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而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儿十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吧!北京的春节1六年级下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富有浓郁的北京韵味。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柳家大院》《断魂枪》,剧本《茶馆》《龙须沟》等。作者简介蒜醋饺摊拌擦眨宵suàncùjiǎotānbàncāzhǎxiāo我会写燃贩彼贺骆驼恰ránfànbǐhèluòtuóqià多音字词语解释【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万象,宇宙间的一
切事物或景象。【彩排】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擦黑】方言,天色开始黑下来。【美其名曰】指不符合实际地为某种事或物冠以美好的称号或名义。【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光景】境况;状况;情景。【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娴熟】熟练。【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灯。形容节日或喜庆时的热闹景象。【分外】超过平常;特别。充足——充裕热闹——喧闹娴熟——熟练接待——招待庸俗——粗俗分外——格外截然不同——迥然不同词语对对碰近义词忙乱——悠闲充足——短缺热闹——冷清间断——持续娴熟——生疏庸俗——高雅截然不同——一模一样反义词默读课文,思考: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请你理一理文章的层次和脉络。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7):写从腊月初旬开始到除夕之前,人们为过年做准备。第二部分(8-13):介绍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灯火通宵,鞭炮声不绝,
吃团圆饭;初一男人拜年,女人在家待客;十五赏
花灯、吃元宵的习俗。第三部分(14):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时间顺序(详写)读课文第1-7自然段,说说在除夕之前有哪些重要日子,这些日子有怎样的风俗,人们为此做了哪些准备。时间风
俗
习
惯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们: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大人们:预备过年的物品,给孩子们做新鞋新衣。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王。腊月二十四至除夕之前贴春联,大扫除,准备充足的食物(详写)(详写)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老北京的俗语,意思是腊七腊八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冻死。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的。妙解课文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比喻,“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腊八粥用料很丰富,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熬腊八粥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泡腊八蒜色味双美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热闹、繁忙街上、胡同里是怎样的光景?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孩子们零七八碎儿文中具体指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孩子们玩乐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大人们大人们忙碌第六自然段,作者描写的是哪一天,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什么?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祭灶王“彩排”说明小年很热闹,同时也预示着春节将更加隆重。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祭灶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小年过后,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家更忙了?除夕
找出相关段落,感受除夕热闹的气氛。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段话从哪几方面具体写“除夕真热闹”?
通过“万不得已”“必定赶回”等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除夕真热闹中心句
可以体会到中国人对除夕“吃团圆饭”这一习俗非常重视。重视团圆重视亲情嗅觉: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气味)热闹非凡除夕的热闹视觉: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色彩)听觉:鞭炮声日也不绝(声音)人们的活动: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先概括写,再具体描写,从味、色、声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与喜庆。探究“除夕”的写作方法看图,感受老北京除夕的热闹气氛。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对于岁数大的人来说,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而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守岁”
正月初一正月初一,轻松休闲。
找出相关段落,说说作者笔下的正月初一给你怎样的印象。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文中指除夕与正月初一的情景完全不一样。突出正月初一的清闲自在。对比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初一庙会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初五初六,庙会盛行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从侧面反应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传统品质。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作者通过列举男人、女人、小贩和孩子特有的活动,说明在正月初一这天每个人都没闲着,都有各自要做的事:或走亲访友,或接待客人,或摆摊卖货,或逛庙会、看比赛,都在轻松自在地各做各的事,也体现出节日的丰富多彩。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春节期间,店铺清闲自在。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安排结构、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走进元宵节,赏万千花灯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数量多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句写出了灯的各形各色。这句话先写制作材料,再写灯笼上的彩绘,突出灯笼的形状美和色彩美。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纱灯有声有光,玩得开心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吃得香甜,由衷赞叹,引发读者共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纸上。与课文开头“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课文最后写的是什么?思考老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中都蕴含着哪些民俗文化?除夕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是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吃团圆饭,反映了中华民族那份浓浓的亲情、乡情;守岁,体现了人们对时光的珍惜和对长辈幸福、安康、长寿的企盼。正月十五挂彩灯,预示着日子红红火火;吃元宵预示着亲人团团圆圆。一、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爆竹的声音,是春节最常见的声音。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的气氛尽在其中。探讨:在你心目中,年的味道是怎样的味道?二、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腊八粥、腊八蒜、饺子、杂拌儿、团圆饭、元宵……食物充足丰盛。人们在一年的辛苦劳作之后,满心愉悦地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内心的幸福的满足无以言表。在芳香四溢中,把年过得有滋有味。三、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赏花灯、逛庙会、走亲访友、品佳肴。腊月和正月,是人们最轻松、休闲,最开心的时候。春节谚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吊酉三十的夜里闹一宿意思:二十三放糖瓜给灶王爷甜嘴,二十四大扫除,二十五粘窗花,二十六炖肉,二十七杀鸡,二十八发面,二十九准备酒,三十的夜里全家团聚守岁过年,说的是年前一周的准备,多指古时人家过年的方式。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热闹喜庆团圆祥和北京的春节层次梳理腊月初旬传统浓郁的民俗紧张筹备隆重热闹的节日腊月二十三热闹喜庆正月十九除夕正月初一春节“彩排”元宵上市团圆守岁春节结束残灯末庙灯市如昼悬灯结彩轻松休闲各色活动主旨归纳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儿而又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课后作业写一写你家乡春节的习俗,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天或一个场景,写完后与同学交流,看看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五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两天的情景则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写使得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人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课后习题解答参考答案:
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第4自然段)文中孩子们过春节就是吃和玩。我们现在过春节除了吃和玩,有时还跟家人去外地旅游。
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
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
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参考答案:例句1中的“零七八碎儿”指的是孩子们喜欢吃的用各种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玩意儿”指的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东西。儿化音的运用,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
例句2中的“闲在”是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语言通俗,充满了北京韵味。
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斯妤的《除夕》主要描写的是她闽南老家的春节习俗,重点描写了一家人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做年菜”和“吃团圆饭”两个场景。而《北京的春节》中对于这两处场景,只用一两句话进行了简要描述。参考答案:(原文略,见教材第6页)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传统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开始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二十三放糖瓜给灶王爷甜嘴
祭灶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旧时,几乎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将其尊称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这一年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的这段时间,我国民间习惯称之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的传统。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舍,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扫
尘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于大门两侧的长方形桃木板。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春联年画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良辰吉日,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老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唱出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红红的春联贴出了老北京春节的喜庆,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诉说着人们对美好日子的无限向往。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将在我们手中代代延续,在与时俱进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结束语感谢观看!2
腊八粥RJ·六年级下册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助读资料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吗?会写字腊腻栗咽粥匙稠嘟褐缸熬灌搅脏筷多音字他因为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咽
yān
(咽喉)(咽炎)
yàn(吞咽)(咽下)yànyān浓稠:嘟囔:无可奈何:有声无力:没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可想。词语解释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形容精神不振,无精打采。沸腾---翻腾益发---越发惊异---惊讶普通---一般整齐---凌乱热闹---冷清充足---缺乏团圆---离散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辨析相同点不同点沸腾都有翻滚的意思。沸腾——水波翻涌。翻腾翻腾——飞腾;翻滚。1.听到这个好消息,人群()了。2.一股无法控制的愤恨的情绪,在我心里()。沸腾翻腾词语积累AABB式的词语:糊糊涂涂进进出出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香香甜甜高高兴兴
哭哭啼啼结结实实1.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来写。初读感知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围绕八儿等妈妈熬腊八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盼腊八粥看腊八粥猜腊八粥想腊八粥吃腊八粥段落划分第一部分(1):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第二部分(2-20):描述八儿看妈妈熬腊八粥,在一旁急切地等待,以及吃腊八粥的过程。第三部分(21):一家人回味腊八粥。课文解读默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思路给我们展示八儿与八宝粥的?人们喜欢腊八粥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地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地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各类人群都喜欢腊八粥。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拟人手法,写粥在锅里的状态。腊八粥地滋味让人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八儿盼望着吃腊八粥。盼粥想粥“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如:“什么时候才能吃粥?”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我非常想吃腊八粥。为自己想吃找理由。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猜想锅中的一切发生的变化。猜粥“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八儿终于看到了锅里的粥。看粥思考:八儿在锅中看到了什么?
粉碎的栗子;煮得肿胀的饭豆;脱了红外套的花生仁儿;粥的颜色是深褐色的;枣大得吓人。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通过对比突出粥的味道好。吃粥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地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地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饱餐一顿,把肚子撑得鼓鼓的。腊八粥板书设计人人喜爱腊八粥一家人其乐融融妈妈煮腊八粥八儿盼、想、猜、看、吃粥学习对话描写的写法【对话描写】“是啊!孥孥说的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了母子之间地浓浓亲情。写作手法【举例】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拓展延伸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
十二月作为一年的岁终之月,之所以称为“腊月”,其原因有三:一、“腊者,接也”,新旧交替,寓意此月后即将开始下一年;二、“腊者同猎”,猎取猎物祭祖祭神;三、“腊者,逐疫迎春”。
所以,腊八节又称做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古人在这一年的岁终之月,农闲之时,为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举办祭祀仪式。
据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说的是冬日祭神本来不在腊八这日,而是在冬至后第三个戍日。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才将这两个日子融合,方成“腊八节”、“佛成道节”。1.照样子,写词语。课堂练习白胡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进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灰蒙蒙红彤彤2.比一比,再组词。稠()咽()栗()绸()烟()粟()丝绸粘稠吞咽烟火蹦蹦跳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栗子米粟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2)“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设问句,意思是“没有什么法来反抗”。()
(2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X参考答案:八儿看着妈妈在灶台旁忙活,随着香味的传出,八儿地心里好像有只小猫在抓,他恨不得一口把锅里的粥喝到嘴里,口水也流出来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地馋样儿。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等粥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这样写,更突出了粥对八儿地吸引力,以及八儿地童趣。“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提示:这些细腻的描写,把八儿的稚气,以及对腊八粥的渴望细腻生动地描写了出来了。参考答案: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练笔:选择你最喜欢那个传统节日,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课后作业古诗三首1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揭示课题
亲爱的同学们,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那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自古以来,多少和他一样的爱国将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怕牺牲、铁骨铮铮的名族气节让我们肃然起敬。李贺、于谦、郑燮就是其中的几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诗歌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初读古诗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唐】李贺yān﹝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理解诗意作者介绍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催”,“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中的第五首(共23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冷清而且悲凉的感觉。朗读指导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节奏缓慢,体现出清冷而且悲凉的情感。理解诗句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骏马
“快走”暗示出骏马轻快矫健的风姿。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没有,“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期盼希望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在朗读时要充满忧虑、感慨之情。诗文小结总结结构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写景抒情前两句后两句第二课时昨天,我们在李贺的《马诗》中读出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时写下的一首诗《石灰吟》。“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吟诵、赞美的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赞美石灰,如《游子吟》《暮江吟》。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咏石灰》,“咏”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咏柳》《咏鹅》。古代诗歌的体裁还有很多,如“行”“引”“歌行”。揭示课题初读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等闲﹞平常。﹝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理解诗意作者介绍于谦(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初任御史,历官兵部尚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你能举出类似的词语吗?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差万别、千真万确、千山万水。理解诗句
你了解各种“等闲”的意思吗?“等闲”在字典里也有几种解释:1.平常;2.随随便便,轻易;3.无端,平白地。A.“烈火焚身若等闲”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D.“等闲之辈”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E.“等闲视之”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敲击捶打,历经千辛万苦运出了深山,被放入土窑中去经受烈火的焚烧。如果石灰石有表情回事怎样的表情?如果石灰石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经过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已经变成浑身雪白的石灰,人们把它浸在水里,为了把洁白无瑕的颜色奉献给人类,石灰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折磨,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石灰?顽强不屈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无私奉献
石灰顽强不屈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古诗中的哪两个词体现出来了?若等闲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诗文小结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人物延伸第三课时揭示课题
《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的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接下来的《竹石》中也体现着一种优秀的品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竹石》。初读古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任﹞任凭。﹝尔﹞你。理解诗意作者介绍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理解诗句咬定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立根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不断生长,生命力极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想象一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你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竹石的精神呢?不屈不挠、傲然挺立、百折不回、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坚贞不屈。诗文小结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写法总结这种表面写一种事物,实际上是通过所描写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的志向或愿望,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这三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表面上都写某一事物,实际上都在表达诗人的志向:《马诗》——马,施展自身的才华,建功立业;《石灰吟》——石灰,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竹石》——竹,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谢谢观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课题:《古诗三首》难点名称: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目录导入知识讲解小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北宋]晏殊《中秋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唐]韩翃hónɡ①寒食: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②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③寒食节风俗:家家禁烟火。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默读古诗,读准字音。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shíchùyùɡōnɡchuánsànhóu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
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初读课文,划分节奏。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指春天的京城指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春风轻拂,宫中的柳树随风舞动。春天京城、御花园飞花、东风、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用汉朝皇宫代指唐朝皇宫指天子宠幸之臣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日暮皇宫、五侯家传蜡烛春城无处不飞花“飞”字好在哪里?“飞”具有强烈的动态感,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飞花”是典型的暮春景色,巧妙地点明了时间。寒食东风御柳斜“东风”和“柳”这两种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春风轻拂,柳树随风舞动。写柳树是为了写春风,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柳枝斜来间接感知。日暮汉宫传蜡烛诗人看到的是唐朝的长安城,为什么说“汉宫”?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诗人为什么写“传蜡烛”这件事?寒食节的习俗——禁烟火皇家的特权——燃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轻烟”含有讽刺意味。“散入”暗示权贵宠臣也受到皇家特权的恩典。《寒食》描写了长安城寒食节的美妙图景,以汉喻唐,流露出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第一单元第3课
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学们,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更是身处青春期的你们饭后的话题之一。世上的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我们知道,在古代的乱世,有征戍,在“盛世”,有徭役,每当一对恩爱夫妻因为生计、因为仕途而分割两地时,一种“终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必将牵拌着彼此。而对于女方,犹为突出。大家都对于牛郎织女不陌生,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又是借于牛郎织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导入新知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作品介绍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对节奏。朗读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tiáozhuózházhùmòqì泣zhānɡ章yínɡ盈mò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一起来写一写诗中的会写字吧!学写字先写“ㄋ”,再写“丿”,横画要出头。重难点字书写指导yínɡ盈“又”的最后一笔变成“丶”。“盈”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充满;②多余。
请你根据不同意思进行扩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把例句补充完整。1.秋姑娘带着她()的果实,为农家带来了喜悦。2.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他激动得()。丰盈热泪盈眶借助注释、课前搜集的资料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古诗大意。整体感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机。杼,梭子。伸出白皙织机发出的响声。大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
大意:但一整天也织不出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落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花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清澈的样子。大意: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明确诗意后,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想象中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吧!互动课堂银河遥远()牵牛星()河汉女迢迢皎皎织女星洁白明亮读得慢一些,长一些起调稍高、稍短,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叠词读出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素手()()机杼纤纤札札擢弄边读边想象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布的样子。语调轻柔一点,读出其中的柔美之感。“札札”读得稍微短促一些,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响。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神态想象织女因悲伤而流泪的样子,读得低缓一些。我的牛郎,我的孩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神态语调稍低缓,最后一句适当拖长语调,想象织女面向银河望眼欲穿的画面,体会织女无尽的思念。仿佛看到织女在河水中婀娜的倒影,优美的身姿织女无言中浓浓的离愁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我们仿佛看见织女面向银河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仿佛听到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我们能体会到织女无尽的思念。(课后第2题)
让我们伴着音乐,想象画面,读出织女无尽的思念吧!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根据下面的提示,尝试背诵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
皎皎
河汉
纤纤
素手札札
泣涕
河汉
清浅
盈盈
脉脉
(课后第1题)迢迢牵牛星遥远明亮相思之苦分别苦织女思摆弄不成章零如雨不得语结构梳理《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离情别意课文主题一、填空。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课堂练习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叠词。()牵牛星,()河汉女。()擢素手,()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一水间,()不得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三、收集其他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并整理相关的习俗文化。这首诗歌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以牵牛、织女两星为题,巧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民间故事,抒发了遭受爱情折磨的痛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课堂总结背诵《迢迢牵牛星》并预习《寒食》,将自己的对诗的感受写成一小段话。课后练习再见3
古诗三首RJ·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诗歌解读朗读诗歌,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景色?抒发什么情感?中秋月夜图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思考:诗中点明了哪些意像?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思友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思考: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不可以。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诗意: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亲人的情感。诗歌赏析:十五夜望月板书设计景:中秋月夜图融情于景情:望远怀人学习互文的写法【互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牵牛的“迢迢”,织女的“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写作手法【举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拓展延伸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比一比,再组词。课堂练习宫()侯()鸦()官()候()鸭()汉宫当官王侯2.选择书写有误的一项。()A春城御柳日幕轻烟B蜡烛五侯迢迢皎皎C机杼泣涕盈盈脉脉D中庭栖鸦冷露秋思时候乌鸦鸭梨A3.默写《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朗读背诵指导:朗读时,要联系诗歌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默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标点要写正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感情朗地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无情的隔开的故事,赋予它深刻的内涵,诗句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的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参考答案:如李白的“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者把自己对故乡的恋恋不舍,委婉地通过水对自己的不舍,不远万里来相送来表现。熟练地背诵课文。想一想你还学过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快把它写下来吧。课后作业再见4.藏戏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重点)2.感受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体会藏文化的魅力。(难点)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重点)第一课时通过课文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方过传统节日的习俗,其实不同地方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呢!你知道的有哪些?黄梅戏、花鼓戏、川剧变脸……谈话导入黄梅戏花鼓戏川剧变脸谈话导入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明确任务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字词学习僧人
脱缰
响彻
哄堂大笑
开山鼻祖
獠牙
演绎
优哉游哉初读课文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写的。合作学习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2.藏戏的创始人是谁?关于他有怎样的故事呢?读第4-7自然段。3.交流汇报。补充资料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了解特点小组合作探讨:藏戏与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交流讨论:(1)“面具”的特点及作用;(2)舞台简朴;(3)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4)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5)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了解特点交流搜集到的藏戏资料。感情朗读第9-18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魅力。品味语言齐读开头的反问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说说反问句和陈述句哪个好?为什么?品味语言找到和开头三个反问句相对应的描写内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第8-15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第16-17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第20自然段。感受写法本文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方面来写的,侧重写了哪一部分?详写藏戏的特色,也是本文要表达的重点。本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课堂延展了解其他剧种的形成及特色。板书设计4.藏戏
形成——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特色——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课时作业一、填空。
《藏戏》一文中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二、查找其他剧种的形成及特点。课时作业三、连线。国王绿色面具柔顺王妃黄色面具威严活佛红色面具吉祥巫女白布或者黄布压抑和恐怖妖魔青面獠牙两面三刀村民老人半黑半白朴实敦厚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第一课时激趣导入
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思路启发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思路启发中秋吃月饼、赏月、赏桂花思路启发端午赛龙舟思路启发重阳登高、插茱萸思路启发端午节包粽子思路启发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贴春联闹花灯赛龙舟扭秧歌拜年
吃粽子包饺子
赏月确定思路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方法指导回顾第一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方法指导
《腊八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梳理思路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闹花灯人们的表现闹花灯的传说花灯的种类花灯的样子……梳理思路拜年拜年时说哪些话拜年时长辈的表现拜年时的动作、神态拜年时的心情……梳理思路包饺子怎么做馅儿怎么包饺子怎么擀皮包饺子的习俗……怎么煮饺子吃饺子的情景梳理思路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红红的对联和各色的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拟写提纲要想写好家乡的风俗,要注意观察家乡风俗活动的特点。生动、具体地写出风俗活动的场面和细节。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和心情变化等细节。注意观察的顺序。拟写提纲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加以介绍?将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再见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腊八粥》一文,作者主要想通过描写八儿的贪吃来表现一家人在腊八这一天的其乐融融,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八儿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出八儿的天真、可爱、狡黠,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到了这家人的幸福、温馨。交流平台《藏戏》一文详细写了藏戏这一戏曲形式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特点,这正是作者的目的一让读者了解藏戏。交流平台写作牢记:围绕主题中心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词句段运用这些词语虽然不同,但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意思。同一词语多次重复,显得语言单调、乏味,越读越没劲。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避免语言的单调乏味,还能让文章文采倍增,让读的人始终有新鲜感。书写提示书写提示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像课本中这样为了表现书写意趣而适当加快书写速度,少量改变书写顺序,且具有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更偏向楷书的行书,叫行楷。日积月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朝露即将在阳光下飞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诗词大意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常常害怕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诗词大意诗词大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句段精析作者由园中青葱的葵菜、晶莹的露珠,推想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到了秋天,它们都逃不过枯黄凋零的命运;还有那奔腾着流入大海的百川,也永远不会倒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再美好也会走向衰老。所以作者最后提醒人们要珍惜年少时光,努力奋斗。zhèng(正面)zhēng(正月)正mò(脉脉含情)mài
(命脉)脉知识梳理两面三刀万象更新日夜不绝截然不同虎踞龙盘虎啸龙吟虎踞龙蟠悬灯结彩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行善积德随心所欲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喧闹热闹惊异惊讶淘气调皮朴实狡诈迅速缓慢放松紧张反义词近义词知识梳理演绎肿胀獠牙耽搁唾沫榛子皎洁迢迢zhēntuògēliáotiáojiǎozhǒngyì知识梳理吞噬彻底翡翠蜜饯fěijiànshìchè知识梳理()毛驴()庙会()腊八粥骑逛熬()对联()鞭炮贴放()的江水()的笑()的纸灯神秘各形各色咆哮
这节课,我们利用4个板块复习了整个单元。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避免重复,了解了蕴含吉祥寓意的民俗,提升了书写速度,积累了新的古诗词。课堂小结谢谢观看!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1课时梗概: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很厚的长篇小说,有几十万字。本文是它的梗概,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写了出来。精彩片段:就是从《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中选取出描写具体生动的片段。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用什么方式来介绍这部小说的。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荒岛上遇难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后来,他救了一艘发生叛乱船只的船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3.课文中鲁滨逊的心情前后各是怎样的?孤立无援心平气和4.自读梗概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按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__来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件事。时间顺序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小结课文:
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鲁滨逊是怎样生存了二十多年的呢?请大家阅读节选部分,思考:他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表中要求掌握的词语。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表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宴会倒霉淡忘忧伤书籍聊天缺乏栅栏理智控制防御侵袭倾覆远眺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梗概部分,谁能说说这个部分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1.快速浏览片段,试着说说课文节选片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片段
主要写了鲁滨逊在逆境中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的事。
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2.说说课文节选片段中,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3.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两个问题: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阅读节选部分,把他克服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做上记号,并与同桌交流。困难解决办法住吃安全4.汇报交流。需要容身之处食物很快吃光了恐惧野人,怕野人会吃掉他在山坡上搭帐篷打猎,捕鱼,蓄养动物,种植粮食插杨柳桩子,分开圈养羊群(1)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天过下去。5.品读句子。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2)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什么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它却办不到。
这句话表现了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想和这条狗交流,但是做不到。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这句话反映了鲁滨逊________的人生态度,鲁滨逊能孤身生存于荒岛二十多年,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乐观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勇气克服困难、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3)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他理智地面对现实,深陷孤岛,困难重重,鲁滨逊没有向困难低头,令人钦佩,你觉得鲁滨逊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勤劳善良、乐观向上、靠智慧解决困难、有冒险精神的人。6.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7.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同桌间坏处与好处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读“好处”。坏处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我没有衣服穿。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拒人或者野兽的侵袭。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好处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运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北京市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银行工作总结团结合作追求卓越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 家具行业招聘成功案例
- 娱乐设施行业推广计划总结
- 医疗话务员工作总结
- 医学美容诊所前台工作总结
- 2024年认识安全标志的教案
- 凉亭制定安装协议书(2篇)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详细)
- 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站前Ⅲ标二分部出海栈桥及综合码头(自用)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
- 车身稳定系统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
- 检察机关的体制与组织机构课件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4年1月四川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试题真题
- 30题产业研究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研究-以XX村为例
- 复合机器人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