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1.gif)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2.gif)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3.gif)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4.gif)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d4347226431a6a497ea4e3d0702f712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
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
毒性描述B:
毒性鉴定C:
毒性表型锚定D:
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答案:
毒性鉴定;
毒性表型锚定;
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现代毒理学可以划分为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和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A:错B:对
答案:对
风险评估主要通过毒理学研究和毒性试验,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系统评价外源性有害因素暴露对人类和生态的潜在损害作用,并对产生这种损害作用的证据的强度或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A:对B:错
答案:对
危害识别定性阶段:根据构效关系分析、体外毒性试验、整体动物实验、现场监测和流行病学,确定外源物质对人体是否具有损害作用。
A:错B:对
答案:对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重点研究外源性有害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机制。
A:错B:对
答案:对
第一章测试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答案: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D: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E: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答案: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经口﹥经皮D:腹腔注射﹥经口
答案:静脉注射﹥经呼吸道;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腹腔注射﹥经口
L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B: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C: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D: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答案: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半数致死剂量(LD50)B:绝对致死剂量(LD100)C:最小致死剂量(LD01)D:最大耐受剂量(LD0)
答案:绝对致死剂量(LD100)
铅(Pb)的靶器官为
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骨骼D:肝E:肺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
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A: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B: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E: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答案: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B: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C: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答案: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A:其余都是B:绝对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
答案:半数致死剂量
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半数致死剂量(LD50)C:最小致死剂量(LD01)D:最大耐受剂量(LD0)
答案:最小致死剂量(LD01)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A:最小致死剂量(LD01)B:最大耐受剂量(LD0)C:绝对致死剂量(LD10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答案:半数致死剂量(LD50)
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B: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D: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答案: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急性毒作用带为
A: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答案: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
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C: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D: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
答案: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
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kg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
A:12mg/人•日B:36mg/人•日C:3.6mg/人•日D:0.6mg/人·日E:60mg/人•日
答案:36mg/人•日
如外来化合物A的LD50比B大,说明
A:A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大B:A的作用强度比B小C:A的毒性比B大D:A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小E:A的急性毒性比B小
答案:A的毒性比B大
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A: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B: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C: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答案: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A:对B:错
答案:对
效应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A:对B:错
答案:对
反应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A:错B:对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结肠B:十二指肠C:胃D:小肠
答案:胃
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其余都是
答案:其余都是
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C:胞吞D:主动转运
答案:简单扩散
代谢活化是指
A: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D: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答案: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A:效应
B:量效应
C:质效应
D:反应
答案:反应
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B:吞噬C:滤过D:胞饮E:简单扩散
答案:主动转运
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A:线粒体B:胞液C:高尔基体D:溶酶体E:细胞核
答案:胞液
硫酸结合反应需
A:PAPSB:NADPHC:GSHD:CH4COSCoAE:UDPGA
答案:UDPGA
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A:B-酯酶B:DT-黄素酶C:胰蛋白酶D:环氧化物水化酶E:A-酯酶
答案:DT-黄素酶
外源化学物经过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代谢活化。
A:错B:对
答案:对
终毒物是指化学毒物的最终代谢产物。
A:错B:对
答案:错
第三章测试
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是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
A:错B:对
答案:错
终毒物(ultimatetoxicant):
是指与内源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表现毒物毒性作用的化学物。
A:错B:对
答案:对
内源性分子作为靶分子必须具有合适的反应性和/或空间构型,以容许终毒物发生共价或非共价反应。
A:错B:对
答案:对
干扰DNA模板功能:
黄曲霉素8,9-氧化物与鸟嘌呤共价结合,导致G-A配对,导致某些基因碱基突变。
A:对B:错
答案:对
细胞应激:指细胞处于不利环境和遇到有害刺激时所产生的防御或适应性反应。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测试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A:其余都是
B: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预测毒牲大小
D:推测毒作用机理
答案:其余都是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不包括
A:拮抗作用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
E:相似作用
答案:相似作用
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
A: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家免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答案: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其余都是C:气血分配系数
D:溶解度
答案:其余都是
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A:苯酚
B:羟甲基八甲磷
C:苯
D: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
答案: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
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B: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C: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D: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答案: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A:水溶性和脂溶性
B:脂溶性
C:分子量小于100
D:水溶性
答案:水溶性和脂溶性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
B:其余都是
C:挥发度
D:熔点
答案:其余都是
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A:其余都是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相加作用
答案:其余都是
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A:CH2Cl2
B:CHCl3
C:CH3Cl
D:CCl4
答案:CCl4
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溶解度B: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C:血气分配系数D:化学物质的分子量E:化学物质的沸点
答案:血气分配系数
毒物吸收率与其在吸收表面的浓度有关,主要取决于(
)及化学物的溶解度。
A:暴露期限B:暴露时间C:暴露强度D:暴露面积E:暴露速率
答案:暴露速率
主要排泄器官仅能有效的清除(
)和离子化的化学物。
A:高亲水性B:其余都是C:其余都不是D:脂水分配系数E:高亲脂性
答案:高亲水性
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
A:皮内注射B:腹腔注射C:灌胃D:静脉注射E:涂皮
答案:皮内注射
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诱导作用D:拮抗作用E:协同作用
答案:诱导作用
不纯物有可能会增强受检化学物的毒性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五章测试
小白鼠的生理寿命一般为
A:3.5-4年B:2.5-3年C:1.5-2年D:1-1.5年
答案:1.5-2年
小白鼠的生理成熟期一般为
A:2mB:3mC:4mD:1m
答案:2m
大白鼠的生理寿命一般为
A:1.5-2年B:2.5-3年C:1-1.5年D:2-2.5年
答案:2-2.5年
成年大白鼠的体重一般为
A:250〜350gB:150〜250gC:350〜450gD:50〜150g
答案:150〜250g
一般用于皮肤局部刺激实验的动物为
A:豚鼠B:狗C:小鼠D:大鼠
答案:豚鼠
一般用于过敏反应实验的首选动物为
A:大鼠B:小鼠C:狗D:豚鼠
答案:豚鼠
一般用于呕吐反应实验的首选动物为
A:大鼠B:豚鼠C:小鼠D:狗
答案:狗
大白鼠的一般妊娠时间为
A:19dB:20dC:18dD:21d
答案:21d
家兔的生理寿命一般为
A:3〜7年B:2〜6年C:4〜8年D:5〜9年
答案:4〜8年
家兔的妊娠期一般为
A:27〜29dB:29〜31dC:26〜28dD:28〜30d
答案:29〜31d
第六章测试
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B: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C: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D: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答案: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其余都是
B: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C:易于饲养管理
D: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答案:其余都是
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
A:全部为雄性
B:雌雄各半
C:雌雄多少都可以
D:全部为雌性
答案:雌雄各半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A:3周
B:1天
C:2周
D:1周
答案:2周
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
A:一次或14天内多次
B: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C:一次D: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
答案: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B:确定受试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
C: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
D: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
答案:确定受试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
亚慢性毒性试验选择大鼠体重为
A:50-100gB:18-25gC:120-150gD:10-12gE:180-240g
答案:50-100g
现有一只大鼠称重后为200g,则可以判断这只大鼠还未成年。
A:错B:对
答案:错
第七章测试
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其余都对C:终止密码D:错义密码
答案:其余都对
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B: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C: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转换D: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答案: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
A:大段损伤B:移码突变C:染色体畸变D:碱基置换
答案:移码突变
颠换与转换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A:碱基置换的类型B:产生的氨基酸C:产生的蛋白质D:导致的后果
答案:碱基置换的类型
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畸变
C:染色体数目异常D:癌变
答案:癌变
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
A:细胞分裂异常B:染色体交换或重排C:DNA完整性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
答案: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
诱导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
A:微管蛋白B:中心粒C:纺缍丝
D:DNA
答案:DNA
在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能观察到
A:染色体环B:微核C:断片D:微小体
答案:微核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药物的致癌性
B:化学物的致突变性C:化学物的致畸性D:化学物的致癌性
答案:化学物的致畸性
下列哪些形式属于基因突变
A:倒位B:颠换C:移码突变D:大段损伤
答案:颠换;移码突变;大段损伤
描述S-9混合液正确的是
A:多氯联苯诱导B:为代谢活化系统C:含葡萄糖D:肝匀浆9000g上清夜
答案:多氯联苯诱导;为代谢活化系统;肝匀浆9000g上清夜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包括
A:多倍体B:四倍体
C:三倍体
D:二倍体
答案:多倍体;四倍体
;三倍体
第八章测试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
A:一般毒性试验B:动物诱癌试验C:短期试验D:人类流行病学研究
答案:一般毒性试验
目前普遍认为下述哪一毒作用没有阈值
A:致畸作用B:致癌作用
C:慢性毒作用D:亚慢性毒作用
答案: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的三个阶段
A:促进B:进展C:引发D:突变
答案:促进;进展;引发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包括
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化表型改变
C:细胞生长能力改变D:细胞坏死
答案:细胞形态改变;细胞生化表型改变
;细胞生长能力改变
致癌试验中,随着苯并(a)笓的浓度增高,各试验组的小鼠肿瘤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A:对B:错
答案:错
可引起皮肤癌的是
A:己烯雌酚B:2-萘胺C:黄曲霉素B1D:砷及其化合物
答案:砷及其化合物
B(a)P经物转化后的产物与DNA结合活性最高,既其终致癌物
A:7,8-二氢二醇B:7,8-9,10-环氧化物C:9,10-环氧化物D:4,5-二醇-9,10-环氧化物
答案:7,8-9,10-环氧化物
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
A:0.7B:0.6C:0.8D:0.9
答案:0.9
第九章测试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
A:烷化剂作用
B:嵌入剂作用C: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
答案: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
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异常B:光镜下可见的变化C:染色体结构异常D: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
答案: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
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三体可记为
A:2n+1B:2n+3C:2n-3D:2n-1
答案:2n+1
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
A:9~16天B:7~16天C:8~16天D:9~17天
答案:9~17天
胚胎毒性作用一般公认的概念系指外源化学物引起
A:胎仔生长发育迟缓
B:新生动物存活率降低C:胎盘异常D:母体中毒
答案:胎仔生长发育迟缓
致畸作用试验常用动物
A:豚鼠B:大鼠C:兔子D:小鼠
答案:大鼠;兔子
水俣病是由慢性汞中毒引起的。
A:对B:错
答案:错
第十章测试
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剂量反应关系确定B:毒性评定C:危害性评定D:定性评定
答案: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经济的办法C:其余都是
D:最短的时间
答案:其余都是
哪种试验组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A: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B: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答案: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A:最高需要量B:最高容许限量C:最低需要量D:最低容许限量
答案:最高容许限量
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策略
- 生产自动化中的环保技术与设备趋势
- 现代建筑设计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
- 2025年度花卉市场花卉批发采购合同
- 电商平台中社交媒体的UGC内容营销
- 2025年度网络安全论坛会议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 现代农业技术与办公自动化的融合
- 2025年度股票质押贷款额度管理合同样本
- 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的国际标准研究
- 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与销售预测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工程劳务清包合同(范本)
- 普惠金融政策与区域差异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