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填空题1、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2、寒冷的晴冬早晨,教室的窗玻璃上通常有一些冰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冰花在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侧。3、许多同学会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如图所示的游戏: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两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同时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水蒸气液化,这是利用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4、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______次。5、某段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熄灭,这段路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联,理由是______。6、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7、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荷,摩擦过程中电流方向是从______到______。8、有甲、乙两个同种材料组成的物体,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9、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______A.10、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只闭合开关S1、S3,L1、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二、单选题1、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及能量的转化的描试述中正确的是()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通给内能小的物体D.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2、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①塑料颗粒熔化注入钢模②满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③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家内,烧片上突然管上一层小水珠④樟脑丸逐渐变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如图所示,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三、多选题1、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2、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只有L2能发光的是(A. B.C. D.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后两灯均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电流表示数可能相等 B.电流表A1的示数比AC.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示数大 D.4、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S1、S2都闭合时,L1、LB.S1、S2都断开时,L1、LC.S1断开,S2闭合时只有D.S1闭合,S2断开时,L1、L2四、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______。(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3)如图2所示,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a中气泡约往水面越小的原因是______。(4)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S3连入电路中。(要求:只闭合开关S3后,R1、②小明将S3闭合后,发现电流表均无示数。于是他用一只电压表对电路故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进行了检测,将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接在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读出了电路中各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串联电路的特点。(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①接F来应闭合______,断开______(填写各开关断开或闭合情况);②分析实验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得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______。③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可采取更换不同阻值灯泡或______方法进行多次实验。______五、计算题1、夏天的某天,小丽和小明在海边玩耍,发现海水是凉的,而沙子很烫。请你用公式推导帮助他们弄清海水凉沙子烫的原因(提示:令沙子和水的质量、初温、日照时间均相等;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______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200kg,进水温度为55℃,出水温度为40℃.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2)若该水暖的热效率为90%,这段时间要消耗多少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______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通过灯L2的电流I2为0.18A,电流表A的示数I与电流表A1的示I1之比为3:2.求电流I______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苑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酒精蒸发,蒸发吸热。解:向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酒精会蒸发,而蒸发要从人体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使身体降温。故答案为:酒精蒸发,蒸发吸热。从题目中提到的降温可以联想到酒精蒸发吸热。由此展开分析。抓住题目中的有用的信息,能够引导你向正确的方向思考。---------------------------------------------------------------------第2题参考答案:凝华

;解:“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答案为:凝华;内。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第3题参考答案:减少

做功

;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压缩瓶内空气,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加;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出现白雾。故答案为:减少;做功。本题抓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液化的方法。---------------------------------------------------------------------第4题参考答案:25解:3000r/min=50r/s每秒飞轮转动50转,内燃机经过25个工作循环,燃气对活塞做功25次。故答案为:25。(1)内燃机每进行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四个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一次,活塞往返两次,飞轮转动两周。(2)首先换算得到飞轮每秒转动的转数,再计算经过几个工作循环,再计算燃气做功的次数。掌握内燃机每进行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四个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一次,活塞往返两次,飞轮转动两周。根据任何一个量都能计算其他量。---------------------------------------------------------------------第5题参考答案:并

一只损坏,其余的仍能工作,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解:由题意可知,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但如果一只损坏,其它的均能工作,它们之间互不影响,因此其连接方式是并联。故答案为:并;一只损坏,其余的仍能工作,它们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需要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各自的支路。本题考查了学生判断串、并联电路的能力,识别串并联电路关键是看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的是串联,相互不影响的是并联。---------------------------------------------------------------------第6题参考答案:3.28×109解:由题知,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0.8m^{3}水和约164m^{3}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热量(即1m^{3}可燃冰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Q_{放}=Vq=164m^{3}×2×10^{7}J/m^{3}=3.28×10^{9}J。故答案为:3.28×10^{9}。根据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64m^{3}天然气,利用Q_{放}=Vq求完全燃烧164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的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第7题参考答案:橡胶棒

毛皮

;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荷(即橡胶棒得到了电子);摩擦过程中,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的方向是从橡胶棒到毛皮。故答案为:橡胶棒;毛皮。(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明确形成电流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8题参考答案:1:1

3:1

;解:∵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c_{甲}=c_{乙},∵Q_{吸}=cm\trianglet,m_{甲}:m_{乙}=2:1,\trianglet_{甲}:\trianglet_{乙}=3:2,∴两物体吸收热量:\dfrac{Q_{{甲吸}}}{Q_{{乙吸}}}=\dfrac{c_{{甲}}m_{{甲}}\trianglet_{{甲}}}{c_{{乙}}m_{{乙}}\trianglet_{{乙}}\;}=\dfrac{1×2×3}{1\times1\times2}=\dfrac{3}{1}。故答案为:1:1;3:1。知道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组成(比热容相同),又知道质量、温度升高值的大小关系,利用Q_{吸}=cm\trianglet求两物体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_{吸}=cm\trianglet的掌握和运用,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第9题参考答案:1.2解:由图甲可知,两灯并联,两电流表A_{1}和A_{2}分别测量的是干路和支路电流,由于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A_{1}测量干路电流,故A{\,\!}_{1}选用的是大量程,由乙图可知干路电流为I=1.5A;A_{2}测量通过灯泡L_{2}的电流,故A{\,\!}_{2}选择的是小量程,所以L_{2}的电流为I_{2}=0.3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I=I_{1}+I_{2}可得,通过灯L_{1}的电流:I_{1}=I-I_{2}=1.5A-0.3A=1.2A。故答案为:1.2。由图甲可知两电流表分别测量的是干路和支路电流,由图乙可读数,则通过L_{1}的电流,可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得。学会读数,对于同一个电流表由两个量程:0.6A和3A.他们之间是5倍的关系。所以示数小的是支路电流,示数大的是干路电流。---------------------------------------------------------------------第10题参考答案:并联解:由图可知,若只闭合开关S_{1}、S_{3},则电流分两支,一支经S_{3}、L_{2};一支经L_{1},然后共同汇合到S_{1},所以L_{1}、L_{2}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故答案为:并联。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本题考查了判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二、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D解: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山和火山都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以外,还和物质的种类、质量等因素有关,故B错误;C、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C错误。D、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故D正确;故选:D。(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2)物体的内能虽然与温度有关,但不同的物体不能简单地根据温度的高低来比较内能的大小;(3)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4)做功好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本题重点考查了内能、能量间的转化,了解相关的概念,以能量间的转化现象、影响因素等是解答的关键。---------------------------------------------------------------------第2题参考答案:C解:①塑料颗粒熔化注入钢模,属于熔化,吸热;②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属于汽化,吸热;③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喝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了一层小水珠,属于液化,放热;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放热;④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吸热。故选:C。(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及其吸放热的判断,是中考热学基本题型的考查,掌握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第3题参考答案:C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C。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第4题参考答案:C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A叙述正确;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叙述正确;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叙述错误;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D叙述正确。故选: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热值、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第5题参考答案:A解:因为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所以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因为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所以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故选:A。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三、多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A解:A、读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0min-10min=10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二者时间相同,说明吸收热量相同。故A正确;B、读图可知,乙图象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B错误C、从图象可以看出,在前10min之内,甲乙均为固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D、从图象可以看出,甲在20min之后为液态,乙在27min之后为液态,两条图线平行,说明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热量相同。故D错误。故选:AC。(1)在对物质进行加热时,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的时间反映出来的;(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图象中水平线所对应的温度值;(3)在读取图象时,要明确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进行比较。此题主要考查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力,把握住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并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第2题参考答案:B解:A、开关S闭合后,图中没有电流通过,因此灯L_{1}、灯L_{2}都不能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灯L_{2}回负极,L_{1}被短路,故只有L_{2}灯泡能发光,故B符合题意。C、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不经用电器,直接回负极,造成电源短路,两灯都不亮,故C不符合题意。D、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分成两支,一支经灯泡L_{1}、另一支经灯泡L_{2},然后共同汇合回到负极,则两灯泡并联,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电流的流向,按照题目中的开关闭合情况,分析电流流经哪盏灯泡,则可以判断哪盏灯亮,结合串并联电路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本题考查电路状态的分析,要结合电路的三种状态进行分析解答,知道通路、短路和断路的特点。---------------------------------------------------------------------第3题参考答案:C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_{1}、S_{2}都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_{1}测下边灯泡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_{2}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表A_{2}的示数大于支路电流表A_{1}的示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_{1}、S_{2}都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_{1}测下边灯泡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_{2}测干路电流,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第4题参考答案:D解:A、当S_{1}、S_{2}都闭合时,L_{1}、L_{2}、L_{3}为并列连接,即L_{1}、L_{2}、L_{3}并联,故A正确;B、当S_{1}、S_{2}都断开时,L_{1}、L_{2}、L_{3}为顺次连接,即L_{1}、L_{2}、L_{3}串联,故B正确;C、当S_{1}断开,S_{2}闭合时,为L_{1}的基本电路,L_{1}发光,L_{2}、L_{3}被短路,故C正确;D、当S_{1}闭合,S_{2}断开时,为L_{3}的基本电路,L_{1}、L_{2}被短路,故D错误。故选:D。串联电路是指元件顺次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状态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关键是会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根据通路判断用电器是否工作。四、实验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96

98

低于

(a)

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

解:(1)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在90℃上面第6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90℃+1℃×6=96℃;(2)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因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小于100℃,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时的大气压是低于标准大气压的;(3)图2中(a)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的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中气泡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气泡内是水蒸气;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原因是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由此说明杯中底部的水温大于上部的水温;(4)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只有图B中液体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完全吻合。故答案为:(1)96;(2)98;低于;(3)(a);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4)B。(1)温度计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从而正确的读数;(2)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升高时,沸点也升高,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降低;(3)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4)水在沸腾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和沸腾时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等,是一道常规的实验题。---------------------------------------------------------------------第2题参考答案:R2断路

开关S1、S2

开关S3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改变电源电压

解:(1)①按从电源正极依次把各个元件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电流的路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②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路故障为与电压表并联的R_{2}断路。(2)①闭合开关S_{1}、S_{2},断开开关S_{3},电路有两条路径一条为:S_{1}-R_{1}-A_{2},另一条为:R_{2}-A_{3}-S_{2};②如实物图可知电流表选用0-3A的量程,I_{1}=2.4A,I_{2}=1.6A,I_{3}=0.8A,则I_{1}=I_{2}+I_{3},即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③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除了采取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改变电源电压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故答案为:(1)①如上图;②R_{2}断路;(2)①开关S_{1}、S_{2};开关S_{3};②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③改变电源电压。(1)①按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一条路径将所有用电器连接起来;②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的地方,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据此判断电路故障;(2)①通过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判断出并联电路;②弄清楚电流表量程,读出电流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