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篇: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2、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4、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它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及其日常行为的一种总体性评价与概括性认识,也是驾驶群体内部或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所持有的价值认识与情感认同。5、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6、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7、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8、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9、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10、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11、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盒途径,系统的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2、人的发展:是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的起点状态到生命的终点的全部人生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13、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攒在和运行的一整套原则)14、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位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积分标准和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15、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1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17、隐性课程:(也成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18、教学设计:教师为了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的一切设想。19、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20、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由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21、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的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2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23、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中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活动。24、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的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25、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其基本任务包括: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个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和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26、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27、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28、德育:即品德教育的简称,指对人的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以人成长生活的意义即规范的内在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通过多方面的涵养和培养活动,引导人的品德得以建构和发展的教育活动。29、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30、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31、学习压力: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32、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参与和成长为宗旨,以开放的而非外在的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与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组织。3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师领导方式是民主型领导方式3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学制是双轨学制。36、传统教育主张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37、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是活动课程38、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教育的神话起源说。39、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40、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41、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4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上讲,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43、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44、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44、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的判定过程。45.广义教育——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46.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7.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48.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49.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50.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51.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52.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53.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54.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55.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56.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57.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学校教育活动。58.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59.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60.教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常采用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不同方式。61.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见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62.自我教育——指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己教育自己,进行学习和涵养锻炼,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63.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64.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65.观查法——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考察的一种方法。66.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观察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可靠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掌握教育实情、解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67.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评价,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68.加权定量评分法——指对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性或其总体状况进行评分赋值,运用加权求和的公式统计评分结果,以判明其价值的评价方法。69.教师的劳动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培育人的劳动。具体包括: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劳动时空范围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劳动过程和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70.教师的任务——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任务有:教好功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等。71.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思想素养。7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育人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7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74.教师的知识素养——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比较扎实的教育知识。75.教师的能力素养——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周密、精细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广泛、活跃的社会交往能力;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机智的教育应变能力;冷静、沉着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二篇:教育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2.问卷调查:是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了解某一问题的方法,它的过程是根据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设计问卷,组织实施的。3.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它以注重人各方面的程度和水平的实际发展为主要特征,追求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引领和促进。4.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素质结构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5.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第三篇: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中必背(备)的名词解释(教育原理和学校教育学部分):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教育制度学制德育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德育方法德育过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泰勒原理目标游离模式CIPP模式人力资本理论教学模式活动课程素质教育学校文化终身教育社会本位论非指导性教学实验教育学单轨制双轨制制度化教育程序教学法社会化理论义务教育全民教育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中国教育史部分:苏湖教法三舍法六等黜陟法四书五经稷下学宫六艺独尊儒术鸿都门学书院学记社学科举制察举制性善论性恶论独尊儒术有教无类圣化教育熙宁兴学庆历兴学社会教化朱子读书法壬寅学制壬戌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学部白鹿洞书院《颜氏家训》民办公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外国教育史部分:苏格拉底法(产婆术)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民主主义与教育恩物自然后果法巴特勒法案导生制要素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教育性教学道尔顿制特朗普制文纳特卡计划巴尔福教育法费舍教育法阿斯帝埃法富尔法案大学令教育敕语五步教学法修辞学校《哈林德与葛笃德》《学校教育法》《大教学论》英国公学维多利诺泛智教育教育心理学部分:先行组织者学习动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图式命题网络附属驱力最近发展区精细加工策略叙事研究方法陈述性知识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有意义学习动作技能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学习风格经验类化说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论社会学习理论教学策略道德两难法价值澄清法头脑风暴法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第四篇:教育学名词解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第一章,第学计划管理的作用在于: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效果与学校管理的总体4页)目标相统一,并协调教学管理系统内各层次的目标、任务和行为。教学计划管理是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五章,第115页)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P1页)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教学质量的设计、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第二章,第控制和改进(115页)24页)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原则和层次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方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构。因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所以又称为水平结构。(第二人际与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高效章,第24页)率、高效益之目的。(第五章,第116页)体制结构: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它反映了高等教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第25页)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它主要表现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类划分为准。(第26页)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形式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之一(第148—149页)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第二章,第27页)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能级结构:所谓能级,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或潜在的能量级别。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第七章,第150页)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章,第27—28页)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高校为了方便培养人才按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设置各种专业地方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的活动,设置和进行专业教育就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七章,第151页)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故又称为区域结构。(第二章,第28页)课程: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往往是对高等学校中相关要素的分析,是关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高校教学计系到学校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开设顺序。广义的课程,指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部环境,分科课程学校的师资结构等。(第28页)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等都应包含在内。(第七章,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内课程的组合、联结方式。课程结构是由第153页)培养目标决定的。由于各国各地区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样的。按照专业深化的层次,大学的课程分为普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第七章,第155页)课三类。(第二章,第29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师资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是高等学校中教师群体的学历、年龄、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务等要素的构成状态。才的过程;是学生以认识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劳等方高等教育功能: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面得到发展的过程。(第七章,第156页)能力和功效(31页)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59页)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概括。(第三章,第51页)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教育目的:简单地说,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具体指教育所要达到的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依据。(第七章,第163页)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作用的目的领域;狭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的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的培养所确立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的总要求。(第三章,第51页)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64页)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教材:教材又称教科书,也叫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第三章,第51页)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第七章,第166页)通识教育: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学测量: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第七教育和训练,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章,第167页)指大学生均应该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识的教育。(第三章,第65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第七章,第168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页)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高等教育完成以后,大学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的研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能从事的工作。(第三章,第69页)究,它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基础。它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到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生产的媒介,也是把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上升为理论推动基础研究的动力。(第八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第四章,第91页)章,第176页)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利用基础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寻找它在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应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第四章,第95页)用的可能性,它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物质生产,另一方面将生产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推动研究的发展(176页)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发展研究:发展研究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开发和研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研究活动,这种研究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用目标。(第八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102页)章,第176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领导和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管理学校,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一种学校领导制度。其研发成果只有经过创造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才能取得,是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科技(第109页)成果。(第八章,第183页)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就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高科学技术开发方针:科学技术开发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第五章,第的科技发展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第八章,第185页)111页)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部署。它包括初期的目标制定、中期对目标的有效控管、末期的成果考评三个阶段。(第五章,第111页)高校教学管理: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114—115页)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第五篇:教育学名词解释1数学认知结构、2知识结构、3教学过程、4同化学习、5顺应学习、6数学学习、7教学方法、8讲解法、9谈话法、10发现法、11(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12教学设计、13数学教学设计、14教学难点、15教学重点、16教学关键、17教案、18说课、19数学命题、20数学问题、21数学方法、22中学数学教育学、23概念的形成、24概念的同化、25数学观1.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而组合的一个具有内部的整体结构。2.知识结构由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所联结而成的整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最基本的知识;二是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的知识的联系。3.教学过程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学习教材,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以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4.同化学习把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发生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进一步扩大原有知识内容的过程。5.顺应学习当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知识和新的学习内容联系,不能接纳它时,必须对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改组或部分改组,进而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并把新的知识结构接纳进去的过程。6.数学学习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按照一定的目的、内容、要求,以数学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尤其是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的过程。7.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碱减量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矿业权抵押担保项目合同样本3篇
- 2024经七路施工项目廉洁保障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装修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校文印服务外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景观装修合同范本2篇
- 2024版影视融资中介协议模板版B版
- 简易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icp许可证办理与互联网企业合规性审查与法律支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车按揭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职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婴幼儿照护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SJG 05-2020 基坑支护技术标准-高清现行
- 汽车维修价格表
- 司炉岗位应急处置卡(燃气)参考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终端拦截攻略
- 药物外渗处理及预防【病房护士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课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