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gif)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2.gif)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3.gif)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4.gif)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1f0db7abb10bfce970a16e1a6ecf8da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试卷2023.11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共5分)(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4)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意境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其次,再次,此外。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①④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10分)①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这些由方块字铸成的古代瑰宝,是东方审美创造的极品。这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语言,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它凝聚着人们关于追求功名和理想,咏叹乡情和友爱的情怀:寄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在露水的晶莹中颤动的花枝,还有深深庭院中的无望的等待……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的锦心绣口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的梵音,正是这个建立在悠久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永世的骄傲。②而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那一切产生了怀疑。此时的中国是在强敌逼境下的节节败退中无路可走。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经过上个世纪那一批改良主义者的并不成功的探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胡适有言:“文学革命一面是推翻那几千年因袭下来的死工具,一面是建立那千年来已有不少文学的成绩的活工具;用那活的白话文学来代替那死的古文学,可以叫做大破坏,可以叫做大解放,也可以叫做建设的文学革命。”③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当时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要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这里有一种“破坏”的快感,也有一种从头做起的创造的愉悦。那时的这一班人,像胡适、陈独秀等,他们是开路的先行者,是一迳地往前走的,沿路撒下了“尝试”的果实。他们只知试验创造,他们的目光只望着前面,他们没有、也不会想到回头看看,看看风烟迷乱之处的“战场”上的狼藉景象。④而实际上,中国新诗在它的草创期就留下了许多弊端。当时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人对此有过评论。就在白话新诗起步之初,当时积极参与新诗革命的俞平伯,就看到白话的“词汇贫乏”,很多都要“借材异地”,以及他认为的“缺乏美术的培养”等。很早,俞平伯就精辟地指出:“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拿机器来试验的。”俞平伯这些话写在新诗初起的1919年,实属难得。⑤还有周作人,他拥护白话新诗的产生,自己也写过像《小河》那样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对新诗也有较为尖锐的批评。他在给《扬鞭集》写的序中说过,他“不佩服”白话诗的“白描”和“唠叨的叙事”——“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周作人说:“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可是甚么是诗,这问题在七八年前没有多少人讨论的”,“新诗运动的起来,侧重白话的一方面,而未曾到诗的艺术和原理的一方面。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职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但是甚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⑥从清末的“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新诗革命”,这一场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关于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大变革,从最初的试验到广泛的实践,走过了跨越19—20世纪的漫长道路。几代诗人为探讨中国诗歌的新生付出了心力。对这一丰富而曲折的变革历程的简单概括,大抵就是:走了两个步子。这两个步子,一是“以旧风格表现新内容”,一是“诗体大解放”。前者被认为是改良的,后者则被认为是革命的。⑦一般都认为从诗体解放入手,是一种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之举。“革命”是一种革故图新的行动,是对于“旧皮囊装不了新酒浆”的彻悟。借用郭沫若《女神之再生》诗中一场恶战之后黑暗中传来的一段对话,来印证此一时期的“革命思想”也许是有趣的,对话是:“破了的天体怎么处置呀?”“再去炼些五色彩石来补好吧!”“那样五色的东西此后莫中用了,我们尽他破坏不再补他了!”“破了的天体”是“弃”是“补”,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其实“补”的办法经诗界革命的实践,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而五四时期的全盘否定的“弃”,恐也未见正确。事实是,对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而言,多大的“革命”都难以造成实际上的断裂。传统是一道长流水,当然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⑧革命总是暴风骤雨般的袭击和取代。它的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总有一种暴力造出的粗糙。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而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例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革命,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白话”而忽视“诗”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诗歌为寻求与现代的社会人生的契合,以及在承载人的现代思想情感的伟大目标上,经过自“诗界革命”到“新诗革命”的长期试验,最后作了可以说是充满危险的选择,这就是,在它应严的“告别古典”的仪式中,的确蕴涵了为思想而轻忽艺术的隐患。⑨那一代人都把兴趣和激情倾注于诗体的改革上了。他们在为了使诗实现人与他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的路途上,的确拥有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然而,他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百年后的今日,当人们在获得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拥有的诗意时,猛一回头,却发现他们的这种“拥有”乃是一种“不拥有”——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但几乎所有的责难都无法回避如下的事实:较之古典诗歌精美的极致,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粗粝,以及人们在运用白话的方式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时所产生的力不从心的沮丧!4.第②段加点词“旧古董”在文中指的是(2分)5.下面所选的白话诗,完全不带有中国“古典”特征的一项是()。(3分)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B.楫已飘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郭沫若《凤凰涅槃》)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D.动力一定要胜利,而阻力一定要消灭!这动力是创造的劳动力,和那一团风暴的大意志力。(阿垅《纤夫》)6.(5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提倡“要把诗做得不像诗”,但是周作人却认为“诗先要是诗”。请联系教材中郭沫若先生所作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山风王东梅①那一年,俺奶还没见过俺爷。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地肥,水足,种子撒下去,很快就发了芽,嗖嗖地长,长叶子,长秆子,长豆子。②那一年,俺爷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俺奶这么个人。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八乡做豆腐的高手,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③东山沟和西山坡中间隔着一座亮甲山。说是山,其实比起真正的山,就是一个很大的土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④刚入秋,山风就像是长了腿,一路从亮甲山的山顶上往下跑,跑过俺奶的黄豆地,就夹带了涩涩的豆子香。风一路往下跑,绕过山沟就跑进了俺爷的豆腐坊。俺爷一吸溜鼻子,就乐了——好豆子啊!一拍大腿,俺爷就迎着香味儿跑出屋,跑上了西山坡,跑进了俺奶的豆子地。⑤俺奶累了。锄了一天的地,俺奶想要展展腰,借着山风,舒缓舒缓酸胀的胳膊腿,却见一个人一路从坡下跑上来。⑥俺爷迎着山风来到了俺奶跟前。⑦俺奶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俺爷。⑧山风再次荡过豆子地刮向东山沟的时候,俺奶和俺奶的黄豆,也已经来到了俺爷的豆腐坊里。俺爷嘿嘿一笑,端出一大碗水豆腐,水豆腐上淋了用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香油制成的调料,红红绿绿,白白嫩嫩,大老远就香气扑鼻。俺奶三下五除二就吞下了一大碗水豆腐,末了,一抹嘴,说:“真香!香死个人嘞!”俺爷说:“指定香啊!你可着亮甲山前前后后打听打听,俺做的水豆腐,那是头一份儿。”俺奶脸上的笑就僵住了,俺爷赶紧改口:“等明儿用了你种的黄豆磨出来的水豆腐,那就天下第一了。”哈,俺奶的脸上终于又有了一丝笑模样。⑨俺爷问:“还想吃不?”⑩俺奶说:“想。”⑪俺爷说:“留下吧!”⑫俺奶没吭声儿。⑬俺奶没有留在俺爷的豆腐坊。⑭俺爷照旧过他磨豆腐卖豆腐的生活。每天天还黑着,俺爷就起身,钻进豆腐坊里磨豆腐。天刚亮,俺爷就挑着担子进村去吆喝了。这时候,西山坡上,俺奶扛着锄头,也下地了。⑮又是一年豆子熟的时候,山风带来了满沟满谷的豆香,也带来了山顶上密如炒豆的枪声。密密匝匝的枪声证明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俺奶吓破了胆,趴在豆子地里一动也不敢动。⑯豆腐坊里空无一人,俺爷卖豆腐还没回来。⑰突然,山路上趔趔趄趄跑来一个人。⑱说是跑,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切近了,才看清,是个抱着包袱的女人——一个抱着包袱的女八路。⑲见的兵多了,俺奶也学会了从衣服上辨别谁是哪一边的。⑳女八路一路奔着豆子地跑来。与其说女八路是跑进豆子地的,不如说她是栽进豆子地的。女八路一头栽进豆子地就不动了,怀里的包袱也甩出去老远。哇的一声,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哭,俺奶这才看清,散开的包袱皮包着一个尺把长的小婴孩。㉑女八路一动不动。㉒俺奶也一动不敢动。㉓小婴孩哇哇地哭着。㉔山上传来的枪声更密了。㉕俺奶动了几下,弄出了点儿响动。女八路还是没动静。向着女八路爬近了些,俺奶就看见了女八路身上汩汩淌出的血;再近了,就看见了女八路紧闭的双眼。俺奶把指头探到女八路的鼻子底下,女八路已经没了气息。躺在地上的婴孩哇哇地大哭着,俺奶赶紧爬过去,把孩子揽进了自己怀里。㉖躲到哪儿去好呢?㉗俺奶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山上,枪声仍密如炒豆。㉘远远地,俺奶看见了豆腐坊升起的炊烟。㉙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俺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㉚哇,孩子哭了。㉛俺奶一激灵,耳畔,仿佛响起了敌人杂沓的脚步声。怎么办?怎么办?㉜俺奶把婴孩抱进怀里,一把扯开自己衣裳的前襟。俺奶皱了一下眉。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㉝稍后,俺爷端出一碗水豆腐,一口喂给俺奶,一口喂给孩子。㉞这个小婴孩,就是俺爹。㉟俺爹长到和豆子棵一样高的时候,俺奶就把他带到了豆子地里。豆子地里有一个隆起的土丘。俺奶让俺爹对着土丘拜了三拜。以后每年豆子熟的时候,俺爹都会对着土丘拜三拜。㊱现在,在女八路的坟旁又拱起了一个土丘,土丘里埋着的是俺爷和俺奶。㊲而今的俺爹,也像俺奶当年一样,整天像长在豆子地里,撒种、施肥、除草,看着豆子迎着风嗖嗖地长,长叶子,长秆子,长豆子。㊳俺呢?俺不在山上种豆子,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开了一个农家乐——红星农家院。每天俺把刚做好的水豆腐装进用去皮柳条编成的形似小船的小浅筐里,淋了用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香油制成的调料,端到游客跟前。俺做的豆腐,就像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一份红红绿绿、白白嫩嫩的水豆腐,大老远就香气扑鼻。游客们吃着香喷喷的水豆腐,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㊴山风长了腿一样,从山顶跑下来,满山满谷都是我的声音:“亮甲台原名晾马台,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时路过此地,因遇大雨,盔甲马匹皆湿,曾在该地西面的高台上晾晒。这里形成村落后,取名“晾马台”,后演变成“亮甲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爷爷奶奶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到豆腐坊品尝水豆腐时与爷爷充满温情的对话,表现了他们当时对彼此的好感。B.奶奶带孩子逃离险地时“感到脑袋里一片空白”,刻画出她因情势危急感到慌乱的心理。C.当奶奶把孩子带到豆腐坊时,爷爷二话没说就拉起被子盖上,表现了他的善良与担当。D.奶奶让“俺爹”在豆子地对女八路战士拜了三拜,展现出她不记己功、甘于奉献的品质。8.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9.文中使用第一人称用语时前文是口语化的“俺”,但在结尾处改用为书面化的“我”,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0.本文与《百合花》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请简要分析两篇作品思想主旨的异同。(6分)(三)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8分)圆月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圆月。④列宿:众星。11.这首诗的体裁是(1分)1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歌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B.诗歌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C.全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D.全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13.请从想象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2分)①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三月,以灾异陈时政,言:“讲学莫先于好问。陛下虽间御经筵,然势分严绝,上有疑未尝问,下有见不敢陈。愿引儒臣赐坐便殿,从容咨论,仰发圣聪。异端者,正道之反,法王、佛子、真人,宜一切罢遣。”越数日,又奏:“国家养士百年,求其可用,不可多得。如致仕尚书李秉,在籍修撰罗伦、编修张元祯、新会举人陈献章皆当世人望,宜召还秉等,而置献章台谏。言官多缄默,愿召还判官王徽、评事章懋等,以开言路。”忤旨切责。②司礼太监黄赐母死,廷臣皆往吊,翰林不往。侍讲徐琼谋于众,音大怒曰:“天子侍从臣,相率拜内竖之室,若清议何!”京愧沮。秩满,进侍讲。江直党韦瑛夜帅逻卒入兵部郎中杨士伟家,缚士伟,考掠及其妻子。音与比邻,乘墉大呼曰:“尔擅辱朝臣,不畏国法耶!”其人曰:“尔何人,不畏西厂!”音厉声曰:“我翰林陈音也。”久之,迁南京太常少卿。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尝与守备中官争事,为所劾,事卒得直。弘治五年,吉罢,始进本寺卿。越二年卒。③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世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然不尽实也。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如致仕尚书李秉()(2)考掠及其妻子()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愿引儒臣赐坐便殿A.拉,牵挽B.延长,延续C.退避D.延请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为所劾,事卒得直A.公正B.伸雪C.面对D.担任17.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B.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C.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D.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19.分析第②段“琼愧沮”的原因。(4分)20.当时人“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从①②两节看,除了规劝刘吉辞官守丧,陈音还有哪些“不慧”事?作者有什么理由判断世人所说“不尽实也”?(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4分)尹公亭记曾巩①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所以与人同其行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闾,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②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辩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①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③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注]①茇(bá):草根,此指在草间住宿。21.可填入第③段划线句方框的虚词是()。(2分)A.乎B.耶C.焉D.哉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尹公因为不被掌权者容纳,被从京城贬谪到随州,尽管地处偏僻,但尹公不以为意。B.尹公在随州每天考订图书,通晓古今,既表明他的高雅志趣,也使得他忘记被贬谪。C.尹公有高尚的品行道义,乐于结交当时社会名流,并且谦虚地认为自己比不上他们。D.曾巩写作这篇文章既赞扬了尹公高尚的品德,也肯定了李禹卿“与人同其好”的做法。23.第②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加以赏析。(4分)24.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5分)三、作文(70分)25.完成作文。社会调查数据显示,00后最常用的十个APP分别是QQ、微信、微博、网易云、金铲铲、爱奇艺、bilibili、美拍、我的世界、淘宝。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怅寥廓契阔谈讌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一尊还酹江月2.C3.C4.无与伦比的中国古典诗歌5.D6.“要把诗做得不像诗”是说白话诗要突破古典诗歌经典的节律音韵和完美的形式。“诗先要是诗”,是强调新诗创作也要有艺术、原理和标准。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突破了格律和句式的束缚,让读者感受到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采用白话,运用叹词,感情激越,具有感染力。同时,又保留了部分古典的形式,具有韵律感。运用了相同的句式,重章复沓,整齐而富有韵律感,念起来朗朗上口。7.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8 I can do this for you 第三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4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5授权经销合同书
- 2025农村地区土地买卖合同
- 2025区域性集体劳动合同样本
- 3《鸿门宴》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敬老节》说课稿 未来版
- 7万贷款买车合同范例
- 代理权转让合同范例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IT系统灾备和容灾解决方案项目设计方案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全册课件【完整版】
- 马蹄焰玻璃窑炉设计技术培训-课件
- 2023年主治医师(中级)-眼科学(中级)代码:334考试历年真题集锦附答案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
- 新加坡小学二年级英语试卷practice 2
- 小学五年级英语20篇英文阅读理解(答案附在最后)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3800-2009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
- T-SFSF 000012-2021 食品生产企业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