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名校学术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光气又称碳酰氯,有剧毒,可发生反应:COCl2(g)CO(g)

+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升温 B.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C.减压 D.恒压通入惰性气体2、如图,四种装置中所盛有的溶液体积均为200ml,浓度均为0.6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2mol电子,此时溶液中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硫酸铜溶液②稀硫酸③氯化锌溶液④食盐水A.④②①③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配制FeCl3溶液将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放入烧杯,直接用蒸馏水溶解B.证明Ksp(AgI)

Ksp

(AgCl)向10滴0.1mol/L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再滴加0.1mol/L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润洗滴定管加入待装液3-5mL,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浸润全部滴定管内壁,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复2-3次A.AB.BC.CD.D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B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该气体一定是SO2C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无明显变化铁与浓硝酸不反应D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二氧化碳作氧化剂A.A B.B C.C D.D5、下列化合物不是黑色的是()A.氧化铁 B.硫化亚铁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亚铁6、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论错误的是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A.A B.B C.C D.D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C.铝与稀盐酸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与氢能均属于一次能源B.电解熔融MgCl2可以得到单质Mg和氯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C.相同状况下,已知:2SO2+O22SO3ΔH<0,则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取一定量的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于烧杯中搅拌,烧杯壁下部变冷,放出的气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9、有机物A可氧化为B(分子式为C2H3O2Br),而A水解得到C,1molC和2molB反应可得到含Br的酯D(分子式为C6H8O4Br2),由此推断A的结构简式为A.BrCH2CH2OHB.BrCH2CHOC.HOCH2CH2OHD.BrCH2COOH10、下列变化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的是A.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 B.天然气燃烧C.NaCl(s)=Na+(g)+Cl-(g) D.NH3(l)=NH3(g)11、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下灼烧,通过蓝色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A.黄色B.紫色C.绿色D.砖红色1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cC(g)的平衡的变化图象如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象反应Ⅰ中,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在图象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反应的ΔS>0C.在图象反应Ⅱ中,说明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在图象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13、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C.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D.由丁可知:将T1℃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14、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是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电池放电 D.太阳能发电15、已知2H2O2(l)═2H2O(l)+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Ⅱ与途径Ⅰ相比,可能是加入了二氧化锰B.2molH2O2(l)的能量高于2molH2O(l)的能量C.其他条件相同,产生相同量氧气时放出的热量:途径Ⅰ大于途径ⅡD.其他条件相同,产生相同量氧气耗时:途径Ⅰ大于途径Ⅱ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3时减小了压强 B.t5时升高了温度C.t2时加入了催化剂 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17、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构型都相同的是()A.CO2与SO2 B.NH3与BF3C.CH4与NH4+ D.C2H2与C2H418、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M(如图Ⅰ)和恒温恒容密闭容器N(如图Ⅱ)中,两容器中均加入amolA和a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B(?)xC(g)ΔH<0,平衡时M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2B.若N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B只有一种是气态C.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D.若A、B均为气体,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小于N中A的转化率19、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20、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c(CH3OH)c(CO)c(CH3COOH)c(CH3COOH)I6001.01.000.80II6000.400.400.80III575001.0A.达平衡时,容器II中cCH3COOHB.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5:6D.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CH3COOH)小于0.80mol/L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2、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c(CH3OH)c(CO)c(CH3COOH)c(CH3COOH)I5300.500.5000.40II5300.200.200.40III510000.50A.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3:4B.达平衡时,容器II中c(CH3COOH)c(C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大D.达平衡时,容器I中CH3OH转化率与容器III中CH3COOH转化率之和小于1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机物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1)石油裂解得到某烃A,其球棍模型为,它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②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③A→C的反应类型是____,C+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鉴别C和D的方法是_______。④A的同系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B的结构有____种。(2)生苹果肉遇碘酒变蓝,熟苹果汁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苹果由生到成熟时发生的相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24、(12分)石油分馏得到的轻汽油,可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逐步转化为芳香烃。以链烃A为原料合成两种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G为一氯代烃。②R—X+R′—XR—R′(X为卤素原子,R、R′为烃基)。回答以下问题:(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2)生成J的反应所属反应类型为_________。(3)F合成丁苯橡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甲基己烷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_________。25、(12分)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0~t1B.t1-t2C.t2~t3D.t3~t4(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速率,欲向盐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有_________。A.蒸馏水B.NaCl固体C.NaCl溶液D.通入HCl(3)若盐酸溶液的体积是20mL,图中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v(HCl)=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26、(10分)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装置有两处重要组成部分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若操作时分几次注入反应液,求得的反应热数值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__次。(5)量取0.5mol/L的盐酸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t1℃,混合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2℃,设溶液密度均为1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请列式计算中和热:△H=______________kJ/mol(不用化简)。27、(12分)已知在稀溶液里,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未画出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3)实验时,将0.50mol·L-1的盐酸加入到0.55mol·L-1的NaOH溶液中,两种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oC),实验的起始温度为t1oC,终止温度为t2oC。测得温度变化数据如下:序号反应物起始温度t1/oC终止温度t2/oC中和热①HCl+NaOH14.818.3ΔH1②HCl+NaOH15.119.7ΔH1③HCl+NaOH15.218.5ΔH1④HCl+NH3·H2O15.018.1ΔH2①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ΔH1=______________。②某小组同学为探究强酸与弱碱的稀溶液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又多做了一组实验④,用0.55mol·L-1的稀氨水代替NaOH溶液,测得温度的变化如表中所列,试计算反应的ΔH2=____________。③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写出HCl+NH3·H2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填酸液或碱液)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广口瓶内液面下降,则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___。

a.水b.酸性KMnO4溶液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VL18mol·L-1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填字母)。

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③实验结束时测得铜减少了3.2g,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转移的电子为_____mol;反应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L)29、(10分)请回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问题:(1)下列有机物属于酯类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编号)。A.B.C.D.CH3CH2OH(2)下列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编号)A.油脂B.葡萄糖C.纤维素D.蛋白质(3)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编号,下同),与环己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D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A.B.C.D.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根据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作答。详解:A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COCl2的转化率;B项,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COCl2的转化率不变;C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COCl2的转化率;D项,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压,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COCl2的转化率;不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B项,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通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由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由于容器的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2、C【分析】①③④是电解池,②是原电池,①中阳极上析出氧气,阴极上析出铜,所以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②中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③是电镀池,所以pH不变,④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所以导致溶液中pH增大。【题目详解】①是电解CuSO4,电解方程式为:2H2O+2Cu2+=2Cu+O2↑+4H+,根据方程式知生成4mol氢离子转移4mol电子,生成当转移0.2mol电子时氢离子浓度==1mol/L,pH=0;

②装置为原电池,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根据2H++2e-═H2↑知,当转移0.2mol电子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6mol/L2-=0.2mol/L;

③该装置实际上是一个电镀池,pH值不变,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弱酸性;

④装置为电解NaCl饱和溶液,生成NaOH,为强碱溶液,pH值最大,所以pH大小顺序是④③②①,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题目点拨】在利用电解池进行有关计算时,关键是准确判断出电极产物,然后利用方程式或电子的得失守恒进行计算即可。3、D【解题分析】A.氯化铁容易水解,直接配制溶液,容易发生浑浊,一般可以将氯化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盐酸,然后再稀释,故A错误;B.向10滴0.1mol/L的NaCl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KI溶液,碘化钾与过量的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说明Ksp(AgCl)>Ksp(AgI),故B错误;C.湿润的pH试纸,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D.润洗滴定管的操作为:加入待装液3~5mL,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浸润全部滴定管内壁,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复2-3次,故D正确;故选D。4、D【题目详解】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能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BaCO3、BaSO3等,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含Ag+或CO32-、SO32-、SO42-,故不能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故A错误;B.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是SO2,故B错误;C.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故C错误;D.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在该反应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正确。答案选D。5、A【题目详解】A.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故A正确;B.硫化亚铁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C.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故C错误;D.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故D错误;故答案选A。6、D【题目详解】A.遇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说明有机物X中含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A正确;B.遇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有机物X中含醛基,B正确;C.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有机物X中含有羧基,C正确;D.溴能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发生加成反应,能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因此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有机物X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D。7、A【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等,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C.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错误;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A。8、C【题目详解】A.生物质能属于一次能源,氢能是经过一定加工手段制得的,是二次能源,A错误;B.电解熔融MgCl2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B错误;C.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它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正确;D.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生成NH3气体,能够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D错误;故选C。9、A【解题分析】有机物A可氧化为B(分子式为C2H3O2Br),A水解得到C,则C中含有羟基,1molC和2molB反应可得含Br的酯D,D的分子式为C6H8O4Br2,则C中含2个-OH,B中含1个-COOH,B的分子式为C2H3O2Br,其结构简式为BrCH2COOH,又A可氧化为B,则A为BrCH2CH2OH,C为HOCH2CH2OH,故答案为A。10、B【题目详解】A.煅烧石灰石为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吸热,A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的燃烧属于化合物的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放热,B符合题意;C.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过程吸热,C不符合题意;D.液态氨汽化呈氨气,液体的汽化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题分析】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灼烧,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成紫色,故B正确。12、D【题目详解】A项,图象反应I中任取一曲线,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项,在图象反应I的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横坐标的垂直线与两曲线相交,若p1>p2,增大压强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1c,ΔS0,错误;C项,图象反应II中T1先出现拐点,T1反应速率快,T1T2,T1平衡时n(C)小于T2平衡时n(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图象反应III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a+1=c,若T1>T2,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ΔH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正确;答案选D。13、B【题目详解】A.可以明确传达一个讯息就是,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并不会对反应热的量产生影响,A正确。B.A点所传达的讯息就是,在A点处,二氧化氮的消耗速率与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一致,而事实上当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二氧化的氮的消耗速率与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一致的时候恰恰说明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B错误。C.由图可知,酸HA的酸性要比酸HB的酸性强,所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NaB的碱性要比前者强,C正确。D.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是不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正确。故选B。14、C【题目详解】A.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电池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D.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5、C【解题分析】A.途径Ⅱ的活化能小于途径Ⅰ;B.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D.途径Ⅱ化学反应速率快,据此解答即可。【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途径Ⅱ的活化能减小,可能加入了催化剂,故A正确;

B、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即2mol双氧水的总能量高于2molH2O和1molO2的能量之和,那么2molH2O2(l)的能量高于2molH2O(l)的能量也正确,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H,故C错误;

D、途径Ⅱ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题目点拨】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催化剂的加入可以较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反应的热效应。16、D【分析】由图可知,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但逆反应速率大,平衡逆向移动;t5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及平衡移动来解答。【题目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应为减小压强,A正确;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多于正反应速率的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改变条件应为升高温度,B正确;C.该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不可能是改变压强,故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C正确;D.由图可知,t5时平衡逆向移动,则t6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比t4时低,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把握化学反应的特点及图象中速率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若化学反应速率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若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清楚反应进行状态只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有关,而与其本身大小无关。17、C【解题分析】A.CO2中含有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4+0)=2,采取sp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直线型;SO2中S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6+0)=3,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错误;B.NH3中N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5+3)=4,采取sp3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BF3中B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3+3)=3,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错误;C.CH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4+4)=4,采取sp3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NH4+中N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2×(5+4-1)=4,采取sp3杂化方式,离子构型为正四面体,C正确;D.C2H2分子中C原子形成1个C-H,1个C≡C,无孤对电子对,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1=2,采取sp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直线型,C2H4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C-H,1个C=C,无孤对电子对,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2+1=3,C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正确选项C。【题目点拨】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方式杂化,分子结构为直线形;sp2方式杂化,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或V形;采取sp3方式杂化,分子结构为V形、三角锥形或四面体构型。18、D【解题分析】A、设达平衡后B的物质的量减少nmol,则A的物质的量减少2nmol,C的物质的量增加xnmol,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mol):a-2n、a-n、xn,所以(a-2n):(a-n)=1:3,解得n=0.4a,(a-2n):(xn)=1:4,x=2,正确;B、N是恒温恒容条件,由图III可知,气体的密度逐渐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若A、B都是气体,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会一直不变,所以A、B中只有一种是气态,正确;C、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压与恒温恒容达到的平衡是等效的,所以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D、若A、B均为气体,M平衡后的容器的压强大于N容器,所以由M容器达到N容器的平衡状态,需要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M中A的转化率减小后与N中A的转化率相同,所以原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大于N中A的转化率,错误;答案选D。19、D【题目详解】A.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A正确;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D。20、A【解题分析】A.容器I和II的温度相同,将II中起始物质按化学计量数转换成反应物,相当于起始加入1.2molCH3OH和1.2molCO,相对于容器I,容器II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cCH3OH增大,所以达平衡时,容器II中cCHB.将容器III中起始物质按化学计量数转换成反应物,相当于起始加入1.0molCH3OH和1.0molCO,与容器I中起始加入物质相同,但容器I比容器III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小,故B错误;C.容器I和容器II的容积、温度均相同,则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等于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容器I中平衡时c(CH3OH)=(1.0-0.80)mol/L=0.20mol/L、c(CO)=(1.0-0.80)mol/L=0.20mol/L、c(CH3COOH)=0.80mol/L,平衡常数K=0.80mol/L0.20mol/L×0.20mol/L=20,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0.20+0.80)mol/L×1L=1.20mol,设容器II中达到平衡时c(CH3OH)=amol/L,则c(CO)=amol/L、c(CH3COOH)=(0.40-a+0.80)mol/L=(1.20-a)mol/L,容器I和容器II的温度相同,则K=1.20-amol/Lamol/L×amol/L=20,解得a≈0.22mol/L,所以平衡时容器I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2+0.22+0.98)mol/L×1.0L=1.42mol,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0mol1.42mol>56D.若容器III和容器I的温度相同,则二者为等效平衡,容器III达到平衡时c(CH3COOH)等于0.80mol/L,但容器III的温度低于容器I,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增大,所以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CH3COOH)大于0.80mol/L,故D错误,答案选A。21、B【解题分析】A.ΔH<0、ΔS>0,ΔH-TΔS<0,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错误;B、ΔH>0,ΔS>0,高温可以自发进行,正确;C、虽然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但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不准确的,错误;D、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错误。22、D【解题分析】A.根据CH3OH(g)+CO(g)CH3COOH(g)

可知容器II中的起始量为相同条件容器I中的1.2倍,相当于增大压强的结果,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容器I中平衡时浓度之和为0.4+0.1+0.1=0.6(mol/L),因此达平衡时,容器II中平衡时浓度之和小于0.6mol/L×1.2=0.72mol/L,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大于0.6:0.72=5:6>3:4,故A错误;B.根据CH3OH(g)+CO(g)CH3COOH(g)

可知容器II中的起始量为相同条件容器I中的1.2倍,相当于增大压强的结果,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cCH3COOHcCH3OH增大,则达平衡时,容器C.根据CH3OH(g)+CO(g)CH3COOH(g)

可知,容器I中起始量与容器Ⅲ等效,但容器Ⅲ中的温度低,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因此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小,故C错误;D.根据CH3OH(g)+CO(g)CH3COOH(g)

可知,容器I中起始量与容器Ⅲ等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3COOH的转化率减小,因此达平衡时,容器I中CH3OH

转化率与容器III中CH3COOH

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容器I与容器Ⅲ中的平衡状态虽然并不是等效的,但可利用等效平衡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若容器Ⅲ中的温度也为530ºC,则两者平衡等效,容器I中CH3OH

转化率与容器III中CH3COOH

转化率之和就应等于1,但容器Ⅲ中温度较530ºC低,CH3COOH的转化率减小,故平衡时,容器I中CH3OH

转化率与容器III中CH3COOH

转化率之和小于1。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3CH=CH2丙烯CH3CH=CH2+Br2→CH3CHBrCH2Br加成反应CH3CH2CH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2CH3+H2O将C和D分别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D,无明显现象的是C3(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分析】(1)根据球棍模型为,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A(CH3CH=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醇,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D,D为酸,则C为CH3CH2CH2OH,D为CH3CH2COOH,C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为CH3CH2COOCH2CH2CH3,加成分析解答;(2)生苹果肉遇碘酒变蓝,熟苹果汁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生苹果肉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加成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①根据球棍模型为,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名称为丙烯,故答案为CH3CH=CH2;丙烯;②A(CH3CH=CH2)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故答案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③根据流程图,A(CH3CH=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醇,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D,D为酸,则C为CH3CH2CH2OH,D为CH3CH2COOH,C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为CH3CH2COOCH2CH2CH3,因此A→C为加成反应,C+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2CH3+H2O,醇不能电离出氢离子,酸具有酸性,鉴别C和D,可以将C和D分别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D,无明显现象的是C,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H3CH2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2CH3+H2O;将C和D分别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D,无明显现象的是C;④A(CH3CH=CH2)的同系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说明B的分子式为C4H8,B的结构有CH3CH2CH=CH2、CH3CH=CHCH3、(CH3)2C=CH2,共3种,故答案为3;(2)生苹果肉遇碘酒变蓝,熟苹果汁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生苹果肉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苹果由生到成熟时发生的相关反应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24、环己烷缩聚反应12【分析】根据信息①,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4,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生成环己烷(B),环己烷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生成苯(C),苯与氯气在氯化铁作用下生成氯苯(D);根据信息②可知,氯苯与一氯乙烷在钠,20℃条件下反应生成乙苯,乙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F),苯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环己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G),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H),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元羧酸(I),二元羧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纤维(J);据以上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信息①,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4,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生成环己烷(B),环己烷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生成苯(C),苯与氯气在氯化铁作用下生成氯苯(D);根据信息②可知,氯苯与一氯乙烷在钠,20℃条件下反应生成乙苯,乙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F),苯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环己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G),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H),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元羧酸(I),二元羧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纤维(J);(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的化学名称为环己烷;E的结构简式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环己烷,。(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二元羧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纤维(J);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缩聚反应。(3)苯乙烯与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丁苯橡胶,F合成丁苯橡胶的化学方程式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有机物I的结构为:,I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结构中含有羧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HCOO-结构,所以有机物I的同分异构体可以看做-COOH,HCOO-取代C4H10中的两个氢原子,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对于这两种结构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进行分析,固定-COOH的位置,则HCOO-有,共8中位置;同理,固定HCOO-的位置,则-COOH有,共4种位置,因此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HOOCC(CH3)2CH2OOCH或HCOOC(CH3)2CH2CO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HOOCC(CH3)2CH2OOCH或HCOOC(CH3)2CH2COOH。(5)根据信息可知,以2-甲基己烷在在Pt催化下高温下脱氢环化,生成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在Pt催化下高温下脱氢,生成甲苯,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反应生成,根据信息②可知,该有机物与一氯甲烷在钠、20℃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苯;具体流程如下:;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题目点拨】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及合成路线流程图的书写是高考的常考点。在有机合成和推断题中一般会已知部分物质,这些已知物质往往是推到过程的关键点。推导时,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从最终产物结合反应条件逆向推导原料,还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推导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25、B反应放热AC(V2-V1)/[224x(t2-t1)]【题目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t1-t2。答案为:.B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c(H+)不断减小,如果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c(H+),则反应速率应不断减慢,但.t1-t2段反应速率加快,说明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只能是温度,从而说明反应放热。,答案为:反应放热(2)A.蒸馏水,稀释溶液,使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符合题意;B.NaCl固体,不影响c(H+),溶液的温度也没有变化,所以对反应速率不产生影响,B不符合题意;C.NaCl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C不合题意;D.通入HCl,增大c(H+),加快反应速率,符合题意。故选AC。(3)若盐酸溶液的体积是20mL,图中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v(HCl)=mol·L-1·min-1。答案为:26、硬纸板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偏小3-0.418(t2-t1)/0.025或-16.72(t2-t1)【解题分析】(1)图示装置有两处重要组成部分未画出,它们是盖在烧杯口的硬纸板和用于搅拌的环形玻璃搅拌棒。(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3)若操作时分几次注入反应液,则每次打开硬纸板加注反应液时,都会有热量损失,所以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4)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3次,分别是测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测反应前碱溶液的温度以及混合反应后测最高温度。(5)量取0.5mol/L的盐酸和0.55mol/L的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t1℃,混合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2℃,设溶液密度均为1g/mL,则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100g,生成水0.025mol,中和热△H=-0.418(t2-t1)/0.025kJ/mol。点睛: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3次,分别是测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测反应前碱溶液的温度以及混合反应后测最高温度。但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定量实验一般要重复2次,即共做3次,所以,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温度计一般共需使用9次。27、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环形玻璃搅拌棒3-56.8kJ/mol-51.8kJ/molNH3·H2O是弱碱,在中和过程中NH3·H2O发生电离,要吸热,因而总体放热较少HCl(aq)+NH3·H2O(aq)===NH4Cl(aq)+H2O(l)ΔH=-51.8kJ·mol-1【题目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2)中和热的测定中,需要测出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测反应前碱溶液的温度,混合反应后测最高温度,所以总共需要测量3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