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内胶质瘤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内胶质瘤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内胶质瘤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内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颅内骨肿瘤约占脑肿瘤的40%。虽然手术是现实生践的首选,但很难将其从根除。骨胶原瘤细胞对辐射没有敏感,化疗药物很难穿透脑屏障。目前,由于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其治愈率很高,平均生存期6个月,综合治疗生存期不足2年。故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依据病机古代医籍中无“胶质瘤”这一病名的记载。但在头痛、真头痛、头风等疾病中提到了一些与之类似的症状,如《灵枢·厥病篇》记载:“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也描述:“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并没有系统地论述。中医认为若外感六淫之邪,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气血郁结于脑内,日久成积。若忧恚郁怒,则气机运行失畅,无以行血而致瘀血阻滞;或因气滞津停、聚湿成痰;或气郁日久化火,灼津成痰,痰瘀交阻,积于清窍。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所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张景岳也曾指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脾主运化,脾虚湿聚可成痰;或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房劳、惊恐伤肾致肾脏亏虚,脑失所养,诸邪乘虚而入,脑部清阳之气失用,加之瘀血与顽痰互结酿毒,积于脑部,发为肿瘤。2中医辨证施治目前对胶质瘤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分为以下几型:2.1舌淡fig、苔藓白进入形貌主症头痛昏蒙,恶心呕吐痰涎,或伴有喉中痰鸣,身重肢倦,纳呆食少,舌淡胖、苔白腻,舌底脉络未见明显色紫或增粗,脉滑或弦滑。治以化痰软坚散结,药用夏枯草、昆布、海藻、象贝、牛胆星、制半夏、淡竹茹、陈皮、茯苓、石菖蒲、牡蛎等,可适当配合理气开郁、活血化瘀之品,如三棱、莪术、丹参等。2.2体嘴唇反应头痛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肢体偏瘫,大便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底脉络色紫增粗或迂曲,苔薄白,脉细涩而沉。治宜活血消肿,药用丹参、三棱、莪术、川芎、赤白芍、水红花子、穿山甲、当归、牛膝、茯苓,伍以蜈蚣、全虫、白花蛇舌草等解毒透络之药。2.3情感动脉弦数法头痛头胀,如锥如刺,烦躁易怒,呕吐频作,或呈喷射状,面红耳赤,口苦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白而干,脉弦数。治宜泻火解毒、散结止痛。药用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龙胆草、黄芩、车前子、生大黄(后下)、天龙、干蟾皮、土元、蜂房、藤梨根、虎杖、生甘草,若火毒炽重者加用寒水石、生石膏、犀角粉、羚羊角粉(冲)。2.4肝肾养肝以指导用药症见头痛隐隐,时作时止,耳鸣眩晕,视物不清,倦怠乏力,潮热汗出,便干溲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细。治宜滋补肝肾。药用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川芎、龟板。并伍以龙牡、僵蚕、蜈蚣、穿山甲等软坚散结、化痰祛瘀之品,若见肢体麻木、抽搐震颤、语言不利等症者乃肝阳上亢、化火生风之候,宜平肝熄风、通络清脑,可用清肝平脑汤(土茯苓、生石膏、石决明、怀牛膝、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全蝎、地龙、磁石等),或天麻钩藤钦加减。3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杨炳奎等以祛瘀、消肿、散结立意自制平瘤合剂治疗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病例,主要药物有蛇六谷、天龙、水蛭、川芎、三棱、莪术、昆布、夏枯草等,共观察了46例,结果CR3例,PR30例,NC9例,PD4例,总有效率达72%。五年的生存率达32.2%,对比其治疗前后的NK细胞活性、TNF、PR、ERFR、LTR,结果发现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李文海等用脑瘤消方治疗颅内肿瘤36例(其中胶质瘤18例),结果治愈9例,显效15例,稳定11例,无效1例,药物组成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莪术、夏枯草、三棱、白花蛇舌草、猪苓、牡蛎、半枝莲、瓜蒌、水蛭、蜈蚣等。唐由君从补脾益气、滋肾利水入手治疗42例胶质瘤,总有效率达85.1%。宋慕玲等用中药复方抗瘤粉(主要成分是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治疗脑胶质瘤47例,治愈5例,显效11例,好转16例,无效及死亡15例,总有效率68%。祝瑞德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用通腑泄浊、行瘀破积法治疗一昏迷的基底节颞顶部胶质瘤患者,方宗桃核承气合涤痰汤加减,病人在泻下大量恶臭便后神志渐转清醒,二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正常,随防1年半病情稳定。张锡君将脑胶质瘤(术后)的病人分为肝风与痰浊两型,用熄风涤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的颅复丸、散结丸及温胆汤加减治疗20例病人,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7例,经脑核素扫描、CT检查比较及随防后,作者认为肿瘤部位在额叶及病理分级在1~2级者其生存率较高。4中西医结合治疗4.1加用槲寄生提取物的免疫试验Lenartz-D对常规疗法(化疗、放疗)与加用槲寄生的提取物治疗神经胶质瘤患者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接受常规疗法的患者血淋巴细胞下降,而加用槲寄生提取物的患者CD3、CD4、CD8细胞增多,表明该药具有免疫防护和免疫刺激作用。汪志明等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对38例恶性脑瘤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疗效作了对照观察,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放疗或化疗,治疗组38例用VM-26+MeCCNU化疗与中医药辨证相结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6.3%,其中胶质瘤为91.6%,与单纯放化疗组的3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2紫杉醇在复发性多形性皮质细胞瘤治疗,取得初步成效日本学者三井石根对接受放射线治疗的6位脑肿瘤患者(放射线量40~60Gy)给予十全大补汤(7.5g/d),给药时间大约6个月,结果6例脑肿瘤患者中,2例成胶质细胞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56周及112周后死亡,这与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0~60周,平均生存率不足2年者仅为30%相比,作者认为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十全大补汤对延长生存时间有效。有人利用紫杉醇具有抗肿瘤和放射增敏的作用,用X刀进行立体放射治疗,分次立体放射手术,并用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也取得初步成效。方法是每次均是在紫杉醇输注后马上照射(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3个小时之内滴完,中位剂量是120mg/m2),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从开始分次立体放射手术时起计),明显优于过去9例单纯使用单次放射手术者(P<0.04),半年及一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和50%。4.3脑内药物治疗薛洪利等到经动脉穿刺注入罂粟碱开放血脑屏障后注入BCNU治疗恶性胶质瘤96例,平均生存期为101.7±2.5周,中位生存期是106周,与甘露醇开放脑屏障相比副作用明显减少,且在不增加脑内药物浓度的同时,增加了瘤内的药物浓度。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侯菊生等采用经颅穿刺多点注射榄香烯,局部用药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17例,给予囊内注药(有囊性变者先抽取囊液),1~2次/周,4次为1个疗程,结果多数病人症状明显缓解,其中CR4例(23.53%),PR10例(58.82%),总缓解率(CR+PR)为82.35%,治疗前后肿瘤平均缩小54.04%(P<0.01),作者认为此法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适应证应有所选择。5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研究有限近年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胶质瘤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有关药物的作用机理及联合放、化疗,介入等手段预防术后的复发等),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回顾一下文献不难发现,临床观察的病例数偏少,缺乏大样本的系统性观察,更缺乏多学科、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开放的协作,且缺少对照,大多数临床报道仍是个案为主,因而缺少可比性和说服力。其次,对于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虽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但是尚未弄清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是否是通过一个方面发挥作用。譬如除了能诱导细胞凋亡以外,是否同时在诱导细胞的分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也有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