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及高原病防治_第1页
高原反应及高原病防治_第2页
高原反应及高原病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反应及高原病防治

4.14.青海玉座地震后,军队、武警和官兵紧急进入灾区进行救灾。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m,自然条件恶劣,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救援官兵从平原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由于氧气比较稀薄,天气寒冷,加上救灾任务紧迫、工作繁重,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反应。此次救援过程中,我们根据总部指示,抽调人员组成高原病防治专家组(专家组),对救援部队进行高原病及高原反应的群防群控,效果满意。现对武警某部官兵193例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情况抽样调查报告如下。1调查数据1.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2010年4月15日,武警某部官兵193例从海拔800m的内地驻地乘汽车进驻玉树灾区。本组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均出生于平原;年龄17~25岁,平均20.3岁。军龄1~3年。其中,曾于2008年3月在海拔高度3560m执行任务6个月以上者76例;首次进入高原的117例。此次抗震救灾的任务主要是清理废墟,抢险救人,每天在灾区工作12~14h,劳动强度较大。1.2高原病防治宣传教育专家组到达玉树后,对多支参与抗震救灾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官兵进行高原反应及高原病的群防群控。通过发放高原病防治手册,张贴高原病防治宣传单,进行高原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深入一线进行高原卫生常识宣讲,利用广播进行不间断的高原病防治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对部队相关医疗人员进行高原病防治的培训等举措,提高部队官兵对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认识,增加他们在高原环境下的劳动卫生常识,减轻其对高原的恐怖感等心理负担。1.3临床表现及反应按照1992年颁布的《急性高原反应诊断与处理原则》对某部武警官兵193例急进玉树后的高原反应发病率进行调查。以到达高原后1周之内的症状进行评分,对高原反应进行分度诊断。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症状,视其严重程度将头痛分为4度,分别计1、2、4、7分;呕吐分为3度,计2、4、7分;存在其他症状如头晕、恶心、心悸、胸闷、气短、眼花、耳鸣、食欲缺乏、腹胀、腹泻、便秘、口唇发绀、手足发麻等,各计1分。根据头痛或呕吐的程度,以及症状与体征评分的总计分,急性高原反应分:(1)基本无反应,总计分1~4分;(2)轻度反应,头痛1度,或呕吐1度,或总计分5~10分;(3)中度反应,头痛2度,或呕吐2度,或总计分11~15分;(4)重度反应,头痛3度或4度,或呕吐3度,或总计分16分以上。1.4高原反应情况193例中,发生高原反应154例,占79.8%。其中轻度高原反应111例,占57.5%;中度高原反应40例,占20.7%;重度高原反应3例,占1.6%。在首次进入高原的117例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95例,占81.2%,其中轻度高原反应70例(73.7%),中度高原反应23例(24.1%),重度高原反应2例(2.3%);有1次以上高原作业6个月以上经历的76例中,发生急性高原反应59例,占77.6%,其中轻度高原反应41例(69.5%),中度高原反应17例(28.8%),重度高原反应1例(1.7%)。在所有高原反应症状中,头痛发生率26.4%,呕吐4.7%,发绀95.6%,气短61.7%,胸闷52.3%,头晕47.2%,心悸39.9%,恶心39.4%,食欲缺乏33.7%,腹泻30.6%,手脚麻木29%,腹胀28.5%,眼花26.9%,便秘25.4%,耳鸣21.2%。2高原反应发生率调查与解决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主要是机体对低氧环境不适应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型,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于进驻高原后数小时或1~3天,一般经过3~10天高原适应,症状逐渐消失。如果处理不当,在过度体力活动、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作用下,中度、重度高原反应可进一步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危及生命。高原反应发生率与进驻高原的海拔高度、进入高原的方式和速度、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心理状况、身体状况等有关。通常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为30%~90%。有文献报道,新兵急进3658m高原时,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为63.7%,轻、中、重度高原反应分别占39.0%、20.0%和4.7%。此次玉树地震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地震,最高震点达4400m。很多救援人员来自平原地区,到达地震现场后紧张施救,劳动强度大,同时面临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部分救援人员在到达震区第2天开始,陆续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此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抗震救灾部队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为79.8%,其中轻度高原反应57.5%。有高原驻训经历的官兵高原反应的发生率(77.6%)低于首次进入高原的官兵(81.2%),主要表现在轻型高原反应的发生率较低(53.9%),而中度高原反应(22.4%)和重度高原反应发生率(1.3%),与首次进入高原者相近。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有高原驻训经历者对高原环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没有初入高原者的紧张、恐怖等不良心理有关;中度及重度以上的高原反应主要与进驻高原的海拔高度、进驻速度、劳动强度等因素相关,故初入高原与有高原驻训经历者发生率相近。本次调查中,高原反应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此次地震救灾时气候寒冷,加上高强度、高负荷的体力劳动,以及灾区惨烈场面等刺激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大有关。但由于部队高原病防治宣传教育等群防措施及时、得当,中度、重度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总结其经验:(1)高原病防治专家组到达玉树后,立即通过多种方式在救援部队中开展广泛的高原医学知识教育,提高部队官兵对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认识,增加了他们在高原环境下的劳动卫生常识;(2)要求连队干部查铺、查哨,特别注意观察官兵的睡眠情况,对于头痛剧烈及频繁咳嗽、呕吐者,及时送诊,防止急性重症高原病的发生;(3)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