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示儿》《题临安邸》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示儿》《题临安邸》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理解题目。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古诗三首》分别是哪三首古诗?作者分别是谁?《示儿》和《题临安邸》都出自宋代诗人之手,这两首诗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两首古诗吧。3.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首诗的题目,读完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生回答。小结:读懂诗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内容。4.那么,通过读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指生回答。现在让我们先到诗里面去寻找答案吧。二、回忆学法,学习《示儿》。1.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读通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2.结合方法,自读《示儿》。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将古诗读通、读顺。3.指生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指导读好节奏。师范读,指生读,齐读。4.陆游在诗中告诉儿子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前预习单和注释,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一说。指生说意思。你刚才的疑问解决了吗?请你说,哦,你知道了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告诉儿子南宋朝廷的军队平定中原的时候,让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他这个消息。5.过渡:把诗句读通读顺,理解了意思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理解诗人想表达的情感。三、借助资料,理解情感。1.学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1)体会作者临终前的心情----“悲”。诗的字面意思读不出来,注释也没有给出答案,怎么办?对,我们可以借助资料解决疑问。(2)分享资料解决疑问。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资料。哪位同学能借助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对作者情感的体会。预设1:通过资料我知道了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爱国人士,他从小就立下了杀敌报国的壮志,所以看不到国土统一他很悲伤。预设2:陆游一生心系国家统一,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所以临终前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他非常悲痛。有感情朗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3)补充诗句,提升情感。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不是爱国诗篇,让我们在陆游的诗句里寻找他八十五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心声吧!20岁的时候,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52岁那年,因竭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被昏庸腐败的朝廷罢免了官职,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68岁时,尽管身体衰弱,但他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抗击敌人进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弥留之际,他悲痛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齐。2.学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作者为什么苦苦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预设:通过搜集资料我知道了当时北宋灭亡,金人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所以作者盼望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2)补充资料。我们再看看当时人们的生活,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在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请你读: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沦陷区地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地民众在流泪啊!3.指导有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刚才分享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示儿》这首诗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1)预设:是呀,陆游明明知道人死之后万事皆空,但他还是放不下对国家的牵挂,他的一生心系家国统一,如今临终也没有看到国家统一,怎能不悲伤呢?让我们体会着陆游当时地心情再读(2)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感!多么令人敬佩的爱国诗人!让我们记住他临终前那依然心系国家的情感:示儿,齐。4.小结学法。通过资料我们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还体会到诗人在国土沦丧、内忧外患之际的悲愤之情和对收复失地重振国威的强烈情感。结合资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板书:结合资料)四、小组合作学习《题临安邸》。1.过渡:陆游在临终前仍苦苦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来了吗?没有。那南宋朝廷的军队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爱国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会告诉我们答案。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自学提示:先读通诗句,再读懂诗意,然后借助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交流分享学习成果。(1)读通诗句。请你们小组的代表读一读这首诗。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有样?哦,字音读准了。再注意一下第二句问句的语气就更好了,那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我们先在这里留个疑问。(2)读懂诗意。请你们小组的代表说一说诗的意思吧。嗯,诗的字面意思理解基本准确。(3)理解诗情。①“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预设1: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追问:临安是个怎样的地方?(山外青山楼外楼)预设2: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通过了解写作背景,你知道第二句的问句应该读书什么语气了吗?请你说?你认为应该读出诗人的无奈,请你读一读吧。你觉得呢?你认为应该读出对南宋统治者的质问,请你也读一读吧!是呀,南宋的统治者苟且偏安,醉生梦死,诗人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责问: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追问:诗的最后一句有两个地名,能不能结合资料说一说这是两个地方在南宋时期是什么地方?预设:杭州是南宋统治者自己享乐的地方,而汴州曾为北宋的都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曾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看一看画中的部分景象。但这繁荣昌盛的景象从金兵攻破城门起就不复存在了。了解了这两个地方,能不能说一说你对诗的后两句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是呀,这些权贵们陶醉在山水美景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将这首诗写下来的?是的,愤怒,带着你的感受读。还有什么心情,是的,还有对统治者的讽刺,请同学们一起读。五、领悟感情,总结诗篇。这两首诗一首写权贵们寻欢作乐的场景,一首写诗人临终前盼着祖国早日统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虽然内容不同,但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是完全相同的。六、拓展延伸,加深情感。1.出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请大家读一读著名现代诗人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的大地,作者和当时许多文艺界人士不得不撤出武汉。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这首诗。引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提升爱国情感。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笔下爱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在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笔下爱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还乡的的报国壮志;在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笔下,爱国是“卫我河山,浴血红颜,百炼成钢”的意志。希望同学们传承和发扬这种爱国精神,立志勤学,长大报效祖国!板书设计: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读通诗句悲不见九州同责问几时休?读懂诗意盼北定中原日愤怒“游人”醉体会诗情结合资料爱国之心《古诗三首》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诗已怀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不够,对诗歌深层内涵理解不透,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结合资料,感悟作者所抒发之情。

“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旨在通过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本课课前和课堂中都设计了自学环节,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还能增强自学能力。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古诗三首》效果分析本课学习的两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也比较简单,但是理解文本内涵有一定的难度,体会情感也是难点。所以课前预习环节便设计让学生查阅每首诗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试着理解题目的含义。课上一交流,学生便比较快地与作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为理解内涵奠定基础。接下来聚焦第一首诗《示儿》,先引导学生读好停顿,再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之后引导寻找本诗字眼“悲”,领悟着作者的情感放慢语速,放低声调,再次朗读,学生的情感在朗读声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爱国情怀扎根孩子心中。接下来运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题临安邸》这首古诗。自学之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手头资料,在理解题目和诗意的基础上,作者抒发的情感逐渐凸显: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再次巩固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到结合资料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从学生使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古诗三首》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第12课《古诗三首》由《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几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前两句突出一个“悲”字,“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说“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字使意思一转,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愤之情袭扰着临终前的诗人。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首句中“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但是,面对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收复故土,诗人不由反问道:“西湖歌舞几时休?”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不是指-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中,“汴州”曾是北宋的都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后被金侵占。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全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古诗三首》评测练习一、默写《示儿》。,。,。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三、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四、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古诗三首》课后反思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学习的两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也比较简单,但是理解文本内涵有一定的难度,体会情感也是难点。所以课前预习环节便设计让学生查阅每首诗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试着理解题目的含义。课上一交流,学生便比较快地与作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为理解内涵奠定基础。接下来聚焦第一首诗《示儿》,先引导学生读好停顿,再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之后引导寻找本诗字眼“悲”,领悟着作者的情感放慢语速,放低声调,再次朗读,学生的情感在朗读声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爱国情怀扎根孩子心中。接下来运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题临安邸》这首古诗。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手头资料,在理解题目和诗意的基础上,作者抒发的情感逐渐凸显: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再次巩固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到结合资料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从使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