祖默歹阿仁,系布部慕克克之世第十八代后裔,其父名朵默歹,与苦古俄格家的第十八代默歹各易同是兄弟辈。《西南彝志·播勒世系》记载从默歹阿仁到罢阿甫之世,共计五十代,兹录如下:“默歹阿仁(又译“默德阿仁”、“柏墨”)一,阿仁哪二,哪益三,益阿额四,阿额汝五,汝哪铺六,哪铺阿隆七,阿隆比额八,比额博洛九,博洛堵勇十。堵勇阿史一,阿史奎博二,奎博物遮三,物遮阿默四,阿默陇洪五,陇洪阿莫六,阿杓阿杓七,阿杓大汝八,大汝阿谷九,阿谷阿益十。阿益堵布一,堵布武赫二,武赫阿已三,阿已阿甫四,阿甫德垛领,德垛阿太六,阿太阿格七,阿格阿更八,阿更笃节九,笃节阿告十。阿告额赞一,额赞额娄二,额娄贤三,贤耿宗四,耿宗选五,选陇再六,陇再阿谷(又译:“陇再阿姑”、“陇再阿古”)七,阿谷不垮八,不垮阿诺九,阿诺奎博十。奎博阿已一,阿已阿乃二,阿乃阿默三,阿默额道四,额道额已五,额已麻汝六,麻汝额不七,额不不姆八,不姆罢九,罢阿甫十。娄娄俄格家,布播勒是啊,传了五十代。”以上所引彝文谱牒,系彝语称为娄娄俄格家,即布部后裔播勒世系。但是,彝文谱牒记载的播勒世系,乃是严格按照宗法制下嫡长制传承的所谓“君位”或“大宗主”的世系,亦即彝族古代社会“苴慕”权力直接继承的单传世系。所以,它是垂直式的单线世系谱牒,没有横向式的旁支谱系的记载,成为“树谱式”的谱牒。其嫡系以外的庶支,或“大宗主”之下的各“小宗”可以记载各自宗支的谱牒,也不严格限于直线式的单传世系,可以按“树谱式”记载谱牒。但都是以共同始祖的祖先神灵为旗帜,以父子联名制的谱系表明各家支的血缘关系,这种以统治家族的嫡长制为骨骼,纵向隶属各庶支分别自立父子联名制的彝文谱牒,正是彝族古代社会家支制和宗法制特点的具体表现。二、普底县普底乡、理论在一定时期内部文化的发展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历史上的播勒大革,彝文谱牒只记载传五十代世系而绝。从汉文献窥知:唐宋之际显赫一时的罗殿王普里部,到了明初洪武年间进军云南之际,派顾成为先锋,首克普定,擒拿土知府安瓒问罪。朱元璋批准罢免普定土知府,析其地为安顺州、镇宁州、永宁州和宁谷、西堡、募役、顶营、十二营、康佐六长官司,实际上是把自唐宋以来的罗殿国、普里部、普定路、普定土知府和中央王朝长期保持羁縻关系的土官政权,进行改土归流,以加强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播勒大革的彝族土官政权,从此一蹶不振,成为历史长卷的一页,至今只留下逶迤山岗的阿札城垣遗址,和久涸无水的山京海子村寨,供人凭吊考古而已。但是,在经历了铁马金戈和刀光剑影的血与火的洗礼之后,播勒大革的宗祧,罗殿王族的遗裔,是否已经绝嗣?抑或埋族隐姓?多少年来成为彝史研究探索之谜?笔者在贵州境内彝族地区,曾留意探访调查,至今只有两条线索可寻:一是在今盘县的普古区,有山彝名“播勒崩”,即播勒大山。据调查山上曾有播勒家修建的房屋遗址已毁,播勒家的后裔汉姓海氏,当地彝族称其为“黑官”,后因彝族龙总兵势力兴起,将海姓“黑官”逐出盘县,迁去云南富沅县境。笔者曾追踪调查,富沅县境内的西流水、竹园等地,确属彝族海姓“黑官”住地,是海知府的后裔。建国后海姓后代多有在昆明工作,据称过去家中都保存有彝汉文本家谱,说明海姓系播勒后代,罗殿王族遗裔。可惜的是土改以后谱书难觅,可能早已毁弃无存,难以追溯脉络。二是大方县普底彝族苗族乡的《黄姓族谱》,记载在今大方、黔西一带居住的彝族黄姓家族,系播勒大革的后代,罗殿王族庶支遗裔。笔者两次去普底调查,并得查阅《黄姓族谱》文献,感到值得重视研究。普底乡的全乡总户数1920户中彝族905户,占47.2%;汉族仅230户,占11.9%,其余是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住户。彝族是全乡户数最多的住户,黄姓又是彝族中最多的住户,除红丰村外,其余八个村都有。黄姓彝族在普底全乡共有501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6%,占全乡彝族总户数的55.3%,其余彝族有陈、李、高、顾、安等姓,与黄姓彝族都有姻亲关系。《黄姓族谱》是于清乾隆三十九年,由族人黄述先汉文撰写。以后道光、光绪直到建国前,族人蕃衍,不断续修,至今黄姓家族以天干为纪,共分十房。族有族长,房有家谱,委托专人,妥善保存。《黄姓族谱》虽始撰于清乾隆年间,但其前有彝文谱牒,和神主、竹主等祖先彝名可考。为什么要撰写《黄姓族谱》?黄述先在序中说:“溯余鼻祖,自安顺府属巴南宣慰司,奔投水西罗甸国王宣慰安氏即额部下,建业设家以来,历年久远。而余先祖世系,书籍简略,难以稽粤。又恨上世夷风,六代以前之祖考,俱皆超荐升送,不留神主、竹主,而书册又不著名号排行,此所以升送以前之祖考,痛恨追溯无自……。”说明黄述先不满足于彝文书写的谱牒简略难稽,又不著名号排行,加上彝俗对宗祠里供祀的神主(木牌)竹主(灵筒),内用彝文书写祖名,每六年举行一次追荐,彝语称为“法里”,即请布慕进行喧诵仪礼之后送往深山岩穴永藏,造成对“升送以前之祖考,痛恨追溯无自”。所以,黄述先开始学用汉法,采用汉文,撰修族谱,这在当时可算是对彝文谱牒的一种改革。据其族侄黄崇行于道光十年正月所写序文中,称誉“先堂伯述先公,才识敏明,学力宏富,念一脉之延,如手如足,恐数传而后,为越为秦。于是远绍旁搜,自耳及以及目遇,编载往籍,左昭右穆,有横图以暨直叙,谱示来兹,派别支分,条贯明晰,炳炳烺烺,式金式玉,匪为光昭九族,允堪食血千祀。”可见,黄述先首撰的《黄姓族谱》,突破了过去直线式父子联名制的彝文谱牒。“左昭右穆,横图直叙”,“派别支分,条贯明晰”,是对传统的彝文谱牒的改革,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是学习先进汉文化影响的结果。普底《黄姓族谱》值得重视研究,是基于以下的三点理由:首先,是撰写《黄姓族谱》的历史背景。自清代康熙年间,吴三桂侵剿水西,改土归流,继又叛清称帝。原水西宣慰使安坤遗妻禄氏,又号召所辖部众,协同清军讨平叛乱,因功封其子安胜祖为宣慰使。不久,胜祖病殁无嗣,从此结束水西安氏土官一千多年来的统治,水西地区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流官统治。黄姓家族的先辈,在水西土官政权中曾居要职,族谱称“官普务、官补目、官祃写”。“普务”和“补目”是水西土官制中九扯九纵之要职,而“祃写”则是统兵的武官。黄姓先祖中曾有七人任过水西宣慰使土官政权的祃写,明末天启年间围歼巡抚王三善于内庄,清代康熙之世抗击吴三桂侵剿于水西,都曾建立功勋,口碑犹存。但改土归流以后,率先于康熙十六年报亩入册,摆脱德额土目的羁辖,使原来的化各(法戈)则溪和改流后的乐贡里,社会经济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迅速转化。为适应时代变革的潮流,黄姓先祖开始偃武修文,崇尚儒学,积极学习先进汉文化,走学而优则仕的科举道路。康熙年间选中武庠者有黄显荣等六人,文庠仅黄纬一人。但经雍正到乾隆之世,武庠仅黄缄、黄崇正二人,入文庠者有黄崇信等五人、国学黄崇仁、黄璋二人,增生黄崇安、崇行、黄理等三人。可谓人文蔚起,代不乏人。乾隆年间为增进家族内部血缘纽带关系的凝集力,为适应科举制度仕途功名的需要,在崇尚儒学的道德伦理支配下,对传统彝文化中的父子联名制、垂直式单线彝文谱牒进行改革,势所必然。也反映了黄姓家族最早率先改革彝族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吸收先进汉文化的历史足印。其次,《黄姓族谱》仍保留着明显的民族自我意识和门阀等第意识。这突出地表现在道光年间黄思赞所撰序文和举人黄思永撰写的《世系考》,摘录如下:“溯余鼻祖,肇自巴南国殿下芝阿堕,金枝分别,归来水西王国主安即额,股肱王家而胙土命氏。间勋名非不足赫奕者,当时史册不足昭垂后世。惜夷制六世则迁,名俱讳,故阿进以前,阿堕以后其迹,贯则始封于恩饬化岗,继封于罕麻乐期,再封于罗徽辖垦,更封于堕密,固代传赫赫。”“可稽者官普务、官补目、官祃写,功高甸国,位极人臣。复因胙土,分封曰普康底、曰沙驾,即吴三桂假道并吞之后,归附大清,如匹马血战诸功勋,上报君父之仇,下雪子臣之恨。”“康熙十六年报亩入册,恪守王制,忠厚传家,瓜瓞绵绵,耕读立业,螽羽解绳。自戊子科高伯祖民功公赴举中试,世列胶庠,徽音络绎,以迄至今。”上引资料系黄思赞于道光十年正月续修族谱撰写的序文。黄思永撰写的《世系考》又更具体地追溯黄姓族沅和门阀等第的情况如下:“粤考我始祖,巴南之季子,主器者名芝阿陶,为南国之王,次曰芝阿感,爰居左相,三曰芝阿堕,爰居右相。当其先巴南与水西二国,兵争不息,我始祖阿堕睦邻有道,订为秦晋之好。由是西王即额,聘我始祖归辅水西,祚之土名曰恩饬化岗,即今清镇所属鸭池河茶店,城郭犹存。”“佐理甸国,屡有功绩,后封于咸麻乐期,即今之平远属金家坝,名为堕早登,其地有二冢祖墓。嗣后吴贼假道,并吞水西,主迁居定郡,我祖屡战屡捷,护卫御驾,又封于老包加更,即今之黔西制下内庄也。自是罗甸国王欣慕忠臣勇将,复封于乐贡里七甲,因名其地堕密,此阿进以前事也。彼处有‘元章本’,上有一硐,迁竹主于其中,崇山峻岭,亦定郡之胜境,是以传之万世,不可斩伐其上之树林,亦后人之所宜严持者矣。迨阿进传阿陇,其长子名阿保,守堕密本支,次子名老哲,西主秀封始创建于普康底,浸炽浸昌,功绩愈盛。传至白嫩,生子四人,总摄六路祃写,犹今之协镇。长曰康足,承普康底之宗祀;次曰弟哥,分封沙架;三曰额约,创业革勒作达,生一子而早天,遂乏其嗣;四曰白臧。业在以那,其子恒备,才力兼全,居总兵之职,此房之所由始也。康足生子二人,以弟哥无子,长男整兴,爰守本支,官普务而为相臣;仲子即擢,出继二房,官补目而藩王室,煌煌之勋,述不胜述。”以上所引资料经实地考察,并结合汉文史志文献互证,黄姓先祖迁徙普底(即普康底)以前的居住地,如老包加更,今黔西县林泉区白泥乡,即内庄附近苦鱼井,有其先祖且阿益和益阿进之墓茔。在咸麻乐期,即今织金县龙场区金家坝亦有祖茔犹存。在恩饬化岗,又译恩赤法戛,即鸭池河边岩上的今清镇县茶店一带,据说亦有祖茔可寻,可证其迁徙路线基本符实。但所称阿进之前“吴贼假道,并吞水西”,“又封于老包加更”,“复封于乐贡里七甲,因名其地曰堕密”在史实上有明显错误。按所称吴贼,系指吴三桂。并吞水西指吴三桂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进剿水西,于次年(公元1665年)改土归流,将原木胯、火著、架勒、化各(又译法戈)四则溪隶属大定府。自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以来,水西土官安坤遗妻禄氏及安胜祖又协同清军平定吴三桂叛乱势力,胜祖因功又袭水西宣慰使职。但是,从《黄姓族谱》中记载始取汉姓黄氏和汉名的两个先祖:黄开元生于清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黄体元生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卒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他们两人应是“吴贼假道,并吞水西”相同时代之人,但他俩的辈份世系却是阿进之后的第六代孙。在实地调查中得知:阿进是在内庄歼灭王三善的战斗中牺牲的,因此茔墓仍葬内庄附近的苦鱼井,其妻携子阿陇逃入堕密,即今黔西县沙厂区大水乡大箐脚避祸,其后代由此蕃衍以后又迁徙普康底。按明末奢崇明、安邦彦起兵反明时,巡抚王三善曾率兵攻入大方城,后因粮尽撤兵,退至内庄遇伏被擒斩杀,明军大部被歼,时为天启四年正月(公元1624年),此后四十年才有吴三桂侵剿水西之事。因此,谱中所说的“吴贼假道,并吞水西”,准确地说应是“王贼假道,败退内庄”或“王贼假道,并吞水西”,才符合史实。其所以出现讹误,调查中得知是误把王三善当成吴三桂的部将。王三善攻入大方为时不长,又是被擒斩杀的败军之将,他在民间的影响远不及平西王吴三桂声威显赫,因此才出现错把王三善认作吴三桂部将的讹误。但是,上引资料可以看出族谱的记载明显反映出来的民族自我意识和门阀等第意识。确认本家族的始祖是芝阿堕,是巴南国主的宗支。按巴南,即播勒的译音,所谓巴南国实即罗殿国,自元朝至元十五年国主阿察纳土来降,已不存在为国。芝阿堕者,阿堕为彝名,“芝”疑为“兹”或“苴”,即“君长”、“首领”之意。所以族谱往往自称是“金枝分派”,即以乃是罗殿国王族遗裔自豪;迁入水西境内又以历任水西宣慰使、即所称“西国”、“西主”、“甸国”土官政权辖下的普务、补目、祃写等要职为荣。这是封建的门阀等第意识的反映。但是族谱又明显地肯定本族乃是彝人,还行夷风,保留有神主、竹主、彝名、彝谱等民族传统文化。并没有为了抬高门第,牵强附会地冒认汉族著名大姓的痕迹,有如后来出现数典忘祖的所谓“江夏郡黄氏”。在清道光年前的《黄姓族谱》中,反映出来的民族自我意识仍然十分显著。再次,《黄姓族谱》中彝汉文化的演变,脉络十分清晰。普底《黄姓族谱》以阿进为第一代始祖,第二代阿陇,第三代阿保和老哲两人。第四代为阿保之子白哲和老哲之子白嫩。第五代为白嫩之四子:康足、弟哥、额约、白臧。第六代为康足之长子者希(又译整兴)、次子即濯(又译肇基)和额约次子普扶(早天乏嗣)。第七代为者希继子老赦,取汉姓黄名开元;肇基之第五子名额叶,取汉姓黄名体元。第八代为黄开元之四子:显荣、显先、显绪、显遇;体元之六子:显众、显祚、显承、显谟、显亮、显名。此即为今普底黄姓以十天干为纪的十房始祖。从第一代阿进到第六代者希和即擢,都是父子联名制的彝名,没有汉姓,没有字辈排行,没有具体生卒年月,还保持着彝文化的传统特色。从第七代开始,黄开元和黄体元之世,正式采用汉姓汉名,并将其上代即擢译为肇基,按汉字排列辈份。其字辈为肇元显系崇,、应思正道中,克家承祖泽,辅国述宗功。迄今自肇基开始,下代开元、体元,再传其下代显字辈共分十房,后世蕃衍,已传至泽字辈。并从黄开元、黄体元之世,族谱正式注明生卒年月。这些都表现出是接受汉文化的影响,从传统的彝文化谱牒演变过渡成为汉文化的族谱,其演变的过程十分清晰明白。因此,笔者认为:从《黄姓族谱》撰写的时代背景,族谱反映出来十分明显的民族自我意识和门阀等第意识,以及彝汉文化的演变清晰明白,该族谱值得重视,加以研究。虽然在族谱有关文献记载中,个别史实和时间空间方面难免讹误,需加考订。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其家族迁徙的路线和历史基本可信。黄姓家族是否播勒大革遗裔?罗殿王族庶支?正如黄思赞序文所说:“故阿进以前,阿堕以后”,“惜夷制六世则迁,名俱讳”。关键在于从父子联名制的彝文谱牒中,查清自芝阿堕之后到阿进之世的具体世系,方能加以证实。三、陇再阿经营及碑期250—黔西内庄彝文《祖宗谱》碑谱牒普底黄姓彝族家族为了实地调查追溯祖沅,今年七月族人黄中亮和黄克淳两人,去黔西内庄,即族谱所称彝名老包加更探访祖茔,即阿进及其父母之墓。墓地在今黔西县林泉区白泥乡民生村,地名苦鱼井的半山坡上,墓向笔架大山,三墓并列,墓前山脚为丛林掩映的陈家寨住户,寨前有乡村公路可达林泉区和白泥乡驻地,公路旁一侧为开阔地带,水田绿秧如玉,地里玉米林立,村户稀落,原野寂静。笔者曾实地考察过阿进及其父母之墓,略呈园形,封土不高,墓底围石,墓前无碑,可能系按彝俗葬制的火葬墓。据黄中亮和黄克淳称:在内庄祖墓附近土内,发现伏卧的一块彝文碑,高约49cm,宽约38cm,碑面阴刻有二百三十八个彝文。根据拓片由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系教师陈世军、陈世鹏翻译,毕节行署彝文翻译组组长王继超鉴定,此碑确系黄姓家族的《祖宗谱》碑,碑上镌刻的正是阿堕之后和阿进之前的彝文谱牒,正好填补了阿堕至阿进之世长期以来族谱阙遗,深引为恨的祖宗世系,把黄姓家族的彝文谱牒和汉文族谱系统而完整地连贯起来。这块《祖宗谱》彝文碑的出土,对黄姓家族的价值和意义十分可贵,对贵州播勒彝史的学术研究也是难得的文物。彝文碑《祖宗谱》的汉译全文如下:“我家普里住,弟兄有三人。陇再阿姑长,陇再阿感次,陇再阿堕幼。幼的这一位,恩赤法戛来,如此传后世。陇再阿堕一,阿堕阿首、阿堕阿亥二。亥阿立卡三,卡阿洪、卡阿勒、卡阿纪施四。施阿糯乃五,糯阿射仆六,仆阿密、仆阿洗乃七。密阿第可八,可阿合勒九,勒阿第斯、勒阿立普十。斯阿密纪一,密纪阿那二,阿那赫赫三、赫赫阿仆、赫阿本娄四。仆阿赤、仆阿密施五。密施氐俄六,俄阿古可七,可阿立恒、可阿陇乃八。立恒阿只九,阿只阿迫、阿只阿甫、阿只洛益十。甫阿益乃一,益阿迭乃二,迭阿果达三,达阿立施、达阿甫乃四。立施阿且、立施古甫五,且阿糯、且阿依乃六,依阿进乃七。法则义益洛那阿知、益迭阿再裔。祖宗谱”。以上碑文从陇再阿堕沿传至依阿进之世,共计二十七代彝文谱牒。如果往上追溯陇再阿堕以前世系,其远祖谱牒自孟至祝明三十一代;布部谱牒自慕克克至默歹阿仁(柏墨)十八代;播勒谱牒自阿仁哪至陇再阿姑三十六代,共八十五代。加上自阿堕阿亥至依阿进二十六代,共计一百一十一代。依阿进的后裔,自阿进阿陇延传至今的黄姓泽字辈份共十九代,因此,黄姓家族的世系,从彝文谱牒到汉文族谱的记载已有一百三十代的悠久历史,真是瓜瓞绵绵,沅远流长。《祖宗谱》彝文碑的时代,可能是明末清初镌刻的。因为在调查中得知:依阿进是在内庄歼灭王三善的战斗中牺牲,正是明末天启四年正月之事。依阿进为《祖宗谱》彝文碑上最末一代,则此碑应是其殁后子孙辈镌刻,立碑时间的上限不可能超过明末天启四年。清康熙年间吴三桂侵剿水西,改土归流之后,黄姓家族顺应时势积极学习汉文化,改革夷俗,墓碑不再使用彝字。所以,立碑时间的下限不会晚至康熙年间。再从碑上彝文书法的工整考察,此碑极有可能是明末崇祯和清初顺治年间所立。近年以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