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种群 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_第1页
第一章 种群 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_第2页
第一章 种群 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_第3页
第一章 种群 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_第4页
第一章 种群 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一章种群章节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第一章种群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下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乙表示某地人口数量的增长曲线,D点附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

C.E点对应的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D.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2.某同学分别在住宅和农田区域设置鼠笼捕获布氏田鼠,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以捕获数÷置笼数×100%计算捕获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的布氏田鼠可能在冬末春初集体进入繁殖期

B.根据实验获取的数据可直接计算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

C.住宅区布氏田鼠种群的K值降低可能与住宅区环境卫生提高有关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能直接决定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3.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波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B.密度制约因素可以调节非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效果

C.病原体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D.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反馈调节而实现的

4.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B.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C.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D.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

5.已知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番茄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番茄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高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

C.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

D.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

6.某山地并入自然保护区后,膨喉羚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本地区膨喉羚的种群密度

B.膨喉羚种群增长过程中最大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

C.b点时膨喉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时为衰退型

D.为防止膨喉羚种群数量过多破坏植被,应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左右

7.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B.出生率和迁入率导致种群数量增加

C.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等

D.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8.下列有关非生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B.温度是影响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C.蚊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死亡的原因是光照不足

D.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

9.我国第7次人口调查显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显现,人口的增长已满足不了我国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提出了“三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每次进行人口调查时,均采用了估算的方法

B.人口增多,人均占有资源减少,开发新能源一定程度上能减弱这一矛盾

C.实施“三孩政策”前,出生率低、老龄化严重,我国的人口结构呈衰退型

D.一个城市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数量不可能会下降

10.如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棉铃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B.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总死亡率大于50%时棉铃虫种群数量下降

C.影响一龄期和五龄期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捕食和寄生

D.具有捕食、寄生关系的生物,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11.假设鲤鱼种群的K值=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

(K-N)/K0.900.750.500.25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在S3时捕捞鲤鱼最易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左右

D.在S1时,鲤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12.环保工对某地区最主要的食草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初期至第3年末期,该种群的出生率始终不变

B.第4年初期至第5年末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C.第3年末期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5年中期达到最大值

二、多选题

13.在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大熊猫种群密度时,可采用分析粪便的方法。在野外,先确定哪些粪便来自大熊猫,再通过分析其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从而确定来自哪只大熊猫个体。通过该方法现已查明,在2023年到2023年间,某一区域的大熊猫为66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是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

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对大熊猫不良影响小、操作简便的优势

B.扩大选取粪便的面积、延长调查时间,便可确定该地区大熊猫的准确种群数量

C.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属于编码基础代谢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D.若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发生突变,可能会造成调查结果出现误差

14.研究表明,捕食风险能诱导猎物进行防御反应,对猎物种群密度和繁殖力的影响远高于直接捕杀,研究者利用无人机(模拟猛禽类捕食者)作为捕食风险探究其对不同密度的某种鼠类种群增长率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密度种群可有效降低捕食风险引起的繁殖抑制

B.捕食风险加剧了高密度种群的种内斗争

C.捕食风险减弱了低密度种群的种内斗争

D.捕食风险导致高密度种群降低繁殖投入

15.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左移

16.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

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

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三、综合题

17.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47%。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而实际上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的数量增长往往呈现出“S”形曲线。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18.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3)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型增长。

(4)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19.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并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一个世纪后,这些野兔的后代达到了6亿只。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夺牧草,啃啮树皮,造成当地植被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野兔迁入澳大利亚后,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答出3点)。

(2)黏液瘤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可预测野兔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种群特征是。

(3)下表为某年中某动物种群数量的月λ值变化(λ=该月种群数量/前一月种群数量),据表回答: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月λ值1.121.231.521.491.321.000.850.860.850.850.850.85

①该年份中,若该动物种群无迁入和迁出,则该动物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月份是。

②该年份中,该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

四、实验题

20.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温度分别为10℃、20℃、30℃、40℃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用100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1结果可知,酵母菌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10℃组,0—96h酵母菌种内竞争逐渐。

(2)20℃与30℃两组超过48h,该种群数量均,主要原因有(写出2种)

(3)图2为血细胞计数板示意图,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3.在对酵母菌计数时,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常采用的方法。计数前先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图3中黑点表示被台盼蓝染上颜色的细胞),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中E区5个中格的活酵母菌数。其中一个中格如图3所示,另外4个中格的活酵母数分别为17、19、13、15,以此结果估算1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活酵母菌数接近个。若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进行计数,其结果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A

6.C

7.D

8.C

9.B

10.B

11.C

12.D

13.AD

14.BD

15.AC

16.BCD

17.(1)数量不能

(2)数学有效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或环境容纳量)

(3)增长减小

(4)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