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_第1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_第2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_第3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_第4页
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算法与数据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

只要算法是正确的,就一定会得到问题的解。(

A:对B:错

答案:错

算法既独立于数据的存储,又与数据的存储有一定的联系。(

A:对B:错

答案:对

算法是独立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

A:错B:对

答案:对

按照数据结构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数据结构可以分为(

)。

A:线性结构B:非线性结构C:链式结构D:存储结构

答案: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将一个幻方的求解问题交由计算机来进行,就要关注哪两个方面(

)。

A: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求解算法B:设计求解算法C:设计数据结构D:使用程序语言编程

答案: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求解算法

一个算法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描述(

A:流程图B:类语言C:自然语言D:计算机高级语言

答案:流程图;类语言;自然语言;计算机高级语言

第二章测试

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B: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D: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答案: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设一个有序的单链表中有n个结点,现要求插入一个新结点后使得单链表仍然保持有序,则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

A:O(n)B:O(1)C:O(n2)D:O(log2n)

答案:O(n)

顺序存储方式插入和删除时效率太低,因此它不如链式存储方式好。(

A:对B:错

答案:错

单循环链表H的尾结点p的特点是(

)。

A:p->next==

H->next

B:p==H

->next

C:p==H

D:p->next==H

答案:p->next==H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多少个结点?

A:(n-1)/2

B:(n+1)/2C:(2n-1)/2D:n/2

答案:n/2

第三章测试

栈可以应用在哪里(

)。

A:A,B,CB:子程序调用

C:表达式求值

D:递归调用

答案:A,B,C

设计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左,右括号是否配对出现的算法,采用哪种数据结构最佳(

)。

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C:队列

D: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答案:栈

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0..m]中,则入队时的操作为(

)。

A:rear=(rear+1)

%

(m-1)B:rear=rear+1

C:rear=(rear+1)%(m+1)D:rear=(rear+1)

%

m

答案:rear=(rear+1)%(m+1)

任何一个递归过程都可以转换成非递归过程。(

A:错B:对

答案:对

通常使用队列来处理函数或过程的调用。(

A:对B:错

答案:错

设用链表作为栈的存储结构则退栈操作(

)。

A:必须判别栈是否为满B:对栈不作任何判别C:必须判别栈是否为空D:判别栈元素的类型

答案:必须判别栈是否为空

不论是入队列操作还是入栈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上都需要考虑“溢出”情况。(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测试

设有数组A[i,j],数组的每个元素长度为3字节,i的值为1到8

,j的值为1到10,数组从内存首地址BA开始顺序存放,当用以列为主存放时,元素A[5,8]的存储首地址为(

)。

A:BA+141

B:BA+225C:BA+222

D:BA+180

答案:BA+180

将一个A[1..100,1..100]的三对角矩阵,按行优先存入一维数组B[1‥298]中,A中元素A66

65(即该元素下标i=66,j=65),在B数组中的位置K为(

)。

A:195

B:196C:198

D:197

答案:195

若对n阶对称矩阵A以行序为主序方式将其下三角形的元素(包括主对角线上所有元素)依次存放于一维数组B[1..(n(n+1))/2]中,则在B中确定aij(i<j)的位置k的关系为(

)。

A:j*(j-1)/2+i

B:i*(i-1)/2+j

C:i*(i+1)/2+j

D:j*(j+1)/2+i

答案:j*(j-1)/2+i

设A是n*n的对称矩阵,将A的对角线及对角线上方的元素以列为主的次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1..n(n+1)/2]中,对上述任一元素aij(1≤i,j≤n,且i≤j)在B中的位置为(

)。

A:i(i-l)/2+j

B:i(i-l)/2+j-1C:j(j-l)/2+i-1

D:j(j-l)/2+i

答案:j(j-l)/2+i

从逻辑结构上看,n维数组的每个元素均属于n个向量。(

A:错B:对

答案:对

设一维数组中有n个数组元素,则读取第i个数组元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

A:O(n)B:O(1)C:O(nlog2n)D:O(n2)

答案:O(1)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可以用一个三元组表来表示稀疏矩阵中的非0元素。(

A:错B:对

答案:对

数组A[0..4,-1..-3,5..7]中含有元素的个数(

)。

A:55

B:45C:16D:36

答案:45

设二维数组A[1..

m,1..

n](即m行n列)按行存储在数组B[1..

m*n]中,则二维数组元素A[i,j]在一维数组B中的下标为(

)。

A:(i-1)*n+j

B:i*(j-1)

C:(i-1)*n+j-1

D:j*m+i-1

答案:(i-1)*n+j

数组A[0..5,0..6]的每个元素占五个字节,将其按列优先次序存储在起始地址为1000的内存单元中,则元素A[5,5]的地址是(

)。

A:1205

B:1180

C:1175

D:1210

答案:1175

第五章测试

设树T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和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2,1,1,则T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A:8B:5

C:7

D:6

答案:8

按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几种(

A:5B:3C:6D:4

答案:5

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

)。

A:500

B:505

C:都不对D:250

E:254

答案:都不对

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

A:11至1025之间

B:11

C:10

D:10至1024之间

答案:11至1025之间

深度为h的满m叉树的第k层的结点结点个数有多少,(1=<k=<h)

)。

A:mk+1

B:mh+1C:mk-1

D:mh-1

答案:mk-1

将有关二叉树的概念推广到三叉树,则一棵有244个结点的完全三叉树的高度(

A:6

B:7C:5

D:4

答案:6

某二叉树中序序列为A,B,C,D,E,F,G,后序序列为B,D,C,A,F,G,E

则前序序列是(

A:上面的都不对B:E,G,F,A,C,D,B

C:E,A,C,B,D,G,F

D:E,A,G,C,F,B,D

答案:E,A,C,B,D,G,F

下面几个符号串编码集合中,不是前缀编码的是(

)。

A:{01,10,11,00}

B:{11,10,001,101,0001}

C:{00,010,0110,1000}D:{0,10,110,1111}

答案:{11,10,001,101,0001}

完全二叉树一定存在度为1的结点。(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六章测试

如果一个有向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有向路径相通,那么这个有向图就是强连通的。(

A:对B:错

答案:对

当图是稠密图时,即边数|E|很接近顶点的平方|V|2。(

A:对B:错

答案:对

对图的每一个顶点访问一次且只访问一次的过程称为图的遍历。(

A:错B:对

答案:对

生成树就是将n个顶点连接在一起,且无环的一棵树。(

A:对B:错

答案:对

将n个顶点连在一起最多需要n-2条边。(

A:错B:对

答案:错

在拓扑排序过程中,要利用一个辅助的数据结构来进行排序,这个结构是什么(

A:栈B:树C:图D:队列

答案:队列

贪婪算法的特点。(

A:在算法的每一步,必须做出若干可能的选择中的一个。B:这种策略通常是不能保证找到所求解问题的全局最优解。C:可以得到局部最优解。D:贪婪策略主张所做的选择在当时是最好的选择。

答案:在算法的每一步,必须做出若干可能的选择中的一个。;这种策略通常是不能保证找到所求解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可以得到局部最优解。;贪婪策略主张所做的选择在当时是最好的选择。

第七章测试

计算机中的查找方法是与数据的组织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A:错B:对

答案:对

二分查找的前提是线性表有序。(

A:对B:错

答案:对

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表,二分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

A:对B:错

答案:对

拉链法中,同义词结点通常链接成一个单链表,链表的头指针被放置于散列表T[0..m-1]中。(

A:对B:错

答案:对

散列过程中,可以安全的避免冲突就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A:表无限大B:选择合适的散列函数。C:|U|≤m;D:占满整个空间

答案:选择合适的散列函数。;|U|≤m;

常见的散列函数的有(

A:舍入乘法B:随机数法C:除基取余法D:平方取中法

答案:舍入乘法;除基取余法;平方取中法

第八章测试

设有关键字初始序列(Q,H,C,Y,P,A,M,S,R,D,F,X),新序列(F,H,C,D,P,A,M,Q,R,S,Y,X}是采用(

)方法对初始序列进行第一趟扫描的结果。

A:基数排序B:直接插入排序C:以第一元素为界值元素的快速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

答案:以第一元素为界值元素的快速排序

在待排序文件已基本有序的前提下,下述排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

)。

A:归并排序B:直接选择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快速排序

答案:快速排序

对整数序列(179,208,93,306,55,859,984,9,271,33)使用基数排序,一趟分配收集之后的结果是(

)。

A:(208,306,9,33,55,859,179,271,984,93)B:(271,93,33,984,55,306,208,179,859,9)C:(93,55,9,33,179,208,271,306,859,984)D:(9,33,55,93,179,208,271,306,859,984)

答案:(271,93,33,984,55,306,208,179,859,9)

一个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

)有关。

A: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B:所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C:所采用的存储结构

D:所需比较关键字的次数

答案:所需比较关键字的次数

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为(

)。

A:n

B:n-1C:2n

D:2n-1

答案:n

设有一个小顶堆,其元素个数为n,顺序存储在数组A[1…n]中,则其具有最大值的元素可能在(

)位置。

A:A[1]

B:A[(n+1)/2...n]

C:A[1...n/2]

D:A[1...(n+1)/2]

答案:A[(n+1)/2...n]

对一组数据(84,47,25,15,21)排序,数据的排序次序在排序的过程中的变化为:

84

47

25

15

21,

15

47

25

84

21,

15

21

25

84

47,

15

21

25

47

84,则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

A:冒泡排序B:快速排序C:插入排序D:简单选择排序

答案:简单选择排序

若用冒泡排序方法对序列(10,14,26,29,41,52)从大到小排序,需进行(

)次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