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_第1页
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_第2页
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_第3页
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_第4页
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与大学生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和电视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影视,一直在坚持中前行、发展并且取得出色的成绩。本次电影节组委会进行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900份,发放地区分别为北京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30所高校),外地高校(湖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共回收有效问卷811份,有效率达90.11℅。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文科生占67.94℅,理科生占32.05℅。学生年龄分布为17—20岁的占30.94℅,21—30岁的占66.33℅,30岁以上的占0.01℅。其中本科生占52.77℅,硕士研究生占42.05℅,博士研究生占3.70℅。下面是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一)电影工业自身的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中国影视也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变迁,从一元化的主旋律电影到多元化的艺术电影、主流电影、商业电影并存的格局,它的多样化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对于电影工业来说,明星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成功与否,其“造星”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中国电影的演变、大学生对中国诞生的一代代优秀演员的认识程度,看看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电影发展以及中国电影明星究竟有着怎样的认可度。1、“新生代”电影如果回放这一时期的影片,下列电影中哪些是你更有兴趣的呢?A《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邻居》、《人到中年》等第四代导演作品B《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第五代导演作品C《过年回家》、《站台》、《爱情麻辣烫》等“第六代”(新生代)导演作品D《阳光灿烂的日子》、《那山那人那狗》、《可可西里》等有特色影片E无所谓,对大陆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不同年代的电影作品体现出了不同的电影创作风格和电影艺术特色,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生力军,也在国际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对第四代、“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是不太感兴趣的,而对于以张艺谋、陈凯歌为首的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作品却关注得比较多,在关注他们的同时,也对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类充满青春记忆、人文关怀、人性彰显的有特色影片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有近百分之十的大学生对中国电影不感兴趣。2、中国电影中的“类型”A主旋律影片B军事题材影片C都市题材影片D喜剧娱乐片E农村题材影片F武侠、动作片G艺术片H不管什么题材,大片就好I都不好“类型”这个概念是从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借鉴过来的,虽然中国电影没有类型一说,但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尝试着建立自己的电影类型。八九十年代,意识形态化是中国电影的发展主流,“谢晋模式”也影响着一批导演的创作。在大学生群体的记忆中,他们对八九十年代大陆拍摄的农村题材电影是印象比较深刻的,而其他类型平分秋色,只有少数人认为八九十年代没有拍摄得比较成功的类型电影。3、大学生对电影的兴趣A小时候很喜欢看,现在没什么兴趣了B小时候看得少,上大学后很喜欢看C小时候看得多,后来慢慢不看了,近几年又开始关注D一直很喜欢看E一直没什么兴趣电影作为文化娱乐方式之一,成为了每个大学生成长记忆的一部分。调查数据表明,有35.02%的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一直在电影方面,而选择“小时候看得少,上大学后很喜欢看”的学生占32.10%,这与他们的业余时间分配和这几年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近年来,电影成为了社会热点,大家普遍关注电影的发展现状。而选择“小时候很喜欢看,现在没什么兴趣”的和“一直没什么兴趣”的大学生毕竟还是占极少数。4、中国电影的多元格局A大陆的电影更加丰富多样了B在电影院里看到越来越多的港台电影,或者是近些年的合拍片C能在电影院看到更多的好莱坞大片D能看到各个国家地区的影片,如欧洲艺术片、日韩片等E没什么好处,现在的票价太高了,也没有好电影,不如以前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电影政策的宽容和电影体制的解放,中国电影从一元走向多元格局,影院也尝试着引进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外国或港台电影丰富中国的电影市场,满足观众的需求。电影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们欢喜的是,现在在影院中除了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国电影以外,还能看到非好莱坞的各国影片。影院每年也引进相当数量的港台影片,好莱坞大片与中国电影同时上映。但由于几十元一张的票价对于大学生消费群体过高,也有7.03%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电影不如低票价时期的电影。5、从“保护者”到“红字”A刘晓庆B姜文C陈冲D陈道明E潘虹F唐国强G巩俐H葛优I章子怡J周迅K徐静蕾L张静初M范冰冰N李冰冰O陈坤我们将上述调查结果按照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列,得到这样一个顺序:陈道明、葛优、巩俐、姜文、章子怡、唐国强、徐静蕾、周迅、刘晓庆、陈冲、潘虹、李冰冰、陈坤、张静初、范冰冰。这个结果很有意味,前些年我们对大学生群体做过“熟悉的电影演员”调查,排在前列的是港台明星和大陆年轻的当红演员,然而大学生们在选择自己所认为的中国大陆“明星”时,标准却并非是正当红的、在国际闯荡出名气的年轻演员,而多是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当红于八九十年代,或者说第四、五代导演们所成就的那一批演员。这不仅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确培养了一批能够受到各个群体观众认同的明星,也说明观众群体心目中真正的明星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红极一时甚至是有实力闯荡国际影坛,也不一定就能奠定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绝对明星的地位。(二)文化意识:北京大学生地震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大学生群体的观影口味为主要标准的电影节,确定了“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独特风格,并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大旗,树立了不同于其他所有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学生评委来自全国30所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既然是我们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那么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全国大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和参与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来的呢?第6—8题就是关于大学生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的结果,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能够更好地做好电影节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朋友参与到自己的电影节中来。6、大学生缺乏相关的宣传聚中反照A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官方网站B电视报道,比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C同学介绍D报刊杂志宣传E展映活动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接受调查的观众中,学生观众占绝大多数,大多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学生,通过同学口口相传了解到大学生电影节的相关情况。观众成分的较单一和年龄区间的集中是调查问卷所集中反映的问题。31.56%的受访者是通过电视报道、电影频道的宣传了解到大学生电影节。电影频道的观众人群多样化,这种电视传播一定程度上扩宽了电影节的辐射面,使得电影节的关注人数大幅度增加,观众层次多样化。大学生电影节的官网宣传虽紧锣密鼓,但是仍然有待改进,知道该网站的观众及通过网站来看电影节的观众人数少之又少,仅占调查人数的6.78%。大学生电影节在宣传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传播作用,这是一大遗憾。此外电影节官网较之其他宣传的滞后性,缺乏创新,没有动态信息的及时补充是有待提高的方面。13.19%的观众通过报刊杂志了解到大学生电影节,主要是相关电影杂志,如:《大众电影》、《电影世界》、《看电影》等娱乐及学术杂志。7、去大学生赋能、组建较有影响的参与网络投资A去大学生电影节展映现场观看影片B参加DV短片大赛C关注相关报道D参加网站投票E做问卷调查F其他参加电影节活动的人数中,将近一半是通过我们的调查活动参与进来,进到电影院参与观影活动的人数将近40%,颇少于这个比例。去大学生电影节展映现场观看影片的人数比例与参加调研活动或投票活动的人数比例相近,这一结果表明,40%左右的参与者是通过观看影片并现场接受调查和投票的方式参与了电影节的评选。而总人数中的7.64%,则是参加了网络投票。剩下的一批参与者主要包括有作品参展的创作者和通过各种渠道观看电影节进展情况的一批观众和影迷。创作者人数仅5.91%,多为短片竞赛单元的创作者,学生占多数。密切关注电影节进展情况的影迷和电视观众及报刊读者占据较大一部分比例,多为电影爱好者及无暇亲自参加展映的参与者。8、低溢价—你关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原因(可多选):A票价低B因为是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有强烈的参与感C展映影片类型丰富,可以在电影节上看到很多影片D展映后有主创见面会,可以亲临第一现场与导演、演员等主创沟通和接触为什么关注大学生电影节,47.10%的人群表示因为是大学生的电影节,自己有强烈的参与感。这一结果表明,近一半的电影节参与者的身份是大学生或其他在校学生,学生朋友仍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主体参与者。37.48%的参与者是影迷朋友,他们更多的是被电影节上展出的多样化影片所吸引,因而,高质量且类型多样的影片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展映影片票价的高低及展映后的见面会在整个电影节中的被关注度退居其次。但由于大部分参与者是学生,所以大学生电影节的低票价仍然是吸引观众参与的一个软因素,虽不是最重要,仍不可忽略。甚至与展映后的导演、演员见面会的吸引力相比,低票价更有说服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电影节的较低票价,大学生为主体,类型多样的影片,以及现场见面已经成为大学生电影节为公众认可的四项标志性因素。这些均可反映出大学生电影节的特色。(三)大学生在电影消费观上的消费方式分析大学生与电影的消费关系是每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的问题。旨在调查,作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很强而消费力又有限的大学生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对看电影这项消费是通过何种途径解决的,同时也可以同往年的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的调查结果做比较,得出大学生在电影消费观上的变化。第9—12题就是关于大学生与电影的消费关系,希望能通过调查结果的显示,了解大学生消费电影方式的改变。9、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大学生市场A去电影院B买碟看C从网上下载D看电视上播放E用手机看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观念决定了电影在他们中的传播方式,上网是最为普遍且方便快捷的渠道,所以选择网上免费下载是最为普遍的观影方式。但是网络传播对电影有局限,大学生对于电影质量与观影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去电影院看电影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21.70%的人群正说明这一问题。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排除经济因素下,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会选择的方式,这同时也印证了大学生电影节的低票价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广泛吸引。同样,在大学生对电影质量和观影效果的高要求下,买不起电影票的学生也会选择平时适时购买一些影片作为娱乐、收藏之用,但这部分人群占较少一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电影研究者。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多样化,大学生的观影渠道与观影习惯也日趋多样化,4.44%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电视机观看电影的传统方式已经远不能达到大学生对日常娱乐及现代传媒的要求,而且电视播放电影的滞后性,没有主观选择的局限也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观众的流失。与之相对的是手机等移动传媒,但价格昂贵,大学生中只有极少部分群体可以接受。10、大学生进入镜头的原因A名导演B喜欢的明星C强势有力的宣传D震撼视听的特技效果和大场面E电影口碑很好调查显示,吸引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因素中,震撼的视听效果是首要的,这是大片所具备的特征,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最有可能是为了观看大片而进入电影院,电影院能完美呈现出大片所应有的效果和视听冲击力。此外大学生也特别看重电影的观众影响力,口口相传的电影对于大学生进入影院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推动因素。而对于明星的热爱,专门为支持自己喜爱的明星而进入电影院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也占一部分。同时,结果也显示出,强势有力的宣传似乎不会成为大学生决定会否进入电影院观影的一个标准。11、艺术片的小众性A喜剧片B国产大片C进口大片D艺术片E视情况而定毋庸置疑,贺岁档期一般在假期,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娱乐。贺岁档期的影片可选择性较平时小,一般喜剧电影居多,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按照影院的既定排片做出选择。40.70%的人群对于喜剧的青睐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假期的充裕时间让观众对于电影的选择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个人情绪、时间安排、娱乐需求等等因素都会被作为考虑范围,所以调查问题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调查结果显示,为较多一部分大学生观众。尽管大学生是属于高学历观影群体,但是8.63%的结果还是说明了艺术片的小众性,相比于喜剧片、国产商业片及进口大片而言,艺术片缺乏贺岁档期的票房竞争力。同样,相比于进口大片而言,国产电影还是稍稍弱势了一些。12、从“国产电影”看大学生的参与热情A《太阳照常升起》B《色·戒》C《集结号》D《投名状》E《苹果》F《长江7号》G《大灌篮》H一部也没看I其他电影(请注明电影片名)大学生对于国产电影的支持是越来越明显的,调查中几乎95%的大学生都进入影院去看了至少一部国产电影。而大规模、大制作、名导演对于吸引大学生走进电影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色·戒》、《长江7号》、《投名状》、《集结号》也因此高居前几位。《太阳照常升起》以艺术片的样式赢得了票房,但是比起前几部国产大片,还是缺少竞争力。《苹果》虽然是小投资的商业电影,但是明星的加盟以及宣传造势也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电影观众。而对于有周杰伦等青春偶像加盟的《大灌篮》则不及前几部国产电影受大学生的欢迎。13、国外投资和制作力量对影片水平影响A很有作用B有一定作用C作用一般D作用很小E没作用所谓的大片,除了有名导演、强烈的视听效果、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等因素外、资金投入和制作队伍也关系到影片的水平和影响力。大投资大制作的国产大片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强盛力量。有49.44%的大学生认为资金和制作对大片的形成有一定作用,10.60%的学生认为它占主要作用。只有4.19%的学生认为大片不取决于投资和制作的因素。14、小成本的艺术电影A远多于商业电影B还成,比商业电影多一点C跟商业电影大致持平D远少于商业电影E几乎没有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小成本的艺术电影跟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众会不会为电影买单。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消费小成本的艺术电影和大制作的商业电影的比例还是相当的,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观赏性强、有艺术价值、有艺术探索精神的小成本艺术电影还是受大学生青睐的。15、从中国影片看中国电影的未来A买票去电影院观看B买碟片C通过不花钱的方式观看,如下载观看D不观看大学生群体观看艺术电影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如今网络发达,很多网站都可免费提供在线方式或下载观看,这个对长期上网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快捷经济实惠的选择,因此,有59.30%选择这种方式。买碟片相对于去电影院观看,一来比较便宜,二来碟片还有收藏价值,三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要观看的艺术电影,基于这些因素,有20.96%的大学生买碟看,16.03%的大学生买票去电影院观看。只有3.70%的大学生不观看艺术电影。16、如果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同时上映,你会选择:A看国产大片B看好莱坞大片C都看D都不看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国产大片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分量和号召力。但好莱坞大片作为一支长盛不衰的旗帜一直在大家心中享有至高无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如今,中国的大片也能拿来与好莱坞电影PK,如果同时上映,有40.81%的大学生会选择都看,而支持国产电影的人只占16.77%,选择看好莱坞大片的占32.55%,调查数据说明了,如果让大学生们做二选一的选择,他们更倾向于好莱坞电影。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大学生们不会去观看国产大片和好莱坞电影。17、对近几年来的中国式大片你持怎样的态度?A很满意,可见中国电影的希望B比较满意,相比于以前的电影有所突破C一般,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D不太满意,拍不出好莱坞那样的水平E很不满意近些年来,中国大片发展势头猛烈,在获得本土认同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常高的国际呼声。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大片的创作是比较满意的,36.62%的大学生们认为大片相对于以前的中国电影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层面都有突破,有33.17%的同学认为大片之所以叫好叫座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强大、电影发展趋于强盛的必然结果。但有17.26%的人认为中国大片是无法与好莱坞电影相媲美的,对中国式大片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还是不多的。(四)从社会关注的角度谈我国“去”的原因:主要是关注和破产研究回顾2007年的中国电影,《集结号》是不能不大书特书的。与它相关的话题包括诸如大片回归主流、“主旋律”类型化商业化、主流价值回归等等。我们在这里想通过调查大学生群体对它的消费情况、价值评价,得到一些有关国产大片创作定位、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启示。18、你看《集结号》了吗?A看了B想看而没看C压根不想看(选B跳过21—24题,选C跳过19—24题)由上述结果可知,《集结号》在大学生群体里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超过半数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观看了影片,而在没有观看过的大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人有观看的意愿。因此评价《集结号》为主流大片找到出路,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和共鸣是可以成立的。下面的调查中,我们通过题目的设置,对“看了”、“想看而没看”、“压根不想看”三类人群进行了区别性的调查,力图对“集结号”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展现。19、你想看《集结号》的原因是:A冲着冯导去的B喜欢看这样的大片C听宣传说影片里没有大明星,靠片子本身的魅力取胜,反而很想看D这部片子受到的关注很多,想看个究竟E朋友看过推荐由上述结果可知,影片的另类宣传、放映后造成的影响是吸引大学生观众的主要因素,而本来最有可能成为卖点的冯小刚电影品牌却退居其次。而最主要的因素却是其放映前后所受到的关注、造成的影响(比如继上《新闻联播》以后又上《焦点访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现在的大学生观众观看电影,尤其是国产大片,并非盲目地在上映之初就去追捧,而要等有关影片的各方评论趋于稳定,影片总体口碑不错,才一探究竟。而以前那种只靠前期轰炸式的虚假宣传,挣第一周票房的大片策略已经难以为继。而其他选项中折射出的大学生观众相对不再那么注重参演明星和不追捧名导演的倾向,也更好地说明了国产大片要提高影片的票房,只能靠好的故事、好的叙事等本身的魅力,不然只能越来越丧失大片的公信力。20、《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对《集结号》的报道对你想看这部电影起了怎样的作用?A决定性作用,我就是因为这才去看的B有很大作用C起了一定的作用D作用很小E不起任何作用大学生观众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来的态度是比较含蓄的,选择最多的是位于中间的选项“起了一定作用”,而“有很大作用”、“作用很小”和“不起任何作用”基本持平,认为是“决定性作用”的则很少但仍然存在。我们可以分析的是,认为“不起任何作用”的人有两种,一是认为这些外部影响不成为自己去看影片的动力,但也不排除有人是上映之初就看了电影,因此不可能是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相对带有叛逆心理的群体,潜意识里会倾向于不承认自己看电影是受到了正统媒体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相当人数的人认为这两个节目的报道对自己想看《集结号》起到影响,这表明一方面我们不可小视央视对《集结号》的破例关注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对它的兴趣,另一方面这也并非决定性因素,决定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仍然是电影本身。当然,央视的关注体现了国家级权威媒体对国产大片的重视和某种态度,这是值得影人们思考的。21、你通过什么方式看《集结号》?A去电影院B买碟C网上下载D网上在线观看(选择A做22题,选择其他跳过)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在《集结号》这部影片上,花钱消费电影(去电影院观看和买碟观看)与网上不花钱(也有可能花少量的钱)消费电影难得的平分秋色,尤其是“去电影院”消费这部电影的大学生观众不占少数。这与前些年来各种调查显示的大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影像关注群体却非影院消费群体的现象有所变化。这一方面说明近些年来大学生观众渐渐开始培养起影院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集结号》确实是国产大片里商业上十分成功的一部,能够吸引大学生群体为电影买单(且不论是否买的盗版碟)。这说明国产大片只要拍好,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而这对于国内影人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22、你去电影院看《集结号》的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A发了团体票,被组织去看的B别人赠票C自己掏钱买全价票D买的半价票或打折票从这一题的调查结果看来,“打折票”仍然是大学生群体走进电影院的最主要方式,联系到前几年电影节有关大学生电影消费的调查报告和国内前些年一直热议的中国电影的票价问题,可以知道影片票价居高不下仍然是制约电影观众多进影院的重要因素,而在现阶段多种形式的打折票就成了迫切想进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的首选。另外有论者认为《集结号》的高票房很大程度上与政府行为即很多单位组织观看等相关,但从对大学生的调查来看,这种情况虽有但却并非占据主流,大多数观众进影院仍是一种自发行为。23、你觉得《集结号》好看吗?A非常好B好C还行D一般E不好这一题调查大学生群体对《集结号》的评价,大学生是挑剔的,然而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来看,他们对《集结号》是基本满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