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向莆铁路隧道施工作业要点手册一、超前地质预报 11、预报内容 12、预报方法 13、预报分级 24、预报流程 35、预报要点 4二、超前支护 41、超前小导管注浆 42、大管棚 6三、隧道开挖方法 81、全断面法 82、台阶法 9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114、中隔壁法(CD法) 135、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56、双侧壁导坑法 17四、初期支护 191、喷射混凝土 192、锚杆 213、钢架 234、钢筋网 24五、防排水 251、洞口及地表防排水 252、洞内排水 253、结构防排水 26六、仰拱及二次衬砌 281、仰拱 282、二次衬砌 29七、监控量测 31一、超前地质预报1、预报内容(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土的预测预报。(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2、预报方法(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①地质分析法,包括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全分析、地质作图等。②钻探法,包括深孔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③物探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红外探测法等。④超前导坑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2)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长度可分为长距离预报(大于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3)超前地质预报按采用的预报手段数量可分为单一方法地质预报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3、预报分级(1)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2)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为: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D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4、预报流程超前地质预报工序流程图见下图5、预报要点(1)研究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和勘探,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做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制定预报方案。(2)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和工程设计资料,对不同地段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3)隧道施工前制定好不良地质地段应急预案,采用浅孔钻探发现地质突变或含水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4)及时配备先进仪器,结合有丰富经验的地质、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技术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二、超前支护1、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在隧道开挖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按一定角度打人直径为32~70mm,长度3~5m的带孔钢管,利用钢管注浆,并与钢架连成一体进行围岩加固的超前支护方式。(1)施工工序流程图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大小及支护结构型式选用。②采用风钻或凿岩台车成孔,沿隧道周边布设,环向间距不大于40cm,外插角控制在10~15°。③钻至设计孔深后,用吹管将碎碴吹出清孔,防止孔位坍塌。④顶入加工好的注浆钢花管,小导管周圈缝隙用塑胶泥封堵,并用棉纱将孔口堵塞,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孔口露出喷射混凝土面15cm。⑤连接注浆管路,硬质围岩应进行压水试验,注浆压力控制在1.0MPa以内,观察管路漏浆情况,并及时封堵。⑥根据地质情况选用单液水泥浆、超细水泥浆、水泥(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改性水玻璃浆或化学浆液。2、大管棚大管棚是在隧道开挖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利用钻机或夯管按一定角度打人直径大于70mm,长度大于20m的钢管,通过钢管注浆预加固隧道拱部地层,并将钢管内采用砂桨充填密实以减少地层沉降的超前地层加固方式。(l)施工工序流程图洞口大管棚超前支护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小直径管棚通常用钻机成孔,大直径管棚可用夯管或顶管方式布设。②管棚环向间距30~50cm,超浅埋地带也可采用密排方式,一般沿隧道周边布设,外倾角l~5°,管棚开孔径向误差不应大于5cm。③控制钻机立轴方向,钻进中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④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不小于6mm,节长3~6m。接头宜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应错开1米。⑤开孔管棚压注单液水泥浆,无孔管棚压注水泥砂浆,注浆初压应控制在0.5~1.0MPa以内,终压应控制在2.0MPa以内。⑥洞内施作大管棚时除采用特殊工艺外一般设置扩大洞室。三、隧道开挖方法1、全断面法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做支护和衬砌的隧道开挖方法,一般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Ⅱ级围岩,也可用在单线铁路隧道Ⅲ级围岩地段。(1)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配备钻孔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缩短循环作业时间,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工序,提高施工进度。②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环进尺,控制周边眼间距及角度改善开挖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③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围岩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④有条件时采用导洞超前的开挖方法,合理组织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⑤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2、台阶法台阶开挖法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台阶间控制一定距离,采用同时并进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用在Ⅲ级围岩,也可用在单线铁路隧道Ⅳ级围岩地段。(1)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台阶法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隧道台阶法开挖施工工序流程图(2)施工要点①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台阶数量,台阶长度一般为3~5m,台阶高度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确定,上台阶高度宜为2.5m。②上台阶施作钢拱架时,采用扩大拱脚和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必要时施作临时仰拱。③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当岩体不稳定时需缩短进尺,必要时下台阶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④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⑤下台阶施工时要保证初支钢架整体顺接平直,螺栓连接牢靠。⑥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先开挖上部导坑弧形断面留核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的隧道开挖方法。一般适用在单线隧道Ⅳ~Ⅴ级围岩,也可用在双线隧道Ⅲ~Ⅳ级围岩地段。(1)施工工序流程图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0.5~1m,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②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拱部开挖面不超过15m。③预留核心土面积大小根据围岩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和满足开挖面的稳定。④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⑤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4、中隔壁法(CD法)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大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或三台阶分层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墙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地质条件为Ⅳ~Ⅴ级围岩,也适用于浅埋地层隧道暗挖。(1)施工工序流程图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左右部的台阶开挖高度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设备而定。②台阶开挖长度3~5m,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支护,左、右两侧洞体施工纵向拉开间距不大于15m。③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④中隔壁设置为弧形临时支护,隧道左右开挖面初期支护连接平顺,确保钢架连接状态良好。⑤初期支护稳定后分段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变形监控量测信息确定,但不宜超过15m,并加强拆除过程监控量测。⑤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5、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为基本模式,先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再进行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最后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适用于开挖100-180m2,具备一定自稳条件的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1)施工工序流程图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施工中应遵循“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精心组织。②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在含有地下水的黄土层中施工时,洞内应施作良好的排水设施。③上部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左右侧中台阶及左右侧下台阶开挖高度控制在3~5m,左右台阶开挖应错开2~3m,严禁对开,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配合锁脚锚杆封闭成环。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④工作面若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⑤二次衬砌及时施作,防止大断面隧道边墙向内位移。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6、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Ⅴ~Ⅵ级围岩,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1)施工工序流程图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的1/3。②两侧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20m,两侧壁导坑开挖错开距离不小于15m,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行作业。③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设置锁脚锚杆,并尽早封闭成环。④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并加强监控量测。⑤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120m,Ⅳ、Ⅴ级及以下≤90m。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40m。四、初期支护1、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为尽快使开挖工作面稳定的一种支护措施。它是借助喷射机械,将水泥、砂、石子、水按比例配合成拌合料(并掺加速凝剂),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依靠高速喷射时集料的反复连续撞击压密混凝土硬化而成的支护方式,其喷射的混凝土能够在几分钟内终凝,且强度增长快,并与其它支护措施如锚杆、钢筋网联合形成支护整体,抑制围岩变形,达到围岩快速稳定。(1)施工工序流程图喷射混凝土施工工序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喷射机具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输料连续、均匀,满足喷射作业要求。②确定合理的水胶比、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以及砂率,保证和易性和早期强度。③分段分片自下而上顺序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喷嘴与岩面保持垂直,距受喷面0.8~1.2m。④喷射压力宜控制在0.15~0.2MPa,混凝土喷射终凝2h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⑤喷射作业人员应带防尘口罩、防护帽、防护眼镜、防尘面具等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碱性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对机具进行清洗。⑥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满足验标相关要求。2、锚杆锚杆是在围岩开挖时,为避免岩体松散塌陷,在岩体中打入实心或空心的钢材加工的杆体,起到对土体的加筋和联结成整体的作用,锚杆与围岩间采用砂浆或其它材料固结,并设置钢垫板固定。(1)施工工序流程图锚杆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锚杆采用专用机械成孔打入,用一般风动凿岩机时应配备专用冲击器。②按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杆体插人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③杆体插人锚杆孔时,应保持位置居中,插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④砂浆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砂浆或水泥浆内可添加适量的微膨胀剂和速凝剂。⑤药包型锚杆在杆体插入过程中应注意旋转,使粘结剂充分搅拌。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在填充砂浆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⑥锚杆安设后其填充砂浆终凝后应立即安装托板,拧紧螺帽。3、钢架钢架是在隧道开挖初期支护期间,为使围岩保持稳定而按照隧道开挖轮廓线布设的钢格栅或型钢、钢轨等制成的支护骨架结构,钢架安装后可达到支撑围岩稳定,限制围岩变形的目的,它通常与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受力。(1)施工工序流程图钢架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②钢架不宜在受力较大的拱顶及其它受力较大的部位分节,格栅钢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钢筋间焊接牢靠。③每节钢架间应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缝隙不超过2mm。④钢架外缘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喷混凝土密实。⑤钢架加工后必须进行试拼检查,架立位置准确,安装后利用锁脚锚杆定位;两排钢架间用中Φ22钢筋拉杆纵向连接牢固,环向间距lm,以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⑥钢架安装时,应严格控制其内轮廓尺寸,且予留沉降、变形量,防止侵人衬砌净空。4、钢筋网在喷射混凝土中增设钢筋网,可以防止受喷面由于承受喷射力而塌落,减少回弹量、喷射混凝土层的开裂,增强初期支护的整体作用,通常与锚杆或钢架焊接成一体。其施工要点:①钢筋网采用直径8mm圆钢,网格间距200~250mm。②纵横向钢筋采用点焊联结,适用前要除锈和擦去油迹和浮土。③钢筋网要被喷射混凝土包裹,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0mm。④与钢架、锚杆共同作用时,采用焊接联结方式固定。⑤受力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双层钢筋网。五、防排水1、洞口及地表防排水隧道施工前应对地表及隧道附近的井泉、池沼、水库、河流进行调查,并应进行观测与试验,分析其对隧道渗漏水的影响,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隧道覆盖层较薄或地表水有可能渗入隧道时,施工前应对地表积水、坑、洼等进行处理。其施工要点:①洞口段及早修建天沟、截水沟,并防止水流顺坡散流,隧道排水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结合,防止排水冲刷边仰坡和破坏环境。②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应整平洞顶地表,不得积水。③地表坑洼、钻孔、沉坑、裂缝等处应填土分层夯实,防止渗漏。④隧顶有流水的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畅通防止渗漏,必要时应对沟床进行铺砌。⑤隧道上方附近避免设高压水池,防止水土软化。⑥洞口标高较低时应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沟。2、洞内排水隧道施工期间要加强洞内排水工作,减小地下水对施工、运输及结构的影响,其施工要点:①洞内顺坡排水水沟断面及坡度应能满足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排出需要。在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可根据需要加强水沟铺砌或用管槽代替。排水沟应经常清理,防止淤塞。②洞内反坡排水,或在膨胀性、湿陷性地层中施工时,可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集水坑的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其位置确定应考虑减少施工干扰。配备抽水机的能力应大于排水量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③单侧水沟施工时,不应阻塞隧底水流,应设横向截水沟并汇人侧沟。3、结构防排水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是在隧道初期支护完成,且隧道净空经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的有关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一般包含基面检查处理、排水盲管(沟)安装、防水板铺设、施工缝、变形缝处理、混凝土灌注等工序。(1)施工工序流程图结构防排水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基面处理:围岩渗漏水采用引排措施,清除基面外露钢管及钢筋头,用水泥砂浆抹平,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进行检查。②排水盲管:纵环向排水盲管采用三通联接,用锚钉和防水板窄条固定在岩面上,锚固间距50cm,防止扭曲移位。③缓冲层铺设:缓冲层材料采用无纺布垫层,用塑料焊圈射钉固定,拱部间距0.5~0.8m,边墙间距0.8~1.0m,底部1~1.5m,呈梅花形排列。④防水板铺设防水板应超前二次衬砌一个模板台车长度铺设,采用环向从拱部向两侧边墙展铺,按1.1~1.2∶1留松弛量,用热合器使防水板融化与塑料垫圈粘结牢固。⑤防水板焊接:防水板接缝采用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成双焊缝,焊接前将接缝处擦洗干净,搭接宽度15cm,避免漏焊、假焊、烤焦、焊穿现象,现场配备灭火装置,并对防水板临时覆盖保护,焊接完按规定采用充气式检查,绑扎钢筋和立模时避免损坏防水板,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档板防止冲击防水板。⑥止水带固定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箱型模板保护,防止止水带偏移,固定时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止水带连接应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0Cm,施工缝附近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推压和碰撞止水带。止水条采用预留槽嵌入方式并固定。六、仰拱及二次衬砌1、仰拱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紧跟开挖工作面,仰拱、填充应分开浇筑,且应全幅灌注,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车辆方可通行。为解决仰拱施工和运输作业的干扰,应采用仰拱栈桥。(1)施工工序流程图仰拱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仰拱应紧跟开挖面施作,尽快形成封闭环。Ⅳ、Ⅴ级软弱不稳定围岩施工时,仰拱距开挖面应不超过40m;仰拱应超前拱墙二次衬砌施作,其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②仰拱施作应一次成型,保证仰拱整体稳定,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应做防水处理。③仰拱施工前应清除虚碴、杂物和积水,坡面应平顺,确保排水畅通,应采用一次灌注混凝土成型工艺。④仰拱填充严禁与仰拱同时施工,宜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施作。⑤为减少其与出碴运输的干扰,采用仰拱栈桥跨过施工地段,以保证隧道底部的施工质量,消除隧底结构施工质量隐患。仰拱栈桥的长度和结构形式可根据施工需要来确定。2、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是隧道的永久支护结构,一般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在仰拱超前情况下,采用模板台车进行拱墙一次衬砌,竣工后的隧道内轮廓线不得侵人设计轮廓线。(1)施工工序流程图二次衬砌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2)施工要点①钢筋表面必须除锈和油渍,采用混凝土垫块,模板固定支撑牢靠,浇筑混凝土前应刷脱模剂,清理干净内部杂物。②衬砌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小于3min,振捣时间宜为10~30s,振捣优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可用附着式振捣器配合,避免漏振、欠振、超振。③二次衬砌混凝土应连续灌筑,隧道边墙应分层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模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放方式。④混凝土泵送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离析或泌水,若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⑤衬砌台车表面每次脱模后应进行清洗,衬砌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严禁露筋,不得有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衬砌表面接缝无明显错台,无渗漏水,达到设计要求。⑥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二次衬砌背后回填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注浆压力不宜过高,以克服管道阻力和衬砌背后阻力即可,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⑦二次衬砌拆模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MPa以上;初期支护未稳定,二次衬砌提前施做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试验及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拆模时间。七、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专用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据此对施工方法、结构支护参数进行调整的工作。(1)工序流程图监控量测作业工序流程见下图(2)操作要点①根据隧道地质情况、施工方法、断面情况制定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制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值,成立监控量测工作小组,及时掌握使用先进仪器设备。②隧道开挖时要及时对工作面地质变化和围岩稳定情况观察,察看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浅埋地段要做好洞顶地面观察和沉降监测。③测点应在开挖面施工后及时安设,并尽快取得初读数,测点布置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或洞外水堆基点联测,每15~20d应校核一次。④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断面间距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形式、开挖支护方式等确定,一般Ⅲ级围岩30~50m,Ⅳ级围岩10~30m,Ⅴ~Ⅵ级围岩5~10m。⑤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5mm/d,测2次/d,在1~5mm/d,测1次/d,在0.5~1mm/d,测1次/2~3d,在0.2~0.5mm/d,测l次/3d,在<0.2mm/d,测1次/7d。隧道结构应力、应变监测频率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及反馈结果确定。⑥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安全性评价,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手册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九局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室2014年8月15日前言为实现高效建设庐铜铁路工程的目标,依据国家和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政策法规,参照铁路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图纸、庐铜铁路有限公司管理文件、试验与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等,编写了《试验与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手册》。本手册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体系及管理模式、管理职责及人员的岗位职责、管理要求、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试验检测项目有关要求(频次、控制指标及要求、试验方法与检测规程等),另有3个附件。在执行本手册的过程中,当设计文件(或规范标准)与本质量控制手册有差异时,应以设计文件(或规范标准)为准。如有新的技术标准颁布,按照新的技术标准执行。本手册主编单位:中铁十九局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本手册参编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2014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定义 11.2工作依据 1第二章组织机构体系及管理模式 12.1组织机构体系 12.2组织管理模式 1第三章管理职责及人员的岗位职责 23.1项目部部试验室职责 23.2母体集团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的主要职责 3第四章管理要求 64.1质量管理制度与检测工作流程 64.2试验室开展项目及外委项目 74.3试验室资源配置 7第五章管理制度 185.1试验室管理制度 185.2力学室工作制度 185.3胶材室工作制度 195.4混凝土室工作制度 195.5样品室管理制度 205.6标养室管理制度 205.7抽样与样品管理制度 215.8试验记录与报告管理制度 225.9仪器设备操作、保养维护及管理制度 235.10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 245.11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255.12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265.13检测事故分析制度 275.14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 275.15不符合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285.16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305.17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管理制度 315.18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5.19试验检测台账管理制度 315.20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 325.21试件加工室管理制度 325.22耐久室管理制度 335.23化学室管理制度 345.24三废处理管理制度 34第六章标准规范 36第七章试验检测项目频次要求 38附件1试验报告及记录填写说明 53附件2试验检验流程图 54附件3试验检验工作质量控制流程图 55附件4质量保证体系图 56 第一章总则1.1定义本手册所指试验检测是指从工程的施工准备直至竣工验收和工程缺陷责任期的全过程中,根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有关规程、规范对各种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以及各单项工程、隐蔽工程、各个部位逐项进行的工程质量检查中,由试验检测人员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目的物进行测试检验,采集有关质量指标或数据的活动。1.2工作依据1.2.1国家和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1.2.2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等。1.2.3经批准的有关本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1.2.4庐铜铁路有限公司下发的相关试验检测技术要求、管理标准。第二章组织机构体系及管理模式2.1组织机构体系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庐铜铁路项目部设试验室,在本施工标段中铁十九局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室实行统一管理。2.2组织管理模式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是经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母体检测机构)授权,根据工程项目成立的试验与检测机构,业务上隶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领导且不受项目制约。在母体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对设立的工地试验室试验人员进行管理。委外检测机构是本检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对下级单位委托的试验与检测机构要进行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第三章管理职责及人员的岗位职责3.1项目部部试验室职责3.1.1负责对试验室工作情况及主要人员进行考核。3.1.2定期组织召开对重大的、共性的试验检测问题进行研究。3.1.3开工前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工作。对原材料(包括库存材料、新购材料、建筑成品与半成品)和砂石料场等按要求进行检验,并按有关监理实施细则要求提出建筑材料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送驻地监理项目部审核;负责组织试验检测工作的总体安排。3.1.4主动配合业主、监理项目部开展其他工作。及时上报业主、监理要求的资料。自觉接受监督单位的监督。3.1.5根据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要求,组织开展相关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好工程生产现场指导、过程控制工作。3.1.6传达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法规和制度;配合庐铜铁路公司、监理的监督、检查。服从公司、监理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回复公司、监理单位下发的指令。回复文件做到文字为凭、数字为据、影像支撑。3.1.7执行有关试验规程、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视工作需要制定实施细则。3.1.8组织试验推广有关的试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3.1.9负责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选定。负责指导、检查和解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检查原材料的管理、使用情况。3.1.10做好对混凝土拌合站的指导、盯控工作,每个拌合站要有专门试验人员负责。3.1.11对所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按有关技术要求、质量评定标准和检测规定的检测项目和标准逐项检验。按业主的归档要求,收集各项检查和测试原始记录,提供单项工程、隐蔽工程验收所必需的有关资料,进行试验资料的归档工作。3.1.12完成项目部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3.2母体集团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的主要职责3.2.1按照业主及项目部的要求提供资质授权及配合组建试验室。3.2.2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相关条款的要求,监督试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3.2.3监督检查试验室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3.2.4对试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能力考核。3.2.5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根据原材料质量合理控制混凝土成本(日常工作由项目试验室负责)。3.2.6为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控制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工作(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由项目中心试验室负责)。3.2.7每半年对铁路项目工地试验室进行一次内审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3.3委托试验检测机构的主要职责3.3.1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3.3.1.1全面负责本室工作,组织完成所承担的各项试验检测任务,并对完成的试验检测工作质量负责。3.3.1.2负责组织制定本室标准化管理制度,督促全体人员贯彻执行。3.3.1.3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管理规定。3.3.1.4认真执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公正、科学、准确地开展各项检测工作。3.3.1.5对试验室试验、检测工作计划的完成及检测质量负责,制定本室的试验检测计划,协调与业务部门的关系。3.3.1.6督促、检查各岗位执行情况,做好人员分工、人员考核。3.3.1.7审核本室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及修理报废计划。3.3.1.8对本室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3.3.2授权签字人岗位职责3.3.2.1负责试验室的技术工作,组织处理检测和技术改造中的重大技术问题。3.3.2.2提出试验室的技术配置要求,制定技术活动计划。3.3.2.3组织贯彻执行招标文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程、规范及技术管理规定,组织制定具体措施。3.3.2.4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情况。3.3.2.5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进行业务考核,负责对下属试验室的技术业务指导。3.3.2.6组织对检测工作的质量监督活动,有权停止不符合要求的检测活动,负责对检测事故进行调查。3.3.2.7组织实施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3.3.2.8负责签发试验检测报告。3.3.3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3.3.3.1在试验室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本专业技术工作。3.3.3.2掌握本专业的检测技术,对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组织执行实施。3.3.3.3制定检测大纲、检测细则、检测试验操作规程。3.3.3.4组织非标定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自校工作。3.3.3.5组织相关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和审核。3.3.3.6认真做好试验报告和试验检测记录,作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楚、整齐规范、齐整齐全。3.3.3.7参与项目工艺、公关和质量分析会。3.3.3.8负责检测工作质量。3.3.3.9负责检测质量的处理。3.3.3.10负责检测质量争议的处理,并向试验室主任报告结果。3.3.3.11检查相关人员的检测质量、工作质量。3.3.3.12协助试验室主任全面工作,主任不在时,代行主任职责。3.3.3.13参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价和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分工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应急预案。3.3.4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3.3.4.1试验人员必须经考核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3.3.4.2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规定。3.3.4.3掌握与试验业务有关的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知识,熟悉所在岗位的试验方法、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及安全要求等,保质保量,可靠及时地完成试验工作。3.3.4.4检查、核对委托试验单、试样,并妥善保管。按计划进行试验工作,并对出具的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负责。3.3.4.5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水平。3.3.4.6负责原材料、混凝土力学及试配等工作,同时做好原始记录、登记台帐、填写试验报告。3.3.4.7负责养护室、养护箱温湿度记录工作,保证其在规定的范围内。3.3.4.8做好外加剂、砂、粉煤灰等材料的快速检测工作。3.3.4.9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试验室环境卫生工作。3.3.5计量管理员岗位职责3.3.5.1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法和上级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3.3.5.2负责制定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和校检计划,并实施送检和校检,确保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受检率为100%。3.3.5.3掌握本室仪器设备的技术状况,根据仪器设备的检定结果对其进行标识,并及时更新计量检定台账。3.3.6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3.3.6.1建立样品控制和管理系统。3.3.6.2建立样品的交接、登记手续和标识。3.3.6.3负责样品的交接、流转、保管、退样和处理。3.3.6.4维护样品的贮存环境,对样品进行妥善保管。3.3.6.5对样品的保密要求负责,有权制止一切有违保密原则的行为。3.3.6.6负责样品室的防火、防潮、防盗、保密要求。3.3.7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3.3.7.1负责收集、保管与试验检测工作有关的国内外标准、规范、试验规程及技术书籍、资料,分类登记并做好标识。3.3.7.2负责各类文件的收发、标识和管理。3.3.7.3负责保管各类检测仪器设备的说明书,使用记录,故障维修记录,计量检定证书,记录及其它档案。3.3.7.4负责保管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并分类登记归档。分类建立取、送样和检测试验台帐、仪器设备台帐和不合格产品台帐。3.3.7.5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经批准不得随意复制散发试验报告,不得随意泄露试验检测数据和结果。3.3.7.6负责各种试验资料的报批以及批复的索取、试验统计报表和工程总结上报工作。第四章管理要求4.1质量管理制度与检测工作流程4.1.1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公正、科学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不受行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干预;检测人员应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认真按规范、标准等进行检测。4.1.2试验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体系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4.1.3试验室必须独立取样,所取样品要有代表性。4.1.4试验检测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经铁道部、业主认可的,专业化管理软件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汇总及上报。实现铁路试验检测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序化,以便各级机构及时掌握试验检测工作的动态,分析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4.1.5建立试验人员守则、信息上报等各项管理制度,人员离岗必须严格执行逐级请假制度。负责人调离报监理、业主审批。4.1.6对施工所用工程材料进场前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进行试验检测,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试验检测项目应立即停工,经施工处理或返工后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4.1.7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可靠,要有试验、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4.1.8试验室建立单独的不合格检测报告台帐,凡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通知被检材料使用现场、工程部和安质部。4.1.9试验室不得具有下列行为:1超出资质允许的试验检测范围,出具试验报告。2与被检测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标准。3捏造数据,伪造试验检验报告。4不遵守职业道德、玩忽职守、营私舞弊,造成试验检测工作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如有发生,根据情节对项目危害情况依照相合同、相关法规进行处理。4.1.10试验室有义务配合上级单位的检查和现场抽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4.1.10检测工作流程见【附件3】4.2试验室开展项目及外委项目试验室严格按照母体授权范围开展试验检测项目,对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项目,必须委托资质条件和检测能力满足要求的检测单位(含母体单位)进行,且该检测单位信用良好,并经监理见证。自检及外委项目见母体授权书。4.3试验室资源配置各级试验室严格按照投标书、合同要求及有关规定,建立试验检测机构,配齐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检测人员以及办公交通设施,满足施工现场试验检测需要。母体检测单位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检测业务,检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资源配置见附表4.3.1:《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表》和附表4.3.2《试验室资质、环境、人员、办公条件等资源配置表》表4.3.1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表序号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入日期19-LT03-001万能材料试验机WE-1000B1级1绍兴市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S3332014.819-LT03-002数显万能材料试验机WES-300B1级1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1407192014.819-LT03-003压力试验机JES-200A1级1天津市锡东建材设备厂061172014.819-LT03-004压力试验机(抗压部分)YAM-300C1级1济南中路昌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3752014.819-LT03-005压力试验机(抗折部分)YAM-300C1级1济南中路昌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3752014.819-LT03-006混凝土抗渗试模175*185*150≤1%1上海申锐测试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02362008.1019-LT03-007连续式标点机LB-40±0.041上海东星建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7342014.819-LT03-008不锈钢恒温水浴CF-B温度0.05湿度1.5%RH1中崇科工程质量检测仪器公司1407542014.819-LT03-009维卡仪(0~70)mm4等1上海申锐测试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14.819-LT03-010电子天平BS-30KA2上海友声衡器有限公司061000352014.819-LT03-011水泥抗压夹具40mm*40mm1无锡市中科建材仪器有限公司5742014.819-LT03-012电子天平FA-20041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61030342014.819-LT03-013水泥净浆搅拌机SJ-160B1沈阳巨林检验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02462014.819-LT03-014水泥胶砂振实台ZS-151上海锡仪试验仪器有限公司141672014.819-LT03-01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31上海锡仪试验仪器有限公司141682014.819-LT03-016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FBT-91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17雷氏夹测定仪LD-501无锡中科建材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18雷氏夹Ф30*301无锡中科建材仪器有限公司(1-12)2014.819-LT03-019电子天平YP-D500011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22144302014.819-LT03-020水泥胶砂搅拌机JJ-51无锡市建工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4102014.819-LT03-021水泥砼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SHBY-40B1上海康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48132014.819-LT03-022电热沙浴器2.41浙江宏驰机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132014.819-LT03-023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LP-100D1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0145592014.819-LT03-024普通压力表(含气量测定仪)(0~0.16)MPa12014.819-LT03-025表面振动压实仪BZSY-42121沈阳市高速公路仪器制造有限公司07542014.819-LT03-026国家新标准土壤筛Ф300/(0.075-60)mm1上海市博锐试验仪器厂2014.819-LT03-027多功能电动击实仪CKV-Ⅵ1北京世纪诚达实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60752014.819-LT03-028容积升(1~30)L12014.819-LT03-029泥浆粘度计NC-10061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30泥浆比重计NB-11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31泥浆含砂量计NA-11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32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31上海树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P602281722014.819-LT03-033平板荷载测试仪K-3012014.819-LT03-034震击式标准震摆仪ZBSX-92A1上虞飞达试验设备制造公司1203842014.819-LT03-035片状规准仪1浙江上虞市科峰冲压筛具厂2014.819-LT03-036针状规准仪1浙江上虞市科峰冲压筛具厂2014.819-LT03-037石子筛Ф300/(2.36-90)mm1上海市博锐试验仪器厂2014.819-LT03-038砂石筛Ф300/(0.075-9.5)mm1上虞市科峰冲压筛具厂2014.819-LT03-039砂子压碎值测定仪Ф77*701中崇科试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40石子压碎值测定仪Ф150*1251浙江大地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41沸煮箱FZ-31A1上海精虞检测仪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42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21上海树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K610151082014.819-LT03-043钢筋保护层测量仪GTJ-RBL(+)1GTJ-RBL(+)-43432014.819-LT03-044混凝土回弹仪ZC3-A1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40612014.819-LT03-045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HLD-08A1北京三思行测控技术有限公司140809-32014.819-LT03-046电子台秤JCS-071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161622014.819-LT03-047指针式百分表(0-10)mm1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H7514102014.819-LT03-048指针式百分表(0-10)mm1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H7529652014.819-LT03-049负压仪YEH-1011上海自动化仪表厂11.10.3012014.819-LT03-050普通压力表(压力泌水仪)YA040693591上海仪川仪表厂YA040693592014.819-LT03-051砼贯入阻力器HG-801天津市建仪试验仪器厂1682014.819-LT03-052振动台1m²1上海东星建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014701322014.819-LT03-053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HJW-601沈阳建工试验仪器厂016122014.819-LT03-054电动抗折试验机KZJ-51无锡市锡东建材设备厂1182014.819-LT03-055标养室恒温恒湿机HSY-100A1上海光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071712014.819-LT03-056酒精温度计(0~100)℃1国产2014.819-LT03-057电子天平YP-B300021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22149092014.819-LT03-058电子秒表ZS-ZRⅢ1上海沙逊钟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59箱式电阻炉温度控制器2.5-101上海叶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014.819-LT03-060钢直尺500mm1浙江春光工量具厂2014.819-LT03-061万能角度尺(0-320)°1上海申菱量具有限公司4-130405262014.819-LT03-062塞尺100B17/(0.02-1.00)mm1沧州市长城量具有限责任公司2014.819-LT03-063电子天平YP200021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1454522014.819-LT03-064混凝土静力弹性模量测定仪0.1℃1北京精强仪器设备厂000932008.10819-LT03-065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塑料)150×150×150mm30浙江007220582014.0819-LT03-066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模(塑料)Ф100×70mm±1s6无锡建材试验仪器厂06342014.819-LT03-067水泥胶砂试模40×40×160mm±1s9无锡建材试验仪器厂05612014.819-LT03-068蒸馏水器5L0.5mm1浙江省上虞市探矿仪器厂65432008.1019-LT03-069真空饱水机0.10%1北京申克试验仪器厂66172008.1019-LT03-070可调式万用电炉1000W±1℃1上海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088932010.319-LT03-071砂浆试模(塑料)7.07×7.07×7.0710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厂096702014.8.19-LT03-072电子秤ES30K称量100kg感量5g1天津市天马仪器厂889152008.10序号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入日期19-LT03-073入模温度测定仪1常州万泰天平仪器有限公司09042802009.1219-LT03-074钢筋锈蚀测定仪1河南宏达衡器厂000000382009.1219-LT03-075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仪1姜堰市先科机电设备厂080192008.1019-LT03-076混凝土坍落度桶、棒(带漏斗)4桂林量具刃具厂E862972010.719-LT03-077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塑料)150×150×150三个为一组30浙江007220582008.1019-LT03-078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塑料)100×100×100三个为一组20浙江007220612008.1019-LT03-079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1上虞市嘉杰仪器有限公司7854122008.1019-LT03-080水泥试模40×40×160三个为一联40*40*1608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8.1019-LT03-081水泥标准砂内装小袋6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8.1019-LT03-082水泥胶砂量水器1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8.1019-LT03-083水泥留样桶Ф20×255无锡市华南实试仪器有限公司/2008.1019-LT03-084高温炉800~1000℃800~1000℃1郑州玻璃仪器厂19232008.10序号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入日期19-LT03-085方孔筛45μm1北京路安公路仪器厂2009.0519-LT03-086李氏比重瓶2沧州战凯筑路试验仪器制造厂Y12532009.0519-LT03-087波美比重计1.0~2.01北京申克精密试验仪器厂00862009.0519-LT03-088砂石电动摇筛机Ф300、1上虞市嘉杰仪器有限公司/2009.0519-LT03-089石子压碎值筛Ф200孔径:3、8、12、16119-LT03-090骨料小型圆盘粉碎机1郑州玻璃仪器厂Y1452008.1019-LT03-091沙子漏斗、石子漏斗1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9.0519-LT03-092电子静水力学天平YP5001DSJ称量5100g感量100mg1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1217022009.1219-LT03-093游标卡尺200mm1无锡锡工量具有限公司28194322014.819-LT03-094沙子漏斗、石子漏斗1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9.0519-LT03-095电子静水力学天平YP5001DSJ称量5100g感量100mg1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1217022009.1219-LT03-096温度计100℃0.2℃15上虞市嘉杰仪器有限公司/2009.0519-LT03-097沙子漏斗、石子漏斗1新乡市科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09.0519-LT03-098电子静水力学天平YP5001DSJ称量5100g感量100mg1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1217022009.1219-LT03-099温度计100℃0.2℃15上虞市嘉杰仪器有限公司/2009.05序号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入日期19-LT03-100量杯1000ml500ml419-LT03-101容量瓶500ml319-LT03-102广口瓶2000ml、1000ml(磨口)419-LT03-103烧杯300mL、400mL、500mL2天津港源试验仪器厂092562010.0319-LT03-104轻型触探仪10㎏119-LT03-105EVD测定仪119-LT03-106重型触探仪63.5㎏119-LT03-107电动脱模器LQ-T150D1郑州玻璃仪器厂O1242009.0519-LT03-108应度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1郑州玻璃仪器厂Y1452008.1019-LT03-109灌砂筒φ100mm219-LT03-110容量瓶1000ml119-LT03-111烧杯2L2郑州玻璃仪器厂O1242009.0519-LT03-112烧杯300ml12天津港源试验仪器厂092562010.0319-LT03-113锥形瓶250ml12郑州玻璃仪器厂Y1452008.1019-LT03-114移液管10ml12上海地质仪器厂777792008.10序号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入日期19-LT03-115滴定管酸式50ml0.1ml2郑州玻璃仪器厂444822008.1019-LT03-116试剂瓶2郑州玻璃仪器厂O1242009.0519-LT03-117灌砂筒φ150mm2上虞市嘉杰仪器有限公司/2009.0519-LT03-118砼钻孔取芯机ZIH-180型119-LT03-119刻度显微镜5-40倍0.01mm2第五章管理制度5.1试验室管理制度5.1.1试验室建立主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各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5.1.2试验室坚持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数据提供准确及时,独立行使技术职能,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干扰。5.1.3试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不得在室内从事与试验无关的事,非操作人员不得在内逗留。5.1.3试验员为的安全卫生责任人。每次试验检测结束后,做到水电位于安全状态,仪器、设备的零部件妥善保管,常用器具摆放整齐,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等放入指定地点,场地清洁、仪器洁净。5.1.4试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两人以上操作,地面采取绝缘措施,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5.1.5试验室应保管好设备、仪器,做好防火、防盗和防蛀工作。5.2力学室工作制度5.2.1试验前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配件、水、电等检查一遍,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对环境温度有要求的试验项目前还要先调整室内温度。试验一般在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温度控制在(23±5)℃。5.2.2室内试验仪器由专人操作管理,并对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专管人员离开试验室,应指派专人进行管理。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仪器及配件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万能试验机、压力机应在其量程的20%~80%范围内操作。5.2.3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查阅操作规程而导致试验操作不连贯。5.2.4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5.2.5仪器使用完毕,应做好使用记录,清理压板上的试验残留物,使机器恢复原状。5.2.6仪器设备定期保养,压力机、万能试验机、应力环等定期检定。5.2.7试验配件等使用完应擦干净后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5.2.8下班前,关闭所有门、窗、水、电。5.3胶材室工作制度5.3.1试验前应检查本室所有仪器设备、配件、水、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5.3.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及配件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5.3.3试验人员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规程,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查阅操作规程。5.3.4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样、试模及水温度与室温相同;试验时应记录室温;试验室一般不宜通风。5.3.5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5.3.6试验完毕,应将所使用的仪器、配件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5.3.7定期保养仪器,保持室内清洁,应注意计量仪器的检定期限。5.3.8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5.4混凝土室工作制度5.4.1试验前应检查设备、水电、环境温度(20±5)℃,外加剂试验环境温度(20±3)℃,确保检测条件满足要求。5.4.2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有条不紊。试验人员必须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后应做好使用记录。5.4.3使用拌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刷膛。
5.4.4拌和机应经常检查拌和铲与边壁的空隙不能太大,以免拌和不均,加料应按顺序加入石子、砂、胶凝材料,开动拌和机后,再徐徐加入规定数量的水。5.4.5试模在使用前应检查螺丝是否拧紧,试模是否发生变形。5.4.6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响,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
5.4.7试件成型后,在脱模前,不得搬动和碰撞。
5.4.8拌和机、振动台及其它工具,使用完应立即清洗干净,试模需涂抹一薄层矿物油脂后放好。5.5样品室管理制度5.5.1需对每件样品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名称、样品数量、样品名称、取样地点、试验项目、登记日期、送样人、接收人。5.5.2试验人员在登记样品时,应根据其试验项目,来初步判断样品数量是否满足要求。5.5.3登记单应放在样品的醒目位置,样品摆放应有序。5.5.4每种样品尽可能一次取出,如需要分批做试验,应考虑每次取样是否有代表性。5.5.5试验完毕后,有特殊需要的样品应留样备查,如无特殊需要,应将剩余样品清理掉。5.6标养室管理制度标养室为试件养护的重要场所,为保证试件正常养护,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试件的影响,因此制定以下规定请大家遵守:
5.6.1由专人负责每日的温度、湿度记录,以及仪器的操作使用,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20±2℃,湿度应≥95%。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开启温、湿度控制装置或改变已有的设置。5.6.2送、取样品时,应注意随手关门,试件摆放应有规律,不许随意堆放,试件间距至少保持3~5cm,不得叠放在一起。
5.6.3每个试件都要标有编号及成型日期,取样前必须认真核对编号、日期,避免出错。
5.6.4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5.6.5试验人员在本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易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夏季)。
5.6.6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本室。5.7抽样与样品管理制度5.7.1抽样取样员负责工地的样品抽样工作。抽样工作至少两人进行,抽样人员应遵守抽样纪律,严格按照抽样频率和有关规程、标准取样。抽样完毕,抽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抽样单。5.7.2样品接收样品送至试验室时应填写试验委托单,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时,应查验样品状态、外观、包装、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满足试验和留样要求,否则应要求补充或重新送样,同时应认真查看附件资料的完整准确性,确认无误后填写样品登记台账。5.7.3样品识别与存放样品应具唯一性编号,并分类存放,做到帐物一致。样品的试验状用“未检”、“在检”、“检毕”标签加以标识。对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加工和制样,搬运样品时应注意防止破损或损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样品室的设施、温度、湿度、防水、防盗环境条件应满足样品贮存要求。5.7.4样品的管理样品室需专人负责管理,样品丢失或混淆不清必须追查原因,按发生质量事故程序处理。5.7.5样品的处置检毕样品留样期按规范要求期限留置,没有材料规范要求的,留样期一般为24小时。超过留样期处置要到达环保要求。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5.8试验记录与报告管理制度5.8.1检测原始记录是出具检测报告的依据,记录中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计量单位的使用均须符合有关要求。5.8.2原始记录须唯一性编号。所用的原始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和模式填写,书写使用黑色墨水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原始记录编号不得断档、不许撕毁。5.8.3原始记录有错误需要更改时,一律采用“杠改”并加盖更改人印章,在旁边填上正确的内容。每张原始记录更改不得超过两处。5.8.4在硬盘上的原始记录要打印一份用书面形式保存,并有书面签字。5.8.5原始记录空白地方应划上反斜杠“/”以示资料完整,原始记录的有效数字应严格按相应试验规程修约保留。5.8.6原始记录应填写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示值范围、分辨力等,有温湿度要求的试验检测项目应准确记录测试过程的温度和湿度。5.8.7原始记录应注明试验检测时所采用的检测规程标准号,必须有试验、计算、复核人用正楷字签署姓名,不得漏签或代签。5.8.8原始记录必须复核,其内容主要有:检测标准、仪器量程和精度、记录数据、计算数据、有效数字位数和数字修约、填写项目及签名。检验人员对其出具的数据负责,校核和审核人员对数据在运算传递过程中的非原始性数据负责。5.8.9原始记录完成后应及时出具试验报告,不得影响试验检测的时效性,存档留底资料交由资料员归档管理。5.8.10试验过程中如遇到停水停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上报试验室负责人,检修后能够重新继续试验时,需在试验记录中注明。5.8.11禁止无关人员私自查阅检测记录,需要时由试验室负责人同意才能调取查阅。5.8.12技术负责人应每月对原始记录进行一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必要时进行纠正。5.8.13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要按要求全线统一格式,按庐铜铁路公司下发的有关表格格式执行。5.8.14检测报告一律由电脑打印,签字由测试人员用黑墨水笔填写。5.8.15检测报告应及时填写,数据要与记录表中对应项目一致,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5.8.16所出具的报告不允许有更改内容,凡有更改情况的报告一律作废重写。5.8.17报告要做到内容完整,自己清楚、签字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文字简练,公正确切。5.8.18报告经授权签字人审核批准,盖试验检测专用章(母体试验室授权章)、计量认证标志章(CMA)以及试验室公章(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成客专项目部中心实验室),如需监理见证,需加监理单位见证章,保证报告的法律效力。统一登记后按规定程序发出。5.9仪器设备操作、保养维护及管理制度5.9.1根据现场检测项目要求,满足实际检测项目需要配置仪器设备。5.9.2中心主任负责制定购置(调拨)计划,项目部物资部负责购置。5.9.3中心试验室负责仪器设备验收、检定、自检、标示、建档。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编号、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准确度、分辨率、校准单位、校准周期、校准日期、存放地点、使用保管负责人等。5.9.4操作之前认真检查电压及仪器运转情况,正确了解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后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做到工完场清仪器净。周六进行大扫除。5.9.5仪器设备出现事故及时报告,严禁擅自拆修和带电检修。5.9.6贵重、精密仪器指定专人使用及管理,编制操作规程。变动操作人员需做好技能培训。5.9.7设备安装应平稳牢固,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保持清洁。保证配件、附件齐全,运行良好。1/1000以上天平和精密仪器加盖防尘罩防尘。5.9.8人为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视情节追究责任、处以罚款。5.10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5.10.1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服务机构应是经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自校仪器用标准器必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5.10.2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检定结果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贴上“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三种计量标志,以表明仪器设备所处校准状态。具体内容如下:绿色(合格证)—①计量检定(包括自校)合格者;②设备不必检定,经校验或检验其功能正常者;③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黄色(准用证)—①多功能检测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不正常,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验合格者;②测试设备某一精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③降级使用者;红色(停用证)—①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②检测仪器经计量检定或检验不合格者;③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5.10.3周期检定/校准:按《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表》到期送检或校准。5.10.4临时检定/校准:仪器设备出现了影响量值不确定度的故障,经调试修理后,必须检定/校准。5.10.5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对检定/校准后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结果进行确认,以保证检定/校准后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5.10.6使用频繁的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天平,为确保其精度要求按规定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方法可选用以下其中一种:a)采用高一精度等级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b)采用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如等精度传感器,等精度砝码);c)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d)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相关性进行验算等。5.11档案资料管理制度5.11.1档案资料包括各类文件、手册、作业指导书,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试验检验质量活动记录等。5.11.2建立收发文记录,建立质量体系文件清单,进行标示。对失效和作废文件,应按发放登记表找回作废,防止误用。5.11.3质量文件由资料员建立档案分类妥善保管。5.11.4工程试验检测资料,由资料员随着工程进展及时整理并负责归档保管,实行动态管理。5.11.5定期备份电子版资料,分类登记、标识清楚、妥善保存以免损坏或丢失。5.11.6内部文件和资料,对他人查阅、复制或拷贝,须经主任批准。对原始记录、报告及委托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泄密。5.11.7过期资料的销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造册登记入档。5.12安全环保管理制度5.12.1试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设备制定操作细则,并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事故处理知识。加强全员教育,及时消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5.12.1试验人员必须熟悉室内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灭火对象。5.12.2与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建筑劳务合同范本
- 入园合同范例
- 个人陶瓷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补充合同范本
- 切砖清工合同范本
- 光明果蔬配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网上查询
- 转租饭店合同范本
- 净化车间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会所会籍合同范本
- 少儿美术课件- 9-12岁 素描班《场景素描》
- 九年级化学学情分析
- 金融工程.郑振龙(全套课件560P)
- 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相关指标解读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GA/T 2073-2023法庭科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检验分光光度法
-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介绍课件
- 直播电商可行性分析
- 桥式起重机日常检查保养记录表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法律文书写作(第五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