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人生美学思想毕业论文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人生美学思想毕业论文王洋郑孝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萧红“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儿童的视角叙写了呼兰城的风土人情,用饱含深情的叙述表现了她对乡土的眷恋。其中的景物描写、语言风格、叙事结构均展现了“道法自然”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了萧红的人生美学思想。[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自然;人生美学萧红以轻快活泼的笔调,明丽淡雅的色彩于1940年12月20日,写完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她以儿童独特的视角来看呼兰城的风土人情,用饱含深情的叙述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呼兰河传》无论是在景物描写、语言风格,还是叙事结构等方面均“道法自然”,并以自然取胜。通过萧红《呼兰河传》所散发的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和乡野韵味,我们可以感受到女作家自由自然、有情有味的人生美学思想。一萧红将对自然的崇尚、乡土的热爱经由景物描写展现出来,蕴涵着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呼兰河传》一开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北方严冬大地辽阔的景色:“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裂着口。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雪。”那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整天飞着清雪”的奇景和在夜里,人们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成群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飞奔的豪迈场面,充满着北方乡土特色。中国美学在以客观物象作为审美对象时,极少将“景”作为纯客观的对象看待,而是视为充满生命感的对象化存在。萧红喜欢用具有东北地域色彩的景物描写来承载她丰富的内心情感。在她的笔下,景物变“活”了,在《呼兰河传》中她是这样描绘后花园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并未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在作者的眼里这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正是女作家所向往的并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的自由、自然的精神生活与理想境界。这里是热闹的,“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起来了,蝴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却是那些蝴蝶乱纷纷地在那些正开着的花上闹着”。“从磨房看这园子,这园子不知鲜明了多少倍,简直是金属了,简直像在火里边烧着那么热烈”。在这里,“后花园”的“热闹”象征着生命的自由和奔放。这些正是萧红独特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家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呼兰河传》里,于萧红对呼兰深挚的爱恋之中,还散发出女性少有的“豪迈胸境”。无论是呼兰人们晚饭后观看“火烧云”的情景,还是七月十五放河灯时的奇景,都展现着一幅幅明丽清新的`诗情画意的画面,使人们看到了在这可爱的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追寻自由和追求美,他们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了生活的痛苦和不幸。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无不留下女作家自己的影子和个人性格的奥秘,从而体现了萧红不同于其他女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人生美学思想。萧红凭着自己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笔触,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极富生机。鸡鸣、狗叫、花开、草长,在她笔下都成为读者十分熟悉的、富有生命的、富有灵气的“活自然”,为她的粗犷的文风中平添了几分秀美,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刚柔相济的美学风范。二在萧红的心灵世界中,始终留有一片尚未被污染的净土,她坚守着一颗纯洁的童心,将对自然的崇尚和对自由的执著追求通过自然简朴的语言、儿童的叙事视角、松散的叙事结构自然地呈现出来。品读《呼兰河传》往往会被萧红自然、真率、简洁、质朴的语言所吸引。她的用语风格十分独特,很少雕琢,很少使用修饰语,也很少写严谨冗长的句子,乍看起来似乎简单幼稚,有些粗陋,但细细品味之后,就会发现别有风味。“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简单到令人质疑的枯燥重复句式,就将作者对祖父刻骨铭心的怀念和失去故园的苍凉跃然纸上了。《呼兰河传》选取了儿童视角去叙事,所有的景物都带着儿童的天真和活泼。“后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徕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这里所描述的其实是一幅相当美丽的画面,满园玫瑰盛开,花香阵阵,蜂蝶飞舞。萧红只是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没有一个形容词,没有渲染,篇幅也不长。然而节奏明快爽朗,有一种儿童的活泼与灵动,读来别有韵味。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说:“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萧红对“童心”的珍视与生动地再现,蕴涵了她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人生美学思想。萧红小说的叙事结构从表面看去可谓“散漫无章”,实则有条不紊,独具匠心,体现了“道法自然”“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仔细品味《呼兰河传》,作者以记忆的碎片连贯全篇,跟随记忆的方位信马由缰,以一个孩童的心灵注视着世界,历史时间的标识模糊,从十字街、东二道街环境、人物讲起,收笔在磨坊里的冯歪嘴子。她在结尾处感慨,“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行云流水般的叙事,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脉自然、流畅、姿态横生。全篇无丝毫雕琢之气,也无刻意为之的疏离式概括,气氛从容自然,让情感如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奔涌,产生混沌而又强烈的移情效果。明白如话,纯粹白描,萧红小说如一块天然璞玉,粗犷、稚拙,却又大气浑成。三萧红带着深沉的情味,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象征手法观照现实人生,并将对自然的崇尚贯注于个体生命意识之中。萧红任凭思想自由驰骋,借助奇妙的想象用诗意的眼光去照见生活,使她的《呼兰河传》充满浪漫多姿、神奇瑰丽的道家审美风范。比如小说第一章第八节关于火烧云的景物描写:“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在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作者浪漫的情怀溢于笔端,描绘出了呼兰小城晚霞的奇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呼兰河传》借助诗歌的象征手法,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着象征的意蕴,创造了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诗意氛围。这在对《呼兰河传》中的大泥坑进行描写时表现得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线样板钳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工具五金制作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中药质检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美发师岗位实习报告
- 小学生课件小插图
- 树脂制备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天然气提氦操作工实操任务书
- 物理金相实验工岗位实习报告
- 特种电线电缆制造工岗位实习报告
- 碳五石油树脂装置操作工岗位实习报告
- GB/T 44031-2024锰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通则
- 放射源辐射事故专项应急专题预案
- DZ∕T 0258-201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正式版)
- 铁路电话区号-铁路专网区号-铁路电话普通电话互打方法
-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GB/T 43700-2024滑雪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规范
- 编辑打印新课标高考英语词汇表3500词
- 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 防水堵漏工程定额
-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