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_第1页
电子商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_第2页
电子商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_第3页
电子商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_第4页
电子商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IIPAGE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不论是网络信息的生产商,如各大互联网媒体、各种互联网购物网站等,还是不断崛起的网络信息消费者,如新生代大学生、普通工薪族甚至偏远地区的农民等,都享受到了网络信息消费的便利。这其中尤其以当代大学生最为代表,大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智能手机,每天课堂上查阅课件、课下浏览新闻、网络聊天和购物等等,大大促进了网络信息的消费。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情况,通过SPSS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在最后提出了有一定建设意义的建议。关键词: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信息资源

目录5944一、绪论 123765(一)研究背景 122338(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426(三)研究方法 1213491、查看文献法 1180442、实证分析法 225342二、文献研究综述 228820(一)概念界定 24396(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51761、国外研究现状 285682、国内研究现状 326831三、模型研究与假设 328359(一)模型构建 311225(二)变量定义与假设 479021、消费意向 4167802、消费者特征因素 4140793、心理因素 431104、产品实质刺激因素 4169934、环境因素 415373(三)问卷设计与调查 5414四、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16924(一)描述性统计 746761、样本基本特征统计 7238962、变量描述性统计 814374(二)相关性分析 1026504(三)研究假设检验 11323061、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1243772、整体模型拟合度分析 12211873、整体模型假设验证 1325398(四)实证分析结论 1591721、消费者特征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15129342、心理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15249593、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1575144、环境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1616803五、结论与建议 1630374(一)结论 1613749(二)建议 1721296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消费观 17194512、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726443、营造和谐的信息消费校园文化 17163284、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信息消费 1819936参考文献 1922641致谢 20PAGE4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地信息搜寻、存储、处理等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从政府层面看,2015年11月,我国首次提出推行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正体现了我国对大数据的重视和期望借助大数据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改革创新的一大战略意图。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共享和非消耗的特点决定了在网络信息消费的过程中,必然会实现信息再生和信息增值,从而使网络信息资源不断优化,实现可持续地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约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约为GDP增速的2倍,在最终消费中占比超过10%。我国信息消费领域创新活跃,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线上线下融合日益深入,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企业上云步伐明显加快,去年新增上云企业超过40万家。当前,我国信息消费发展呈现以下新特征:信息消费需求强劲释放、创新生态日益成熟、新兴信息消费群体加速崛起、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共享付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对大学生提高对自身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认识和能力,进行合理消费,培养良好品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消费以实现自身固有目的。同时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端,尚未失去对这个世界尤其是互联网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是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剖析能够为其他主体的网络信息消费提供借鉴价值。(三)研究方法1、查看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信息消费方面的文献,了解近几年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进行更加深入和有效的观察与研究。2、实证分析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述网络信息消费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构建模型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策略。二、文献研究综述(一)概念界定简而言之,网络信息消费是消费的一种,它是在网络这一桥梁之上,生产者提供、展示、销售网络信息,消费者搜索、浏览、获取、使用和分享各种网络信息的过程。它的生产者是网络信息提供商,它的消费者是网络信息使用者,二者之间连接的桥梁是网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信息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并不少见,大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其进行概括。ElinaNärvänenetal学者(2015)年通过采用面谈、现场观察以及查阅新闻报纸等方式在品牌导向的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主体更偏向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信息品牌进行消费);活动导向的信息消费(出于某种活动目的的需要去进行信息消费);理念导向的信息消费(出于某种理念的内在驱动进行的信息消费);社交关系导向的信息消费(这种信息消费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也可以是由于人际间的分享、推荐所进行的信息消费)。这是从宏观角度对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也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某一具体的信息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学者Taylor(2014)信息消费的力度与包含杂志、大众媒体在内的信息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信息提供者对广告、相关市场以及对该部分额外剩余利益的追求又决定了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质量感知。同时他还指出,在当今时代,对信息产品产生影响的传统控制力量已经大大减弱,信息本身的质量才是决定信息消费的关键因素。NaomiMandel和EricJ.Johnsom学者(2016)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网页视觉效果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并促使消费者作决策。MichaelBinder和M.HashemPesaran(2014)认为社会互动的程度也会影响人们所做出的信息消费决定。2、国内研究现状李国靖、周强(2017)通过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模式的归纳,研究消费工具、消费目的、消费能力、消费心理、自我控制力对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在校大学生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指导思想。汤东山(2016)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客观假设进行验证。张羽(2015)在研究信息消费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影响因素,设计指标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对所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杨文军、尹德欣(2016)调查并分析提出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消费习惯。李国靖、周强(2017)通过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模式的归纳,研究消费工具、消费目的、消费能力、消费心理、自我控制力对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在校大学生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指导思想。张羽(2015)在研究信息消费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影响因素,设计指标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对所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三、模型研究与假设(一)模型构建研究模型如图3-1所示。图3-1本论文研究模型(二)变量定义与假设本文综合整个理论模型界定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1、消费意向判断消费者是否会产生消费行为,首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即消费者是否愿意采取行动或履行行为。消费意向是预测消费行为最有效的工具。本文认为消费意向是指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意愿或倾向。2、消费者特征因素H1:大学生信息素质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H2:大学生支付能力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3、心理因素消费者心理作为内在驱动因素将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信息消费的主要群体,其信息消费行为受到动机、兴趣、性格、观念、情感等个性心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3:大学生消费心理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H4:大学生信息需求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4、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基于霍华德—谢思模式引入产品实质刺激因素。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特征、服务及可用性等。信息消费的客体主要是基于对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消费。因此,本文主要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两方面探讨大学生消费意向的产品实质刺激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5:信息产品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H6:信息服务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4、环境因素校园环境是当前大学生全部生活的最主要的依存环境,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7:信息环境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H8:校园环境对消费意向存在正向影响(三)问卷设计与调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高校大学生,本文主要采用网络方式,如QQ、电子邮件、校友网、论坛、微信等推广方式收集问卷。本文的调查问卷包括标题、导语、问卷说明、题项四部分。其中,题项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个人基本信息和消费意向影响因素量表。个人基本情况包含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四个问项,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各变量的计量题项分布见表3-1。表3-1变量的计量题项变量题项信息素质AQ1~Q4信息需求BQ5~Q8消费心理CQ9~Q11支付能力DQ12~Q14信息产品EQ15~Q18信息服务FQ19~Q22信息环境GQ23~Q25校园环境HQ26~Q28消费意向IQ29~Q31基于本文研究模型的建立,并充分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大限度地做到测量题项的科学合理。本文问卷的测量题项是基于模型变量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进行调查设计,力求形成合适、可行、合理的结构变量。各量表的题项设置以及参考来源如表3-2所示。表3-2变量测量量表变量编号问项信息素质A11可以完全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到自身所需的信息A12可以判断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A13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A14可以灵活检索、利用各种搜索引擎信息需求B11能够满足生活娱乐的需要B12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B13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B14能够缓解工作压力消费心理C11追求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奇性C12追求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实用性C13追求信息产品与服务知识广泛性支付能力D11有足够的经济条件D12有足够的时间D13有足够的精力信息产品E11质量很重要E12价格很重要E13易用性很重要E14安全性很重要信息服务F11校园网络连接速度很快F12校园网络很少或没有出现中断的现象F13学校数据库界面设计良好,操作简单F14图书馆电子资源内容全面信息环境G11信息政策法规的影响G12信息市场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调控G13信息技术对信息消费有重要影响校园环境H11媒体、广告、社交网络的影响H12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H13校园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消费意向I11增加使用频率I12向他们推荐I13尝试使用更多的信息产品与服务四、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1、样本基本特征统计表4-1样本基本特征统计表特征类型分类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性别男16247.447.4女18052.6100年龄<204011.711.721—2513038.049.726—3010931.981.6>306318.4100学历本科生15244.444.4硕士研究生12035.179.5博士研究生7020.5100专业理工科16347.747.7文科17952.3100如表4-1所示,从调查样本的性别特征可以看出,男生占47.4%,女生占52.6%,比例基本均衡。年龄方面,21—25岁的学生占38%,样本人群最多,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学生样本相对较少。学历方面,主要以本科生和硕士为主,分别占44.4%和35.1%。该调查样本呈现出的年龄和学历分布,是由于样本的主要调查对象是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这一类学生群体更易于受到新鲜事物的感染,是信息消费的主要成员,该学历和年龄分布特点与现实情况是相符合。专业方面,理工科学生占47.7%,文科生占52.3%,比例基本平衡,说明信息消费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2、变量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基本的统计分析过程。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样本各题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个案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A11342152.961.1080.258-0.979A12342153.210.96-0.026-0.449A13342153.111.126-0.226-0.628A14342153.151.142-0.206-0.647B11342152.681.091-0.192-1.024B12342152.821.23-0.017-1.009B13342152.921.13-0.083-0.791B14342152.951.229-0.071-0.931C11342152.851.108-0.197-0.775C12342153.051.123-0.173-0.624C13342152.960.977-0.013-0.437D11342153.231.169-0.291-0.757D12342153.221.231-0.13-1.014D13342153.041.265-0.095-1.012E11342153.111.285-0.353-1.067E12342152.961.158-0.022-0.764E13342152.991.142-0.018-0.838E14342153.051.314-0.168-1.159F11342152.711.0480.392-0.228F12342152.701.0070.174-0.246F13342152.651.2030.306-0.739F14342152.611.130.231-0.726G11342152.881.249-0.035-1.011G12342152.851.2490.082-1.018G13342152.841.2160.075-1.017H11342153.041.235-0.375-0.913H12342152.841.124-0.122-0.88H13342152.861.1490.143-0.786I11342152.911.178-0.175-0.926I12342153.041.342-0.092-1.232I13342153.091.198-0.13-0.863克莱恩认为,当偏度绝对值小于3,峰度绝对值小于10时,表明总体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上述数据满足这一要求。(二)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是一个变量与另一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和性质。本文采用相关系数对研究模型中自变量(影响因素)和因变量(消费意向)进行相关分析,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介于[-1,1],若绝对值越接近于1,说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越加紧密。邱皓政提出了相关系数的详细分类方法,∣r∣=1,完全相关;0.99<∣r∣≤0.70,高度相关;0.40≤∣r∣<0.69,中度相关;0.10≤∣r∣<0.39,低度相关;∣r∣<0.10,微弱或不相关。表4-3消费意向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信息素质信息需求消费心理支付能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环境校园环境消费意向信息素质1信息需求.344**1消费心理.358**.473**1支付能力.360**.476**.518**1信息产品.444**.554**.536**.316**1信息服务.342**.331**.295**.295**.383**1信息环境.337**.520**.482**.439**.554**.276**1校园环境.417**.498**.489**.513**.552**.396**.441**1消费意向.483**.584**.620**.602**.651**.441**.568**.589**1**.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由表4-3可知,信息素质、信息需求、消费心理、支付能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环境、校园环境与消费意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3、0.584、0.620、0.602、0.651、0.441、0.568、0.589,且P值均达到小于0.05的显著水平,因此表明这几个方面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研究假设检验1、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本文利用Amos24.0统计软件探讨假设模型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椭圆代表因子,长方形代表观测变量。结构方程分析能够体现出模型因子与观测变量的路径关系,本文结构方程模型如图4-1所示。图4-1结构方程模型2、整体模型拟合度分析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需要综合多个拟合指标。规范拟合指数(NFI)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一般认为,如果NFI值越大,那么模型的拟合度越好。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一般认为CFI值大于0.9,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拟合优度指数(GFI)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一般认为GFI的值大于0.9,才能够认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常用的拟合指标。通常认为,RMSEA值小于0.08,表明模型能够拟合数据,并且在0.05以下可以认为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拟合度。本文综合采用多种指标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具体模型数据拟合优度如表4-4所示。表4-4模型拟合度拟合指标可接受范围测量值CMIN—464.214DF—398CMIN/DF<31.166GFI>0.90.920AGFI>0.90.900RMSEA<0.080.022IFI>0.90.991NFI>0.90.943TLI(NNFI)>0.90.990CFI>0.90.991由表4-4可知CMIN/DF为1.166,小于3即认为是合理的。RMSEA为0.022,小于0.08,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GFI、AGFI、NFI、TLI、IFI、CFI均达到0.9以上的标准,表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理想。3、整体模型假设验证表4-5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路径关系标准化系数非标准化系数标准误差T值P假设成立支持消费意向<信息素质0.1330.1150.0512.2700.023支持消费意向<信息需求0.1410.160.0592.7380.006支持消费意向<消费心理0.2230.240.0613.9280.012支持消费意向<支付能力0.1020.1350.0582.3440.019支持消费意向<信息产品0.1290.1280.0532.4090.016支持消费意向<信息服务0.1520.1470.052.9620.003支持消费意向<信息环境0.1220.1160.0532.2020.028支持消费意向<校园环境0.1360.1280.0542.3820.017支持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体模型的假设关系均通过了检验,说明大学生消费意向在本研究模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解释。(1)信息素质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33,且P<0.05,表明信息素质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消费行为意愿。(2)信息需求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41,且P<0.05,表明信息需求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大学生信息消费需求越强烈,其信息消费意向越强。(3)消费心理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223,且P<0.05,表明消费心理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大学生消费心理越明确,其信息消费意向越强。(4)支付能力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02,且P<0.05,表明支付能力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大学生的支付能力越强,其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意愿越强烈。(5)信息产品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29,且P<0.05,表明信息产品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大学生对信息产品越认可,其消费意向就越明显。(6)信息环境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22,且P<0.05,表明信息环境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信息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大学生的信息消费。(7)校园环境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系数β=0.136,且P<0.05,表明校园环境对消费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即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信息消费意愿具有促进作用。(四)实证分析结论1、消费者特征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1)信息素质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由表4-5可知,正如消费者学习理论所述,消费者学习是基于认识、体验、再学习的一个循环过程。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识,优化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体验并促进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二次学习与使用。(2)支付能力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主要包括货币支付能力和时间、精力等投入程度。信息消费一触即达,安全高效,是传统消费完全无法比拟的。2、心理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消费心理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根据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在求实心理的驱使下,消费者以自我价值为标准,获取对自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越有用的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越明显,搜寻的态度就会越认真,搜寻行为也就越积极;这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消费选择,力求获得最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产品。因此,树立科学的信息消费观,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消费意向的产生,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信息消费行为。3、产品实质刺激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1)信息产品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根据用户满意度理论,产品特征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满足感,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信息产品的态度。因此,信息产品生产商要树立质量意识,生产和提供质优价廉的网络信息产品,增强产品的吸引力。(2)信息服务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根据用户满意度理论,用户最直接的体验受到用户购买产品服务品质的影响。因此,信息服务提供者要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购买欲望,从而不断带动信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4、环境因素对信息消费的影响(1)信息环境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由表4-5可知,信息服务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22,可见,信息环境可以有效的预测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意向。根据和谐消费环境理论,表明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消费者参与消费活动。因此,完善的信息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化的信息市场体系,将影响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偏好、消费选择。社会信息环境越和谐,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就越积极。(2)校园环境对消费意向影响显著由表4-5可知,信息服务对消费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36,可见,校园环境可以有效的预测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意向。因此,要对校园环境重视起来。要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减费提速,刺激大学生的消费力。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近些年,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步,信息消费逐渐呈现出扩大和深化的趋势。通过进行探索性问卷调查,对问卷的量表设计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设,并分析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路径。(二)建议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消费观大学生沉迷于娱乐信息,一是源于娱乐信息本身的吸引力,大学生自制力不够;二是大学生对自己需求的认识不足,没有发现自身真正的需求。由于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因此,学校应肩负起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教育引导的重任。一方面,加强信息消费的课堂教育。邀请信息专家,给大学生普及信息消费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信息消费观念,明白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什么是适合自己使用的,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信息消费的实践活动建设。通过开展网络信息进社区等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普及网络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2、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高校需要增加优秀的学术信息资源的供给,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网络信息服务,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信息消费环境。首先,应当加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开发,开设专业性和学术型站点,通过学术研究带动专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应当加大对教师学术成果的奖励和重视,营造浓厚学术研究氛围。学术能力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嘉奖和予以重视,才能激发教师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从而端正高校学风,不断激励大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找和利用学术资料,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最后,应加大对学术资源的经费投入,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质量。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质量的提升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消费能力的提高;二是网络信息资源供给能力的提高。高校通过对学术资源的经费投入,如扩大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平台等学术搜索引擎的服务功能,购买充足的IP准入渠道,畅通平台进入通道,使大学生能够顺畅、精确的查找需要的专业资料,同时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理性、高校的进行网络信息消费。3、营造和谐的信息消费校园文化大学生群体在我国网民中占有主体位置。要营造高校网络信息消费文化,需要瞄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消费的需求,适当引导,投其所好。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需求来自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他们自身的求知欲,在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要满足自身学习、求知、娱乐、交友等方面的需求;外因则主要是外界施加给他们的要求和压力,主要来源于时代的进步和学业的压力。因此,从内因来看,高校要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在这里,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学术讲座、科普报告、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网络信息。高校也可以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共青团组织等,组织学生参与网络信息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学生组织,组织集体观看电影、集体舞蹈、集体交友等活动。从外因来看,高校要采取“轻管理重教育”的教学模式,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权,减轻对大学生造成的环境压力,充分释放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4、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信息消费大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智能手机,每天课堂上查阅课件、课下浏览新闻、网络聊天和购物等等,大大促进了网络信息的消费。同时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端,尚未失去对这个世界尤其是互联网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是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但是对于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而言,正确使用互联网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大头显得有些挑战。对于手机和电脑的用途,一些学生甚至停留在打电子游戏这种较为低级的层次方面。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引导。比如,对于文科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下载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软件,第一时间获取主流媒体的有价值信息。对于理科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编程技巧,甚至可以自己编写小程序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李琳.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调查及建议[J].河南农业,2018.陶卫平.黑龙江省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