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3、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B.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C.四氯化碳和水 D.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4、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B.该温度下NaHSO4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D.c(H+)=c(OH-)+c(SO4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态氧原子与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2∶3B.基态氮原子与基态磷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1∶1C.基态碳原子与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3∶4D.基态铜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16、下列实验方法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A.加入蒸馏水 B.加入碳酸氢钠溶液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7、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NH4+、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 B.HCO3— C.Ba2+ D.Cu2+8、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为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B.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kJ·mol-1C.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无污染D.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kJ·mol-19、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0、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蠕动,被人们誉为食物中的“第7营养素”。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是①玉米②精制面粉③西芹④豆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l0NaN3+2KNO3=K2O+5Na2O+16N2↑。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C.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则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D.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12、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其中的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为A.17 B.20 C.1 D.31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铁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碳的燃烧14、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1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温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温度不变时压强的变化可以看作改变浓度16、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c+d D.D的体积分数变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E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2)步骤③、⑤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若反应1所用试剂为Cl2,则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18、有一化合物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2)电解混合液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L长期放置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原理: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agE气体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bkJ的热量,写出E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中和滴定是化学定量实验之一。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中和滴定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则在操作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2)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3)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石蕊b、酚酞)(4)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6)请根据下表中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026.10第二次25.002.0028.0826.08第三次25.000.2226.3426.12(7)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自然界水体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有机物形式存在。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常用总有机碳衡量(总有机碳=)。某学生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方法测定采集水样的总有机碳。步骤1:量取50mL水样,加入足量硫酸,加热,通N2,并维持一段时间(装置见右图,夹持类仪器省略)。步骤2:再向水样中加入过量的K2Cr2O7溶液(可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氧化成CO2),加热,充分反应,生成的CO2完全被100mL0.205mol·L-1的Ba(OH)2溶液吸收。步骤3:将吸收CO2后的浊液过滤并洗涤沉淀,再将洗涤得到的滤液与原滤液合并,加水配制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并滴加0.05000mol·L-1的H2C2O4溶液,发生反应:Ba(OH)2+H2C2O4===BaC2O4↓+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H2C2O4溶液20.00mL。(1)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2)计算水样的总有机碳(以mg·L-1表示),并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3)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定的水样总有机碳一般低于实际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温燃烧可将水样中的碳酸盐、碳酸氧盐和有机物所含碳元素转化为CO2,结合高温燃烧的方法,改进上述实验。①请补充完整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取VL的水样,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水样高温燃烧,测定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1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2mol。②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所取水样的总有机碳为________m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1、Ⅰ.已知:①②③试据此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甲乙两池电极材料均为铁棒与铂棒,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池中均为CuSO4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中Pt棒上都有红色物质析出B.甲池中Fe棒上发生氧化反应,乙池中Fe棒上发生还原反应C.甲池中Cu2+向Fe棒移动,乙池中Cu2+向Pt棒移动D.一段时间后,甲池中Fe棒质量减少,乙池中Fe棒质量增加(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Pt棒上的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是“还原”)。②甲池中Pt棒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室温下,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该池中溶液体积为2000mL,则溶液混合均匀后pH=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分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题目详解】A.

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

稀硫酸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

氢氧化钠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

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2、B【题目详解】A.增大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升高温度,分子能量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加入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而催化剂还有负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故选B。3、D【分析】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可溶性物质,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分离水和酒精,可利用水和酒精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选项错误。B.汽油和植物油均为液体,均难溶于水,不能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B选项错误。C.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选项错误;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的方法,故D选项正确;故选:D。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蒸馏水的pH=7,而此时蒸馏水的pH=6,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即温度高于25℃,故说法正确;B、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水电离出的c(H+)=c(OH-)=10-12/10-2mol/l=10-10mol·L-1,故说法正确;C、pH=12的NaOH溶液中c(OH-)=1mol·L-1,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溶液显碱性,故说法错误;D、溶液呈现电中性,即有:c(Na+)+c(H+)=c(OH-)+2c(SO42-),根据电离方程式c(Na+)=c(SO42-),两式推出:c(H+)=c(OH-)+c(SO42-),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影响水的离子积的因素、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5、C【题目详解】A.基态氧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3,两者之比是2∶3,故A正确;B.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氮与磷在同一主族,所以基态磷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3,两者之比是1∶1,故B正确;C.基态碳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基态氮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3,两者未成对电子数之比是2∶3,故C错误;D.基态铜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1,故D正确;答案:C。6、A【题目详解】A、乙醇和乙酸与水均是互溶的,水不能鉴别二者,选项A选;B、碳酸氢钠和乙酸反应放出气体,乙醇和碳酸氢钠不反应,可以鉴别二者,选项B不选;C、乙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乙醇不能,可以鉴别二者,选项C不选;D、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酸不能,可以鉴别二者,选项D不选;答案选A。7、D【题目详解】A.H+与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与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Cu2+与H+、NH4+、SO42-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判断离子共存,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沉淀生成:如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8、B【解题分析】A项,N2H4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生成N2为0价,所以N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肼作还原剂,故A正确;B项,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肼中的N元素生成了N2而不是N的稳定氧化物,因此无法计算肼的燃烧热,而且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641.60KJ,根据上述两项分析,所以-20.05kJ·mol-1不是液态肼的燃烧热,故B错误;C项,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对环境无污染,故C正确;D项,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641.60KJ,所以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kJ·mol-1,故D正确。此题答案选B。点睛:反应热的有关计算(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根据盖斯定律求算(3)根据物质燃烧放热的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4)根据能量或键能计算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9、B【题目详解】2SO2+O22SO3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过程中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容器,反应速率大于甲,相当于对甲容器平衡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乙容器中二氧化硫转化率大于甲容器,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大于P%,B正确,故选B。10、B【解题分析】玉米和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但精制面粉在制作过程中去掉了大量纤维素(细胞壁),玉米却不经过该处理,所以含纤维素较多。西芹的茎含有大量纤维素。豆腐在制作过程中也经加工处理去掉了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是①③。故选B。11、A【解题分析】该反应中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由-1/3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再结合方程式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由-1/3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生成1molN2为还原产物、叠氮化钠是还原剂,生成15molN2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故A正确;

B.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叠氮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氮气的物质的量=16×1/10=1.6mol,则产生35.84L气体(标准状况),故C错误;D.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为-1/3价,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题目点拨】针对于l0NaN3+2KNO3=K2O+5Na2O+16N2↑反应,可知变价的元素只有氮元素,因此采用数轴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如图;通过此图就能很好地找到氮元素变价的规律,很容易找到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2、D【题目详解】的中子数是37-17=20,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为20-17=3,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原子组成,明确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即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B【题目详解】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正确;C.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等是吸热反应。14、D【题目详解】A项生石灰可作食品的干燥剂,错误;B项食盐可作调味品,其它盐类不一定,错误;C项铝能与CH3COOH反应,所以铝罐不能久盛食醋,错误;D项小苏打在发酵时能产生CO2,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正确。故选D。15、C【题目详解】A.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温度不变时,压强的变化相当于浓度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C。16、C【题目详解】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假设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变小,D的体积分数变小,a<c+d,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羰基、溴原子取代反应消去反应+NaOH+NaCl3【分析】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消去反应生成C,根据B和D结构简式的差异性知,C应为,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E生成F,根据F和D的结构简式知,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为,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F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G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H发生反应生成I,再结合问题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其中的官能团名称为羰基、溴原子;(2)通过以上分析中,③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3)环戊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X,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Y为,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所以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4)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两个H原子可能是相邻、同一面的对角线顶点上、通过体心的对角线顶点上,所以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18、4OH--4e-=O2↑+2H2OFe–2e-=Fe2+O2+2H2O+4e-=4OH-2Fe+O2+2H2O=2Fe(OH)2H2(g)+O2(g)=H2O(l);ΔH=-kJ·mol-1【分析】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为铝热反应,则M为Al,L为Fe;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则C为Fe(OH)3,H为Fe2O3,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图可知,A为Fe(OH)2,x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混合液中含有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沉淀为硫酸钡,B、D、E、F均为无色气体,B应为氨气,则X为(NH4)2Fe(SO4)2;电解硫酸钠溶液生成E为H2,D为O2,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NO、氧气、水反应生成G为硝酸,,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题目详解】根据分析得:(1)B为氨气,其电子式为,答案为:;(2)电解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0H--4e-=O2↑+2H2O,答案为40H--4e-=O2↑+2H2O;(3)在潮湿的环境中,不纯的铁(含碳)形成了铁-氧气-水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发生了吸氧腐蚀,由此知铁作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4)agH2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bkJ的热量,则1molE燃烧放出热量,则热化学反应为H2(g)+O2(g)=H2O(l);ΔH=-kJ·mol-1,答案为:H2(g)+O2(g)=H2O(l);ΔH=-kJ·mol-1【题目点拨】注意抓住有色物质的性质推断出各物质,本题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为Fe2O3;注意在潮湿的环境中,不纯的铁(含碳)形成了铁-氧气-水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发生了吸氧腐蚀;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9、③①②④丙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D0.1044mol/L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解题分析】(1)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为: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④滴定,所以正确的滴定顺序为:③①②④,故答案为:③①②④;(2)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丙,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故答案为:丙;(3)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故选b,故答案为:b;(4)酸碱中和滴定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5)A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溶液被稀释,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测定c(待测)偏大,故A错误;B项、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V(标准)无影响,测定c(待测)无影响,故B错误;C项、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测定c(待测)偏大,故C错误;D项、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测定c(待测)偏低,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D;(6)三次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6.10mL,26.08mL,26.12mL,三组数据均有效,平均消耗V(盐酸)=26.10mL,由化学方程式可得:0.02610L×0.1000mol/L=0.025L×c(NaOH),则c(NaOH)==0.1044mol/L,故答案为:0.1044mol/L;(7)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是溶液颜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溶液颜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明确中和滴定实验的仪器、步骤、滴定终点的判断,数据处理等即可解答。20、将水样中的CO和HCO转化为CO2,并将CO2完全赶出n(H2C2O4)==1.000×10-3mol,与H2C2O4反应的Ba(OH)2的物质的量n1[Ba(OH)2]=n(H2C2O4)=1.000×10-3mol与CO2反应的Ba(OH)2的物质的量n2[Ba(OH)2]=-1.000×10-3mol×=5.000×10-4mol,由水样中有机物转化而成CO2的物质的量,n(CO2)=n2[Ba(OH)2]=5.000×10-4mol,水样中有机物所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n(C)=n(CO2)=5.000×10-4mol,水样的总有机碳==120mg·L-1加热过程中,损失了部分易挥发有机物向另一份水样中加入足量硫酸,加热,通N2,维持一段时间【解题分析】(1)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步骤1的目的是将水样中的CO32-和HCO3-转化为CO2,并将CO2完全赶出。(2)n(H2C2O4)==1.000×10-3mol,与H2C2O4反应的Ba(OH)2的物质的量n1[Ba(OH)2]=n(H2C2O4)=1.000×10-3mol。与CO2反应的Ba(OH)2的物质的量n2[Ba(OH)2]=-1.000×10-3mol×=5.000×10-4mol,由水样中有机物转化而成CO2的物质的量,n(CO2)=n2[Ba(OH)2]=5.000×10-4mol,水样中有机物所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n(C)=n(CO2)=5.000×10-4mol,水样的总有机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