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典型矿床栽培技术中的血管资产异常模式分析_第1页
广西典型矿床栽培技术中的血管资产异常模式分析_第2页
广西典型矿床栽培技术中的血管资产异常模式分析_第3页
广西典型矿床栽培技术中的血管资产异常模式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典型矿床栽培技术中的血管资产异常模式分析

受亚洲、印度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影响,广西揭示了独特、奇特的地形景观和独特的矿产资源形成条件,丰富了广西地壳中的矿产资源。广西大多数金属矿床都与断裂构造、热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桂南以沉积矿产和岩浆热液型矿产为主,桂东以岩浆热液型矿产为主,桂中以岩浆热液型矿产为主,桂西以岩浆热液型矿产和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矿产为主;桂北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沉积矿产和岩浆热液型矿产。本文对广西栗木锡矿、珊瑚钨锡矿、大厂锡矿、九毛锡矿、佛子冲铅锌矿和广西巴马县所略金矿等6个典型矿床的氡气测量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典型矿床的氡气异常、地质构造、化探异常等多信息的比对,试图发现其共同的规律,为广西找矿提供新的指导。1广西典型矿渣氮开采及庭审异常性质1.1rad7工作原理数据获取采用美国产RAD7仪器。该仪器具有可测量氡和钍功能,其α发射脉冲幅度图谱鉴别氡/钍,还可显示出RAD7工作是否正常。由于RAD7实际上没有氡本底,它比其它电子测氡仪有更低的检测阈,可容易地测量低至0.1pCi/L水平的氡,测量范围0.1~20000pCi/L。1.2异常的矿渣性质(1)地表氡异常标志着锡矿体的赋存部位和规模栗木锡矿为一大型热液型花岗岩钨锡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早期含锡花岗岩体与中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灰岩接触带上,锡矿体主要呈厚薄不均的似层状或皮壳状产于岩体顶部,老虎头、水溪庙和金竹源3个矿的平均厚度为12~18.7m,矿体面积为0.03~0.12km2,Sn平均品位为0.26%~0.34%。从图1可看出:三个黄牛、中间水溪庙地段深部花岗岩体明显凸起,岩体顶部锡矿体呈层状产出,分别形成了三个黄牛和水溪庙锡矿床。地表土壤测量除W,Sn,Be在水溪庙锡矿上和大石桥地段少量点有异常反映外,其它地段基本没有异常显示。氡气分别在三个黄牛到水溪庙的3~10,13~16和19~24号点间形成了3个连续清晰的异常,其异常范围较大,宽度分别为400,160和310m,最高含量分别达到21896,25580和34476Bq/m3,为背景值(1500Bq/m3)的15~30倍。三个黄牛地表氡异常形态与深部岩体凸起形态相似,分布位置与锡矿体吻合,异常宽度与锡矿体范围基本一致,很好地指示了深部锡矿体的赋存部位和大致规模。同化探W,Sn,Zn,Pb,Be,Cu等元素异常相比,氡气异常见有更好的指示岩突的位置和规模,即使在水溪庙矿体两侧第四系深覆盖区,氡气测量也能显示出独特的指示效果。水溪庙地表氡异常同样很好地指示了深部锡矿体的赋存部位,只是氡的东边异常范围比原来锡矿体范围更大,推测水溪庙锡矿体向东仍有较大延伸,后经ZK701孔钻探验证,在375~410m深度见到厚28.04m,品位0.25%的锡矿体。中间氡气异常规模相对较小,推测该异常可能是由深大断裂或深部岩体小隆起产生的锡矿化引起;剖面东端32~36号氡气点异常位于预测的大石桥岩体隆起之上,推测该地段仍有一定的矿化存在,这两处的具体结果正在钻探验证。在图2中,氡气在三个黄牛和水溪庙锡矿体上方明显形成了两个强度较高的异常区,其最高含量分别达27812Bq/m3和38640Bq/m3,宽度分别为250m和650m,范围较大。在三个黄牛地表氡异常分布位置与锡矿体范围基本一致,很好地指示了深部锡矿体的赋存部位和大致规模。水溪庙地表氡异常范围十分宽广,除西边氡异常较好地指示了深部未开采的锡矿体赋存部位外,东边仍有大范围的氡气异常发育,推测水溪庙锡矿体向东仍有很大延伸,经ZK001孔钻探验证,在480~520m深度见到厚18.34m,品位0.22%的锡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扩大了资源储量。(2)异常宽度、强度和微量元素异常珊瑚钨锡矿是湘、赣、粤、桂钨-锡成矿带典型矿床之一,探明的钨储量达大型,锡储量为中型。该矿4号剖面的5~25号点、32~38号点和48~68号点间形成了3个较明显的氡气异常带,其中5~25号点和48~68号点的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异常宽度均达到800m,最高异常含量分别达到34300Bq/m3和24700Bq/m3,为异常下限的2.3倍,1.6倍。Zn,W,Sn,Cu化探异常较氡气异常宽,形态也较氡气的乱,对矿体指示意义不明确。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广西珊瑚钨锡矿黄花村4线氡气、微量元素测量还表明:矿体的走向是向山坡,而山坡的微量元素和氡气测量未能很好地指示出来,这里主要有一种因素是需要考虑的,就是山坡土壤的覆盖情况。若山坡的土壤厚度很浅,则不利于氡气的吸附。微量元素还显示了山坡下聚集了多元素异常,这可能是山坡雨水冲刷作用较强,地表剥蚀厉害所致。这种情况需要野外注意识别,在室内数据处理时应该把山坡做个分区单独处理,以达到增强局部信息。(3)沉积后期叠加改造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大厂锡矿带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江南古陆南缘的丹池凹陷带内。属火山喷流沉积后期叠加改造矿床,主要赋矿层位为泥盆系,矿床规模大,含量中等,矿体形态层状似层状,从氡气、微量元素测量其氡气异常形态属典型的石油模式,边界高、中间低,其示矿效果明显优于微量元素(中间出现零星高值,影响矿体定位)。(4)矿床成矿构造九毛锡矿位于桂北融水县境内,杨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东南缘,华南锡矿带中部,以元宝山花岗岩为核部的元宝山复式背斜是区域构造的主体,并具一系列NNE向逆冲断裂。主要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层状、透镜状等,产于超基性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外侧四堡群鱼西组地层中。锡矿床主要成矿构造为北北东向逆冲断裂和层间断裂带。氡气与微量元素测量表明(图3):矿体上方氡气异常明显,出现与矿体相对应的两峰,另外Hg(热释)测量在九毛锡矿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征,表征出断裂走向。在九毛断裂控矿的地区,氡气+Hg(热释)示矿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化探指标。(5)做岩性长矿的多岩异构岩矿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位于桂东南博自—岑溪多金属成矿带北东端,南岭EW向构造带中段南缘、云开隆起北西缘博白—岑溪断裂带的北东端口。矿体主要产于奥陶纪地层内的灰岩、泥质粉砂岩或黑色板岩层中,以似层状为主,透镜状及不规则状次之,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床的形成是古生代地层的岩性差异、长期构造活动带以及燕山期多次侵入的混合型岩浆岩三方面联合效应的结果,控制成矿的断裂为主干断裂,并非次级裂隙。图4为佛子冲铅锌矿1线化探剖面,图中氡异常的存在较好地指示了矿体的位置与范围,其示矿效果同化探相一致,但氡气的示矿位置更接近矿体的真实位置,该区域若配合氡气测量,能较快速进行矿体的定位。(6)氡气测量与探槽揭露的对比分析广西巴马县所略金矿龙田背斜位于右江微细粒型金成矿区中部,三叠系与二叠系的不整合接触带和辉绿岩体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都是金矿的重要成矿部位。为对比氡气测量寻找破碎带特意开展了氡气测量与探槽揭露的有效性对比(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氡气测量与实际探槽揭露的含金破碎带方向、规模大致相当,氡气异常曲线的趋势大致指明了破碎带的方向,氡气异常界限明显,在8~10号点之间泥岩有高的氡气背景,5~3号点之间、7号点附近,为氡气低值区,为杂砂岩岩性差异引起。虽然岩性会影响氡气异常,但异常曲线的形态、界限清晰。该结果表明,在寻找类似类型的矿床时,氡气测量是一种快速、有效、准确的方法。2氡气运移的地球化学基础利用放射性测量找矿法寻找非放射性矿床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覆盖层和基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之间是否有着规律性的联系。氡气的运移途径充分说明了地表氡气异常机制以及异常模式是一个平衡与不平衡互变的系统过程。氡气运移过程中以物理衰变为主要过程,因此,氡气运移过程基本构成了一个从氡气源(放射源)→运移通道→通道中的削弱或增强→不同介质的衰变平衡→新的非平衡体系(区域)→地表大气交换的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的衰变过程。表生带上部层位中的铀(镭)、钍和钾含量取决于它们在基岩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这种地球化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放射性分散晕的形成和分布。关于从理论和实践测量两方面对比氡气在铀矿、非放射性矿床、油气藏等不同放射源条件下在地表形成的异常形态,见文献。3广西金属矿床污染异常模式根据在广西多个矿区的氡气测量结果,并研究了各个矿区上氡、微量元素和汞的异常特征,进一步总结出了隐伏矿的氡异常模式如下。(1)异常强度异常形成这种异常模式的隐伏矿体,氡异常位于地下深部隐伏矿体投影的正上方,氡异常的范围可控制隐伏矿体赋存位置与规模,一般来说此类矿体严格受断层控制且产状较陡斜。矿体的产状越陡,形成的氡异常范围越窄,氡异常强度越大,矿体产状趋缓,则氡异常范围变大,氡异常强度也将趋弱。如图6在7~11号点下的隐伏矿体产状很陡,在矿体的上方形成正顶单峰氡异常。(2)异常了解矿体产状这种模式的氡异常分别对应矿体地表投影的两侧,两异常峰之间形成的相对低值区与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或矿化富集段相对应。两个异常峰之间的距离越宽,指示矿体的产状越为平缓,反之则矿体产状越陡。形成这种异常摸式的矿体主要见于矿体产状水平或倾斜平缓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如图7,在350~600m和1700~2000m处分别形成了两个氡异常区域,这两个异常区域分别对应着地下隐伏矿体的两侧,而600~1600m区域正好是下部隐伏矿体的赋存和富集部位。4典型矿床氡气异常模式通过广西栗木锡矿、珊瑚钨锡矿、大厂锡矿、九毛锡矿、佛子冲铅锌矿和广西巴马县所略金矿等6个典型矿床氡气异常模式的研究,发现受断裂控制的矿床氡气异常模式为正顶单峰或者双峰。大厂层状、似层矿矿床则表现出石油氡气异常模式,即中间低且呈波状多峰,周边高,呈两高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