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研究发现小鼠的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缺失,导致小鼠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极高,具有动脉硬化倾向,后代也几乎都出现该倾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为可遗传变异B.缺失的片段上有影响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关基因C.该变异为碱基对缺失造成的基因突变D.小鼠8号染色体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2.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B.被开水烫伤后起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泪液、尿液和组织液均属于细胞外液3.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只能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B.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C.T细胞可以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D.吞噬细胞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5.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甲乙两地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6.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以上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D.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基因组成相同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8.(10分)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减数分裂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联会发生于DNA复制之后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只能得到一个卵细胞C.联会期间,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D.在动物的精巢中,既能观察到减数分裂也能观察到有丝分裂二、非选择题9.(10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以率真幽默的性格吸引了大批粉丝,她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的“洪荒之力”更是为人们乐道。其实,这种力量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紧密相关,而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回答下列问题:(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______,机体表现反应敏捷、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特征,在此过程中与肾上腺素在促进机体细胞代谢方面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3)在内脏神经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其中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沉,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_____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的能力。(4)图丙中A表示_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g。11.(14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中常年生活着红尾鸲和鹟等鸟类,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林冠末梢上啄食昆虫。该森林群落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经历了从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红尾鸲在该森林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红尾鸲的__________。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2)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到恢复的原因,除了原有的__________条件基本保留外,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演替。(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12.19世纪末,俄国的烟草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烟草的嫩叶抽出不久,就在上面出现一条条黄黄绿绿的斑纹,接着叶子卷缩起来,最后完全枯萎、腐烂,这种病叫做烟草花叶病。俄国年轻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亲眼目睹了烟草花叶病给种植者带来的灾难后,下定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我们一起来完成烟草花叶病的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伊万诺夫斯基认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化学毒素,荷兰微生物学家贝杰林克认为其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活的生命体,两者针锋相对,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先把得病烟叶的提取液注射进第一株无病烟草的叶子里,过一段时间第一株烟草得病后,再把它的叶子做成浆液,再注射进第二株无病烟草的叶子里,以此类推。实验结果是发病越来越快,症状越来越重。这说明引起烟草花叶病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化学毒素”或“生命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通过众多科学家多年的努力,发现了生物科学史上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2)为了寻找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本实验的结论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但由于RNA在体外很不稳定,仅用RNA感染的成功率不高,请根据以下信息尝试改进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①存在S型和HR型两种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形成的病斑不同。②两种病毒可以完成RNA的互换,并具有正常的致病能力。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发现毡毛烟草能抵抗烟草花叶病病毒,但对日烧病敏感,普通烟草不能抵抗烟草花叶病毒,但能抗日烧病。为了得到既能抗烟草花叶病毒,又能抗日烧病的烟草品种,将毡毛烟草与普通烟草杂交,F1均为抗烟草花叶病毒但对日烧病很敏感,为了检测花叶病抗性基因和日烧病敏感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则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则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小鼠的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且后代几乎出现相同症状,是可遗传变异,A正确;B、小鼠的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缺失,导致小鼠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极高,说明缺失的片段上有影响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关基因,B正确;C、该变异为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缺失造成的染色体变异,C错误;D、小鼠的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缺失,导致小鼠8号染色体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D正确。故选C。2、D【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详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A正确;B、热水烫后起的“水泡”或手脚上磨出的水泡,里面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C、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为组织液,内侧流动的是血液,C正确;D、泪液、肠液、尿液等都不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D。3、B【解析】生长素两重性的概念: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详解】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更快,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使得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B正确;C、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C错误;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D错误;故选B。4、A【解析】1、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此时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对抗原进行了吞噬、处理、呈递的作用。2、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组织细胞。【详解】A、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B、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自身免疫病中抗体可攻击机体正常的细胞,B正确;C、T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正确;D、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吞细胞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5、B【解析】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大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增大(如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资源的数量、质量降低、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强,种群数量回落;当种群数量小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降低、资源状况得到改善,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减弱,种群数量回升。通过种群调节,种群数量可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详解】AB、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环境不同,导致K值不同,A项错误,B项正确;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项错误;D、不同种群适宜生活的环境不同,K值不同,D项错误。故选B。6、D【解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A、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所以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的1/4以上,A正确;B、精子的细胞核位于头部,其他的是精子的细胞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B正确;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正确;D、受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D。7、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该图形是典型的捕食曲线,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所以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A正确。M点甲种群数量在降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正确。两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在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C错误。捕食关系中两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因此能够体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D正确。【点睛】确定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技巧:捕食者变化滞后。种群数量是否稳定看波动的幅度大小。8、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联会,联会发生在DNA复制之后,A正确;B、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B正确;C、联会期间,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不是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D、在动物的精巢中,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在精巢中既能观察到减数分裂,也能观察到有丝分裂,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通过体液运输,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2).增加(3).甲状腺激素(4).单向(5).化学信号一电信号【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如下:1.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窄;作用时间短;2.体液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作用时间比较长。【详解】(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有通过体液运输,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2)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机体表现反应敏捷、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特征,在此过程中与肾上腺素在促进机体细胞代谢方面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3)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递至神经中枢然后再传递到效应器,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其中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10、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合理给分)③.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全给分)④.40⑤.逐渐增强⑥.阳光等环境资源⑦.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⑧.3%⑨.875【解析】1.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λ)和时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在前十年,λ一直保持在大约2.5左右,10年后λ逐年下降,在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图丙表示能量流动示意图,由图可知,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关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有如下规律:①若某营养级的能量值计算涉及多条食物链时,按照食物供给比例,可以先分别单独考虑,然后求和。②能量的最值计算:计算能量的问题时,如遇到“至少需要”“最多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20%,在食物网中应选最短食物链计算;如遇到“最大消耗”“最少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10%,在食物网中则应选最长的食物链计算。【详解】(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再度利用。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前,λ>1,即当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大于一年前该种群个体数量,说明该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λ>1,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所以种内斗争逐渐增强。(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更明显,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据图丙分析,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4×107-1.9×106)÷(1.05×109-3.0×108)×100%=3%。(5)图丁中,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按20%,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15×1/3÷20%÷20%+15×1/3÷20%÷20%+15×1/3÷20%÷20%÷20%=875g。【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和图形转换能力。11、(1)①.生态位②.种间竞争(2)①.土壤②.次生(3)①.复杂②.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解析】1、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2、种间关系:(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小问1详解】根据生态位的概念可知,红尾鸲在该森林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红尾鸲的生态位。根据题意可知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说明两者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小问2详解】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由题意可知,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只是因过度砍伐而破坏,其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物种更丰富,因此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生态位、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知识点,考查的是学生识记的能力,难度适中。12、(1)①.生命体②.若是毒素,则会被稀释,发病应越来越慢,症状应越来越轻;而生命体能在烟草体内进一步增殖,增加其数量导致发病越来越快,症状越来越重(2)①.RNA②.让S型和HR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互换,获得重组病毒分别侵染的烟草,观察形成的病斑③.病斑的形状取决于RNA的类型(3)①.将F1与多株普通烟草杂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②.子代出现抗病日烧病敏感∶抗病日烧病不敏感∶不抗病日烧病敏感∶不抗病日烧病不敏感=1∶1∶1∶1③.子代没有出现上述实验结果(没有出现4种表现型,或4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1∶1∶1∶1)【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与核酸,根据核酸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2、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和RNA,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可知,烟草花叶病毒的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