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唱歌课:小溪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音乐-唱歌课:小溪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音乐-唱歌课:小溪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音乐-唱歌课:小溪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音乐-唱歌课:小溪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溪流水响叮咚》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1)断音练习5430︱1032︱1060︱啦啦啦啦啦啦啦啦(2)连音练习5125|3.1|217|1-|10‖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大自然的声音也很美妙,下面老师播放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大自然中谁在唱歌?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生:小溪在唱歌歌曲的情绪呢是欢快地,高兴地,优美抒情地......2节奏练习聆听了这么优美的音乐,下面让我们一起有节奏的和小溪问好吧!(1)附点节奏X.X︱XX︱小.溪你好!用另一种节奏来赞美小溪!(2)切分节奏XXX︱XX︱美丽的小溪!3再听歌曲找出带有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乐句,并跟琴学唱这些乐句(共五个乐句)4再听歌曲并随音乐看图划旋律线师:正是因为这些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才使得小溪的声音更加婉转动听,下面我们一起去寻找小溪流淌的路线跟随歌曲划一划旋律线吧!(师生一同随音乐划旋律线)师:歌曲的旋律线是是么样的线生:弯曲的5聆听老师范唱歌曲,说一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师:从蜿蜒曲折的旋律线中我们可以想象,小溪在流淌的过程中肯定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景,那么,看到不同风景的小溪它的心情会是一样的吗?下面聆听老师翻唱歌曲,同学们想一下,根据旋律感情的变化,可以把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情绪又有怎样的变化?生:两个乐段;三个乐段......师:概括总结:歌曲可分为两个乐段一段:1-16小节,共两个乐句,描绘了小溪流水欢乐奔流的景象二段:17-33小节,共两个乐句,情绪转为热情舒展6跟琴学唱歌曲师:同学们,根据对歌曲段落的理解,我们有感情的学唱第一段歌词。(唱会第一段歌词唱第二段歌词,及时纠正学生们音准节奏上的错误)7分角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女生:演唱整首歌曲男生:第二乐段加入师:指挥学生演唱三、歌曲创编1逐一出示乐器三角铁、碰钟、双响筒,同学分三组进行节奏练习双响筒:xxIxxIxxIxxI碰钟:x-Ix-Ix-Ix-I三角铁:x---Ix---I2随歌曲音乐先用身体小乐器进行模打节奏3找出三位同学上台演奏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老师也携敲琴加入为歌曲伴奏。小结同学们,大自然的风景是上天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那最终混入大海的小溪就好像小小的我们,只有融入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我们一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吧!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小溪流水响叮咚》,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尤其是四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自然现象也非常关注,他们开始有独立见解,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他们有自然甜美的嗓音及灵巧的身形,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唱歌课上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和对音乐的感知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抒情性,并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愉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效果分析在本课教学中,同学们不仅能够较好的掌握休止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这些难点,也能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中我更为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让学生反复的带着问题的去聆听,感受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美好意境,学生在聆听中学唱,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加入小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增添了课堂学习的乐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把课堂推向高潮,同时也能够提高同学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效果很好。教材分析《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是G大调2/4拍,歌曲速度为中速,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地歌曲。其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着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作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孕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热爱之情。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1-16小节)节奏和旋律明快,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的描写了小溪流水欢乐奔流的景象。接着弱起进入第二乐段,情绪转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的结尾用“啦”节奏欢快、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快情绪的真实体现,展现给我们是蜿蜒曲折的小溪,一路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最终汇入大海的生动情景,不由的勾起歌唱者深深地爱国情怀。评测练习一、通过音乐实践复习休止符、练习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学生掌握效果很好附点节奏X.X︱XX︱小.溪你好!切分节奏XXX︱XX︱美丽的小溪二、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时同学们模打练习效果很好,循序渐进的加入乐器。三角铁:X---碰钟:X-|X-双响筒:XX|XX教学反思《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学生也非常喜欢。本科是为培养四年级的学生保护大自然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为主要导火索。让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我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唱好这首歌曲,我把握了整个流程的时间,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就是本课的教学反思:在发声练习中,我将本课的难点之一断音、连音提前做了解决,为随后歌曲中断音连音的学习做了铺垫。在这个环节中我还可以做的更好,可以细致的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姿态和方法,多练几遍,加强对学生歌唱声音的处理。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更好地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而在歌曲学唱中为歌曲划分段落时,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分段出现了意见不统一的现象,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总结语也缺乏严谨性。如果通过精心的设计,有效的点拨,学生能与我很好地互动起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尽情地表达、表现,自信快乐。拓展环节,打击乐器的加入将这堂课推向高潮,学生展示的还不够。要从时间和形式上加大学生的展示力度,充分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大舞台。作为一个经验还不太富足的教师,我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仍需要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堂好课是不断磨出来的,是教师自身对教学观念的认识的体现。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会进一步的摸索,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并指导实践。课标分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基于这样的理念引导,我对“小溪流水响叮咚”这一教学内容作了如下教学设计。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听歌曲时,我把课件设计成每一句歌词配一幅相应的图片,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记忆歌词。2、结合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常用音乐符号的记忆,强化巩固音乐知识。本课刚开始时,我通过运用歌曲旋律进行断音连音练声,通过断音连音练声曲,为后面的学唱作铺垫。3、注重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受,通过划旋律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通过聆听范唱为歌曲分乐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感情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4、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景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根据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