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_第1页
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_第2页
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_第3页
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_第4页
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抒情性作品第十二章

第一节抒情界定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抒情(lyric)由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渊明逸致图》二、抒情与现实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抒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化景物为情思”首先,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的精神层面。其次,它反映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具有主观性。第三、抒情反映具有评价性。第四、抒情具有较高的心灵自由度。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智利)聂鲁达《在我的祖国正是春天》

哦,智利,你这由波浪、葡萄酒和白雪所组成的长长的花瓣,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呀,哦,什么时候我才能重新和你相见?……在我的祖国正从北方走向南方,散发着清香;她,象一个少女,光着脚,飞翔在柯金波黑色的岩石上,飞翔在泡沫飞溅的海岸上,飞向那些散开的群岛旁。……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当年鏖战急,弹穿前山壁,装点此关山,江山更好看。

三、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抒情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最突出地体现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明朝中叶市民阶层的兴起、个性解放思想的萌芽有密切关系。四、抒情与宣泄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与普通情感宣泄不同抒情主体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对象来表现,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形式。……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苏珊·朗格

Susanne.K.Langer,1895—1985第二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与画面形象的组织形式之中,不可分离抒情诗成为“最典型的语言创作”

第二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不同,突出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改造普通话语:诗家语和陌生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

陌生化是对抗机械化的利器,使我们重新感受这个我们已经烂熟的世界。

“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对事物的直接经验,就好像那是看到的而不是认识到的;艺术技巧在于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长。”

——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

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VictorShklovsky,1893—1984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声与情景与情声与情诗与乐同源声调与情调平仄关系、押韵、格律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景与情诗与画相通“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莱辛:诗是时间性的语言艺术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中国画“散点透视”,与抒情诗相近

莱辛莱辛(Lessing,1729—1781)诗画之分是欧洲美学史上一个重要问题,莱辛在1766年写作《拉奥孔》或称《论诗与画的界限》一书,主要针对温克尔曼的观点雕塑中拉奥孔没有像诗中那样怒吼,是出于造型艺术对于美的要求景与情情景关系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谓有意境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景与情真与幻诗的真实,在于主观感受的真实,情感逻辑的真实。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身修辞,非有二道。试观杜公,凡赠寄之作,无不情真意挚,至今读之,犹为感动。无他,诚焉耳。

——方东树

第三节抒情方式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用典二、抒情角色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抒情角色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有男性作者采用女子口吻代言抒情的作品。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