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_第1页
公共事业管理-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_第2页
公共事业管理-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_第3页
公共事业管理-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_第4页
公共事业管理-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西藏养老模式现状研究——以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为例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促进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双重压力。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政策制度、设施条件等方面尚不完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高龄老人、空巢老人以及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已迫在眉睫。本文在深入分析西藏自治区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全面探讨西藏自治区养老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并且提出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西藏;农牧民;养老模式

目录摘要 I1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现状 12养老模式的相关概述 22.1人口老龄化 22.2养老的一般模式 22.2.1家庭养老 32.2.2社区居家养老 32.2.3机构养老 33西藏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挑战 43.1西藏养老模式现状 43.1.1养老机构数量及资质 43.1.2养老机构床位数及入住率 53.1.3养老机构设施配备 53.1.4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自理情况 63.1.5养老机构人力资源情况 73.1.6养老机构政府财政补贴情况 73.2西藏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 73.2.1养老机构资源发展不平衡 73.2.2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83.2.3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普遍较低,护理型养老机构偏少 83.2.4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 83.2.5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94完善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94.1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体系 94.2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 104.3完善服务业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整合力度 104.4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待遇 114.5鼓励养老服务业模式创新发展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PAGE151引言1.1研究背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深,健康水平低,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我国2016年中国分地区老龄化总体数据上看,目前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4个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重高于我国平均比例10.85%,我国老龄化程度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目前,西藏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重点放在城镇地区,尽管扩大了农村医疗保障的试点范围,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障制度在西藏农牧区仍是一个空白。农牧民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需求非常迫切,需要以养老保障的途径规避老年风险,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西藏牧区人口比重大,农牧业现代化程度低,农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由于农牧民收入水平很低,几乎无法承担生老病死的经济费用。当前环境下,这种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养老方式已难以应对西藏人口增长和家庭结构改变的潜在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加快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牧区的收入,还必需建立起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1.2研究现状“养老模式”是一种整体思维的概念,即一个社会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方式与制度、体系去解决社会的整体养老问题。采取何种养老模式(养老方式或养老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文化和家庭结构是相对应的。由于发达国家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并逐渐发展为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该种养老模式具有费用低、覆盖面积大、收益高等优势,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英国的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包括两种:在社区照护模式和由社区照护模式。前者是指老年人居住在社区中的小型机构或者家庭中,由社会的专业人员提供正式照护服务;后者是指老人在家里接受由亲朋好友及社区志愿者等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支援性非正式照护,两种照护模式互为补充,服务内容包括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物质支持、心理支持和医疗卫生保健等整体护理服务。美国的养老模式以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ous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模式为特点,包括全托制的“独立生活住宅”、日托制的“辅助生活住宅”、组织性的“互助养老”和提供上门服务的“护理之家”,该模式突出了对美国老年人人文关怀的重视。日本的家庭一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分为四种形式:政府主导的服务组织、政府资助下的民间组织、企业式养老组织、志愿者组织。大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市场化养老服务体系格局,不仅弥补了传统机家庭和机构养老的不足,又满足了老年人对多元化服务的需求;既提高了老年群体整体的生活质量,又使得老年人在不脱离家庭和社区环境的情况下安享晚年。除此之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市场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本国市场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法律规范作为保障。2养老模式的相关概述2.1人口老龄化在农业社会,受到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医疗技术水平限制,人口处于“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直到工业革命到来,人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了这一现状,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使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的预期寿命延长,人类社会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西方国家已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说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公有制度的推行,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促使中国人口死亡率奇迹般地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2.2养老的一般模式作为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峻的中国,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同时还形成了互助式养老、以房(土地)养老、候鸟养老、异地养老等其他辅助养老方式,各种养老方式在缓解我国的养老问题上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三大主流的养老模式进行简单介绍:2.2.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FamilyCare)是指由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和子女)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及医疗护理需求,属于非正式护理范畴。受到‘·家本位”等儒家传统文化观念和非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和机构养老)自身不足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迫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养不起老人的现象。为了缓解这种困境,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政策,积极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家庭扶持政策协助家庭成员积极承担养老责任,减轻政府的医疗财政支出。但是面对我国如此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再加上各政策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仍未表现出良好的效果。2.2.2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HomeCareinCommunities,HCC),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社区,由社区或社区协助家庭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支持、精神慰藉等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不同,其特点是立足于家庭,以社会化服务进入家庭为标志,老人不仅可以居住在家庭或熟悉的社区中,还可以享受到家人的照顾和正式的专业化护理服务,有了社区和机构的依托和支撑,这无疑是较理想的养老方式。目前,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行,在一些较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青岛、长春、宁波等地区开展服务试点,已初见良效。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养老服务的建立不可能一跳而就,但这必定是养老模式的大势所趋。2.2.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InstitutionalCare),是指由国家和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社会组织或专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其身体、心理、精神慰藉等需求的集中式养老服务模式。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失能、失智老年人口的增加,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对社区居家养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补充作用。当前的养老机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主要分为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两种模式。在机构养老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通过该模式,可以调动社会参与公共养老的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当前大多养老机构正在由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向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转型,该转型不仅可以为出院后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降低再住院率,而且可以减轻子女负担,老年人继续参加集体生活从而缓解老年期带来的孤独感。但是,就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养老机构价格昂贵,福利型养老机构数量少,供不应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专业护理服务不足等;受到中国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对机构养老存在偏见,认为入住养老院是子女不孝的表现,对其接受度不高。总而言之,尽管传统的家庭养老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传统观念的弱化、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养老模式由家庭向市场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居家一社区一机构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家庭政策”等应对策略,市场化养老模式在未来将发挥着越来越来重要的功能。3西藏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挑战3.1西藏养老模式现状3.1.1养老机构数量及资质截止到2017年11月,西藏自治区14个市(州)在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养老服务机构共396所(见表1),其中日喀则市的养老机构数最多,为72所,占全省总养老机构数的18.2%。在上述396所养老机构中,因无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和(或)无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意见和(或)无相关消防审核等意见未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有58所。就机构性质而言,396所养老机构中,由政府兴办的养老机构354所,占89.4%;由个人出资兴办的养老机构27所,占6.8%;由单位、企业或社会组织出资兴办的养老机构15所,占3.80%。396所养老机构中,位于城区的养老机构101所;位于郊区的养老机构42所,所占比例最小(10.6%);位于农村的养老机构253所,所占比例最大(63.9%)。表1西藏自治区14个市(州)养老服务机构分布所地区养老服务机构阿里地区22日喀则市107昌都市53林芝市49那曲市39山南市47拉萨市793.1.2养老机构床位数及入住率396个养老院的服务床总数为28,557张,老年人床位为23,915张。其中,那曲的服务床和老人床数量最多,分别为4824和4284,分别占服务床和老人床总数的16.9%和17.9%。城镇老年机构的老人床位总数为256,占64.6%,总数在51-100中为78张,占19.7%,总数在101-150中的有32张,占8.1%,总数在151张中为30张,占7.6%。西藏自治区各个市(州)养老机构平均老年人入住率为48.9%,入住率最高的前3位城市为林芝市,达到了75.8%。详见表2。表2西藏自治区各个市(州)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率%地区入住率阿里地区59.9日喀则市32.3昌都市53.3林芝市75.8那曲市56.7山南市48.6拉萨市45.83.1.3养老机构设施配备西藏自治区117所养老机构完全配备了包括公共浴室、厨房、餐厅和洗衣房的公共服务用房;112所养老机构配备了社会工作用房,其中28所养老机构既配备了个案工作房间又配备了小组工作房间。在医疗康复用房方面,仅14所养老机构配齐了隔离室、医务室、康复室、灭菌室、观察室及治疗室。养老机构的文化娱乐用房最多分为9种,其中活动室最为多见,83.3%的养老机构中设有活动室,有147所养老机构仅设置了一种文化娱乐用房,有222所养老机构设置了2}5种文化娱乐用房,还有27所设置了6种及以上的文化娱乐房间,见表3039所养老机构没有建设户外活动场地,其中27所养老机构位于农村,占69.2%。在安全设备的配置方面,各市州的养老机构对于灭火器的配置是最为齐全的,面对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及简易喷淋装置的配置率是最低的。表3西藏自治区养老机构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情况所项目机构数是否有独立的娱乐用房有396无0娱乐设施种类≤1种1472~5种2226~9种27文化设施活动与设施活动室330健身房109图书室188书画室63多功能厅107手工制作室21音乐舞蹈室15心理辅导室41其他1333.1.4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自理情况生活完全自理的比例最高,占59.6%,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最低,占12.50%。253所(63.9%)机构没有收住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一般将养老机构收住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比例视为机构护理能力,比例越高表示护理能力越强。在西藏自治区各市州中,收住对象中失能和部分失能对象的比例最低的是阿里地区,收住对象中失能和部分失能对象的比例仅占13.5%,见表4。表4西藏自治区各个市(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地区比例阿里地区13.5日喀则市16.1昌都市24.3林芝市52.0那曲市38.2山南市27.2拉萨市65.53.1.5养老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在396所养老机构中,有128所未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养老护理员,289所未为入住老人配备包括医师、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396所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331人,其中护理人员2171人,所占比例最大,为40.7%。在护理人员中,护士298人,占护理人员的13.7%;养老护理员1873名,占护理人员的86.3%。各类别工作人员中,心理咨询师所占比例最小,为0.7%;其次为康复师和医生,分别占1.4%和2.9%;养老护理员所占比例最大,为35.1%。396所养老机构的1873名养老护理员中,758人(40.5%)没有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并未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在西藏自治区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中,各市州养老机构在“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占养老护理员总数比例不低于30%”方面不达标的养老机构数最高的是日喀则市,有77.8%的养老机构不达标;最低的是拉萨市(17.2%)。3.1.6养老机构政府财政补贴情况在396所养老机构中,有165所养老机构未获得政府补贴,有207所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1000元,4所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1000-10000元,9所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1万元-10万元,9所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10万元-100万元,2所养老机构获得的政府补贴100万元-1000万元。3.2西藏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3.2.1养老机构资源发展不平衡西藏自治区由于地处西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整体经济和市场化水平落后,养老服务发展起步晚,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全国发达省市的养老水平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西藏自治区各市州由于经济水平、政策等各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的资源差距较大。目前,西藏自治区养老机构服务尚没有市场化,由政府兴办的养老机构占89.4%,并多集中在农村。而农村的养老机构由于服务人员缺乏、服务质量不高、运营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并不能吸引老年人入住,且农村老人养老金数额较少,主要靠子女们提供养老所需的开支,这也是经营状况出现亏损养老机构多集中在农村的重要原因。个人、单位或企业组织兴办的养老机构资金较农村养老机构雄厚,且多位于城区,养老资源较为丰富,老年人也多数有退休金能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由于城区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且获得的政府运营补贴较少,因此大多数个人、单位或企业组织兴办的养老机构也只能勉强处于收支平衡阶段。3.2.2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不完善虽然西藏自治区的养老机构大多配置了房间设备、公共服务设备、医疗康复设备、安全保障设备、消防安全设备、行政办公设备,但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需求,硬件上还没有完全达到服务质量要求。3.2.3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普遍较低,护理型养老机构偏少目前西藏自治区养老机构入住的多数老人治病的费用不能由社保直接报销,护理型养老机构偏少,而在未来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机构就是这一类。原因主要是目前社会对于养老机构的认识还不健全,很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还停留在日常生活服务上面,主要是解决老年人一般居住问题,且养老服务对象往往是那些还能够自行前往医院的老人,而忽略了许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没有完全做到医养结合。其次,护理队伍跟不上,目前西藏自治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少,护理人员待遇不高,从事的护理员多数专业化程度低,只能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这也是无法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客观原因之一。3.2.4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西藏自治区现有护理型床位仅占5%,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较为完善的护理服务,养老护理员队伍规模偏小,收入水平低,职称福利等制度不健全,人员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公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编制解决难、人员配备少、运转经费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养老机构缺乏具有专业养老知识的人才,养老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较大。从业者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或是“4050”人员,他们在专业疗养知识和实践技能上都缺乏专业的培训,并没有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准入资格(2017年底国家取消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3.2.5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经济基础是发展老龄事业的基础保障,而在当下的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出的各项款项中对各养老机构的补贴各不相同且金额较少,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导致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上的福利待遇不完善,且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缺乏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大力支持,造成城乡老人之间的福利差距甚大。由于养老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在省级解决了建设经费的情况下,运营补贴和服务补贴主要靠市县政府解决,而西藏自治区大部分市县财政自给率不足20%,也难以拿出公共预算资金来补贴养老机构,大部分养老机构获得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设施设备补贴、人员补贴及其他补贴无法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4完善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4.1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体系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随之相关的健康、医疗、社会福利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这种形势下,老年人口总量大,单独依靠政府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的难度相当大且发展也相对缓慢,政府的投入资金有限,需要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将政府资本同民间资本有效的进行规划和梳理,紧密结合,由政府资本拉动民间资本,而后者积极作用于前者,实现共同参与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的作用。社会力量既包括社区、非营利性机构、企业,又包括政府和家庭。养老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政府仍然担负主体责任,在政策的制定和整合上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投入资金推动产业化发展,同时购买服务也起到监管的作用。另外,以市场化竞争和互助机制发展养老服务更容易提高服务效率,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形成多元化服务机制。西藏自治区政府可以从两个角度参与养老服务发展,一种是利用合理政策,让资金直接注入生产者,例如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政策或国家拨款财政资金引导,投入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另一种是政府以资金资助的形式补贴给消费者,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生产者在政府的监管下参与市场竞争。政府通过统制价格等手段监管,保护老年消费者群体的利益。由于西藏自治区养老行业具备特殊性,也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既需要依靠市场,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建立一部分福利性、一部分微利的养老服务业才是根本。4.2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我国家庭机构趋于小型化,独居老人、孤寡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的数量剧增,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无暇照料老年人,这种情况下必将导致养老服务功能外移。这种情况对于西藏地区同样十分普遍,所以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是符合西藏自治区实际发展状况,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式和途径。实施和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能有效的补充和缓解西藏自治区老年人整体经济水平、保障水平低的不良局面,同时降低“三无”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政府福利性质援助成本。在国外的发展经验中,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家庭照料的形式较少,将照料部分转移到社区照料的形式较为普遍。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深化这种模式是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增长点。在政府资金和政策双重带领下,将社会保障制度与社区机构建设融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利用社区平台,搭建老年人信息网络平台,为西藏自治区健康事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发展西藏自治区养老服务业的同时,提高社区养老的专业化程度,增强了政府的职能。由于社区人员有限,发展社区人员的同时应该倡导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和老年人的互帮互助活动,从而满足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求。4.3完善服务业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整合力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经济状况以及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应该搭建适合不同情况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涉及部门较多,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在管理体制上,对社区养老服务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义工和志愿者的参与、社会工作的介入等,应当建立明确的制度和要求。尤其在医养结合领域,更应该建立权责分明,规范化、统一化的体系标准,由统一养老专项机构制定养老服务业的各项规章和具体实施制度,再由老龄委等实行监管。这样,避免了权责混乱不清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纠纷。由专项部分或者机构负责,专项问题专项办,才有利于西藏自治区养老服务业朝着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另外,宏观调控、零星政策的有效整合也是重点问题,这些都是养老服务业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合理地、具有前瞻性地规划好区域地理环境刚性条件和医疗资源的软性条件,才能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不匹配的矛盾。4.4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待遇人力和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两项根本,增加西藏自治区养老服务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待遇,也是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一项标准。养老服务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社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水平局限于政府事务性工作,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态度、照料方式等都需要培训跟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在很多时候对社区老年人的服务态度不是特别友好,这也导致了服务满意度的下降。在社区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相关方面还需要加强,鼓励更多人群加入到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建设当中。第二类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包括社区的照料员,养老机构的护工、以及相关服务的提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护理资料的人员居多,西藏自治区亟待成立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以及评价体制。从专业的程度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政府也应该对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上增加相应的补贴政策,以鼓励人力资源的增加。通过专业的机构,加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养老服务的关键。第三类是社会资源的参与者以及养老服务业研究人员的学术高度,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对于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和环境认识尤为重要。综上所述,西藏自治区的养老模式需向多元化创新发展,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增加农村医养结合体系的搭建,提高相关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实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整合力度逐步加大的良好局面,完善多种养老需求并存下与各行各业交互发展。让养老行业发展影响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探索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路径。4.5鼓励养老服务业模式创新发展随着近几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多元化需求加大,西藏自治区新兴养老模式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正是创新型养老服务业模式对我国养老发展的新探索、新尝试、新突破。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互融式服务模式,把医疗和居家养老有效结合、协同发展,推上更高层次;重点关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体系建设,让问题从需求最高、问题最集中的群体得以缓解。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鼓励形成四种医养结合新兴模式。鼓励综合医院专业医护人员走进社区,普及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管理知识。建立养老服务、社区医疗合作长效机制,配置最优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等相关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与教育融合发展。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老年医学、长期护理、康复治疗、心理咨询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增加养老专业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整合改造闲置的教育机构、现有设施,大力增建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再学习、再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通过购置、置换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培训学校,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养老服务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老年人市场的重视程度,加速研发和推广适用于老年人的新产品,提供满足老年人经济需要的理财、保险、养老储蓄等服务,同时开发并加强“保单养老”、“养老储蓄”、“养老信托”、“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与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与体育产业的有机融合,丰富老人体育活动方式和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强身健体需求的同时,引领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紧紧依托气候与自然资源条件优势,生态资源优势,体验地域互补性的旅游养老服务。进行优势互补,积极探索“旅游养老”、“景区养老”、“生态养老”、“田园养老”、“休闲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与饭店、餐饮业融合发展。饮食作为衣、食、住、行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养老服务中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消化系统逐渐衰弱,需要均衡搭配营养,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的吸收。尤其是诸多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专业的糖尿病餐、高血压餐等,只有精细化的服务及科学的膳食改善才能满足这些需求。饭店业、餐饮行业要将老年餐饮列入未来新的经营重点,开发老年营养餐、糖尿病餐、高血压餐等新的菜品,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特殊饮食需求。在养生药膳方面,餐饮业在立足于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可与中医药食材相结合,推出养生药膳,给老年人在饮食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从而拉动老年人的餐饮消费。在便利餐饮方面,随着新兴消费业态快速兴起,餐饮业出现了外卖外送等新型服务方式。餐饮企业可以将新菜品与这些新型服务方式结合,开展营养餐配送业务,使老年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就近享受定制化的专业餐饮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生产商围绕老年人群体,根据其特点设计和研发全方位的配套产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周到、丰富的服务。

参考文献[1]于红梅,张艾力.民族地区脱贫与农牧民养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