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纤维的研究与发展
0新材料。碳化碳复合材料碳纤维是含有超过90%碳的有机高纤维。通过高温分解法,有机主体纤维(丙烯、聚吡咯、粘胶丝或沥青路等)在1000.30c下风化。它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比重不到钢的1/4,能像铜那样导电,比不锈钢还耐腐蚀,而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也高于钢。碳纤维按其原料可分为三类: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石油沥青基碳纤维和人造丝碳纤维三类。其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用途最广,需求也最大。1碳喷孔的历史1.1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粘胶基碳纤维,1959年生产出了粘胶基纤维Thormel-25,这是最早的碳纤维产品。同一年,日本发明了用聚丙烯腈基(PAN)原丝制造碳纤维的新方法。紧接着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研究了高性能PAN基碳纤维的技术流程,使PAN基碳纤维成为碳纤维工业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资金支持下,研发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的民用商业化也正是始于70年代。日本东丽公司最早于1971年开始生产钓鱼杆和高尔夫球棒。1974年,美国最早把碳纤维用于网球。接着羽毛球拍也都实现了CFRP(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化。20世纪80年代,碳纤维开始广泛用于客机和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也实现了CFRP化。进入21世纪,碳纤维的需求量随之增大,以大约13%的速度逐年递增。碳纤维的主要性能见表1。表2是不同领域碳纤维的需求及预测见表2。1.2国内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分析我国碳纤维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意识到碳纤维对军工和民用的价值后开始重视。自1975年11月全国第一次碳纤维复合材料会议之后,一直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碳纤维从无到有,从研制到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国碳纤维的研制与生产水平还较低,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对碳纤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碳纤维又成为国内新材料业研发的热点。但是,除极个别企业外,大多数引进项目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属国际中下等,生产的碳纤维产品也未达到高端水平。国内生产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厂家主要有:榆茨化纤厂、兰州石化公司化纤厂、兰州碳素纤维厂、衡水碳纤维材料厂、无锡宏泰机械厂、上海合纤所等。这些厂家的生产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2004年我国碳纤维消耗量约为4500t,2009年达到9000t,而95%依赖进口。值得庆幸的是,2009年6月14日,我国首个百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在吉林省吉林市建成并投产。其自主研发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标志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实现了新突破。2植被增强体mmcs复合材料的组成相为增强相与基体相。增强相一般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或显示功能。增强相一般有三种:纤维、晶须、颗粒,它们是不连续相。基体相也有三种:金属、陶瓷、聚合物,它们是连续相。碳纤维是高性能复合材料最常用、最重要的增强相,是目前可作MMCs增强物中价格最便宜的一种。一般是以500~12000根直径为5.6~14μm的细纤维组成束丝作为增强体使用。而像硼纤维、碳化硅则是单丝做为增加体使用。无论何种原丝纤维来制造碳纤维,都要经过五个阶段:(1)拉丝:可用湿法、干法或者熔融状态三种中任意一种方法进行;(2)牵伸:在室温以上,通常是在100-300℃范围内进行,W.Watt首先发现结晶定向纤维的拉伸效应,而且这效应控制着最终纤维的模量;(3)稳定:通过400℃加热氧化的方法;(4)碳化:在1000~2000℃范围内进行;(5)石墨化:在2000~3000℃范围内进行。经过以上五个阶段,所产生的最终纤维其基本成分都为碳,高模量碳纤维成分几乎为纯碳。2.1复合材料基材料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就是通常说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它以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是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材料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应用,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如航天飞机的舱门、仿生机械臂以及压力容器等。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民用飞机在结构中大量地使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如副翼、发动机罩、阻力板、起落架舱门等。2.2高温合金密度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相比有较好的韧性和力学性能,保持了基本原有的优异性能。比高温合金密度低,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可以有效地改善韧性,改变陶瓷的脆性断裂形态,同时阻止裂纹在陶瓷基体中的扩展,目前国外比较成熟的碳纤维/陶瓷复合基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因其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2.3炉内放热材料碳纤维/碳复合材料汽化温度,抗热振,摩擦性能好,已用于制作刹车片、汽车和赛车制动系统、高温模具、高温真空炉内衬材料。碳纤维/碳复合材料作为烧蚀材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用于洲际导弹头的端头帽。碳纤维/碳复合材料也是用做高温输送装置、核反应堆零件、电触头、热密封垫和轴承的优良材料。由于碳/碳复合材料与人体组织生理上相容,弹性模量和密度可以设计得与人骨相近,并且强度高,因此,可以做人工骨头,如接断骨、作膝关节和髋关节等。2.4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碳为增强体,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与陶瓷材料相比具有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金属一般采用铝、镁、镍、钛及其合金。其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比较成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下面以它为例来说明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碳纤维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弹性模量、良好的耐磨性、导电导热性和高温稳定性。其密度小于铝合金,弹性模量却比铝合金高2~4倍,在制造铝基复合材料通常并不是用纯铝而是用各种铝合金,这主要是因为,与纯铝相比,铝合金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碳纤维/铝基复合材料广泛地应用于飞机、导弹构件、汽车发动机零件、滑动部件等。比如含有碳纤维的铝基复合材料由于轴向刚度好、密度低及超低轴向热膨胀,被用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比原来铝基树脂复合材料的设计重量减少了。表3为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碳复合材料的研究可以说,碳纤维的发展已经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碳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已在科技进步的征程中留下深深的脚印,它还将继续散发它的光芒。碳纤维复合材料还有许多地方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磨难的中考语文作文
- 纤维板生产中的员工培训与管理考核试卷
- 智能电动牙刷智能识别考核试卷
- 生活就像一首歌初三语文作文
- 残疾人座车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考核试卷
- 描写巴黎的初二语文作文
- 纺织品在包装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考核试卷
- 电力施工项目施工图纸识别考核试卷
- 发热患者的护理指南
-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2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 2024年移动网格经理(认证考试)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
-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 GB/T 44275.1-202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开放技术字典及其在主数据中的应用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则
- 2024-2030年珍珠制品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Q-GDW 1887-2013 电网配置储能系统监控及通信技术规范
- DL∕T 793.5-2018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5部分:燃气轮发电机组
- DL∕ T 1195-2012 火电厂高压变频器运行与维护规范
-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混合运算与简便运算》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护理礼仪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多题(含答案)
-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